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特色农业.doc
《高原特色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原特色农业.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打造云南高原特色农业 农业始终是最基础的产业。在云南省,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60%的创汇收入和80%的轻工业原料,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显而易见,没有农民的增收致富,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云南的跨越发展就无从谈起。 今天,云南省农业走进了粮食生产连续9年增产、农民人均年纯收入越过4000元关口的大好时光,也步入了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困难突出、挑战严峻的时期。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大潮中,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如何担当起持续保障和深度牵引的重任?这无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现实命题。 高原特色农业绝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或翻新的定义,而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有机对接的一次重新出
2、发,是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的又一重大提升,是云南抓住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历史机遇谋划跨越发展作出的科学决断,更是立足4600万各族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确定的民本取向。 “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这是云南的优势。”胡锦涛总书记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云南代表团审议时,要求云南要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把高原特色农业优势发挥出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优势在哪里?怎样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云南省委书记秦光荣说:“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就是要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广泛
3、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管理技术,通过现代生产经营组织方式,拓展食物保障、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6大功能,生产更多的具有保障、保健、休闲功能的云系、滇牌特色农产品,打造云南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影响、有竞争力的绿色战略品牌,全面提升云南农业的综合效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壮大经济实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秦光荣对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综合评说。 “特点亦即优势。”秦光荣认为,“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特点,也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最大优势、最大潜力、最大亮点。他说这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4张名片”: 丰富
4、多样:云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地区之一,农作物种类、畜禽品种、渔业资源和林木资源十分丰富,农业覆盖面广、类型多样、产品丰富,产业功能拓展性强,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和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生态环保:云南为国家生态保护重点区域,自然植被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优良,生态农业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优越,已逐步建设成为我国无公害、绿色、有机、优质、生态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安全优质:云南污染少、空气优、水质清,区域性原生态农产品生产条件优越,农业主要是露地农业、阳光农业,无公害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让人吃着放心。四季飘香:云南属于低纬高原,特殊的地理地貌、类型多样的气候和生态条件,形成了云南高原特色农
5、业独特的四季性和立体性特征,各种农产品一年四季都能生产,季季都有农产品的芳香。 对于如何建设高原特色农业,秦光荣给出了明晰的“作战图”: 战略上,按照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培育重点产业,走发展现代农业的路子,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全面增强云南农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战术上,重点建设“6大内容”:建设优质水稻、优质玉米和优质麦类的高原粮仓,发展以橡胶、茶叶、蔬菜、花卉、核桃、咖啡、蚕桑、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代表的特色经作,推进生猪、肉牛、肉羊、奶牛、肉鸡、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山地牧业,发展常规淡水鱼类、特色冷水鱼类和
6、优质土著鱼类养殖的淡水渔业,发展木本油料和以野生食用菌、林药、木本香料、松脂松香及紫胶、特色野生动物驯养繁殖为重点的林下经济、珍贵用材林及速生丰产林、生物质能源、高原特色观赏苗木等高效林业,构建中国与东南亚、南亚农业交流、合作和共同发展的开放农业,打造一批生态环境优美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我省观光农业知名品牌。同时,集中打造云烟、云糖、云茶、云胶、云菜、云花、云薯、云果、云药、云畜、云鱼、云林“12大品牌”,加快形成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影响深远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和品牌。“通过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云南5年后要力争实现3个翻番、3个突破:农牧业综合产值达到5500亿元以上,农民人均纯
7、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农产品出口额达到35亿美元以上,均较2011年实现翻番;粮食总产量突破400亿斤,畜牧业产值突破20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突破2000亿元。”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释放出的巨大能量让农民吃饱肚子之后,靠“特色”赚钱、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的构想便在红土高原萌生。依托红土地独特而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烟、糖、茶、胶率先起步,并很快撑起农村经济火红一片天。独特优势产生的产业效应,让农民群众感受到了特色农业结出的财富果实是那样的真切,由烟糖茶胶点燃的“特色激情”在云岭山乡勃发。此后,花卉、蔬菜、马铃薯、咖啡、南药、经济林果等等,一批散发着红土高原芳香的农产品独树一帜,
8、显示出做大做强的现实趋向和丰厚的开发潜力。 与其他产业的发展轨迹和节律相似,特色农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虽然有优势、出特色,但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成长之路充满了曲折与艰辛,不时经受着市场寒流的冲刷和考验,稚嫩的特色产业时而被推向浪尖,时而落入低谷。然而,拥有高原情怀和大山品质的云南人,终究不相信红土高原独特资源滋养的特色农产品会凋萎。就是在潮涨潮落中,全省各地锲而不舍、迎难而上,依靠科技、增加投入改造建设优质高产的“第一车间”,用工业的理念谋划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多年积聚的特色产业发展能量与新的观念和机制相结合,激发出一波又一波更加强劲的动力和活力。 如今,云南省特色农业已从零星分散
9、到规模发展再到特色产业带初步形成,从传统粗放种植迈向依靠科技提质增效,从有产品无品牌到云花、云茶、云菜等“云字号”特色产品成为云南农业的新标签,云南特色农业的种植规模、产业基础和市场影响已不可小视 去年烤烟种植面积700多万亩,成为全国名副其实的优质烟叶生产大省;橡胶700多万亩,产量超过30万吨,跃居全国第一;甘蔗面积450万亩,产糖200万吨,是全国第二大蔗糖生产基地;茶叶面积560多万亩,产量25万吨,分别居全国第一和第三;鲜花红遍中国、绽放海外;咖啡成为中国第一大生产和出口基地;蔬菜种植面积1100多万亩,成为产值超百亿的大产业;马铃薯种植规模1000多万亩,居全国第三;核桃、板栗等经
10、济林果的种植面积达4500多万亩,成为中国干果生产大省 走过跌宕起伏的特色产业长路,在求变、破局、突围和超越中,云南农业呈现出一抹抹夺目的亮色、一个个耀眼的金秋,为全省经济社会的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特色农业逐渐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可靠财源。这些宝贵成果和经验,带给我们的是一路前行的坚定信心。没有哪个产业门类,像农业那样在发展全局中地位举足轻重、任何时候都不容动摇;没有哪个利益群体,像农民那样事关民生根基,时刻牵动着各级党委、政府的心弦;没有哪个变革领域,像农村那样总是活力无穷、同时交织着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难题集边疆民族山区贫困于一体的云岭高原更是如此。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处在新一轮发展关键期
11、的云南,提出这一重大思路到底有何特殊背景和深层意义?又蕴含着什么新鲜内涵和新锐指向? 高原特色农业,是写在云岭大地上的一篇篇多姿多彩而又耐人寻味的大文章。用新视野、新高度来观照,不难发现全省农业总体仍处于生产方式落后、技术含量不高、产业化经营层次低、经济效益总体不高的境地,依然是全省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最明显的“短板”。如果不谋求新的突破和跨越,就无法承受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农民群众的期待之重。 从农业最大宗的产品来看,全省粮食平均单产仅260公斤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0来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跨越发展的路上,我们需要拎的“米袋子”分量委实不轻。 最能体现云南农业地位的特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原 特色 农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5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