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及其驱动力研究.doc
《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及其驱动力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及其驱动力研究.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及其驱动力研究摘要: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汇聚点。城市发展到今天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空间组织结构和形态,而城市空间发展是与城市自身的区域优势、资源状况、交通条件、经济发展、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国家政策等要素相关。本文在分析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现状与城市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挖掘其发展的驱动力因素,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便捷的交通条件,丰富的资源,合肥经济圈的规划,淠河治理工程等是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通过深入分析和整理,从而为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进行资源整合,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关键词:城市化;城市空间发展;城市空间结构;
2、驱动力;六安市Study on Space Development of City and Its Driving Force in LuanAbstract:The city is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stage of the product, is a national or a reg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ultural and traffic aggregation points. Urban development today is basically formed
3、their own spatial organization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space is the area with the citys own strengths, resources, transportation, economic development, large-scal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other factors related to national polici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
4、lopment status Luan urban space and urban development planning, based on the driving force of its development mining factors, profound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convenient traffic conditions, abundant resources, Hefei Economic Circle in the planning, the Pi River engineering is the developme
5、nt of urban space Luan the main driving force. Through in-depth analysis and sorting, so as to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development,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reference.Key words:Urbanization;Urban Spatial Development;Urban Spatial Structure;Driving Force;Luan C
6、ity中小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本身的地域特点。随着城市化的不断进行,城市的发展也越来越被重视。面对世界范围内的城市发展,我们不能照搬别人的理论成果,而应结合我们的实际充分研究当地的城市空间发展以及影响其发展的驱动力,所以我们应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照搬别人的模式。目前,各国都在对城市发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试图找出适合本国发展的理论模式。然而,我国在城市发展研究方面大多都局限在大城市和具有重要功能的城市,对中小城市的空间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西方国家对于城市的发展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他们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他们没有将眼光局限在大城市的研究上,也
7、致力于对中小城市的发展研究且成果颇丰。而我国在中小城市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却不尽人意,中小城市的发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周素红和杨文越分析了广州市跨江大桥建设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提出跨江大桥使广州实现了跨江发展,突破了“云山珠水”的自然空间格局,为城市建设增加了更多的土地,并引导城市空间按规划发展,实现政府的空间发展策略。刘荣就国内大城市交通与城市城市空间发展、土地利用关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空间布局及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循环的反馈关系。朱利清对苏州城市空间发展的历史、现状和展望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苏州城市空间发展中应坚持的原则。何波、刘利、黄文昌对重庆都市区城市空间发展进行了
