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模块再整合与产业格局的重构.doc
《模块化模块再整合与产业格局的重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块化模块再整合与产业格局的重构.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模块化模块再整合与产业格局的重构2010-09-19摘要:联发科公司交钥匙解决方案MTK的出现改变了手机的模块化程度,带来“山寨”手机的崛起。本文的研究认为,模块化不是独立演进的,产品模块化程度的变化会使产品生产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模块再整合降低了产业的知识壁垒,使大量低技术水平的企业进入成为可能,进而改变了产业的竞争格局。模块再整合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产业升级路径,政府的行业管理政策也需要根据产业特征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关键词:模块化,模块再整合,价值链,产业格局以“山寨”手机的崛起为例一、引言2007年,我国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由2003年的55%下降到31%,国产手机厂商纷纷陷入经营困境。在传
2、统国产手机厂商衰落的同时,一类生产被称做“山寨手机”或“山寨机”的企业却在不断做大。生产山寨手机的都是规模很小的企业,甚至其中的很多只是小作坊,与跨国手机企业在资金、技术、品牌、渠道等方面有天壤之别的差距。然而,缺资金、缺技术、无品牌的山寨手机企业却作为一个整体强势崛起。这主要得益于中国台湾芯片制造商联发科看到国产手机质量差而洋品牌价格太高后,以独立模块供应商的身份推出了手机的交钥匙解决方案(Turnkey Solution)。该方案的核心是将手机的硬件、软件等模块集成到一起的廉价集成化手机芯片MTK,该芯片提供了功能全面且比较先进的全套解决方案。联发科的交钥匙解决方案实际上是对手机价值链的原
3、有模块进行了重新的整合。随着产品日趋复杂且速度成为影响企业竞争成败的重要因素,在越来越多的产业中,“模块”成为应对日益提高的产品复杂性的有效办法,模块化被认为是组织复杂产品和过程的有效战略(Schilling,2000;Kodama,2004)。模块化与组织结构的关系是模块化理论关注的重点之一。Sanchez and Mahoney(1996)认为,尽管表面上来看是组织设计产品,但是也可以认为产品设计组织(Products Design Organizations),即非模块化产品最好在非模块化的组织中生产,而模块化的产品需要模块化的组织,这种一致性的存在是因为有利于提高组织柔性、消除科层协调
4、的需要。Chesbrough and Kusunoki(2001)也认为,随着技术演化到不同阶段,企业的最优组织架构也应该相应地变换。SAKO(2003)认为,产品结构决定组织结构并不是十分确定,在一些产业中(如硬盘产业和照相平板印刷产业),组织结构明显地影响产品架构。Langlois(2002)持与SAKO类似的观点,他以计算机产业为例指出,IBM360计算机是模块化系统,但是IBM却努力保持界面的私有化并阻止其他企业供应兼容模块;20世纪70和20世纪80年代垂直一体化的计算机公司努力将个人电脑建立在非模块模式之上,不是因为个人计算机应该这样设计,而是因为组织坚持要这样。Fixson an
5、d Park(2008)研究了模块化与产业竞争格局的影响,他们对80年代的日本自行车动力传动系统产业的研究发现,禧玛诺(Shimano)在1985年引入的产品架构的变化明显降低了自行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模块化程度,使得原本竞争性的产业结构变得接近于垄断。已有的研究对模块化理论进行的探讨,揭示了模块化、产品架构和生产组织方式的相互关系,但是关于模块化程度对企业竞争行为从而对产业格局的影响相对较少。我们认为,产品架构的改变会引起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而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又会引起产业格局的改变。本文以手机产业为例,分析模块化与模块再整合对生产组织方式从而对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与Fixson and Par
