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文.doc
《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毕业论文.doc(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南大学HUNAN UNIVERSITY毕 业 论 文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姓 名: 学 籍 号:010511100833专 业:金 融 学指导老师: 二0一三年三月十日目录摘 要0第1章 绪论1第2章 欧美主权债务危机12.1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起源与演进12.1.1第一阶段12.1.2第二阶段12.1.3第三阶段22.1.4第四阶段22.2 美国债务危机的起源与演进32.2.1美国债务危机的现状和前景32.2.2美国债务危机的政治根源3第3章 欧美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主要影响43.1欧美债务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43.1.1调整外贸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53.1.2把握有
2、利投资机会,加快海外投资进程53.2欧美债务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53.2.1出口压力增大使出口增速放缓53.2.2对欧美地区的出口下滑63.2.3海外金融资产损失63.2.4干扰调控政策的开展和力度63.3欧美债务对我们通货膨胀的影响73.3.1热钱流入产生输入性通货膨胀73.3.2 外汇储备缩水,国内正面临高位通货膨胀73.4 欧美债务对我国人民币、外汇、经济政策的影响83.4.1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83.4.2加快经济转型83.4.3实施“走出去”战略并加强海外并购93.4.4优化外汇储备方式以降低外汇储备缩水风险93.4.5实行稳健的经济政策并多管齐下控制通货膨胀103.4.6推动人民币的国
3、际化10第四章 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与中国应对的对策114.1 面对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中国企业应对的办法114.4.1欧洲债务危机对中国企业蕴含机遇和挑战,并要把握机会发展114.4.2 认识经济发展的不足,适当的做出政策调整134.2中资银行应对策略及相关建议144.3应对欧美主的紧迫任务权债务危机154.4优化产业结构,做强实体经济,加强政府债务管理17参考文献:18致 谢18摘 要欧债危机可以说是金融危机的延续和升级,美国的次贷危机属于危机的第一个阶段,目前的欧债问题属于第二阶段,看来危机已从消费者和企业的微观层面蔓延到政府的宏观层面,其严重性对于当事国来说可见一斑。这也印证了“金融危机后
4、必有财政危机”的普遍规律,至少在欧洲是适用的,2010年10月,希腊爆发主权债务危机,希腊政府挥霍无度,财政赤字高企导致了严重的债务危机,紧接着危机从希腊扩散到爱尔兰和葡萄牙,并随时有可能把意大利和西班牙拉下水,欧债危机越演越烈,欧美债务危机的蔓延对全球经济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亦不可能独善其身。概括了欧美债务危机的发展态势,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欧美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探讨了有效的应对策略,避免经济危机给中国产生的影响关键字:欧美主权债务危机、信用评级、对外贸易、影响、对策。第1章 绪论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主要矛盾逐渐从居民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转移到政
5、府的资产负债表,也就是发达国家的财政问题。本世纪初以来,一边是新兴市场国家生产出来大量低廉的劳动密集型商品,一边是发达经济体较低水平的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加上美元享有货币的超发权而源源不断地滥用权力,没有约束的金融市场在过去的时间里给予发达经济体太多的融资便利。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发达国家债务问题将困扰着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第2章 欧美主权债务危机欧美债务危机从欧美两个国家的起源与演进来进行分析。 2.1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起源与演进根据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欧盟成员国财政赤字占当期GDP的比例不得超过3%,公共债务总额占GDP的比例不得超过60%。该公约指出,成员国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
6、的3%,否则该成员国就会被惩罚,按超出部分的一定比例向欧盟交纳保证金,最高罚金为其GDP的0.5%,如果还无法改善其财政状况,保证金将被欧盟没收。但这一要求多年来形同虚设,终于导致欧债危机此起彼伏,从北欧小国冰岛波及欧洲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其演进过程可以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2.1.1第一阶段欧洲债务问题的第一阶段是冰岛债务危机。2008年10月,在全球过度扩张的冰岛金融业(资产规模为GDP的9倍多)陷入困境。三大银行资不抵债,被冰岛政府接管,银行债务升级为主权债务。根据美联社的数据,当时冰岛政府外债规模高达800亿美元,为其2007年GDP的400%左右,人均负债25万美元,金融业外债更是高达
