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网模型在中国农产品市场中的应用——以白糖为例.doc
《蛛网模型在中国农产品市场中的应用——以白糖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蛛网模型在中国农产品市场中的应用——以白糖为例.doc(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生毕业论文蛛网模型在中国农产品市场中的应用以蔗糖为例摘要 为了研究蛛网模型在中国农产品市场中的应用,以便为稳定农产品市场,促进经济健康发展提出建议。本文以白糖为例,选取1995-2012年白糖产量、消费量和价格等相关数据,对白糖的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进行了经验分析,并以市场出清作为前提条件,构建了白糖市场蛛网模型。通过对白糖蛛网模型的分析,得出了白糖市场较为吻合蛛网模型理论的结论。最后对白糖市场出现蛛网模型现象的原因进行了考察,分析白糖市场不稳定波动的症结所在。由此本文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希望能够为稳定白糖市场,给其他农产品市场提供借鉴,保障国民经济健康运行提供帮助。一方面希望通过蛛网模型的
2、分析提醒生产者要对价格进行理性预期。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尽管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是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是一定的经济政策能够抑制周期波动的“负效应”,希望政府能够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宏观调控作用,保证白糖市场的健康稳定。关键字:蛛网模型;白糖市场;周期性波动;均衡价格Abstract In order to review the application of cobweb model in Chinese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 so as to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stabilize the market of agric
3、ultural products,and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this essay, I take sugar market as an example,and selects the related annual data in 1995-2012 ,such as sugar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price , to empirically analyze the demand function and supply function of sugar.Then I assume
4、the market is clearing, and construct the cobweb model of sugar marke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model, I find sugar market is conforming to the cobweb model theory.Finally,I observe the reason of the appearance of cobweb model phenomenon on the sugar market, and analyze the reason of fluctuation
5、s in the sugar price.According to the conclusion,I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to stabilize sugar market,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ther agr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On one hand,I hope tha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bweb model, producers can make rational expectations of price. On th
6、e other hand, we should recognize that although cyclical fluctuationsof economy can not be affected by human will,but some economic policies can mitigate the negative effect of the fluctuation, government should play a important role of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to ensure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
7、e national economyKey Words: Cobweb model;Sugar market;Cyclical fluctuations;Equilibrium price目 录一、引言1(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1(二)文献综述2二、白糖市场的历史数据分析4(一)数据的选取4(二)白糖数据的趋势性分析51.白糖价格变动趋势52.白糖产量变动趋势63.白糖消费量变动趋势6(三)白糖数据的关联性分析81.白糖价格与产量关系分析82.白糖价格与消费关系分析9三、白糖市场蛛网现象的经验分析12(一)白糖需求与价格的函数关系估计121.建立白糖需求函数模型122.白糖需求函数的估计结果12
8、3.白糖需求函数模型的检验13(二)白糖供给与前期价格的函数关系估计141.建立白糖供给函数模型142.白糖供给函数的估计结果153.白糖供给函数模型的检验15(三)蛛网理论在白糖市场的应用分析181.建立白糖市场蛛网模型182.白糖蛛网模型的数学分析183.白糖蛛网模型的图解说明19四、结论及建议21(一)结论211.糖料生产的小农经济体制和经验管理制度212.白糖需求弹性过小213.市场机制发挥不合理22(二)政策建议221.构建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222.形成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223.政府建立健全白糖价格风险控制体系234.规范白糖期货市场,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235.改变生产模式246.
