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和研究.doc
《毕业论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和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和研究.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西安培华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题目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和研究姓 名 院 系 专 业 学 号 指导老师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真实性也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普遍存在,事关社会主义经济秩序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虚假的会计信息不仅掩盖了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成为影响社会经济秩序和廉政建设的重要因素,早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切实解决好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是一项事关国民经济能否健康发展,社会能否稳定的重要问题。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对策AbstractPick to: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
2、nomy,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ir authenticity i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of socialism economy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stability of society. The fal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not only covers the enterprise real financial position and
3、 operating results, and become the social and economic order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have caused the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o solv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problem, it is a matter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healthy stability pro
4、blemKeyword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countermeasures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II引 言1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的主要问题21.1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21.1.1 导致国家经济决策的失误21.1.2 危害社会经济秩序21.1.3 导致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31.1.4 危害会计人员自身31.1.5 减弱了投资者的信任度31.2 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容及特点31.2.1 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容31.2.2 会计信息失真的特点41.2.3 会计信息失真的主体分析4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62.1
5、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62.1.1 会计信息失真的内部原因62.1.2 会计信息失真的外部原因63 上市公司信息失真的案例83.1 安然案例83.2 银广夏案件84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和防范措施94.1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94.1.1 强化单位负责人对会计工作的法律责任94.1.2 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94.1.3 健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监督职能104.1.4 加强会计法制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计法律体系104.1.5 加强会计打假力度,提高会计造假的违法成本104.1.6 转变政府职能,为企业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114.2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防范措
6、施114.2.1加快法律体系建设,继续完善会计核算制度114.2.2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公司治理机制114.2.3 完善行政监督体系,规范社会审计监督114.2.4 加强会计法规宣传,改善会计执业环境124.2.5 注重会计队伍全面建设,提升会计人员整体素质12结 论13参考文献14致 谢15引 言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会计信息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关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大厦的安危,关系到我国政治、经济的稳定。企业要利用会计信息去融资,要借贷,要兼并,要吸引广大投资者的投资,一个虚假会计信息就有可能致使很多投资者血本无归。 现阶段,会计信息失真
