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浅析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doc
《毕业论文浅析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浅析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毕业论文浅析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披露论文作者:_专 业:_学 号:_班 级:_指导教师:_答辩委员会主席_ 评阅人_ _论文答辩日期_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并向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
2、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河南经贸职业学院要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 保密,在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论文属于 不保密。(请在以上方框内打“”)毕业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年 月 日 日期: 年 月 日摘 要我国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的外部机制在逐步完善,已初步形成了以证券法为主体,相关的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体系框架。该框架从原则性规范到操作性规范,从信息披露的内容、形式到手段,都做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规定。然而在市场转轨的今天,仍然存在很多
3、较大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关键词:公司、披露、会计、结构ABSTRACTInformationdisclosure in Chinas securities marketin the external mechanismgradually perfect,has formed theSecurities Lawas the main body,the relevant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departmental rulesand othernormativedocuments to supplement theomni-directional,multi-l
4、evel listing Corporationinformation disclosuresystem.The frameworkfrom principleto operationnorm,fromthe content of information disclosure,form andmeans,have madethe provisionsmor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However,in themarket economytoday,there are still manyproblems for us tosolve thelarger.Keywo
5、rds:company,disclosure,accounting,structure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II第1章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11.1 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11.1.1 股权结构不合理11.1.2 内部人控制现象突出11.1.3 外部独立董事普遍缺失21.1.4 监事会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21.1.5 经营者激励机制不健全21.2 外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31.2.1 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全31.2.2 社会中介机构保证机制失灵31.2.3 地方政府的非理性行为3第2章 国外公司治理结构的经验及启示32.1 国外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模式42.1
6、.1 英美模式42.1.2 德日模式42.1.3 东南亚家族模式42.3 公司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52.4 国外公司治理模式对我国的启示5第3章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措施63.1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63.1.1 调整和优化股权结构63.1.2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73.1.3 完善监事会制度73.2 完善公司外部治理结构73.2.1 发展和完善我国资本市场73.2.2 建立和完善经理市场83.2.3 规范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8结 论9参考文献10致 谢11第1章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对于许多公司,特别是大型国有公司,包括一些上市公司都是一个薄
7、弱环节。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现有的上市公司中的大部分是由原国有公司或其他政府部门控制的实体重组改制而成。改制过程中,有些公司的运作比较规范,然而,很多情况下尚未最终实现向公司制转变。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1 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1.1.1 股权结构不合理在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中,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机制有效性的最重要的因素。然而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股权高度集中,流通股在上市公司总股本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有统计表明,第一大股东为国家持股的公司占全部上市公司总数的65%,第一股东为法人的股东占全部上市公司人31%,二者之和所占比例高达96%7,股权高度集中
8、所带来的后果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股权高度集中,使得国有股东和法人股东完全处在控股地位。在实践中它们通过设置各种条条框框剥夺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知情权、质询权,造成控股股东滥用控制权,直接控制、操纵上市公司;其次,以国有股为第一大股东的公司,其董事会成员和经理人员的确定往往不能按全体股东的意愿去选择,更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因此,公司管理层为了大股东甚至个人利益歪曲会计信息的行为畅通无阻。1.1.2 内部人控制现象突出现代公司最重要的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由此形成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就是要在委托-代理这一链条中,既实现代理者(经理人员)在董事会授权范围