9、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24参考文献25致 谢26一、引言(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放开,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地体现。但是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一些固有弊端也逐步显现:市场利用价格机制对供求进行调节以实现资源的配置,但这种调节由于信息的不充分大多表现为一种事后调节,即经济活动参加者是以当期的价格决定下期的供给。市场调节的滞后性极有可能导致“大小年”现象:价格高时蜂拥而上,结果导致产品生产出来时市场已经是供给过剩价格暴跌;价格低时纷纷减产,以致后期供不应求。这种现象导致了严重的社会资源的浪费,破坏了市场的稳定性,损害市场参与者的利益,尤其在农产品
10、生产领域,由于农产品生产周期较长,生产规模一旦确定中途难以改变,其危害显得尤为严重。市场调节的滞后性使得农产品的价格难以运用静态分析模型进行考察,因此我们引入了一种利用弹性理论来考察价格波动对下一个周期产量影响的动态分析,即蛛网模型。农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般都比较长,较为符合蛛网模型考察的商品的必备条件。由于生产周期长,而且在中国,农业多以经营散、规模小的小农经济为主,信息的缺乏使得农户的生产决策依据往往是前期的市场价格,这就形成了农产品价格呈周期性波动的蛛网模型现象。以蔗糖为例,其周期大致以六年为一个生产周期,自1990年以来表现出“三年增产、三年减产”的生产规律,于此同时,我国糖价经历了五次比
11、较大的上涨,和五次严重供过于求、糖价暴跌的情况。糖价的剧烈波动使得蔗农的切身利益遭遇了不确定性风险,也使得用糖企业以及普通消费者蒙受了损失,尤其在2010年白糖一路冲高,从前期低点每吨2700元爆涨至每吨7800元以上,用糖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剧增,消费者更是叫苦不迭,戏称食糖从此前的“糖高宗”成了“糖玄宗”。进入2012/2013榨季后,蔗糖价格在国内外供给过剩的压力下一路下行,在糖价积弱的背景下,云南、广西、海南等蔗糖主产区甘蔗收购价普遍比去年下降7%10%,据生意社记者实地调查访问,柳州、湛江等地蔗农大多对于来年种植甘蔗的积极性不高,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下一榨季上游供应紧缩将使蔗糖开始新一轮的上
12、涨?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蛛网模型在农产品市场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其一,在市场经济中,决定一种商品市场价格的因素极其复杂。对生产者来说, 市场价格会影响下一个时间周期的产出决策,也就是说生产者要做出的产出决策只能受当时的市场价格影响, 而产品则要到下一个时间周期才能售出, 可见市场供应量对价格的反应是滞后的。但市场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是瞬时的 ,在每期产品投放市场前,企业对其价格和需求一无所知, 只好以目前的价格作为决定产量的依据, 即由上期的价格确定本期的产量, 再以本期的价格确定下期产量。所以研究农产品价格波动对下一个时间周期产量的影响,即将蛛网模型应用到农产品市场的考察中
13、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这样的研究,我们可以更为深入地认识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周期性和规律性;其二,研究蛛网模型相较单纯的静态分析有着更大的实际意义:蛛网模型更现实地反映农产品价格波动, 更深刻地揭示了市场经济的规律, 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它能够帮助生产者认识到在生产活动中, 既不要因产品的价格高而盲目扩大生产规模, 也不要因产品的价格低而过分压缩生产规模, 而要认真调查研究, 冷静分析市场走向, 正确把握产品的产量和价格的内在规律。研究蛛网模型在农产品市场中的应用也对政府制定更为科学的宏观调控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保障农民切身利益和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总而言之,蛛网模型为我们均衡发展农产品市
14、场,避免农产品泡沫提供了分析工具。(二)文献综述蛛网模型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出现的一种进行动态均衡分析的模型,主要运用弹性原理解释某些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时发生的不同波动情况。在这个模型中引进了时间变化的因素,通过对属于不同时期的需求量、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考察,用动态分析的方法论述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的产量和价格在偏离均衡状态以后的实际波动过程及其结果。蛛网模型考察的是生产周期较长的商品,该模型认为由于决定本期供给量的前期价格与决定本期需求量的本期价格有可能不一致,会导致产量和价格偏离均衡状态,出现产量和价格的波动。最早对农产品价格进行实证研究的经济学家是亨利穆尔,他初步构建了蛛
15、网模型的雏形。蛛网模型在1930年由美国的舒尔茨、荷兰的丁伯根和意大利的里西分别独立提出,由于价格和产量的连续变动用图形表示,由于形如蛛网,1934年英国的卡尔多将这一理论命名为蛛网模型。美国的伊齐基尔又在这一基础上进行了扩展,借以揭示价格变动如何影响下一个周期的产量,他的研究基本假定本期供给由上期价格所决定,然后提出了递归模型,全面阐述了蛛网呈收敛型、发散型以及持续稳定摆动型等等情况所满足的条件。此后到了20世纪70年代后,不断有学者从农户预期角度,用静态预期、外推性预期、适应性预期、理性预期等理论对蛛网模型进行批判和发展。时至今日蛛网理论已日趋成熟,成为最常见的对农产品周期性波动研究的理论