7、现象非常严重。本文首先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含义及其判断标准进行了讨论;然后通过对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现状及其危害、原因等分析,从经济学角度透视会计信息失真的理论成因;最后,探讨了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对策及措施,以利于这一问题的彻底根治。会计信息的供给与需求是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共同决定着会计信息质量。上市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是一种“社会公共产品”,会计信息与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债权人的信贷决策、对企业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评价、政府对微观企业的控制、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廉政建设等都密切相关。长期以来,我们对企业业绩的考核评价局限于若干个主要指标,现行企业业绩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了会计信息
8、失真的诱因。供给方不能从信息的供给中得到直接的经济利益,甚至不能补偿信息披露的成本。笔者认为,正是由于我们对于结果状态的过于偏爱,以及对会计信息产生过程有所忽视,从而促使了企业短期行为、会计造假、违规交易等一系列失态运作随之发生。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屡禁不止,愈演愈烈。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存在的主要问题1.1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性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是决策有用性,会计信息的真假与否直接关系到投资公司的决策及其结果。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财会法制尚不健全,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会计信息失真,使得会计报告的数据不具有可
9、靠性、真实性、有用性,使得企业的财务报告不能正确反映经济活动,会计信息失真不仅关系到一个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和预算执行情况,而且严重的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影响了股市的健康发展,甚至还会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国家宏观经济的决策和调控,还能导致投资者的决策失误,严重时将导致社会经济秩序的混乱。 1.1.1 导致国家经济决策的失误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国家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运作者,它可以是企业直接投资者。企业的会计信息一旦失灵,不但会导致国家宏观调控的紊乱,也导致国家的投资的流失。根据国家统计局局长朱之鑫透露,每年年终各地上报经营业绩数字掺有水分,各个部委都要对上报的材料经过普查、抽查、汇总,修
10、正,取得了正确数字后才能上报给中央领导作为决策依据,制定发展策略统计局虽然每年都要求各个部门如实上报,但是虚假现象仍频繁发生。仅05年就发现了6.2万多起。这些数字都说明虚假数字还是屡禁不止。由于这些虚假资料,造成经济预测和决策的不准确,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必要的混乱,使国家宏观调控达不到预期应有的效果。 1.1.2 危害社会经济秩序市场经济是一种信用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作用的正常发挥需要各种公平交易的秩序,使市场行为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而平等的要求之一,就是市场交易双方必须遵守公允、公平的原则。由于会计是向国家、社会和企业的各部分提供信息的工作,因此,会计信息的质量更加重要。然而观察我们
11、的会计市场会计诚信问题受到了极大的挑战。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无论是出于融资的目的还是逃税的目的,各种造假手段都有,最终导致国家经济政策与实际的偏离,影响国家的方针政策,威胁着市场经济秩序。 1.1.3 导致税收和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企业歪曲会计信息的动机是多种多样的,但其结果总是将原本属于国家或集体或企业的资产据为小集体或个人所有。如某些企业在会计报表上虚增支出,多列费用,少列收入,隐瞒利润,以逃避税收;而某些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过程中,经营者通过不实估价,压低国有资产价值,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1.1.4 危害会计人员自身会计人员如实提供会计信息,轻者不得从事会计职业,重者将受到法律
12、的制裁。如新会计法第四十三条、四十四条规定: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以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行政处分;对其中的会计人员,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1.1.5 减弱了投资者的信任度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投资的主要依据是经过审计的会计报表,
13、而会计报表的失真将直接导致投资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分析报告也显示:近年来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只有8.5%的个人投资者认为可信,绝大多数的机构投资者都认为是不可信或者不完信的。 1.2 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容及特点1.2.1 会计信息失真的内容伪造、编造记录或凭证;侵占资产;隐瞒或删除交易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事项;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1.2.2 会计信息失真的特点故意失真一般都是故意行为,当事人进行舞弊是为了达到某种不正当的企图。例如,出纳人员为侵吞现金而隐瞒现金收入业务;企业领导为虚夸利润,粉饰企业及骗取上市资格等而授意财会人员虚列收入,人为少计费用等。故意失真一般都会导
14、致企业最终会计信息被歪曲或掩盖,与客观事实不符,违反国家有关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不能准确,公允的反应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故意失真可能是个人行为,也可能是串通舞弊的团伙行为。例如:出纳人员以篡改凭证的方式贪污现金,通过私自签发支票并不予登记的方式挪用企业存款等属于个人舞弊;而核算人员与仓库保管人员串通作弊,侵吞企业财务,企业领导授意有关财务人员为调整账目,续集损益则属于团伙舞弊。故意失真由于一般都有预谋,因而手段比较隐蔽,较难被发觉。故意失真一般后果比较严重,往往导致企业财产受损,国有资产流失,国家税收流失等经济后果,而且它一般与经济违法,犯罪行为伴生。1.2.3 会计信息失真的主体分析研究故
