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发展与演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发展与演变.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发展与演变 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发展与演变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发展与演变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发展与演变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 要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随着区域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大多经历了旅游依托地向旅游集散地的发展历程。这种演变使旅游中心地所在的旅游区域随之形成旅游中心地体系,且其在此旅游中心
2、地体系的等级也随着这一发展历程向更高等级演化,把握好旅游中心地这一演变发展规律并制定相应的旅游发展战略,是区域旅游规模不断扩展且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关键词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城市功能;南宁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5006(2008)08-0034-05关于旅游中心地旅游学界大致有旅游服务中心和旅游吸引中心的两种论述,本文指的是为城镇外旅游者提供一定强度的旅游交通、接待、信息、管理等旅游服务功能的城镇中心。强调的是“旅游服务功能”而不是“供给中心吸引物职能的布局场所”,即业界所说的旅游目的地,但不排除提供旅游服务功能的旅游中心地同时又是旅游目的地的情形。自克里斯塔勒
3、(Christaller,1966)首次提出中心地和中心性的概念以来,作为旅游区位理论的核心,旅游中心地在区域性旅游发展中无以替代的核心作用越来越受到旅游研究学者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表现在旅游中心地对于促进区域性旅游资源开发所起到的中心作用和如何发挥其区位优势推动区域旅游发展;探讨旅游中心地系统的空间结构及其发育过程、旅游中心地的界定方法及其类型划分;认为旅游中心地作为“门户城市”而“通常充当其从属区域与外界的连接作用并能控制该区域的人、物流”,从而作为旅游流的区域内聚节点,量测了相关城市的旅游中心性;较具可操作性地对旅游中心城市与景区的空间匹配关系进行了分析等,
4、这些研究着重于对旅游中心地的认定、量测、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及其变化等,是旅游中心地相关研究的核心成果所在。在此基础上,笔者注意到,旅游中心地本身的动态性变化以及如何根据其发展演变规律把握或引导旅游业的战略性发展,应该是旅游中心地研究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对区域旅游发展具有更切实际的指导意义。1 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发展的一般特征在旅游资源极为丰富而区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程度较低的欠发达地区,由区域中心城镇逐步转化形成的旅游中心地,在区域旅游发展进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引领性作用。旅游中心地的形成往往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或不同的演变方向,对于其所处的形成阶段或不同发展方向的把握,是确定区域旅游
5、发展战略的基础,因而应该是区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环节。以中心地理论、增长极理论等为基础的点一轴系统理论的提出,为以点、线、面区域三要素相关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新视角的理论基础,并能很好地解释这些产业在区域发展进程中的科学机理。这一理论也为旅游业的区域发展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尤其为欠发达地区针对区域旅游发展不同阶段的发展模式选择作了很好的铺垫。根据点一轴系统理论,欠发达地区的区域旅游发展可视不同情况进行据点式、点轴式和网络式三种模式的选择或相互间的渐进式演替。其中,据点式和点轴式是欠发达地区旅游业空间开发模式的主体。可作为这些区域开发据点的是旅游中心城市、王牌景区景点和旅游交通枢纽;而欠发达地区的
6、旅游业要进行区域整体发展和产业扩张,还须在据点式开发的基础上,辅以点轴式开发模式,桂林柳州贵阳昆明奇山秀水旅游产业带的形成就是典型例证。点一轴系统理沦的核心是点与轴的有机结合,轴线对附近区域的集聚或凝聚作用带动区域发展;轴线上较集中的设施和各种资源同时又对附近区域有扩散作用,并与区域的要素相结合形成新的动力推动区域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运用点一轴理论对区域性极为不平衡的欠发达地区旅游发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除了在据点式、点轴式和网络式等不同发展模式中起着各不相同的作用外,其本身亦随着区域旅游的发展与变化而在旅游业中产生功能性的转变,这种转变没有一个固定模式,主要取决
