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免费师范生对其就业政策和考研政策态度的调查研究.doc
《第一免费师范生对其就业政策和考研政策态度的调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免费师范生对其就业政策和考研政策态度的调查研究.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届免费师范生对其就业政策和考研政策态度的调查研究 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第二组:李霞年 李一凡 肖红 李玉兰 车宇晨尹佩佩 柳晓洁 简筠 马丽华 黄玲莉摘 要:本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2007级第一届免费师范生为被试,制定开放式问题的访谈提纲,采用结 构式访谈法,对第一届免费师范生对其就业政策和考研政策的态度进行访谈。结果发现:(1)第一届免费师范生对其就业考研政策的态度是矛盾的;(2)第一届 免费师范生对政策是否落实存在着担忧;(3)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4)学生对国家强制性的规定存在反感情绪。关键词:第一届免费师范生 就业政策 考研政策 态度1 引言 2007年3月
2、,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指出: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建立相应的制度。自这一政策出台 到现在已经有了3年,第一届免费师范生也成为了大三下半学期的学生。随着第一届免费师范生的即将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关于免费师范生的就业与考研政策也就 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本研究从作为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第一届接受者2007级的免费师范生着手,考察他们对自己即将面对的考研与就业政 策的态度。 在已有的研究中,研究者们也早就在关注免费师范生的考研与就业政策问题。郭文美、邓相花在2007年就提出了对免费师范生的就业结果如何确保协议落实的担忧1。有的研究者认为就业
3、政策存在很多问题,如李志杰认为,落实免费师范毕业生的职后保障成本太高,免费师范生的学习动力、培养质量难以保证2;周伟指出,随着该政策的推行,还会存在着免费师范生课程的设置要关注贫困地区教育的具体需要、免费师范生的“退出”问题需要进一步思考等问题3;师范生免费教育培养出的教育人才层次单一 4,缺乏质量保障体系和激励制度4。很多研究者都为师范生免费教育的就业与考研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要处理好师范生进口的意向选择和出口的就业选择的关系;要处理好不同层次师范生培养的关系,做到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同步设计5,政府要为中西部地区教师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5。王新颖和许颖提出四点建议,即:科学宣传,合
4、理定位;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经济待遇;扩展政策范围.惠及地方师范院校;完善政策设计方案,调整支教政策6。 从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出,研究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如免费师范生的进一步深造或多元化发展,以适应不同地区的多层次的需要;免费师范生的就业协议如何落实;免 费师范生的“违约”、怎样退出问题;政府为免费师范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等等。在各式繁多的研究文献中,我们看到的大多是教育专家、政策实施者 等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的思考,却鲜少看到师范生本身对有关自身切实利益的政策的看法。本研究选定第一届免费师范生为访谈对象,企图从政策的第一届受惠者 出发,探讨免费师范生自身对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尤其
5、是其中的考研和就业政策的态度。2 方法2.1 访谈对象 华中师范大学2007级第一届免费师范生9人,其中男生4人,女生5人,来自不同的专业和生源所在地。2.2 研究工具 自行编制的开放式访谈提纲,具体如下:(1)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以下简称协议书)规定,学生“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地省份”,你对“回生源地所在省份”有何看法?(2)协议书规定学生毕业后应从事教育工作不少于十年,对此你有何看法?(3)协议书规定,学生“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对此,你有何看法?(4)关于协议书中的“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你是怎样看
6、待的?(5)对于协议中“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你有何意见?(6)你怎样看待协议书中的“对于违约者,要求其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交纳违约金,同时公布其不诚信记录”?(7)你觉得上述政策有不合理的地方吗?如果有,怎样改进更合理?2.3 访谈过程 研究采用个别访谈法,根据访谈提纲,运用结构式访谈。在访谈之前,制定统一的访谈手册,对访谈者进行统一的培训与要求。访谈时,以两人为一组,一个人为主持人,专门负责访谈;一个人为录音员,专门负责录音。3 结果与分析3.1 关于回生源地所在省份表1 不同态度提及频次赞成不赞成个人因素69社会因素44外部客观环境因素40
