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金丝小枣产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oc
《沧州金丝小枣产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沧州金丝小枣产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沧州红枣产业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贸易经济一班方亚丽 任旺摘要:枣原产于中国,是中国的特产,沧州自古就是盛产金丝小枣的地方。红枣营养价值极高,具有滋补、保健功能,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沧州枣业在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得以长足发展并取得瞩目成就。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发展,我国农村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农业资源环境逐渐恶化,市场约束力日益增强。目前沧州枣业面临着若干难点与问题,面对现状和未来,针对优势和劣势加以分析和调整,是一项非常必要和迫切的任务。 关键词:沧州市;区域特色经济;红枣;产业;发展沧州市地处河北省东南部,东临
2、渤海,北靠京津,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是国务院确定的经济开放区。距首都北京240公里,距天津12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221公里。沧州地处环渤海中心地带,是河北省确定 的“两环” (环京津、环渤海)开放一线地区,也是京津通往东部沿海地区的交通要冲。京沪(北京上海)铁路、朔黄(朔州黄骅港)铁路和京沪(北京上海)高速公路、石黄(石家庄黄骅)高速公路在沧州交汇。京九(北京九龙)铁路、朔黄(朔州黄骅港)铁路在该市肃宁县交汇,并建有编组站。国家“九五”重点工程黄骅港和朔黄(朔州黄骅港)铁路的建成,沧州成为西煤东运新通道的出海口和冀中南、鲁西北以及晋陕和内蒙古等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区位优势将日
3、趋明显。沧州全境地处欧亚大陆东部,中纬度地带,属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年平均干燥度1.2-1.5,大陆度63.8-66.0,大陆性气候很显著。本区的气候概况是: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降水集中,灾害性天气常有发生,春旱、夏涝、秋爽、冬干。 沧州有耕地1241.4万亩,草地60万亩,是河北省粮、棉、油集中产区之一,全市人均耕地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还有一百多万亩荒地。京津无公害蔬菜主要供应基地和中国北方知名的优质牧草基地、畜牧生产基地。沧州是著名的“鸭梨之乡”和“金丝小枣”之乡。金丝小枣、冬枣、鸭梨等土特产以其优良的品质驰名中外,是传统的出口创汇产品,全市年产红枣近4
4、3.5 万吨,鸭梨46.5万吨。沧州还有待开发利用的荒碱地200多万亩、沿海滩涂52.7万亩,低产盐田40万亩,可全部转化为建设用地。一代文宗纪晓岚的故乡沧县崔尔庄镇,近几年车水马龙,客商云集,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原因是这里建起了全国唯一也是最大的沧州红枣专业批发市场。 沧州金丝小枣沧州红枣又称金丝小枣,历史悠久,驰名中外,沧县、献县交界处及其周围是金丝小枣生产地,种植面积近百万亩,年产量达10万多吨。位于产区中心的沧县崔尔庄是沧州红枣的正宗代表,不仅枣质好、产量高,且以枣品经营为主导产业,红枣、蜜枣、乌枣、醉枣、脆枣、保鲜枣、无核红枣、无核蜜枣、枣茶、枣酱、枣汁等应有尽有,产品不断向深加工
5、、系列化发展。红枣及其制成品已成为当地农民生存乃至翻番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生计。然而,销售难却一直困扰当地经济发展。多年经营红枣,饱尝其中酸甜苦辣并决心带领村民致富的东崔尔庄党支部书记张振中,经过较长时间观察思索,作为一种尝试,于1996年11月向村班子成员提出,在村北划出一块地用于红枣集中交易。这一提议不仅得到村班子成员一致赞同,镇党委、镇政府也全力支持。说干就干,仅用了3天时间,一座简易市场就建成了。崔尔庄有了枣市,这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周围村镇,连献县、河间一代的枣农枣商也来此交易。2006年高峰期,市场日交易车辆达2500辆次,日上市量1800吨,成交量900吨,成交额400万元。金
