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
《毕业论文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1届 分类号: 单位代码 :10452专业论文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姓 名 学 号 年 级 专 业 系(院) 指导教师 2012 年 4 月 1 日摘 要 近年来,金融管制的放松、金融全球化、金融服务产品的丰富以及金融技术的更新,使得金融活动日趋复杂,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也不断变化。在各种金融活动中,由于制度缺失或内部控制不严、内外部欺诈等原因造成的操作风险损失案例屡见不鲜,在给银行造成巨额损失的同时,也严重损害了银行形象和信誉。1995年巴林银行倒闭事件给全球金融机构敲响了警钟,之后日本大和银行、澳大利亚国民银行等国际大型银行因操作风险损失重大,这都说明操作风险正逐渐成为
2、威胁金融机构的另一重大隐患。放眼我国银行业,随着中国银行“高山案”、建设银行“张恩照案”、农业银行“邯郸案”等案件的相继曝光,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各种反思,反观这些案件,操作风险很明显是一个主要原因。有资料表示,操作风险所造成的损失已经仅次于信用风险。防控操作风险是银行业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关键词: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成因及对策ABSTRACTGoing with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operation risks is a long-term and demanding task faced by bank
3、 industry.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 Operation risks; Forming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前 言41.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涵义51.1操作风险的含义51.2操作风险的分类51.3操作风险的特征62. 操作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影响92.1促使我国外贸商品的结构转型92.2缩小我国产品的出口市场范围102.3阻碍我国产品的出口增长速度102.4增加出口产品成本,降低企业效益112.5引发双边或多边贸易摩擦123. 针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我国的对策133.1顺应绿色潮流,提高环保
4、意识133.2将环保纳入外贸发展战略133.3加强与环境有关的认证工作143.4严禁不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流入国内143.5充分发挥“环境外交”的营销作用153.6提高科研技术水平,促进科技进步163.7注意国际动态,打破绿色贸易壁垒163.8加大对绿色产业资金投入173.9加快培养国际型的环境保护人才174. 结束语18注 释19参 考 文 献20附 录21谢 辞22前 言自1992年里约环发大会确认了“可持续发展应是人类发展和唯一可行道路”之后,环境与发展的协调问题被提到一个空前的高度。合理地利用环境资源,控制和减少环境污染已成为各国经济及其发展应当考虑的主要问题。因此,采取使用严格的技术标
5、准、复杂的质量认证及名目繁多的包装、标志和卫生及环保等方面的要求的“绿色壁垒”随着环保时代的到来将成为一种新的、更加“名正言顺”的非关税壁垒加以利用,作为一种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绿色壁垒”必将对21世纪的国际贸易关系产生日益重要的深远影响。绿色关税壁垒正以鲜明的时代特征日益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关卡。发达国家以环保标准、绿色标志和市场准入条件为借口阻止发展中国的产品进入其市场,这在WTO规则中是允许的。因此,无论从什么角度理解,“绿色壁垒”将是我国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最为艰难但又必须跨越的一道门槛。目前,技术标准逐渐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新的壁垒,如:茶叶,欧盟宣布禁止使用的农药旧标准由29种增加到新
6、标准的62种,部分农药标准比原先提高了100倍以上;再如天津东港海关2002年第一季度农产品退运92票,总价值138万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票,价值4万美元,而在浙江因部分冻虾仁中查到了十亿分之一的0.2g氯霉素,于是以大味鲜闻名海内外的浙江舟山虾仁被欧洲一些公司退了货,并要求索赔,检查发现问题出在加工上,即剥虾仁要靠手工,一些工人操作时,因手痒难忍,于是用含氯霉素的消毒水止痒,将氯霉素带入冻虾仁内而造成退货;以上说明,中国入世后农产品的出口屡受挫折!虽然“绿色壁垒”也可能是某个国家打着环境保护的幌子而行贸易保护之实,但WTO的有关规则非常透明、公开,执行起来也相当严格,因此面对这绿色壁垒我们