7、 学生对这一政策的态度是不一致的,赞成与不赞成提及的频次分别为14次与13次。对于赞成这一政策的人来说,其原因有三个:(1)个人因素,如自己更适合 家乡的生活、工作环境,提及频次为3次;工作地点离家很近,提及频次为3次。(2)社会因素,如可以为家乡做贡献,提及频次为2次;回生源地所在省份工作 有利于国家教育事业的平衡发展,提及频次为2次。(3)外部客观环境的因素,如自己生源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本身也不是很差,提及频次为4次。 对于不赞成这一政策的人来说,其原因有两个:(1)个人因素,如不利于个人的进一步发展,提及频次为5次;想去外省长见识,提及频次为2次;限制了学生的 自由,提及频次为1次;另
8、外,还有一个人提到自己本身并不介意回生源所在地工作,但国家硬性规定了之后,反而引起自己的反感,不愿意回去。(2)社会因 素,如回生源地所在省份工作会造成师资力量分配不均,六所高校所在省份所得到的师资力量必然会多于其他省份,提及频次为2次;对来自不同生源所在地的学生 来说是不公平的,提及频次为1次;另外,还有一个提到应该有更多的人去贫困地区,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们。3.2 关于从事教育工作不少于十年 表2 不同态度提及频次赞成不赞成个人因素79社会因素40其他因素23 学生对这一政策的态度是不一致的,赞成与不赞成提及的频次分别为13次与12次。对于赞成这一政策的人来说,其原因有三个:(1)个人因
9、素,9个被试有7 次提及自己对教师工作的热爱,认为从事10年教育事业是可以的;(2)社会因素,有4人次提到教师的职业地位高,受人尊重,自己愿意从事教育工作十年以 上;(3)其他因素,有2人次提到自己愿意从事教育事业十年以上,但是只是因为自己安于现实,没有什么其他的想法而已。 对于不赞成这一政策的人来说,其原因有两个:(1)个人因素,如限制了个人的发展,一旦从事教育事业十年,基本上就会终身从教了,没有机会向其他方面发 展,可能会有人到后来才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当老师,对这些人来说,十年的教育工作太长了。其提及频次为8次;另外,还有一名被访谈者表明,十年都做同样的 工作,很无趣,没意思。(2)其他因
10、素,如觉得十年太长,在短一点就可以接受,提及频次为2;另外,还有一个提到从事教育工作不少于十年本身对自己来说是 无所谓的,但国家强制性规定了之后,反而会引起学生在心理上的不满,如果没有强制性规定,或许自己会很愿意从事教育工作十年的。3.3 关于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 表3 不同态度提及频次赞成不赞成个人因素112社会因素80 关于两年支教的政策,学生的态度非常一致,大家在90.48%的比例上都支持该政策。仅有两名受访者担心因为支教而影响到自己找工作。如果国家能够落实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政策,学生们是非常愿意去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的。 而受访者愿意参加两年支教的原因也可分为两种:(1
11、)社会因素:66.67%的受访者都表明这一政策可以更好地服务基层,提及频率为6;也有人认为这可以 让师范生为家乡做贡献,提及频率为2。(2)个人因素,所有的受访者都表明这项政策可以促进我们自身的成长,磨练自己,增加经验,促进自身的成熟,提及频 率为10;还有一个受访者提到,两年的支教生活可以让自己体验一种新生活,从而丰富自己的生活经历。3.4 关于在职攻读教育硕士 受访者对这一政策的态度也是较为一致的,84.61%的受访者均表明不赞成这一政策。其原因包括(1)社会因素:教育硕士的学位含金量不高,不能得到社会 的广泛认可,提及频率为4次;另外一个原因是(2)个人因素:受访者一致表明在职学习压力很
12、大,时间、精力分配不过来,即使拿到学位顺利毕业,学习效果肯 定也不好,提及频次为7次。 仅有15.39%的受访者表明自己愿意一边工作,一边攻读教育硕士学位。3.5 关于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 受访者对这一政策的态度也是比较矛盾的,赞成的人次占到了58.82%,不赞成的人次为41.18%。具体情况如表4.表4 不同态度提及频次赞成不赞成个人因素47社会因素60 对于赞成这一政策的受访者来说,其原因也可以从两方面来分析:(1)个人因素,如自己本身就不想考研,提及频率为2;认为不考研是在履行义务,是应该的, 提及频率为1;还有一个人认为工作和考脱产研究生本身就是矛盾的,不能报考脱产是必然的。对于不赞成这
13、一政策的人来说,原因主要在于不能报考脱产研究生会 限制自身的发展,对自己将来工作待遇、工作的提升等各方面都会造成影响,也不利于自身专业的学习;另外,还有一个人提到感觉自己被国家强制性的规定限制 了。3.6 关于违约 受访者对这一政策的态度是矛盾的,有57.14%人次是赞成的,另外42.86%是不赞成的。具体分布如表5. 表5 不同态度提及频次赞成不赞成频次129百分比57.14%42.86% 在赞成该政策的受访者中,其给出的原因包括:1.觉得自己在享受了免费师范生的权利之后本来就要尽到自己的义务,不违约是自己的义务,其提及频次为5 次;2.认为这是一个诚信问题,不违约只是遵守诚信而已,出现的频
14、次为4次;3.还有一个人提到这只是对自己已经做出的选择负责。另外,还有人从社会、国 家的角度出发,认为这个政策是合理的,因为这有利于国家对免费师范生的统一管理,其提及频次是2次。 而不赞成该政策的受访者给出的原因包括:(1)不公平,这又包括两种:一种是有些人在报考专业时如果要报某个专业就必须读免费师范生,他们是没有选择的, 这种惩罚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被提到1次;另一种是在签订协议的过程中,学生与国家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如果国家没有完全落实免费师范生的就业问题,学生 就不该承担全部的责任,这个观点被提及1次。(2)惩罚过重,被提及3次;(3)很多人在报考免费师范生时对该政策了解并不清楚,应该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 免费 师范生 就业 政策 考研 态度 调查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4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