6、丝小枣是河北沧州市区的名贵特产。这种枣皮薄肉厚,汁多核小;果肉青黄色,肉质细而脆。因为它味道甘甜,含糖量高达65%,剥开后有金黄的细丝纤连,吃起来甘甜如蜜,所以叫作“金丝小枣”。 沧州金丝小枣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广为种植了。相传清朝的乾隆皇帝,曾到沧州一带打猎。他带着人马经过献县时,见路边田埂上风吹枣树,果实累累。乾隆心里高兴,就叫人摘了一些品尝。他剥开一颗,只见金丝闪烁;尝一尝,甜如蜂蜜,就高兴地说,这沧州一带自古是贫瘠的土地,想不到这儿的小枣这么甘甜! 金丝小枣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不仅含糖量高,而且含有多种维生素。在民间,早就流传有“五谷加小枣,胜似灵芝
7、草”的说法。英国有位医学家称红枣是“活维生素丸”,是天然的滋补佳品。金丝小枣除生食外,还可以制作传统的甜、粘食品,如枣粽子、枣粘糕、枣切糕、枣花糕、长寿糕、油炸糕,还有腊八节时吃的腊八粥,日常吃的枣饼子、枣窝头、糯米枣饭等。枣泥可以作各种糕点的馅料。 沧州金丝小枣是我国出口量最大、销往国家最多的一种红枣。沧州是我国栽培金丝小枣历史最早、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质最好的生产基地,在国内外享有盛名,被国家林业局、中国经济林协会评为“中国金丝小枣之乡”。沧州金丝小枣因其成熟枣果掰开能拉出缕缕金丝而得名。沧州金丝小枣因沧州独特的气候条件、特殊的土壤类型和先进的管理而形成独特的品质,享誉中外。枣的起源
8、、演化研究成果认为,原生种枣是由酸枣演化而来,酸枣古代称棘,棘性喜温,耐瘠薄,抗盐碱。诗经中有“园有棘,其实之食”和“八月剥枣”之句。广志(公元前3世纪)中记载:“有弱枝枣甚美,禁之不令人取,置树苑中。”可见,沧州先民“选取好味者留栽之”,经过一代代筛选,培育出味道鲜美、果肉丰满的定型枣树。南北朝时贾思勰齐民要术(公元6世纪)有:“乐化枣,出青州,丰脂细核,多膏,肥美为天下第一,相传乐毅破齐时,从燕来齐所植也。”(春秋战国时沧州属燕国)。三国.魏志有:“冀州户口最大,又有桑枣之饶,国家征求之府。”(三国时沧州属冀州),这说明当时沧州已广植枣树,枣已成为重要的产业和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沧州是金丝
9、小枣的原产地,申请保护的地域范围内现存许多古枣树,在沧县杜生镇王会头村至今尚存一株1300多年的老枣树“枣树王”,此树树高7.5米,冠幅6.5米,干周2.5米。目前这株千年枣树仍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年产枣30余公斤。所有这些都记述了沧州悠久的栽培历史并向外地传播的史实。明、清代是沧州金丝小枣发展较快的时期,河间府志记载:“明洪武27年(1394年),命工部行文书教天下百姓务要多种桑枣,每一百里二百株每户初年二百株,次年四百株,三年六百株,栽后过数造册回奏,违者全家发配云南金齿充军”。史料记载,清乾隆五十年(1785)栽枣树200公顷,6.7万株;光绪十一年(1885)栽枣树667公顷,23.1
10、万株。民国时期,沧州金丝小枣生产继续得到发展,但发展速度较慢,1947年解放时,沧州市共有金丝小枣树2780公顷,产量1.27万吨。解放后,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政府对沧州金丝小枣的发展十分重视,使沧州金丝小枣产业得到快速发展。1987年全国惟一的由国家林业部与河北省联营的金丝小枣良种繁育基地沧州金丝小枣良繁场在枣区兴建,开展了红枣优良品种收集、决选、良繁工作。为促进沧州金丝小枣的发展,近年来,沧县、献县、泊头、河间均成立了“红枣协会”,大力推行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制定推广了无公害食品沧州金丝小枣和无公害食品沧州金丝小枣生产技术规程两个地方标准,实施了标准化生产,上述措施规