15、意失真,必须弄清谁是故意失真的实施者,即会计造假的主体。会计造假主体是指会计造假的策划,组织,指挥,参与和具体实施者,也就是假账的涉案人和后果承担者。假账是会计人员直接制造的,但造假既需要综合知识,做假技巧,胆量,更需要适宜的环境和背景,因而一般决不是一个会计人员能完成的,会计造假主体应包括炮制假账和相关违法乱纪活动的主谋,共谋和执行者。准确界定会计造假主体对追究造假责任,杜绝造假行为十分重要。 1)按照在造假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会计造假主体包括动议者,决策者,操作者和协同者。 所谓造假的动议者是指为会计造假出谋划策的人。动议者往往熟悉会计核算体系,了解有关账户体系及其特点,并有机会接触单
16、位最高领导层, 且成为其参谋与助手。动议者通常是单位财会部门的负责人,他们可能接受领导层的授意而投其所好,也可能出于主动关心企业的发展而提出建议。动议者在会计造假活动中起着穿针引线,承上启下的作用。他们往往禀承领导意旨或为其出谋划策,并向领导提出具体造假方案,介绍推荐造假方法,美化和夸大造假效果,做出某些安全承诺;同时积极组织人员,分派任务,指导具体实施。 造假的决策者是指有权决定会计造假实施的各级领导人。决策者既可以是领导者个人,也可以是领导层集体。在技术上领导介入会计造假的程度是较低的,但在决策中的作用却是举足轻重的。他们往往是造假的策划人,决定者,指使者,同时也是会计造假的最大受益者。
17、造假的实施者即操作者是指具有职务便利,能够接触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亲自实施和完成会计造假的人员。它不仅包括会计人员,出纳人员,而且还可能包括相关的采购人员,销售人员,保管人员,统计人员。 造假协同者是指从某些方面策应,配合造假的人员,既包括在造假之初为其提供方便者,也包括在造假事实发生后为其掩饰,布防,通风报信和提供伪证等人员。值得说明的是,在不同的造假案件中,造假主体的人员构成不尽相同,在造假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 2)按照会计造假主体所处的地位不同可分为主动造假者和被动造假者。 主动造假者是指行为人有意识地,积极地,自觉地参与造假,并在其中发挥了主要作用的行为者
18、。一般来说,会计造假的动议者和决策者通常是主动造假者,也是造假的直接受益者或利害关系人。他们往往是造假活动的知情者,是圈内人物。随着我国对国有企业实施厂长经理责任制后,企业拥有了财务管理,生产经营等自主权,这本是深化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举措。可是,国家对如何合理有效地指导企业使用各种权利,监督或约束经营者行为,尚缺乏完善的制约体系, 一些厂长常常以不懂财经法律,法规为借口,不尊重事实,滥用职权,利用会计人员在晋级等个人利益与其的依附关系,对会计人员随意指挥,为谋求小集体利益甚至个人利益对会计工作横加干涉。比如向银行贷款时,要夸大资产和净资产量,掩饰不良资产;向上级汇报经营业绩时向实
19、际数字注水;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时,通过会计方法人为虚增成本,降低利润,达到偷税漏税的目的。 被动造假者是指并非出自其本意,而是被他人胁迫,强求,命令或利诱而参与造假的行为人。如某些财会人员,他们是会计造假的具体执行人, 但他们可能并不是造假的动议者,甚至可能并不情愿作假账,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只能执行领导的指示,而且一旦事情败露,还经常被当作替罪羊。被动造假者一般是不知情人或不完全知情人,不了解造假的全部内幕和真相。不过主动和被动是相互的,且往往可以相互转化,有些参与造假者开始可能是被动的,一旦加入造假行列后却又变得积极主动。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2.1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真
20、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没有了真实性,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效性就会削弱。会计信息是决策者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保证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决策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决策者的决策及其后果。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我国仍然存在十分严重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造成国有资产严重流失、社会交易费用高昂,影响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正确决策,进而在宏观上影响国民经济的运行秩序和发展。2.1.1 会计信息失真的内部原因 (1)企业方面的利益因素。企业通过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可骗取投资者、债权人及国家有关管理机关的信任,从而获得投资、贷款或减少税金支出等经济利益。 (2)个人方面的利益因素。会计信息
21、是国家和企业之间进行收入再分配的重要依据,企业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使产生的会计信息尽可能对自己有利。国家、企业的分配关系,以及企业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之间的利益分配比例不合理,失真问题就很难根治。另外,目前国家的绩效考核制度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向来“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一些单位为了追求所谓“业绩”,领导为保住“乌纱帽”,往往通过降低成本,虚报利润等手段粉饰会计信息,从而达到其目的。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任何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况且,为了使会计信息更符合企业实际,现代公司合约与会计规则都给经营者留有一定的信息控制权。利益驱动产生造假的动机,而治理结构和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毕业论文 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 失真 对策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3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