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毕业论文.doc
《浅析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毕业论文.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of China目 录论文摘要(中文) 6一、经济全球化概念 7二、产业与贸易全球化现状 7(一)实体经济全球化概况 7(二)经济全球化中的第三年世界国家 9(三)经济全球化中的欧洲国家 9(四)经济全球化中的美国 10三、国际组织 10(一)国际组织现状 10(二)世界贸易组织 11四、经济全球化中的贸易壁垒 12(一)国际贸易壁垒的主要实施方 12(二)知识产权贸易壁垒 12(三)环保主义贸易壁垒 12四、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13(一)中国对外
2、贸易所处窘境 13(二)扩大内需是外部需求萎缩时的必然选择 14(三)国家产业调整为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提供可能 14(四)中国对外贸易政策调整方向 14结论 15参考文献 16摘 要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始于欧洲殖民时期的经济全球化,从开始之初,就带有无以复加的掠夺性质,直至今日从未改变。世界经济有不同的利益集团组成,其中最具世界影响力的包括:第三世界国家集团、欧盟、美国。世界贸易组织是全球最广泛的贸易合作组织,促进世界贸易自由化,并加速发达国家的国际掠夺。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护主义的实施主体却不是需要保护本国工业的第三世界国家。身为第三世界国家领头羊的中国,在国际贸易
3、中的地位尴尬。在后次贷危机时代,中国调整产业结构和国际贸易政策势在必行。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结构、第三世界国家、发达国家、保护主义、国际贸易组织、产业调整、对外贸易政策一、 经济全球化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经济活动在世界范围内,以一个不可分割整体的形式运作的状态,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 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央编译出版社它包括:产业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两个方面。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从西方的殖民行动起,时至今日,已经发展到新的高度,无论赞同与否,这一趋势已不可逆转,并将得到进一步巩固与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任何国家都同时面对着机遇与挑战。当今世界,全球收入的85%掌握在全球最富
4、裕的20%群体手中;全球最穷的60%人口只获得全球总收入的5.6%;北半球最富裕国家中最富裕的20%人口,使用了全球能源的70%、金属的75%、木材的85%、粮食的60%。 谁在真正统治世界,汤姆博内特、亚历克斯盖姆斯著,曾贤明译,中信出版社出版如何看待全球化经济,便成为重中之重。就国家而言,不论是经济全球化概念,还是继而发展起来的投资金融化和金融虚拟化,它们都不过只应成为手段而非目的,宗教化这些概念,并将其原教旨的导入国民经济中,必然将国家经济拱手让予国际资本投资者,国家安全进而受到直接威胁。国家一切儿经济行为都应以国家利益为最终考量,以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为追中目标。二、产业与贸易全球化现状
5、(一)实体经济全球化概况产业全球化的建立是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其结果是根据国家、地区间生产资料的优劣比较,对全球资源进行有效分配,从而达到最优配置。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生产链构成有机整体,横向与纵向已经实现完全覆盖。发达国家提供资金与技术,发展中国家提供廉价劳动力与初级资源,如农产品与矿产。发达国家处于价值链最顶端,享受最高的附加值收益,获取全球大部分资源与利润。发展中国家获得生产力发展的机会,并借此融入世界市场。但必须强调,经济全球化,并不是建立在公正与平等的竞争基础上的,由于各国科技实力与经济实力的明显差异,纵向分工与横向分工并存,产品附加值的差异巨大,所以平等竞争的环境从来不曾在这个世界上出