7、应在自身上找问题,增强产品竞争力并通过其他国家所需要的认证,这样才能万无一失。本文就以绿色壁垒对我国的挑战及对策展开初浅的讨论。1.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含义1.1操作风险的含义对操作风险进行正确的定义是有困难的,因为操作风险所涉及的领域过于广泛,既包括内部风险又涵盖了外部风险的部分,在不同的领域其特征还是相差较大的。很多研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专家对其的理解也是各不相同的。在众多定义中,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的定义是比较权威的。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定义,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其中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1.2操作风险的分
8、类1.内部欺诈风险:指银行人员受贿、贪污、挪用银行和客户资金等行为。例如,大和银行资金交易员在长达11年的交易中,有3万多笔未经授权的交易,为长期掩盖所造成的损失,往往通过做假账来伪造交易记录。2.外部欺诈风险:指由于第三方的故意欺诈、非法侵占财产及规避法律而引发的损失。如税制、政府政策等方面的变动导致银行收益减少。3.客户、产品与经营行为风险:表现为由于银行产品设计不合理、服务合同不完善、单方面修改合同、擅自提高服务价格、服务质量不规范引发的诉讼而引起的银行的损失。4.实物资产的破坏风险:表现为洪水、地震、火灾、恐怖活动等自然因素而造成的物理资产损失。5.经营中断和系统错误(计算机)风险:表
9、现为由于硬件及软件瘫痪、设备及通信故障、程序错误、计算机病毒等原因造成交易不成功而形成的客户或银行资金损失。6.执行交割和流程管理风险:指交易处理、流程管理失误及与交易对手关系破裂而引发的损失。表现为业务记账错误、为被授权的账户录入、未经客户允许的交易、抵押品管理失误等原因造成的损失。7.雇员活动和工作场所的安全问题:表现为银行员工在合同管理、福利保障方面违反相关规定形成的诉讼造成银行资金损失。1.3操作风险的特征1.操作风险的普遍性:即发生范围的广泛性。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网点机构多、服务领域广、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客户多,每项业务都可能引发操作风险。因此,操作风险无处不在。2
10、.操作风险与预期收益具有弱相关性:即风险与收益不对等。一般来讲,商业银行是一把“双刃剑”,风险既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相对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这种高风险高收益的风险来说,操作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与收益没有必然的联系,即对银行而言,没有额外的收益与之对应,也就是说银行不能保证3.风险的内生性(即具有很强的人为性):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不同、风险的根源在于内部,主要表现为商业银行及员工的各种行为,具有突发性、偶然性和难以预测、人为因素大等特点,因而它并不能像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那样易于测量和描述。4.风险的分散性:操作风险实际上覆盖了几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所有方面的不同风险,既包括那些发生
11、频率高但是可能造成损失相对较低的日常业务流程处理上的小错误,也包括发生频率低但是可以导致损失相对高的自然灾害等。5.操作风险的可控性:操作性风险属于非系统风险,而非系统风险是可以通过有效手段进行控制的,使其危害降到最低。6.操作风险具有圈套的危害性:表现为业务记账错误、为被授权的账户录入、未经客户允许的交易、抵押品管理失误等原因造成的损失;1.4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条件绿色贸易壁垒产生于国际协议、法规、技术、公约、制度所派生出来的不合理的环境标准及其环境保护措施。1.4.1国际贸易协议中有关环境的条款GATT、WTO以及相关贸易协议中的环境条款本身并非绿色贸易壁垒,但其中一些条款相对模糊的界定的
12、确使某些发达国家为树立绿色贸易壁垒找到了借口,而当因此发生贸易纠纷时,进口国也容易从GATT或WTO有关自由贸易原则中寻求法律上的支持,因此,逐步完善这些环境条款是国际贸易协议应该努力的方向。 1.4.2国际环境公约国际环境公约一般是针对某一具体的国际环境问题,如热带雨林、生物物种、大气变化等提出的。国际环境公约乃是多国协商的结果,是基于国际原则的环境规定,它确立了公认的绿色条例,有效地阻止了各种危害环境的行为。它作为绿化国际贸易的特别规定,本质上不是绿色贸易壁垒。但是,由于国际环境公约的制定者主要是发达国家,其条款规定是基于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水平,反映的是发达国家的环境利益,因此必然限制发展
13、中国家的产品出口,因而可能成为一种变相的贸易壁垒。另外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履约能力的差异,某些公约的实行往往会使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如蒙特利尔公约限制、禁用的消耗臭氧层化学品虽然不多,但都是基本化学品种,从而影响到上万种化学原料和制成品的生产和使用。1.4.3国际环境管理体系系列标准ISO14000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是为保护环境、消除国际贸易中的非关税壁垒,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针对全球工业企业、商业、政府、非盈利团体和其他用户而制定的。其目的是: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环境管理手段,帮助企业自觉地实现环境目标和经济目标,支持环境保护和预防污染,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可持