6、k(2008)不同,本文的研究表明,手机产业模块化程度的下降导致了更加竞争化的产业格局。二、手机的模块化与模块再整合1、手机的模块化架构认识产品的模块化,首先要了解产品的架构(Product Architecture)。Ulrich(1995)将产品架构定义为:功能性基本单位的安排;从功能性基本单位到物理部件的映射;相互作用的物理部件间界面的说明。进一步从功能性基本单位的角度来定义模块化:模块架构包括一个从功能性结构中的功能基本单位到产品的物理部件的一对一映射以及部件间界面的说明;一体化架构包括从功能性基本单位到物理元件的非一对一映射或部件间一体的界面。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产品架构生产最终产品,
7、两个极端分别是模块化和一体化。在一体化的架构中,要求各部件相互间专门地加以调整;而模块化的架构中,各部件可以通过标准化和规范化的界面连接(Ulrich,1995)。模块化的产品架构以计算机、软件最为典型。由于产品复杂性的不断提高,构成复杂产品的基本单位可能会数以万计,因此产品的架构除划分为系统和模块(子系统)之外,子系统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孙系统,乃至最终的基本元件。手机作为一种复杂产品,其产品的设计和生产也采用了模块化架构。手机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构成。手机硬件主要可分为射频、中频与基频三部分以及机壳、按键、PCB、电池等周边零组件。射频、中频与基频部分的一些功能被整合为专门的IC,其中基频部
8、分的DSP是芯片整合的最基础的部分,也是成本比例最高的部分,DSP负责语音讯号压缩/解压缩、错误更正编/译码、资料加密/解密、解调变、频道等化、资料格式封装等功能。手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物理层软件、通讯协议软件)和应用层软件。物理层软件定义了DSP的操作方式和规则,以及与DSP沟通的语言和规则,是手机最核心的知识产权(北京水清木华科技有限公司,2004)。2、手机的第一次模块再整合早期中国手机企业只能以代工的方式生存,国内的手机市场基本上为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国外品牌所垄断,1998年国产手机市场占有率接近于零。情况的改变发生在1999年。在这一年,手机出现了第一次模块再整合。成立于1993
9、年的Wavecom是世界上第一家推出将基频、中频和射频整合到一起的模块的企业,这一将原有模块再整合后形成的新模块提供了底层物理层软件和2、3层通讯协议软件,只要再加上少量外围元件,再加上LCD显示屏、外壳和MMI人机界面就基本完成了手机设计。该模块的出现使手机产业的技术门槛大为降低。以此为基础,国内手机厂家依靠原有的技术积累已能够生产出自有品牌的手机产品。依托大量的广告投放、较低的售价、降低营销渠道等策略,采用Wavecom模块的TCL、南方高科、中国科健和通过韩国的SEWON、BELLWAVE方案而间接采用Wavecom模块的波导、首信、联想、熊猫等公司获得了快速的发展。1999年国产手机市
10、场占有率达到3%,2000年为7%,2001年为15%,2002年超过30%,2003年市场份额已超过国外品牌达到55%,波导、东信、夏新、TCL、科健等品牌进入销量前10名之列,波导手机凭借“手机中的战斗机”的宣传一度成为国内市场销量最大的品牌。Wavecom模块的GSM手机模块的技术门槛并不是很高,它的成功让更有实力的一流半导体厂家拿出更先进的手机硬件平台整体解决方案。新的硬件平台整体解决方案为手机设计提供了更大的设计空间,尤其是在外观和内部结构上,它可以允许折叠、滑盖、旋转、双屏等多种方式。专业化的手机设计公司也应运而生,在成品芯片上进行手机的人机界面设计、射频方案设计、嵌入式浏览器设计
11、等,即可将手机硬件平台整体解决方案变成多种多样的现实的完整的手机设计方案提供给品牌手机公司(文嫮,金雪琴,2008),手机设计公司逐步取代了Wavecom等模块供应商在价值链中睥位置。虽然手机设计方案和Wavecom模块能够弥补国产手机的技术短板,但是国产手机的崛起引发了诺基亚、摩托罗拉、索爱、三星等跨国公司的强烈反击,他们开展产品创新、改善销售渠道,在巩固高端市场的同时向中低端市场延伸,在巩固一线城市的同时加大对二三线城市市场的开拓力度,同时国产手机的质量缺陷也暴露出来,返修率居高不下。诸多因素导致国产手机节节败退。方案设计公司也因国产品牌手机企业的衰退走向萧条,纷纷转变为ODM厂家、直接生
