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榆阳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联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426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榆阳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联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4267.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榆阳农村商业银行农户联保贷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第一章 绪论摘要: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改革的主力军,对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改善农村信用环境,发展地方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的兴起不仅满足了弱势群体贷款需求,同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农户联保贷款运行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如:经济效益、风险控制、产品营销、法律清收等方面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大大影响或者阻碍农村信用社农户信贷联保业务的持续发展。而且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业务问题的成因较为复杂。当前农村金融环境存在农业保险滞后、个人征信缺位、法律清收不力、农业行情起伏等问题,这
2、些问题妨碍了农户信贷联保贷款业务的发展。而且在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较为复杂的问题妨碍着农户联保贷款业务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农村信用社市场营销管理滞后、信贷风险管理滞后及人力资源管理滞后。若单凭农村信用社自身力量解决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这个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是远远不够的。 由于我国是以政府为主导型的市场经济国家,且上农户联保贷款务也是由政府要求农村信用社所实施的,因此政府也应当参与在解决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业务发展的问题中。在农村信用社自身加强信贷资产业务管理的基础上,出台配套政策来扶持推动农村信用社该项业务的发展。社会其他方面,也应该本着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采取一些相应的辅助措施来拓展
3、农村农户信贷联保业务的发展。而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做好农户联保贷款工作提出对策建议。研究背景在新的国际经济环境下,农村经济问题始终制约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和快速的发展。我国经济虽然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局面,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果,积累了在复杂经济环境中推动经济和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经验。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回升的根基仍然不是十分的牢固,而且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形式多样的因素影响着我国经济平稳发展。要保持经济平稳,又好又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仍有一定的难度。世界经济的复苏基础也并不稳固,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依然存在,全球性挑战压力也在加大。从国内环境看,经济回
4、升的内在动力仍然不足,农业基础仍不稳固,结构性矛盾依旧突出,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因此要贯彻党中央的政策,更好地促进农户收入增加,改善农村信用社在农村金融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断改革,其分支机构及信贷业务逐渐的向地(市)以上地区集中和靠拢,从而导致农村地区的农户和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分散、单笔数额小、抵押担保难等问题的出现,最终导致农信社信贷困难,信贷资金滞留。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经济将进入新一轮的增长期,在此阶段我国经济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而且形势复杂多变、经济增长速度快。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农村信用社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发挥农信社重要的支农作用,农村信用社应建立什么样的农
5、户小额贷款模式,如何开发出符合农村金融市场需要的产品。又应该怎样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促使农户增收。虽然农户信贷是近些年摸索出的比较切合实际的信贷模式,但是农民对贷款需求状况如何,农户贷款信用又是如何,还贷能力能否实现农户小额贷款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研究方法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理论研究法、文献分析法等科学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的形式来了解调查本地农信社的存贷款业务、营业收入、经营利润以及在以上业务实行中存在的问题等相关材料信息。再结合相关理论、文献并在诸多学者之前的研究基础上进行分析参照。并借鉴学者对其他地区解决农信社信贷联
6、保的问题有效的方法,对本地农信社在信贷联保业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优化。 研究思路收集国内相关学者对农户农信社信贷联保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的研究文献及学术论文,着重于国内农村农户信贷联保发展较为突出的相关研究资料。同时着力于陕西省省内农信社信贷联保的背景分析,通过对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农信社信贷联保状况的实地调查与研究,收集了榆阳区农信社信贷联保规模的相关资料。在借鉴省内其他地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实际调查验证分析,比较榆阳区与其他县镇农信社联保贷款的规模,以及相关制度型问题,得出利于榆林市榆阳区农信社信贷联保的规模发展与稳健运行的政策建议。第二章文献综述本文的写作是建立在学者以前研究的基础之
