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门槛效应促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以中班主题式建构游戏为例.doc
《登门槛效应促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以中班主题式建构游戏为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门槛效应促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以中班主题式建构游戏为例.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5年余杭区教育学会论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登门槛效应促中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实践探索以中班主题式建构游戏为例【摘要】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说4-5岁的幼儿已经开始具备观点采择能力,中班是幼儿合作意识培养的关键期和合作行为发展的转折点。而从无合作意识到开始具备良好的合作行为,这两者间具有的跨度对大部分中班幼儿来说还是比较大的。我们知道游戏是幼儿最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我们尝试运用心理学中的登门槛效应,通过“亲子合作”、“同伴合作”、“师幼合作”三个合作和五张“操作单”,让幼儿在游戏体验的过程中逐个积累完善达成合作的小基础,在不同的“操作单”的选择与运用中像
2、登门槛一样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最终实现促进幼儿登上合作高峰的愿望。【关键词】登门槛效应;任务单;中班幼儿;合作一、问题提出的背景与意义(一)游戏中事与愿违的合作现状升到中班后的幼儿更喜欢玩游戏了,一到建构游戏时间,孩子们玩的热情就一发不可收拾。我们提供足够数量的原木积木块,希望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兴趣和需要来选择材料进行个别性或小组性的操作活动,在建构过程中,通过自主地选择材料、自由结伴、运用自身的创造性想象和思维进行设计搭建,表达自己对事物的有关形象的理解和认识。希望这样的一个建构活动不仅能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还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
3、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合作交往能力的提高。但实际在搭建过程中,我们更多地看到这些情况:1)合作意识缺位。冲进建构区域,抢一大堆积木自己护着的;一个人使劲堆高的;拿着三角形木块当枪使的;用统一的半圆形积木围合“圈地”的2)合作目标虚位。搭了半天,不知道自己搭的是什么的;看着同伴搭什么样,也跟着搭什么样的2)合作行为越位。老是到别人那抢积木引起别人注意的;故意把同伴搭好的作品弄倒塌的;提出请求不被接受,大吵大闹(二)中班幼儿合作行为的萌芽捕捉合作是亲社会行为的一种重要行为,合作对于幼儿同伴关系的改善、道德自律的发展、社会交往技能的提高均具有重大的意义。从儿童心理学角度来说4-5岁的幼儿开
4、始具备观点采择能力,因此中班是幼儿合作意识培养的关键期和合作行为发展的转折点。而在日常的游戏活动中我们捕捉到了以下这些正在萌芽中的中班幼儿合作行为。1.平行游戏向联合游戏过渡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中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游戏行为与小班相比有区别,较为明显的是平行游戏向联合游戏过渡。小班的下学期,孩子有很大一部分都在进行平行游戏即很多孩子虽然是独自在玩,会看会模仿周围同伴,与同伴所玩的玩具或内容是类似的,但是他只是在同伴的旁边玩,而不是与同伴一起玩,相互之间的交流很少。而升到了中班后,孩子的兴趣虽然是以自己为中心,但与其他同伴一起玩的兴趣渐增,开始有固定玩伴或不固定的玩伴,会在一个“小团队”中开展游戏
5、,彼此之间借还玩具等语言的交往行为增多,联合游戏开始发展了。2.联合游戏持续时间的增加相比小班时的游戏,中班幼儿不再是各个区域乱串,这儿看看那儿摸摸。进各个区域游戏活动时间也有连成一整块的趋势。联合游戏出现了,游戏时间自然而然地增加了,往往游戏时间结束了,而孩子们还意犹未尽。案例1娃娃家厨房有四个小朋友,多多先拿到一个炒锅开始炒菜,周周拿起平底锅看了看也把菜放进去烧起来了,丁丁一直在切菜,然后把菜放在盘子里。呼呼挤到灶台边说:“我也要烧菜,我也要烧菜。”多多说:“我是妈妈,我烧菜的,你等着吃吧。”周周也说:“我会烧很好吃的菜。”马上就盛了一盘,端给呼呼,呼呼就坐在圆桌上装模作样地吃起来了。“好