16、模型,关于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大量研究都基于蛛网模型开展。在国内,很多学者也利用蛛网模型对一些农产品市场做了深入地研究:丁言(2007)在市场经济中蛛网模型的探讨一文中详细阐述蛛网模型的分析背景,并对该模型进行解释,讨论当市场经济趋于不稳定时政府应当采取提高农产品需求的价格弹性,逐渐缩小商业部门低价收购农产品的范围等政策,并将模型进行推广讨论了蛛网模型在农产品市场中的应用;李丽红、庄亚明(2009)在蛛网模型在农产品周期分析中的应用以鸡蛋为例一文中,利用蛛网模型分析农产品市场的周期性波动现象,对农产品市场的波动现象做了合理解释,并以19992007鸡蛋市场的价格和产量波动进行了经验研究,对2009
17、年鸡蛋市场的价格和产量做了合理预测,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李礼照我国农产品蛛网模型发散分析认为自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农产品供给的价格弹性高于需求的价格弹性,而且,这一差距越来越大,由此导致农产品蛛网模型的发散,农产品供求处于不稳定波动状态,并指出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农产品的供给弹性不断提高是必然趋势,只有采取措施提高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才能消除或避免蛛网模型发散的条件,使农产品供求进入稳定均衡状态;殷传麟和周兵兵在生猪价格:波动与抗波动一文中运用蛛网模型理论对我国生猪价格的波动和抗波动进行了定性研究,把价格波动分为季节性波动、市场性波动和比例性波动。蒋乃华在我国粮食生产波动的结构特征
18、分析一文中在探讨我国粮食生产波动区域特征和品种特征时,运用方差分解的方法经验研究了区域波动和作物品种波动对粮食总产波动的影响,他认为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的形成原因主要为宏观政策、粮食生产、市场发育程度、粮食贸易状况以及整体的粮食储备能力,受我国国民经济的阶段性波动影响,粮食实际价格的变动同样具有周期性。二、白糖市场的历史数据分析为了更为准确有效地判断白糖产量和价格波动规律,以及二者间的相互影响。下面我将列举整理白糖历年产销量和价格数据,通过作图等方式,从直观上判断其变动规律及相互影响。同时,也为其后模型的构建作出铺垫。(一)数据的选取为了简化分析,保证数据的权威性和连续性,本文选择了以中国历年白糖
19、的供求状况和价格为研究对象,以1995-2013年各榨季的数据为样本对中国白糖市场进行了分析。以下为本文所涉及到的原始数据。表2-1 白糖历年产量、消费量和价格白糖榨季价格(元/吨)产量(千吨)消费(千吨)1994/19954502.185418.007500.001995/19963962.846228.008295.001996/19974069.866800.007907.001997/19983540.438112.008345.001998/19992758.378826.008413.001999/20003227.676869.008206.002000/20014038.876
20、200.009430.002001/20023013.738497.0010318.002002/20032455.1510637.0010562.002003/20042897.1810023.0011325.002004/20053214.909170.0011509.002005/20064586.398820.0012815.002006/20073982.3811990.0013553.002007/20083524.1314840.0012815.002008/20093592.0912429.0013553.002009/20105196.3410730.0013670.0020
21、10/20117307.1910454.0013587.002011/20126583.1911750.0012771.002012/20135745.8313300.0012648.00数据来源:产销量和价格数据全部来自布瑞克大宗农产品数据库,其中价格数据是当期每日报价的算术平均数。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白糖的榨季和销售年度大多是从当年10月份至翌年9月份为一周期,故表中的“1994/1995”是指从1994年10月1日至1995年9月30日。另外,由于白糖数据是从布瑞克大宗农产品数据库搜集整理的,其价格数据是每日实时记录第一手的各大贸易商当天报价,故表中年度数据均是通过对每日报价进行算术平均法运
22、算整理后产生的数据。(二)白糖数据的趋势性分析为了能够地运用以上数据,对1995年以来白糖历年的产量、消费和价格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和了解,现依据上述数据作折线图,并分别对其进行简单的趋势分析。1.白糖价格变动趋势90年代,国家开始改革食糖流通体制,食糖市场逐步放开,食糖行业得到快速发展。食糖的市场化使得大大小小的生产者自主作出生产决策,然而由于糖料生产停留在小农经济状态,食糖加工生产也存在很多粗放的小作坊生产,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不充分,导致了很多盲目投资和生产,市场运行很不平稳,生产大起大落,价格大幅波动,影响了食糖的正常市场供给。从图2-1可以看出,95年以来我国食糖市场大致经历了三次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蛛网 模型 中国 农产品市场 中的 应用 白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4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