7、1383亿美元。冰岛为了应对危机,采取了较为严厉的紧缩政策,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度,至2008年11月底冰岛克朗兑欧元大幅贬值超过70%。2.1.2第二阶段欧洲债务问题的第二个阶段是东欧国家债务危机。2000年后,绝大多数中东欧国家的商业银行被以西欧银行为主的外资控制,2008年底外资占比在54%-97%。中东欧拥有约1.7万亿美元的外汇债务,而且三分之二贷款为外币贷款。2009年初,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调低了乌克兰的评级,并认为东欧的形势在不断恶化,这触发了中东欧国家的债务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警告,中东欧经济规模远超过冰岛,其债务问题存在引发金融危机“第二波”的风险。后来,依靠外部的援助,国际货
8、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欧盟等提供了支持,中东欧的局势有所缓和。2.1.3第三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希腊债务危机,2009年5月希腊就遇到了债务问题,欧盟强力声援后,局势得到一定的缓解。但是半年后希腊财政赤字并未改善,其财政赤字GDP占比升至12.7%,公共债务GDP占比高达11.3%,国际评级机构惠誉将其主权信用评级调低,希腊债务危机爆发。2.1.4第四阶段第四阶段是意大利债务危机。如果意大利发生债务违约,其对欧元的破坏力和其他欧元区国家的冲击将远远大于希腊或者爱尔兰。因为意大利是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其国内生产总值在欧元区经济中所占比重达17%,远超希腊的2.5%。7月下旬以来,意大利主权债务问题
9、趋向恶化。意大利股指连日下滑,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攀升到6%以上的高位,意大利10年期国债与作为基准的德国同期国债的利差达到了390个基点,创下欧元区诞生12年以来的新高。即使意大利政府实现了控制财政平衡的目标,也并不意味着债务问题就能得到控制。英国经济与商务研究中心按照经济前景较好和较坏两种情况估算后得出结论,如果意大利长期国债利率长期维持在目前6%的水平,而经济增长依然缓慢,意大利公共债务总额相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会在目前12.8%的基础上继续攀升,到2017年达到15%;即使其长期国债利率能够回落至4%左右,2018年债务率还是会高达12.3%。意大利的欧债危机属于“传统型”债务问题
10、,这在欧洲具有长期性和普遍性。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盟国家普遍超过了“公共债务占GDP的比例不得超过60%,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不得超过3%”两个警戒线。欧盟各国财政赤字占GDP之比均值从2008年底不足3%飙升至7%,公共债务占GDP之比从65%提升至85%。意大利2009年前三季度财政赤字占GDP之比达到5.2%,其公共债务占GDP之比超过10.6%;欧盟财政最为稳健的德国2009年财政赤字占GDP之比为3.2%,公共债务占GDP之比为76.5%。更严重的是欧洲债务水平可能进一步提升,欧盟委员会的研究认为到2014年,欧盟公共债务水平占GDP的比例将达到100%。2009年12月,全球三大
11、评级公司惠誉、标准普尔、穆迪纷纷下调希腊主权评级,希腊的债务危机随即愈演愈烈。而当时金融界认为由于希腊经济体系较小,发生债务危机影响不会扩大。然而,随后欧洲的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西班牙等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希腊已非危机主角,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欧元区第三大经济体意大利的形势也非常紧张,2011年11月14日,前欧盟执行委员经济学家马里奥蒙蒂被任命为新一任的意大利总理,新组建的专家型政府仍在艰难地推进改革。德国等欧元区的龙头国都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评级机构穆迪2011年11月16日宣布,下调对德国12家公共银行的评级。欧元大幅下跌,加上欧洲股市暴挫,整个欧元区正面对成立11年以
12、来最严峻的考验,欧债危机可能进一步扩散并进而影响欧元区整体经济发展,有评论家更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收场。2.2 美国债务危机的起源与演进2.2.1美国债务危机的现状和前景自1970年以来,美国长期维持赤字财政状态,期间仅有克林顿总统第二任期录得财政盈余。但美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大部分时期均能保持低于3%的水平,少数时间介于3%-5%之间,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财政赤字占GDP比例才大幅度跃升,2009年、2010年分别达到10.13%和8.91%。债务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债务余额占GDP的比例一度跃至100%,到了20世纪80年代,降低到30%。到20世纪90年代,这一比例