14、续发展战略。ISO14000本身不是新的绿色贸易壁垒,只是由于某些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制定过高的环境标准,甚至高于本国标准的双重标准,才形成了对出口国的绿色壁垒。1.4.4环境标志制度环境标志制度又称绿色标志制度或生态标志制度,标志获得者可把标志印在或贴在产品或其包装上。它向消费者表明,该产品从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使用,到回收利用和处置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环境无害或损害极少。绿色标志制度发展很快,比较典型的是德国的“蓝色天使”、日本的“生态标志”、美国的UL和“绿十字”、加拿大的“ECP”标志、法国的“NF环境”、欧盟的“CE”和“FV”、印度的“生态标志”、新加坡的“绿色标志”等。
15、有些国家便借环境标志制度大行贸易保护行为,严格限制非环境标志产品进口。由于各国技术水平的差异,其环境标志所依据的环境标准不一致,对产品的评价方法也有差异,加之对外国产品的歧视态度;发展中国家往往很难获得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志认证,即使有幸获得,代价往往也太大,最终总会影响其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从而形成了一种变相的贸易壁垒。1.5绿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1.5.1绿色关税和市场准入发达国家以保护环境为名,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环境的进口产品课以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禁止其进口,甚至实行贸易制裁。例如: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规定,所有在美国出售的鱼类都须来自经美方证明未受污染的水域。1.5.2绿色技术标
16、准发达国家在保护环境的名义下,制定严格的强制性环保技术标准,限制国外商品进口。这些标准都是根据发达国家生产和技术水平制定的,对于它们来说,是可以达到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很难达到的。因而势必导致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被排斥在发达国家市场之外。欧盟启动的ISO14000环境管理系统,要求进入欧盟国家的产品从生产准备到制造、销售、作用以及最后处理阶段都要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ISO14000系列标准提供了以预防为主,减少和消除环境污染的管理办法,是解决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世界各国在统一的环境管理标准下平等竞争提供了条件,但同时也为发达国家设置环境壁垒提供了依据。1.5.3绿色环境标志绿色
17、标志产生的时间不长,但发展十分迅速,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只有得到“绿色环境标志”才能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因而绿色标志又有“绿色通行证”之称。从1978年德国率先推出“蓝色天使”计划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纷纷效仿,现在已有30多个发达国家、20多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推出绿色标志制度。环境标志制度对环境保护的独特作用是勿庸置疑的,但其也为构成贸易壁垒提供了可能。1.5.4绿色包装制度绿色包装是节约资源,减少废弃物,用后易于回收再用或再生,易于自然分解,又不污染环境的包装。它在发达国家广泛流行。目前,世界各国在环保包装方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立法形式规定、啤酒、软性饮料和矿泉水一律使用可循环使用的容器;制定强制
18、包装再循环或利用的法律,如日本的“再利用法”、“新废弃物处理法”等;税收优惠或处罚,即对使用可再循环包装材料的厂商征收较高的税赋,以鼓励使用可回收再生的材料。1.5.5绿色卫生检疫制度基于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确保人类和动植物免受污染物、毒素、微生物、添加剂等的影响,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制定了严格的环境与技术标志。由于各国环境与技术标准的指标水平和检测方法不同,以及对检验指标设计的任意性,而使环境和技术标准可能成为绿色贸易壁垒。1.5.6绿色补贴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算在成本之内,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发达国家还将严重污染环境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降低环境成本。使