12、产自有品牌手机、进入手机基带芯片设计领域或者寻求被国内外手机企业所收购(文嫮,金雪琴,2008)。3、手机的第二次模块再整合国产手机的再度崛起是在2007年,与前一轮由国产品牌手机企业主导不同,这一轮国产手机的崛起是由不为国家正式认可的“山寨”手机企业推动的。山寨机的崛起主要得益于联发科公司MTK交钥匙解决方案的出现。联发科公司是一家来自中国台湾的芯片厂商,于2006年研制出MTK交钥匙解决方案。该方案的特点是将核心芯片、软件平台以及第三方应用软件捆绑,甚至液晶、摄像头等部件都可一并提供,形成交钥匙解决方案交给手机厂商。手机生产商只需要将联发科的芯片买来,配上手机外壳和电池就可组装成一部手机,
13、原来需要几十人、历时半年多才能完成的工作变得像搭积木一样简单。山寨机崛起背后更深入的原因则是联发科对原本独立的手机模块进行了第二次再整合,形成了功能更全面的新模块。第二次模块再整合的程度更深,它的出现使手机产业的技术壁垒不复存在,不仅获得牌照的国产正规手机厂商而且手工作坊都能生产手机。根据新华词典的解释,山寨是指“旧时绿林好汉占据的山中营寨”,有着不被官方管辖的意思。这些利用MTK模块生产的手机因不进行入网检测、无入网许可证、偷税漏税、直接模仿名牌手机,因而被民间称为“山寨机”。山寨机由于功能全、价格低、新产品推出快,很快占领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所谓功能全,是指山寨机具有国外品牌没有或高端产品
14、才具有的双卡双待、超长待机、超大屏幕、电视功能、双摄像头、多媒体播放、低音炮、双喇叭甚至四喇叭等功能,并且造型款式多样。即使具有如此全面的功能,山寨机的价格基本都在千元以下(终端零售价格往往仅是品牌手机的1/2至1/3),远远低于诺基亚等名牌产品。MTK模块的出现还极大地加快了手机的上市速度。普通的国产品牌出一款新手机从构思设计到上市周期大约要一个季度,而山寨手机只需要一个月时间。手机是一种市场销售价格下降非常快且零部件价格下降也非常快的产品,产品的推出周期缩短就意味着成本的降低。此外,山寨手机对市场非常敏感,一有新技术、新功能出现,能够马上跟进整合到手机里。早期的“山寨机”只能在三四线城市销
15、售,后来逐步被消费者所认可并进入一二线城市市场。2007年,国内山寨手机的产量至少1.5亿部,几乎与国内市场手机总销售量相当,其中出口超过1亿部。MTK模块不仅局限于山寨机企业所采用,一些正规的手机厂商如天语、金立也普遍采用MTK模块,还有一些做出规模的山寨机企业开始向正规军转型。MTK模块的出现使以山寨机为代表的国产手机再度崛起,极大地改变了手机产业的市场格局。模块再整合不仅发生在非智能手机产业,例如,在计算机领域,主板制造商将显卡、声卡、网卡等原本独立的模块集成到主板上,提供给市场一种更为物美价廉的产品;操作系统生产商微软不断将媒体播放、网络浏览等方面的软件集成进其操作系统平台。“山寨”手
16、机的成功也进一步激励以联发科为代表的模块整合者向新的领域拓展。三、模块化、模块再整合与生产组织结构模块化可以按照产品周期的不同阶段分为设计的模块化(Modularity in Design)、生产的模块化(Modularity in Production)和使用的模块化(Modularity inUse)(SAKO,2003),或者划分为产品体系或产品设计的模块化、生产的模块化、组织形式的模块化(Modularity in Organization)(Miguel,2005)。设计的模块化是指对产品及其部件的设计边界的定义,以使设计特征和任务在模块间相互独立;制造的模块化是对制造和装配的定义,
17、通过分部装配、预制配件、模块测试以及将一些活动转交给供应商以降低复杂性;组织的模块化是指在企业内和企业间采用或利用的适应模块生产的组织过程、治理结构和契约程序(Miguel,2005)。我们认为,设计模块化是生产模块化的前提,生产的模块化是组织模块化的前提,而组织的模块化又会影响到产业竞争格局。设计的模块化、生产的模块化都是与产品本身直接相关的,下文我们不过于区分这两种模块化,统称为产品的模块化。从本文研究的需要出发,我们将重点考察产品的模块化对组织的模块化从而对产业格局的影响,同时为了分析的方便,将最终产品(手机)的产业格局作为分析的重点。1、产品的模块化与生产组织结构的变化新出现的技术往往