7、于旅游中心地及其相邻区域的旅游资源状况、城市发展方向和区域性旅游业发展战略等。这种转变过程笔者理解为点一轴渐进式扩散。点一轴渐进式扩散是指发自扩散源,沿着扩散通道渐次扩散的社会经济“流”,在距中心不同距离的位置形成强度不同的新集聚。其结果是,最早出现并获得快速增长的中心地之间的轴线规模大,而随后出现的中心地之间的轴线规模较小,这就形成了点一轴等级体系。且在这种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又常常伴随着各旅游中心地的功能转换而进行。旅游中心地的功能性常常表现为旅游依托地、旅游集散地、旅游目的地等几种主要形式,且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又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功能类型(表1)。在这里,旅游依托地与旅游集散地之间没有明显
8、的界定指标,但一般可理解为,前者与游客之间为简单的依托关系,即是指游客为了到达一两个为数较少的旅游目的地,必须经过并可能(但不是必定)与之发生旅游接待服务关系的中途站;后者则是指区域旅游发展到较成熟的状态下,游客在区域内的旅游过程中必须逗留并以其为分流或汇聚的集散中心。二者的区别在于周边旅游目的地数量的多少、区域内旅游发展的成熟程度和游客的停留程度等。从区域旅游发展的动态角度看,旅游中心地的演变往往具有如下模式:A:区域中心城镇一旅游依托地一旅游集散地。这种旅游中心地往往是旅游资源优势不明显而交通等旅游服务条件特别优越,在旅游线路中主要起着集散作用。兰州就是较典型的代表,尽管兰州的中心城镇规模
9、早已形成,但其从旅游依托地到旅游集散地的演变是随着内蒙、青海、新疆、乃至甘肃等周边区域的旅游目的地不断发展与成熟而逐渐完成的。B:区域中心城镇一旅游依托地一旅游集散地一兼具集散作用的旅游目的地。具有旅游资源潜势的区域中心城镇,在利用优越的旅游服务条件为周边资源特色明显的旅游目的地起着集散作用的同时,逐渐发展为兼具集散作用的旅游目的地。成都经过多年的培育、建设,在承担九寨沟、黄龙、峨眉山、乐山等方向的旅游目的地的集散中心作用的同时,已初步发展为以武侯祠、熊猫基地、三星堆、洛带等为旅游吸引的旅游目的地,C:区域中心城镇一旅游目的地。在这一模式中,区域中心城镇往往是以明显的旅游资源特色带动旅游业的发
10、展为基础而不断形成的。D:区域中心城镇一旅游目的地一以旅游目的地为基础的集散中心。如桂林市,在已发展为闻名国内外的旅游目的地的基础上,在政府主导作用下撤地建市构建大桂林旅游圈,从而对周边的兴安(灵渠和乐满地)、阳朔(印象刘三姐、世外桃源)、资源(八角寨、资江、五排河峡谷)、龙胜(龙脊梯田、龙胜温泉)、荔浦(银子岩、丰鱼岩)等旅游目的地及其特色性景区形成集散中心。事实上,旅游中心地的演替与发展既体现了中 心地理论与增长极理论所揭示的以一个扩散源为基础的“局部扩散”,更多的是体现了点一轴理论所揭示的点一轴渐进式扩散,从而形成了中心地等级体系。在一定的旅游区域范围内,其间必然存在一个旅游中心地,这种
11、中心地与周边的旅游地之间在空间上发生着接待服务、信息服务等与旅游活动密切相关的联系,从而形成了中心结构的旅游地系统。这种旅游地系统由于地域规模不同而存在着不同的空间尺度,且在连续的旅游地域中,其空间尺度也可以发生由小到大的演变。这一演变过程是伴随着旅游中心地及其中心地等级体系的逐渐形成与区域旅游业发展不断成熟、旅游地域规模不断扩大而同时进行的。南宁市区域旅游地位的发展演变,主要是在其城市地位不断上 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发展与演变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发展与演变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
12、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发展与演变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升、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改善而造就了南宁作为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地位等的态势下,随着其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而由二级旅游中心地演变为与桂林市同为一级旅游中心地,而在形式上表现为在点一轴渐进式扩散,进而使广西整个旅游地系统发生扩展性演变的。2 以南宁市为例的西部地区旅游中心地的发展进程分析南宁市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和主要经济中心,在广西旅游业的发展中以其便捷的交通条件和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而理所当然地成
13、为了区域性旅游中心地,但纵观整个区域旅游发展进程,作为旅游中心地的南宁市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功能类型和作用性质是有别的。为便于讨论,可以将旅游地系统内的游客分为区域内游客和区域外游客两大类。对于旅游资源区域特色显著的欠发达地区而言,其旅游吸引的重点显然是以区域外游客为主,因此,以下旅游中心地发展进程讨论中所涉及的游客亦主要为区域外游客。21 旅游依托地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桂林以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山水风光,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著名旅游地,在广西境内形成了以桂林为一级旅游中心地的区域性旅游系统,其时的南宁、柳州、梧州、北海等地是这一旅游系统的二级旅游中心地。就这一旅游系统而言,对区域外游客形