8、研究,提出了都市区的空间发展战略思路。综上所诉,国内对大城市的空间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颇多,然而对中小城市的空间发展研究甚少,缺乏对中小城市空间发展的理论依据。城市是人口活动最为密集的地方,城市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总是被人类自觉或不自觉的进行塑造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空间形式。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地域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城市空间发展是与城市自身的区域优势、资源状况、交通条件、经济发展、人口等要素相关,同时还与该城市所处地区的区位和交通以及其它因素对其的辐射作用是分不开的。本文在研究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挖掘其发展的驱动力,深入分析这些驱动力因素对六
9、安市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并探讨了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对区域经济文化的作用。1 研究区概况1.1六安市的地理位置六安市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地处安徽省的西面,东面紧靠大别山地区,因此又称“皖西”,六安市也是大别山区域中众多城市中的中心城市。在安徽省的内部,六安市又坐落在长江淮河之间,东面紧邻合肥市,西临河南省的商城和固始,南面与安庆市为邻,北面与淮南市相邻并且与阜阳市有一河之隔。六安市现有两区五县(如图1),现辖金安、裕安两区和寿县、霍邱、金寨、霍山、舒城五县,以及省级六安 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有196个乡图1 六安市行政区划图镇,3431个行政村,总面积17976km21,总人口约
10、在704.8万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这里居住着29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最多约占99.7%,其余的为少数民族越占0.7%,其中少数民族中回族人口分布较多。1.2六安市自然地理条件六安市位于大别山地区的北麓,所以使得这里的地势主要呈西南东北走向(西南高,东北低),主要呈梯形分布,从而形成了以山地、平原和丘陵为主的三大自然区域。就经纬度的位置而言,整个六安市位于11520E-11714E,3101N-3240N之间,属于气温的过渡地带,即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度,又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比较明显,所以季风气候显著,因而这里四季分明,气候特点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降水充沛,明显的雨热同期。在这
11、样优越气候条件的影响下,再加上这里独特的地域特点使得六安市境内物产十分富集,矿产也分布广泛。这里也成为国家重点的商品粮基地,同时也拥有很多美誉,例如有江淮粮仓、茶药宝库、白鹅王国和丝绸之府等这样的美称。1.3六安市社会经济条件近几年,六安市经济发展迅速,在不断地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基础上,经济收入明显增加。截止到2003年,六安市的生产总值达到208.1亿元,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占65.4亿元、第二产业占72.1亿元、第三产业占70.6亿元,为政府提供的财政收入达14.5亿元 。六安市交通网密布,东西延伸、南北相连。不仅陆上交通便利,水上运输也十分方便。铁路方面,六安市现建设的有火车站,通过动车
12、出行十分方便,铁路有合九铁路、宁西铁路、沪汉蓉高速铁路和在建的阜六铁路。水运方面,六安境内现有7条较大的河流,使得这里水运通航里程达到约1029公里,其中有码头37座,泊位148个。每年的货物吞吐量达到320万吨以上,旅客接送量也在32万人次以上。公路方面,全市大约共有客货运输站场355个,其中国家一级客运站4个(东站、南站、西站、北站)。就公路旅客运输而言,目前开通的省际班线有149条,市际班线达到504条,县际班线约有316条。方便快捷的交通将会促进六安市的经济发展,从而有利于促进城市的发展。2 六安市城市的空间发展六安市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3、。如今在面对中部崛起和建立皖江经济示范区等一系列的发展机遇,六安正在着手调整其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城市空间发展结构,通过实施以工业化为核心,利用招商引资和促进城镇化来使六安市的经济社会更大发展。2.1 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现状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加大对六安市的城市中心和城市副中心的改造与建设,关于城市中心的建设主要是以球拍广场为发展核心,根据老城的现有状况,并在其基础上建设一批汇集有文化娱乐、商贸、体育休闲和金融服务等城市的中心。关于城市副中心的发展主要是在建设新城大道的基础上,融合城区南部的古城遗址,并在淠河附近(主要是在今新安大桥附近)建设商贸、体育休闲、文化娱乐和金融办公等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新城中
14、心,所以使得规划中的城市副中心即将形成。六安发展轴的规划主要有三条,首先是位于大别山路到皖西路的城市发展,主要是六安老城东西向的发展,这条轴线是在原312国道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城市空间结构,将六安老城区和六安经济开发区连接在一起,使得城市向东得到长足发展;其次是位于梅山南路到梅山北路的城市发展,主要是城市南北向的发展,这条轴线以梅山路为基础,从而将老城和新城紧密联系在一起;最后是位于新城大道的城市发展,主要是城市东西向的发展,这条轴线是以新城大道为基础的,这里规划的有绿化带,建成了漂亮的新城景观大道,从而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做出了规划,大体方向是向东发展即向合肥方向发展。关于城市结构的布局主要
15、是将六安市城市划分出了四个区域即城市中心区、城市东区、淠河西区和城市北区(图2)。对于城市中心区,主要是在现有的城市中心的基础上做出更加合理的规划并加以整改和建设。这个区域中不仅建成了一系列的商业活动中心、教育文化中心和休闲娱乐中心,它将六安市的行政中心、靠近火车站旁的交通集散中心和商业贸易区以及漂亮的桃花岛月亮岛等都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城市东区主要是在六安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上,将现在的金安区经济开发区包含在内,从而建成以工业为主的经济区域,并且将居住区和商业区都合理的规划在内。淠河西区主要是在老淠河以西,该区主要是建设居住区,因为其具有良好的滨水环境,所以更适宜人们居住。城市北区主要是依据其便利