13、再度升至60%,2003年之后,这一比例急速攀升,2007年二季度开始超出90%,最新的数据已经接近100%。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已经发出警告:不要被今天的低利率所愚弄,美国政府很快就会发现其借贷能力的极限。2.2.2美国债务危机的政治根源与普通的两党制不同,美国的两党制体系中,政治家个人处于更为重要的位置,从属党派意愿就成为较为次要的要素。在这样的情况下,任期约束就显得格外重要。特别是面临连任选举之时,执政者必须在较短的时间内推动经济增长,干预的中长期后果不会在较短的任期内给执政者造成明显的影响,这就造成了执政者以长期经济的不稳定换取短期经济的良好表现。除非存在技术进步引导的劳动生产率大幅
14、提升,否则政策导致的经济中长期不稳定是常态。除了在克林顿的第二个任期,结构性财政赤字比率都在扩大,特别是在历任总统的第一任期,面临连任选举压力的政府部门都明显提高了赤字比率,而在第二个任期中也没有能够迅速的弥补前期赤字。而作为唯一例外的克林顿第二个任期恰好受到技术进步的推动而存在赤字缩减的大幅空间。技术进步是随机的,从而无法确定技术进步到来的具体时间,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面临赤字缩减的条件下,对于技术进步的政府支持将会转弱,这也意味着,技术进步发生的概率将会降低,我们也许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才能等来新的技术进步,从而进入一轮新的真实经济周期。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急转直下,税
15、收大受影响。奥巴马敦促国会通过的7000亿美元刺激计划,将财政赤字推高至经济总产出的10%以上。2010年2月1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通过了将债务上限从12.4万亿美元提高到目前的14.294万亿美元的法 案。而到了2011年5月16日,美国政府已达到了法定的债务上限14.294万亿美元。2011年8月2日,美国众议院又通过了将债务上限上调2.1万亿美元的提案。2011年8月5日,国际三大评级公司之一的标准普尔宣布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由AAA调降到AA+,评级前景展望为“负面”。第3章 欧美债务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主要影响3.1欧美债务危机对我国企业的影响欧美债务风险下的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策略有
16、很多,然而,欧美债务风险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放任发展或不能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可能会使金融危机卷土重来,并使世界长期处于经济危机如果发达国家重新检讨其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与发展中国家达成包容性增长共识,共同寻求经济兴的新增长点,世界经济重新恢复生机亦非难事。欧美债务风险下全球贸易环境的变化,使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任务更为艰巨,需加快调整外贸发展战略,使中国外贸的发展既顺应外部形势变化,又符合中国外贸发展的自身规律。3.1.1调整外贸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欧美债务风险必将导致外需市场减弱,使依据传国际贸易理论建立的“外需及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难以适应欧美债务风险下的新国际贸易环境。调整
17、外贸战略首先需要调整指导外贸发展的理论基础。根据国际经济环境、我国的产业竞争力、贸易水平以及多种经济因素的变化,结合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我们应尽快建立既符合国际贸易发展规律又顺应我国国情的贸易理论体系。明确竞争优势理论的主导地位,适当兼顾比较优势理论,制定新新形势下的外贸发展战略。新的外贸战略要注重“四个提高”和“四个转变”,即提高对外贸易的管理能力,实现由政府管理调控为主向政策引导和信息服务战略,转变原有贸易伙伴过于集中的发展方式,形成贸易地区和伙伴的重点化与多化协调发展格局。要通过不断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市场,从而分散市场风险,优化贸易结构。多元化拓展国际市场可以有多种形
18、式,如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和边境合作区建设,原投资开拓海外市场等。中国对外贸易在拉美、非洲等地区所占份额还比较小,增长潜力很大,经过开拓可以成为我国对外贸易新的外需增长点。同时,周边国家和地区也是我国对外贸易可以重点开拓的对象。3.1.2把握有利投资机会,加快海外投资进程摆脱目前全球经济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要继续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实行贸易便利化和投资便利化,以此带动全球经济的增长活力,实现全球资源公正合理的优化配置,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在欧美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对外来投资有明显的需求。中国高额的外汇储备有必要通过分流化解风险,避免损失,而对外投资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制定有效的鼓励配