14、成强烈旅游吸引的首先是桂林山水,桂林既是系统中的一级中心,又是系统内其他旅游目的地的二次客源地。南宁市距桂林市400多千米,对于区域外游客形成明显吸引的,尚有位于南宁市以西、以南200300千米不等的德天瀑布、花山崖画、通灵峡谷、北海银滩等景区。从区域旅游发展的角度看,对于区域外的游客,由于所处的交通与地理区位以及作为广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宁市作为系统内的二级旅游中心地,主要承担着旅游依托地的角色。由于桂西南较差的交通条件和南(宁)北(海)高速公路尚未通车,南宁市主要成为来自桂林、珠三角、云贵川等方向游客前往德天瀑布、通灵峡谷、北海银滩等景区交通中转的依托地,起着上述游客的车辆转换、餐饮、
15、住宿等作用。而游客在依托地中转过程的游览活动,又带动了南宁市周边景区的进一步发展。22 旅游集散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广西的旅游业迅速发展,首先是大桂林旅游圈的形成;其次是桂南的北海银滩与防城、钦州等环北部湾区域共同构成的滨海旅游;此外,桂西南的左江沿岸生态型山水风光游,桂中柳州、融水、三江等地的民族风情游等均有大幅度的发展。与此同时,以广西为客源地和集散地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境外游也渐成气候,且随着中国东盟经济合作的扩大而不断发展。在这种区域旅游发展的态势下,由于所处的区位优势,南宁市发挥着显著的旅游集散功能。在广西旅游业的“八五”和“九五”发展规划及其相关规划调整中
16、,旅游发展战略的主要定位是,“以桂林、北海为重点,充分发挥南宁的中心作用,带动和促进全自治区旅游业的大发展”;“将桂林、南宁、北海三地及其延伸线串联,形成贯穿全自治区的王字型旅游主线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在战略上明显确立了南宁市作为旅游集散中心的地位。由于客流量的大幅度增加,至20世纪90年代末,南宁市的汽车客运站已由原有的一个增加至4个,仅南宁市至北海市的定点班车就由20世纪80年代全市每天的几班车增加至三四十班以上。19912000年,南宁市接待海外旅游者的人数总体持续增长,10年间增幅超过200,是桂林市同期增幅的2倍以上(表2)。其间,居于广西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主要客源国前10位的国
17、家中,以南宁市作为主要入境通道的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频繁位于其中,即每年均有23个东南亚国家居于广西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主要客源国的前10位。上述分析表明,南宁市由原来的旅游依托地的单向集散发展为相对成熟的多向型旅游集散中心。23 以旅游集散地为基础发展旅游目的地的战略性阶段231 区位条件与旅游资源潜势使以旅游集散地为优势培育旅游目的地成为可能南宁市旅游集散中心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广西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的改变,南宁市在区域空间的功能性作用也随之发生变化。至2002年,南宁市的游客总人数达1080.76万人次,已趋于接近旅游名城桂林市的1095.83万人次。此后,200
18、3年起则逐年反超桂林市,至2006年,南宁市接待的游客总人数1851.33万人次,是桂林市接待游客总人数1337.95万人次的约1.4倍(图1)。值得指出的是,2003年接待的游客总人数,南宁市是1144.54万人次,与上年同比增长5.9;桂林市是854.29万人次,与上年同比下降22.04。即由于2003年“非典”影响,游客总人数减少的幅度桂林市比南宁市大得多,这表明两地游客构成的不同。从2005年的统计数据看,南宁市的主要游客构成有,商务22,探亲访友15,会议8,而观光游览的仅19,与桂林市作为旅游目的地吸引为主的游客构成明显不同。从这点看,南宁市在发展特色性旅游吸引物以构建旅游目的地方
19、面,有着较大的潜在游客优势。与桂林市相比,南宁市由于拥有更便于与西南各省、珠三角和南北方向间沟通的地理和交通区位条件、作为自治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等优势,其作为旅游集散地已比闻名的旅游目的地桂林市所接待游客数的增长速度快得多。有了相对数量的游客群,且具有相对优势的旅游资源潜力,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自治区旅游局针对这一态势因势利导,提出了“形成一条旅游黄金带、两大旅游中心、四大旅游特色、五大特色旅游线、六大旅游区的总体发展格局”、“建设完善桂林、南宁两大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南宁市作为交通枢纽、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服务中心作用”。从而在南宁市作为广西旅游区域中重要旅游集散中心的基础上,进