6、吃,再来一盘。”呼呼大喊。多多又端了一盘过来:“来了,来了。”四个小朋友一直在娃娃家玩了50多分钟直到游戏结束。(三)登门槛效应在合作游戏中的价值心理学中有个“登门槛效应”又称“登门坎效应”、“得寸进尺效应”。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都不愿接受较高较难的要求,因为它费时费力又难以成功,相反,人们却乐于接受较小的、较易完成的要求,在实现了较小的要求后,人们才慢慢地接受较大的要求,这就是对人的影响。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同样在主题式建构游戏中,孩子在合作认知和合作能力都缺乏的条件下是较难实现合作的。教师一味地要求:小朋友要合作搭建。但是
7、在孩子们没有共同的搭建目标、不会分工、遇到冲突只会大哭会告状的情况下,合作根本无从谈起。更甚至有的孩子还不知道什么叫合作。所以要让孩子“登上”合作的门槛,就要为之铺设他们能理解、能较容易实现目标的“小台阶”,如:有合作意识;有共同目标;会分工、会配合;会察言观色、交流沟通解决冲突等等。通过这些“合作小台阶”,开展顺利、愉快、有生就感的主题式建构游戏,最终在游戏中提升合作能力。二、登门槛效应的实践设想由于大部分中班幼儿不知道合作,不懂合作,不会合作,因此我们设想让知道合作、懂合作、会合作的人先来引导幼儿,如家长、老师与幼儿合作,领幼儿入合作之门。我们联系幼儿的学习、生活从“亲子合作”、“同伴合作
8、”、“师幼合作”三方面合作入手提供给幼儿合作的氛围与各种合作的机会。有了合作的机会,我们把合作的内容定在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上,运用一个关键的载体,能始终贯穿游戏的整个过程,它能在幼儿需要的时候推动幼儿合作,在游戏的过程中自然地协助幼儿。通过三个合作和关键载体对中班主题式建构游戏的推动,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包括合作认知及相应的合作水平。(图1)如图1所示我们运用“登门槛效应”让幼儿从与家长的合作中认识到“我很想合作”、“我需要合作”,与同伴的合作初体验中体会到“我可以合作”、“我能够合作”,与老师的合作中发现“我很会合作”。把合作意识、合作目标、合作技能等的各种合作的基础准备逐个积累完善。通过一
9、个接着一个合作基础的达成,最后达到更高的目标(主题式建构游戏中的相互合作)。通过小步子、低台阶逐步提升幼儿的合作能力。三、“三五合一”促幼儿登门槛 “三五合一”,“三”是指亲子合作、同伴合作、师幼合作三个方面合作,“五”是指五种不同的操作单,它是游戏中的关键的载体,它能始终贯穿游戏的整个过程,它在游戏的三方面合作中起到纽带作用,促进游戏中合作的形成,在通过一系列的尝试后操作单就应运而生了,根据游戏需要我们把操作单分成了收集单、搭建单、交换单、分享单、评价单五种,我们把三个合作和五种操作单融合在主题式建构游戏中,让幼儿在体验游戏的过程中知晓合作、尝试合作、学习合作、形成合作。(一) 亲子合作的收
10、集收集单收集单就是在新的主题建构式游戏前对主题知识的探索收集及游戏辅助材料的收集。它的作用一是为幼儿的后期建构积累相关知识经验(包括合作经验),二是对收集辅助材料作用。家长与幼儿交流沟通后,根据幼儿自己的学习兴趣、能力、方式一起收集相关的主题知识(如游乐场主题的游戏前现场查看、建筑工地主题网上查阅视频等),一起讨论在游戏中可能需要用到的辅助材料可以用哪些材料来替代或制作,分工收集半成品材料或制作成品材料(如讨论中幼儿觉得可以用纸板来做大门,制作过程中就需要亲子分工合作,家长画大门幼儿负责涂色、剪贴等等)。收集单的使用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所以在首次使用收集单前需要明确告知家长活动的目的、意义、
11、需要家长配合、注意的事项等等。教师在制作收集单时也需要标注探索的主题名称、作用及辅助材料的例举,需要了解的相关知识、最后完成的要求(如需要家长用文字记录还是帮助幼儿一起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或者视频的形式记录等等)。(二) 同伴合作的探索探索单探索单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根据使用的目的可以分为搭建单、交换单、分享单。1.合作游戏前的搭建单在主题式建构游戏中达成合作,就需要进一步明确合作目标并有初步的分工,搭建单就能给幼儿这样的暗示。搭建单就是幼儿在主题式建构游戏中具体要搭建的“设计图”,在了解了建构游戏的主题,收集、交流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材料后,设计出与主题相匹配的搭建单,搭建单的设计可单人完成也可多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门槛 效应 中班 幼儿 合作 能力 实践 研究 主题 建构 游戏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44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