19、置措施,在部分控制风险的情况下,支持鼓励企业加快海外投资的步伐,一方面可减少外汇资产风险,同时也有利于促进外贸竞争力的整体提升,加快构建新的竞争优势。3.2欧美债务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3.2.1出口压力增大使出口增速放缓随着欧美债务危机蔓延,西方国家持续高失业率、高通胀、内需不振,都会对中国的出口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出口的压力增大,而出口在我国GDP中占有较大比重,涉及的就业人口很多。欧美经济疲弱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已逐步显现,中国2011年9月进出口增速双双逊于预期,而贸易顺差持续收窄,显示中国贸易结构继续得到调整并趋于平衡。受国际需求放缓,加上人民币汇率波动或加剧,将拖累中国未来外贸状况,增速将会
20、持续放缓。我国贸易条件已有所恶化,受国际需求放缓和国内成本上升等因素制约,2011年前三季度进出口贸易增速呈现高位回落态势。制约我国外贸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包括国际市场环境更复杂,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剧,中小企业经营困难增多。3.2.2对欧美地区的出口下滑从外贸上看,欧盟是我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今年1-7月,中国对欧盟出口增速从年初的25%下降到7月份的17.8%。同期,对欧盟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例则从19.36%下降到7月份的19.02%。今年前5个月,欧元对人民币贬值达到15%,中国产品在与欧盟贸易方面已经缺乏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据测算,欧元对美元每贬值1%,短期内中国对欧洲的出口增速将下
21、降0.65个百分点;若欧盟经济增速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的出口增速就会下降6个百分点。为了缓解年初以来对欧盟出口下滑的颓势,中国人民银行6月19日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回归到全球金融危机之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将注重保持人民币有效汇率稳定性,显然改革重点是汇率形成机制而不是汇率水平,此举被视为更多是为了管理人民币对其他货币、特别是人民币对欧元的汇率。央行极有可能在保持总体升值的同时,促使人民币对欧元的贬值,部分化解因欧元贬值可能造成的对我国出口的负面影响。3.2.3海外金融资产损失在银行资产方面,因为欧洲主权债券的90%为欧元区银行所持有,所以中国的银
22、行业持有欧洲主权债券的比例相当有限,6月24日中国银监会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指引,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于现行准备金框架内,在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时,充分考虑国别风险因素。除了央行所持有的3万亿美元资产之外,主要金融机构的国外资产。3.2.4干扰调控政策的开展和力度首先可能干扰货币政策的退出。先看加息,如果四季度进出口持续下滑,而房地产调控导致商品房投资下滑,保障性住房投资增长跟不上商品房投资增长的话,整个房地产投资增速会下降,拖累总需求增速下降,进一步加息遏制总需求的必要性就在下降;再看通胀,如果输入性通胀减缓,通过加息遏制通胀的必要性也在下降。其次,有可能会使得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难以延
23、续太长的时间。从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来看,消费是比较稳定的,只能依靠投资和出口,在此起彼伏的主权债务危机冲击下,出口也在下滑。投资主要看三大类制造业、基础设施、房地产,制造业投资在很大程度与出口联动,但出口不景气;基础设施投资是2008年危机以来的主要增长动力,但今年重点控制投融资平台的风险,银监会和银行在收紧投融资平台的信贷,意味着基础设施的投资今年增速也会比较温和。最后是房地产投资,如果调控措施造成新增商品房下降,保障性住房投资弥补不了商品房投资的下降,整个房地产投资增速也会下滑。一旦这几个是同时发生,外需萎缩、投资下滑,下半年增速可能会降的比预料要快,将有可能重新走上依赖房地产投资的老路。
24、结构转型的压力在加大,调控政策何去何从,将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3.3欧美债务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3.3.1热钱流入产生输入性通货膨胀货币市场的变化令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可能直面热钱压境的风险。相比于欧美等国,由于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经济持续高增长,利率水平较高,汇率升值空间大,因此中国市场可能会成为部分国际游资的觊觎之地。美国债务危机和信用评级首度下调使得美元进一步走低,而且美元疲弱的趋势可能会长期存在,中国也将因此面临更为严峻的输入型通胀压力。美联储已宣布“保持超低利率水平至少至2013年中期”,市场还担心美国将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欧洲央行也宣布注资购买欧元区国家发行的债券,变相实施宽松政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 毕业论文 欧美 主权 债务 危机 中国 影响 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3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