18、是一体化的,如何把不同的部件组织到一起的技术信息在这时还不能很好地加以定义,对部件之间如何相互作用的理解也非常有限。这时内部供应商相对于市场协调具有明显的优势:更容易接近相关信息、不过度关注短期利益、与解决技术问题的预期回报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一体化的组织模式。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产品的整体架构、各部件间的相互关系及技术参数已能够深入理解,这时产品/技术就从一体化转向模块化(Chesbrough and Kusunoki,2001)。许多研究认为,产品架构的趋于模块化是与产业组织结构的更高程度的专业化联系在一起的(Langlois,2002)。模块化程度的提高从而产品可分性的提
19、高,为专业化企业的出现提供了可能。但是模块化程度的提高并不必然意味着生产组织方式专业化程度的提高。企业是否选择专业化还要受到市场容量、交易成本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斯蒂格勒(1998)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考察了企业垂直一体化程度的变化。他指出,在产业建立之初,企业无法从市场获得所需的新种类或新品质的原材料,所以只能自己制造,这时的组织结构是垂直一体化的。类似手机这样的复杂产品系统是由为数众多的部件/模块构成的,单个企业很难拥有足够丰富且多元化的资源,从而在各个部件上都能够具有竞争力。并且各个部件的最小经济规模是不一致的,这就导致企业很难在各个部件上都能够实现规模经济从而降低成本。因此,随着产业扩张
20、到一定规模,组织应该由一体化向模块化转变,将许多工作移交给专业化厂商去完成,以分享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的好处。这个时候如果企业的组织结构不能向模块化转变,就会进入“一体化陷阱”(IntegralityTrap)(ChesbroughandKusunoki,2001)。在模块化系统中,即使原来一体化的企业想将各模块的生产控制在企业内部也是非常困难的,人员的流动等因素和反向工程等手段必然导致有关产品架构和模块知识的外泄。例如,IBM360计算机是第一个典型的模块化产品,IBM曾一度想把硬盘等各种模块的生产控制在企业内部,但是仅仅在360计算机批量生产不到一年,一批核心员工离开IBM并带走了有关设计
21、大容量磁盘驱动器的技术和360系统的设计规则,随后IBM兼容磁盘驱动器企业大量出现(鲍德温,克拉克,2006)。在手机产业发展的初期,手机的生产组织是高度一体化的,摩托罗拉等手机企业掌控着除周边零部件外的从软件、硬件到设计、组装的整条产业链。在这个阶段,虽然手机的设计、生产是模块化的,但是生产组织是非模块化的。这个时候,企业之间的竞争是整条产业链的竞争。此后出现英特尔、高通、德州仪器等专业化于核心硬件芯片的设计制造的公司。在我国手机产业起步的20世纪90年代初,摩托罗拉等手机巨头开始把组装业务外包出去,当时杭州通信设备厂、南京熊猫等企业以SKD(半散件组装)方式为摩托罗拉等企业代工手机。90年
22、代后期,类似中国台湾鸿海、宏达的“交钥匙的全方位供应商”(Turn-keySupplier)(Sturgeon,2002)成为手机组装环节的主要力量,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公司则专注于品牌、产品设计和部分硬件、系统软件的开发(见图1)。图1:手机生产组织结构的变化2、产品的模块再整合与生产组织结构变化尽管许多研究认为,由于模块化在解决复杂系统问题上的有效性,一般认为模块化应该是产品架构演进的方向,手机产业的发展也一度呈现出这种特征,但是产品架构也会因为模块再整合向着模块化程度降低的方向演进。20世纪90年代末,手机产品架构就出现了模块化程度降低的变化。Wavecom模块的芯片集成了基频、中频和射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模块化 模块 整合 产业 格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4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