16、的交通城北高速公路,向北越过淠河总干渠建设以技术为核心的高新技术工业区,随着工业区的建设相关的配套设施也在建设当中,该区域在其东面留出了充足的发展用地,主要是建设一些居住区、商业区以及相关的交通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从而在城市的北部形成新的区域。目前,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在六安市城南镇积极进行建设的同时,淠河西区也在快速地进行当中。除了平桥工业园的有序发展之外,淠河西区沿河周围正进行规划和建设当中,原来落后的马巷现已拆除并在原址的基础上进行居民区建设和绿化建设。图2 中心城区结构分析图2.2 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2.2.1六安市空间发展方案针对六安市城市
17、空间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在对城市空间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后,建设成开发区模式的城市空间格局的思路已基本明确。通过分析提出六安市的城市发展方向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积极向四周发展。首先应主动向六安市的东面发展,其次进一步完善六安市的南面,对于六安市西面应跨过淠河向对岸拓展,同时也要保持六安市的北面发展。但是,六安市城市发展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重点应主动向城市的东面和北面挺近,对于南面应该科学规划,与六安市城市中心区进一步联系,并且适当发展西面以照应平桥工业园、高皇和新安镇的发展,从而为六安市的城市建设留足发展空间。要进一步转变思想和观念,做到始终与国家的大政方针
18、保持一致,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和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同时,要加快六安市的经济体制转换和增长方式转变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真正转型。在优越的地理位置的基础上,向东要加快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接轨,不仅要完成东部产业的顺利转移还要将中西部合理的连接在一起,从而促进西部的发展。就近要尽快的融入到合肥经济圈,明确六安作为合肥经济圈中的中心城市主要职能,加快工业化的步伐,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六安的宏伟目标。六安的城市发展应突出其特点,这里有大面积的水域,完全可以将六安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
19、发展。2.2.2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管制六安市城市空间是指城市范围内所有用地区域,包括居商业用地、住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等。通过对市内的交通情况、自然环境和生态现状、用地条件等影响城市空间发展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并对六安市的土地如何利用提出了合理的规划(图3),主要是将现有的中心城区的空间进行分类然后进行有效的管制。通过调查分析将六安市中心城区的空间划分为禁止建设区域、限制建设区域、适宜建设区域和已经建设区域这四类进行管制。图3 六安市土地利用规划图对于六安市,禁止建设的区域是指那些为城市提供良好生态环境的公园、绿地等类型的城市生态走廊以及设立的成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这些
20、区域禁止开展一切与城市建设相关的活动,除非是建设必要的农村居民点和对环境进行保护的需要。限制建设的区域主要是对那些因开发条件不足,没有明确发展前景和规划目标的区域。同样,这些区域除非是建设必要的农村居民点和进行重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否则将限制该区域开展与城市建设相关的活动。适宜建设区域是指那些有广阔开发前景、目标明确,发展条件较好并且有利于进行城市建设用地发展的区域。但是,对这些区域的规划和建设中涉及到将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的时候,一定要依法办事。已经建设区域是指目前已经形成规模的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区域。这些区域只能在后期进行调整和修缮,从而使现有的用地结构和城市整体布局更加合理,并
21、且要进一步完善配套设施,加大环境治理已达到改善生活环境的目的。2.3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规划的措施城市是人类在大地上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创造的一个活动空间实体和复杂的空间巨系统,城市发展到今天基本上形成了自己的空间组织结构和形态2。城市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地方,城市空间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城市里城市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六安市的城市空间格局和城市形态已基本形成,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稳步实行,六安市的发展也在快速进行着,对城市空间的改造和拓展也势在必行。为了避免六安市在全国的城市发展中处于落后的情形同时为谋求城市空间科学合理和有序的发展,在对六安市城市空间发展现状的调查进行分析后,提出了就
22、如何规划和发展六安市城市空间的措施及建议,为促进六安市城市的更好发展及规划提供参考。2.3.1充实主体空间城市中心区(主要包括市中心、区中心)、工业(产业)区、生活居住区,以及相应的道路交通网络,这些构成了城市的主体空间,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城市人口、建筑、财富、车辆、信息最集中的所在,是城市丰富内涵包容和物化的外在表现,是建设城市形象和个性特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经常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必备空间场所3。六安市城市的主体空间已形成相当规模,商业中心区、工业区、居住区和连接这些区域而建设交通网络都已定型,所以在发展过程中,六安市应不断对建设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缮和整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安市 城市 空间 发展 及其 驱动力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5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