20、一步明确了其与桂林市同为广西这一特定旅游地系统中最高级两大旅游中心之一的战略地位,同时确定了其向旅游目的地发展的战略方针。 232 发挥集散中心优势发展旅游目的地的战略措施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潜力,策划、设计特色明显和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以旅游集散中心为基础发展旅游目的地的前提是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南宁市以壮族风情、南国绿城的青山秀水等优势资源开发特色性旅游产品已成为策划设计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共识,但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潜质、科学分析旅游区位条件,以开发符合旅游市场需求的引爆性品牌旅游产品,仍是南宁市培育与发展旅游目的地的关键环节。发挥旅游中心地优势,搞好区域旅游协作,形成资源共享的旅游协作圈。同为自治
21、区地域内的一级旅游中心,南宁与桂林相比是劣于资源而优于(客源与交通)区位,因此,其优势首先是相对较大的客流量(见图1);其次,广西的四大特色性旅游资源中,滨海风光、边关风情主要分布在南宁以南,山水、民族风情在其周边地区亦独具特色,左江沿岸山水风光素有“小漓江”之誉,其间的德天瀑布、花山壁画等更是品牌性资源。南宁市应发挥其中心地不断增加的客流量优势,以逐渐形成的旅游目的地为基础,借鉴“德天联盟”模式或推行“跨区域旅游协作机制”等,不断拓展区域间的旅游协作形式,与桂南、桂西南的德天瀑布、北海银滩、宁明花山壁画、东兴京岛金滩与北伦河边关、凭祥友谊关,及至越南下龙湾等特色性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景区形成差异
22、化形象叠加、资源共享的旅游协作圈,培育和不断发展以自身为吸引中心的旅游目的地。利用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优势,发展具有影响力的会展旅游地。自2004年温家宝总理宣布南宁市为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后,标志着连接中国大陆 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发展与演变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发展与演变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发展与演变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
23、下是正文。和东盟十国的国际化中心城市的形成,这就使南宁与东盟各国将以多渠道、多形式的产业对接实现经济贸易等多方面合作,同时也为南宁加强与“泛珠三角区”的旅游合作提供了极好的机会。因此,南宁市应围绕“区域性国际会展旅游名城、中国东盟会展旅游中心城市”的目标和定位,进行市场、形象、产品、营销策略、建设等的策划,在软、硬件上加强核心要素和基础要素建设,科学地进行会展旅游产品的空间布局设计,强化城市的会展旅游形象,推出系列会展产品,突出地域特色,营造鲜明的“会展南宁”,使会展旅游成为南宁市作为旅游目的地的主打产品之一。树立区域旅游形象,明确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营销战略。2000年编制的南宁市旅游业发展总体
24、规划较准确地将南宁市旅游地形象定位为“南国绿都,壮乡风情,边关之旅”,随着此后行政区域的扩变以及会展旅游不断发展等,南宁市应在原有形象定位的基础上结合现状进行准确定位,突出主体资源与桂林的互补性,树立独特鲜明的旅游地形象,在深入分析、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有效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旅游营销战略,形成强烈旅游吸引、特色显著的旅游目的地,发展辐射桂南、桂西、桂东及至东盟境外旅游的大南宁旅游圈。3 结论欠发达地区旅游中心地随着区域旅游业及其经济规模的不断发展,大多经历了旅游依托地向旅游集散地的发展历程,其所在的旅游区域也随之形成旅游中心地体系,且其在此旅游中心地体系的等级也随着这一发展历程向更高等级演化。旅
25、游集散地向旅游目的地的过渡没有必然性。区位条件优越尤其是交通相对发达的旅游中心地,可凭借自身优势形成旅游集散中心,辐射周边的旅游目的地。著名的旅游目的地也可以发挥自己强烈的旅游吸引作用,在吸引、汇聚大量游客的基础上,对周边旅游资源较丰富的旅游目的地形成二次客源地,从而在旅游目的地的基础上形成旅游集散中心。具有旅游资源潜势的旅游集散地可利用自身的集散优势同时发展为旅游目的地。这种旅游目的地的培育宜制定具有前瞻性的旅游业发展战略,且在发展初期宜以政府主导作用为引领。以旅游集散地为优势培育旅游目的地,应该在深入调查研究本区域旅游资源潜势为前提,尤要注重与周边特色性旅游目的地的区域协作关系,制定针对性
26、强、高水平的区域性旅游发展规划,构建旅游集散中心与旅游目的地共存格局,进而推动旅游目的地的良性发展。旅游中心地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标志着区域旅游发展的成熟性,这种成熟性常常又以原系统为基点向外延展形成次级中心地系统的开端。因此,把握好旅游中心地这一演变发展规律,并制定相应的旅游发展战略,是区域旅游规模不断扩展且持续良性发展的重要环节。责任编辑:吴巧红;责任校对:宋志伟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27、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
28、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9、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4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