11、范了枣树的种植和管理,促进了流通,壮大了产业。并涌现出“沛然世纪生物食品公司”、“沧州崔尔庄批发市场”、“枣香村食品有限公司”等一批龙头企业。目前全市金丝小枣面积达到10.4万公顷,产量25万吨。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新老枣区为基地,以沧州崔尔庄红枣批发市场为龙头,以沛然、枣香村等加工企业为骨干,辐射全市1000多家加工企业、摊点的金丝小枣产业化格局。沧州金丝小枣及其产品多次在国内外展销会上获奖,2004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将沧县的4000公顷沧州金丝小枣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列为第四批全国农业标准化I级示范项目。2004年8月4日,经国家质检总局审查批准,对沧州小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预示着沧州小
12、枣将会更加声名远扬。沧州市红枣产业现状目前我县运河以西8个乡镇有3.5万公顷枣林,形成了“数乡一园的”资源格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实施了“小枣东扩”的战略,使运东11个乡镇枣树生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小枣常年产量20万吨、产值超10亿元,约占农业总收入的40%,集中产区枣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90%,全县三分之一的群众靠小枣实现了小康,沧县金丝小枣在世博会、全国林业博览会、全国红枣交易会等国内外大型展评会上屡获金奖。沧县是著名的“中国金丝小枣之乡”、“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县内有国家级金丝小枣良繁基地一处,在红枣品种选优、良种示范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沧县县委、县政府多年来把金丝小枣做为强
13、县富民的支柱产业重点培植,按照规模、效益同步提高的产业发展思路,重点抓了小枣东扩、标准化管理和产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目前,小枣东扩面积达到8万亩,省级已认定无公害果品生产基地18万亩(崔尔庄8万亩、高川6万亩、黄递铺2.5万亩、纸房头1万亩、大官厅5万亩、杜林1.1万亩),实施标准化管理10万亩。全县红枣加工企业、摊点800余家,龙头加工企业5个,加工品种30多个,注册“沛然”、“崔尔庄”、“枣香村”等20多个品牌,在全国有了较大的知名度,产品畅销国内三十多个大中城市,并出口到东南亚、韩国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成了年交易量45万吨、交易额15亿元的全国最大的“沧州红枣交易市场”,目前
14、并正在进行市场三期扩建工程。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以60万亩金丝小枣为基地,以红枣交易市场为龙头,以“沛然”、“巨龙”、“瓜果山”、“枣香村”等加工企业为骨干,辐射全县800多家加工企业的产业链条,金丝小枣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作物品种、种植方式等具有多样性,农业生产区域特色明显。立足区位和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纵深发展,培育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正确选择。沧州市位于河北省东部平原,北临京津,南依山东,东毗渤海,距省会石家庄240km,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但也存在很多不利条件,如土地盐碱贫瘠、气候干旱少雨,不利于农作物生长。2l
15、世纪沧州市红枣面积已达l33万hm,种植面积居全国第 1位,形成了以沧县、献县、泊 头、青县等县 (市)为重点的金丝小枣种植区和以黄骅、海兴、沧县、献县等乡镇为重点的冬枣种植区。随着枣产量的迅速增加和市场消费需求的不断变化,红枣加工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涌现出大型龙头加工企业十几家和小型加工企业700多家,红枣加工量已达5万ta以上,占沧州市红枣总产量的20。红枣产业无公害标准化管理得到进一步推广,截止目前,沧州市已认证无公害果品基地33万hm,农业投人品的使用得到严格控制,红枣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沧州市还成立了红枣产业协会,建立了崔尔庄和献县尚庄等大型红枣交易市场,培训红枣经纪人队伍,并