19、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成本却因此而提高。更为严重的是,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企业本身无力承担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政府有时只能为此给予一定的环境补贴。发达国家又以这种“补贴”违反关贸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为由,限制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进口。2.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由于世界经济的不平衡,发达国家对环保的标准和认识往往超过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运用绿色保护来实施其对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限制和歧视行为,使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被排斥在世界市场之外。我国处在发展阶段,绿色保护对我国产品出口已经产生很大的影响。2.1促使我国外贸商品的结构转型随着环保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发达国家绝人部分居民宁愿花更多一些的钱购买那
20、些设计、生产及消费过程中不会损害环境的“绿色产品”,也不愿购买相对便宜的非绿色产品。有80%的荷兰人、90%的德国人、89%的美国人在购物时首先考虑消费品的环境标准;有85%的瑞典人愿意为环境清洁支付较高的价格;有80%的加拿大人愿意多支付10%的钱购买对环境有益的产品;有77%的日本人只挑选购买有环境标志的产品;在英国,有75%的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关心是否是绿色食品。目前,全球已出现一个由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生产技术及相关的服务构成的“绿色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 世纪末绿色市场突破6000亿美元,环保产业将真正成为世界经济的支柱产业,绿色产业已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新热点。为了抢夺绿色市场,各
21、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绿色产业的发展,早在1993-1999年,美国年平均投入3100亿美元发展绿色产业,韩国共投入180亿美元扶植环保产业,环保企业年均增长20%以上。我国的绿色产业尚处在幼年期,在1997-2000年间,绿色产业的产值分别为522亿元、562亿元、611亿元和632亿元,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7%,绿色企业分别为9090家、12000家、12810家和13010家,技术人员不足职工人数的7 %。可见,我国的绿色产业才刚刚起步,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差距,而庞大的世界环保服务不仅可获得良好的环境、社会效益,而且有助于企业增强竞争优势、扩大市场份额。同时,绿色理念有利于促进我国外贸商品
22、结构的进一步调整。随着绿色消费运动的开展和深化,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必将直接影响我国的外贸商品结构,促使那些与资源再生、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有关的一系列初级产品比重下降,而使不污染或有利于环保的绿色产品的比重日益增大,有助于降低我国出口工业制成品的能耗,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快产品的更新换代,使我国外贸商品结构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技术、知识密集型过渡,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2.2缩小我国产品的出口市场范围在农产品方面,欧盟规定自2000年7月1日起实行新的农药残留最大允许限量值,限制使用的农药增至62种,受此影响,我国至少有30%的茶叶不能出口欧盟。在纺织品方面,1994年4月1口起德国禁止含偶氮染料的
23、纺织品进口致使我国使用104种偶氮染料的纺织品出口中断。在机电产品方面,欧盟实行CE标志认证制度,规定1996年1月1口起其成员国有权拒绝未贴CE标志的产品入关,对我国电视机、收音机、灯具等产品出口造成了极大困难。 这说明绿色贸易壁垒使我国的传统出口产品出口难度增加,同时缩小了出口市场。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有美国、日本、欧盟、韩国、东南亚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这些贸易总额占我国进出口总额的85%以上,这表明我国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多数都是世界贸易组织与环境委员会的成员,环保行动起步早,成效大,公众环保意识强,环保技术位居世界前列,目前从环保立法进入了环保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商业银行 操作 风险 管理 存在 问题 对策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4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