6、现。如果缺少发展中国家对本国经济的长远打算与实际控制,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结果必然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没有保护的决定自由贸易,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无异于包裹着美丽糖衣的毒药。全球实体经济布局实体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始于欧洲殖民时期。时至今日,明确的国际产业分工结构已经形成。在这一结构内,大体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高科技、知识型产业、以部分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中低端产品生产部门和以自然资源为生产资本的资源输出型国家。 何新论金融危机与中国经济,何新著,华龄出版社出版伴随劳动成本的大幅上涨,发达国家凭借其垄断性的知识储备,发展其高科技产业成为其必然选择。英、法、德、美等强国处保留其涉及
7、国家安全的重工业部门外,将绝大部分生产性部门外包给符合要求的发展中国家。相对于以高科技、知识为主的产业部门,中低端生产部门的附加值是非常低的。而对知识产权的垄断导致,发展中国家无法获得高端的技术知识,永远无法形成于发达国家相抗衡的生产力,只能以为其提供廉价劳动力和商品而存在。产品出口型发展中国家,由于为发达国家提供足够多的廉价劳动力和商品,其获得大量外汇。而这些外汇资本往往无法成发展中国家起飞的资本,因为它们转瞬即逝。不发达国家发展生产力的第一步,往往是想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借贷,而利息绝不低廉。与贷款相伴的便是有着新自由主义内核的经济政策建议,而这些建议是强制性的。这些建议包括:开放金融市场、
8、货币自由兑换、贷款投资方向固定、私有化国有企业、消除所有贸易壁垒。而这些实施后的结果便是,无论出口部门获得多少外汇,这些外汇都将用来还债和购买自己所无法生产的生活必需品,如:粮食。产品出口型发展中国家,在这一过程中,既无法获得自给自足的能力,而又无法获得财富储备,并且成为发达国家产品出口的消费国。这样的循环往复,使发展中国家永远是发展中国家,是发达国家的经济依附国。资源出口型国家,处境更加悲观。如果说产品出口型发展中国家,至少可以在全球话过程中,获得提高其生产力水平的机会,那么资源出口型国家则连这样画饼充饥的机会都不会获得。发达国家对资源所有国的贸易是掠夺性的,他们根本不会为这样的国家提供任何
9、发展自身生产力的机会。所有的经济政治行为只有一个目的获取资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国家便成为这样政策的牺牲品。在今天的中东地区,你无法在伊朗外的石油输出国里找到拥有完整工业体系的国家。这些国家完全依靠进口,除石油产业外,几乎没有实业,而即使是石油产业内,石油输出国也不具备炼油能力,只能出口原油。而原油与成品油间的附加值差异同样是巨大的。高石油价格虽然使石油输出国获得短期利益和庞大的美元盈余,但这些美元并不能用来实现其生产力提升和购买美国资本,大部分盈余没有别无他途,唯有再以借贷形式,回到美国。因此,高油价对美国本身影响微弱,美国依然是最大受益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苏联的解体,西方国家在
10、新自由主义的大旗下,有计划的将俄罗斯实体产业摧毁殆尽,迫使其以变卖国有资产和石油为主的自然资源获取外汇。成功的将俄罗斯从一个工业品输出国变为资源输出国和工业品消费国,并通过开放的货币政策,掠取其货币资本。最终导致,国家资本外逃殆尽,国民购买力严重下降,经济迅速崩溃,至今认为恢复。 金融帝国,迈克尔赫德森著,林小芳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二)经济全球化中的第三年世界国家第三世界国家集团,作为世界经济的新兴力量必将在未来世界权力的重新分配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结构为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制造了诸多障碍,经济全球化和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将众多发展中国家推入国际债务的深渊,但以中国、巴西、
11、印度、俄罗斯为主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有意识地摆脱这一窘境,并初具成效。无论主观与否,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科技技术与知识的加速传播,就绝对价值而言,必然推动不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其增长速度极为缓慢。 全球分裂,迈克尔赫德森著,杨成果、林小芳译,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先进生产力并不足以解决其经济结构问题,经济金融化是发达国家保持战略优势,继续吞噬发展中国家经济成果的唯一选择。相较之下,发展中国家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经济选择权。以金砖四国为代表试图摆脱对发达国家依赖的发展中国家,具有足以推动自身健康成长的庞大市场,拥有互补的资源与货币资本,具备较完善的国内工业体系,