16、在中央电视台 做宣传,有力地促进了沧州市红枣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沧州市红枣产业呈现强劲发展势头。金丝小枣成功登陆沃尔玛超市,无公害产品价格达到了199美元kg;2005年,沧州市检验检疫局检验合格鲜冬枣4000kg,出口泰国,创造了沧州冬枣出口的首批记录。红枣高档次深加工产品,外主要销往东南亚地区,并开拓了欧美市场。沧州红枣的销售区域主要为北京、天津、广东、上海、福建、江苏和浙江以及港澳等地区,在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研究其应对措施,为红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红枣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沧州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02年沧州市红枣曾出现滞销,销售价格严重下降
17、,由往年的4 kg降到1 kg,对沧州市红枣产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挫伤了枣农生产的积极性。一、栽培现状 品种、面积与产量 枣树是沧州栽培历史悠久、最普通的果树之一,栽培品种很丰富,以金丝小枣(不同品系)为最多,冬枣次之,无核枣、早脆王等新育优系也正在发展。2007年,全市红枣栽培面积为130.1 hm2,占全国红枣总面积的1/3,总产量为4.25亿kg,主要分布在沧州市辖沧县、献县、泊头、青县、盐山、黄骅等地。产值为1215亿元,并逐年呈上升趋势。 二、栽培技术 产品层次正在升级沧州枣业作为传统的地方种植产业,以前是种的多、管的少、规模大、效益小的自然生产状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组织
18、开展“六五”、“七五”期间的“黄淮海流域红枣中低产地丰产技术攻关”,解决了面积大、结果少、枣树多、效益小等问题。90年代以后,人们开始重视枣果的外观和质量,施肥量增加,产量大幅度提高。进入21世纪后,随着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深化,枣业单纯重视外观、质量和产量是远远不够的,枣果质量的提高不仅体现在外观表现,更重要的是内在营养和食用安全性的提高。如今枣业栽培已经进入无公害绿色栽培标准化生产阶段,有的地区已经开始进行“红枣有机化”生产并已经取得可喜的成绩。如:沧州金丝红枣业专业合作社与河北新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沧州佳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沧州农林科学院专家指导下,已建立有机红枣示范基地,取得有机认证
19、证书,其产品25项农药残留指标均为零值,2008年8月成功供应到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现场,枣业产品层次正在向着高安全性、高优质性的方向迅速发展。 种植形式传统上沧州的枣树多是宽行大冠型的栽培形式,株距一般为46 m,行距为68 m,随着时代的迁移,发展为大冠、中冠、小冠型及枣粮间作等多种形式。20世纪80年代曾一度推行50 m单行或50 m双行,株距24 m的栽培方式。实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其栽培方式逐年由稀植向密植方式转化,目前间作形式的大园大部分已被加密形成株行距为3 m5 m、3 m4 m、2 m4 m或2 m3 m的密植园所替代。近年来有些地区开始进行篱壁式栽培或温室、暖棚等保
20、护地错季栽培。 修剪方式和方法枣树是一种对修剪不十分敏感的果树,历史上枣树不修剪也能获得一定的产量。后来人们为追求高效益,开始重视枣树的冬剪,继而采取以冬季修剪为主,夏季修剪为辅的修剪措施,使树体结构越来越趋于合理。近年来,枣树种植密度逐渐加大,冬剪对于密植枣园效果不够突出,而夏季修剪越来越表现得效果明显。目前整形修剪的基本思想已被调整到了“以夏季修剪为主,冬季修剪为辅”的观点上,使枣树修剪更加符合枣树丰产优质的自然规律。 土肥水管理土肥水管理是枣树丰产、稳产、优质、高效的基础,随着枣树栽培管理层次的不断提升,对土肥水管理的观念也随之发生变化,由不注重土肥水的管理到把土肥水管理提高到事关产品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沧州 金丝 产业 现状 对策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4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