9、内自主地进行经营决策,管理公司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又形成对代理者有效的激励与监督机制,使他们以股东的利益为行事准则,保障所有者利益,减少投资者由于经理人员的自利行为而蒙受损失。但目前,国家所有权实际上被架空(所有者缺位),导致“内部人控制”,所谓“内部人控制”,是指企业内部人员实际上掌握了企业的剩余索取权或剩余控制权。企业的经理人作为内部人获得与其剩余索取权不相称的剩余控制权现象出现。内部人成为公司事实上的主人,反过来控制公司董事会,甚至可以挑选董事,决定董事的任免。在这种情况下,控股股东或少数关键人就能控制公司的财务报告。为了控股股东或管理当局的利益,就有可能进行盈余管理甚至操纵财务报告,提
10、供虚假信息误导外部信息使用者。1.1.3 外部独立董事普遍缺失外部独立董事制度是我国为了改变董事会不代表股东利益,总经理缺乏必要监督的情况下提出的。由为什么要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研究说明:公司的实际决策者的地位越独立于股东,反而越容易从公司整体利益的角度来处理重大问题。尽管我国当前确立了上市公司至少要有三名独立董事。但在我国缺乏一套对独立董事的选择、任命、职责、待遇等法律和规则,又由于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原因,独立董事难以真正做到保护中小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也难以做到对总经理的监督。1.1.4 监事会难以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监事会是公司中专门从事监督的机构,负责对董事会和经理的行为进行监督,防
11、止他们损害公司的利益。其监督职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检查公司的业务、财务及其会计资料,以及核查提交给股东大会的资料,因此,健全的监事会能够减少管理当局的会计舞弊行为。而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其成员也往往是企业内部人员,与被监督者往往是上下级关系,地位较低,对董事和经理的监督作用有限,加之专业知识的缺乏,结果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发挥作用,监事会实际上只是一个受到董事会控制的议事机构。1.1.5 经营者激励机制不健全在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一般已经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管理公司经营者,如采用优厚的年薪制、奖励制和期股制等。而我国目前的激励机制强度较弱,个人收入和公司业绩未建立规范联系,报酬结构不合
12、理。大多数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报酬是工资和奖金,实行年薪制的不多,或者即使实施年薪制,也与年薪制的真正含义相差甚远。而股权激励形式在我国仍处于探讨阶段。经营者总体持股数量较少,人均持股比例低,“零持股”现象较严重8。1.2 外部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1.2.1 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全资本市场竞争的实质是对公司控制权的争夺。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在于,当投资者发现或预见到公司出现经营不善的行为时,他们通过“用脚投票”方式影响股价,导致公司被接管的可能性增加以惩戒管理层。然而,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还未充分发挥这方面的作用。首先,我国的股票市场定位,存在着试图通过国有企业上市达到“圈钱”而脱
13、困的思路,而不是把它当作使有限的资源流向最有效率的企业的一种融资渠道。1.2.2 社会中介机构保证机制失灵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之所以存在,是由于企业利益相关者在信息不对称个人禀性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出于降低交易费用考虑,通过利益谈判并外化成固定的制度安排所致。然而,近几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连续发生的一系列财务欺诈案件以及与之相联的审计失败事件,使注册会计师等社会中介机构的公信力受到严峻挑战。注册会计师参与会计舞弊,或对舞弊视而不见,也同样存在一个成本与收益的权衡。在我国执业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社会中介机构的独立性常常受到干扰,严重危害了执业质量。1.2.3 地方政府的非理性行为地方政府在上市公
14、司治理中扮演着十分复杂的角色。一方面,作为公司行为的有力监督者,地方政府可以在平衡各方利益、促进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地方政府存在自己的地方利益,地方官员的升迁机制常常与本地经济能否有良好地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第2章 国外公司治理结构的经验及启示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治理结构源于中世纪的西方各国。随着股份有限公司和上市公司的发展,公司治理结构也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20世纪90年代初,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开始推行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使得公司治理成为一场国际运动。由于我国对公司治理结构有关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对国外公司治理结构进行综合考察和系统分析,将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公司治
15、理结构的内涵、影响因素,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拓宽思路。2.1 国外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模式2.1.1 英美模式它的基本特点是通过资本市场或其他市场的有效运行来制约经理人的行为,并通过设计恰当的报酬制度或激励机制,将经营者的利益尽可能与股东利益结合起来,利用股票期权激励经营者为自己的最大利益,也为股东的最大利益而努力工作。2.1.2 德日模式它的基本特点是机构投资者长期拥有公司大量股份,并与公司形成固定的控股关系,可通过行使控股权直接制约经理人,大股东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监事会来实现的。尤其是在德国,公司监事会有权聘用和罢免董事会成员,这一杀手锏对促使董事们“奉公守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浅析 公司 治理 结构 会计信息 披露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