12、包括他们所组成的第三世界集团完全有可能,凭借自身的资源与市场获得飞跃式的经济成就。此消彼长下,以金砖四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必将不断提高,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必然在未来的国际博弈中,重建新的权力平衡,多极化和更加公平的国际关系是必然的发展趋势。但这种变化的发生,必须经过漫长而痛苦的积累过程,并非近在眼前,唾手可得。(三)经济全球化中的欧洲欧洲联盟是由欧洲发达国家组成的经济与政治一体化组织。欧盟的实际控制权产生于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老牌资本主义强国间的权利制衡。今天,欧洲经济已经陷入评级,其与美国不同的福利制度,导致其背负了无法承受的财政压力。二战后,欧洲各国为面对严重的资源短缺,
13、必须对社会分配和福利制度进行改革,而这一改革的结果便是高福利社会制度的形成。为劳动者提供高福利这本身就是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追求资本的利益最大化所相互矛盾的。而任何在福利制度上的倒退,都可能导致严重的政治后果。由于政府采取财政紧缩政策,而导致的欧洲范围内大罢工,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在生产力没有飞跃性提高的今天,任何非质提高的科技发明都无法解决这一欧洲社会的根本矛盾。欧洲无法向美国一样采取单边主义行为和无限放大欧洲信用,因为欧元及不是国际霸权货币,欧盟也不具备同等级的国家信用作为担保。欧洲政治经济并不独立于美国,因此,在可见的未来,欧洲会成为世界的一极,但绝不可能成为足以改变世界格局的一极。(四)经
14、济全球化中的美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牵涉其中的所有单位都或多或少从中获利。但世界经济的竞争中,总有胜利者与失败者。美国建国于经济全球化之初,腾飞于两次世界大战,在金融全球化过程中巩固其霸权地位,显而易见,山姆大叔就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赢家。美国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与欧洲纷乱的冲突隔离,借助两次世界大战获取世界霸权。今天,美国拥有世界最强的军事力量,军事基地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凭借其独一无二的世界货币发行权,站在世界金融的最高峰;凭借其世界第一的农产品出口地位,控制着世界粮食市场;凭借其在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联合国的否决权,阻止任何对其利益可能的国际合作行为;凭借世界第一的贸易逆差、
15、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和民族国家本位的保护主义政策的相互作用,美国迫使贸易顺差国将外汇盈余,以美国国债的形式交还美国,维持,维持其庞大赤字和国内生活水平。 金融帝国,迈克尔赫德森著,林小芳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美国向其他国家推销的新自由主义政策包括:缩减政府开支、平衡国际收支、取消农业补贴、开放市场自由竞争、开放金融及资本市场等。与之相反,美国却实行着另一套政策,它禁止别国获得美国重要企业的控制权;对进口品随时调整关税壁垒;对国内产业,尤其是农业提供高额补贴;在身为世界最大债务国的情况下,依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美国的实际行动证明,它并不相信对他人所灌输的。凭借其在世界组织内独一无二的单方面否决
16、权,美国可以确保没有任何违反美国利益的国际规则得以实施。美国不会参加任何不能控制的国际组织,不会承认任何不符合自身利益的国际规则。规则是给别国定的,美国超脱于国际规则之外,无时无刻不实行双重标准。在国际经济结构和货币状况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没有任何理由相信,美国会拱手让出其至高无上的国际霸权地位。国际政治经济凭借的是综合国力,在可视的将来,美国必将致力于维护其即以获得的霸权地位。凭借其举世无双的军事实力,美国将继续持有其霸权地位。三、 国际组织(一)国际组织现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各国为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减少国家间冲突,以避免再次因经济纠纷发生战争的可能性,主动与被动的建立了数个国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毕业论文 浅析 经济 全球化 我国 对外贸易 发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4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