7、上,他们所付出的艰辛劳动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笔者从这些资料中受益匪浅。综合各专家学者的观点 研究基础金融发展理论2.1.2金融发展理论金融发展是指金融总量的增长与金融结构的改善和优化,主要包括金融资产的发展、金融机构的发展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一般认为,金融发展是指金融资产规模相对于国民财富的扩展。戈德史密斯认为金融发展主要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主张用金融相关比率(FIR)指标,即金融资产总量与GNP的比值来反映金融增长的程度。而麦金农和肖的理论则认为金融发展是金融市场的形式和金融行为的完全市场化,他们用MZ/GNP指标来衡量金融增长水平。总之,金融发展是指金融资源存量与流量的相对规
8、模的扩大,不论是金融结构的变化还是金融市场的完善,都是金融发展的基本要素。国内的一些学者又提出关于金融成长的说法,认为金融成长是对金融增长与金融发展概念的一种结合,但不是概念的简单相加。金融成长不但对原有的纯经济内涵作了补充,而且还对非经济内涵有所包容,比如金融制度的变革、金融观念的转变、金融结构的时空差异等。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认为,金融增长表示了金融成长的量性规定,而金融发展则反映金融成长的质性规定。1.现代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对金融与经济之间关系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n年,cshUnxpeter(1911)在其著作“仆e仆eo叮ofEeonomieDevelopmnet”中,提出了金融发展是
9、经济发展的一个推动力这一观点。在现代金融史上,对该领域最早进行专门阐述的是美国的经济学家约翰.G.格利和爱德华5.肖,1955年9月他们在美国经济评论(mAericnaEcon二ciReview)发表的经济发展的金融方面一文,第一次从金融的角度探讨了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960年,格利和肖在他们合著的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一书中,更清晰地描述了经济与金融的关系,在这部著作中,格利和肖提出,各个经济部门或单位之间的“事前”储蓄和“事后”投资的差异是金融制度存在的前提,金融制度的存在,是在整个储蓄一投资过程中把资金从储蓄者转移到投资者的必要条件,充分发展的金融制度是由多种金融机构、多样化金融工具和金
10、融市场组成,货币和银行只是众多的金融资产和金融结构中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而非全部。格利和肖认为“一国经济能否最有效地运用其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金融制度的效率。”(Gurlyenad Sha。,1960),这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即使在21世纪初的今天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对金融发展理论更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当推1969年出版的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与经济发展(Goldsmiht,1969)。在这部关于金融发展理论的经典著作中,戈德史密斯虽然没有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做出严格的定量分析,但提出了衡量金融发展程度的指标金融相关比率(FinnaeialInterrelationsRatl
11、oFIR),金融相关比率是某一时点上一国金融工具的市场总值与实物形式的国民财富的市场总值之比。戈德史密斯认为一国的FIR值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呈同方向的变动,即经济越发达,FIR值越大。戈德史密斯还提出了金融中介率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定义为:金融中介比率在流量方面被认为是国内金融机构在一定时期内所获取的国内非金融部门和国外部门发行的金融工具净额占发行总额的比率。在存量方面,金融中介比率表现为用未清偿的金融工具总值除以某一特定时期国内金融机构所持有的国内非金融部门和国外部门发行的债务和股权证券的市场价值之商。按照这一定义,金融中介率应是在国内非金融部门融资总额中金融中介机构所占的融资份额,反映了
12、金融的广度和深度。这部著作的影响很大,其所提出和采用的指标至今仍然是衡量金融发展的主要依据。他采用金融中介的资产对GNP的比重代表金融发展的水平,运用35个国家从1860一1963年间的有关数据,得出的分析结论是: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是同步进行的,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一般都伴随着金融发展的超常水平。反之,经济发展趋于缓慢甚至处于停止时期,金融发展的成效也微乎其微。农村金融发展模式研究目的及其意义农村经济是一个国家的经济之根本,制约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村资金短缺问题,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育迟缓,信贷资金供求矛盾突出,政府扶贫贴息贷款运行效率不高,难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资金短缺状况,小额贷款
13、的实践和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对于引导农村资金回流、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农村信用社增效来说,都具有重要作用,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榆阳农信社自从诞生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现已成为机构遍布城乡、从业人员众多、业务规模壮大、经营机制灵活、服务客户广泛、结算手段先进、服务功能齐全的金融机构 ,在榆林经济尤其是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主力军的重要作用。本文研究具有以下目的: (一)论文通过分析榆阳区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内在原因,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解决本地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推行不力的思路,以期能为当地农村信用社决策部门完善农户联保贷款提供决策依据(二
14、)论文通过分析榆阳区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外在原因,指出农户联保贷款的完善是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上予以更多的支持,同时在论文中指出了政府部门在政策层面可采取的扶持措施,以期能为政府推广农户联保贷款提供决策参考。 本文研究具有以下意义: (一)完善农户联保贷款有助于提高榆阳区当地农村信用社自身的经济效益,促进其更快更好的发展。 (二)完善农户联保贷款有助于解决榆阳区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 (三)完善农户联保贷款有助于当地以及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扩大内需,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 第四章 农村信用社信贷联保贷款机制农户联保贷
15、款实际上是由农村若干农户联合的信誉担保,类似于国外的团体贷款,主要解决金融担保和实物抵押问题。主要有如下特征:第一,群体性:必须由若干户(如5一10户)非直系亲属关系且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农户以信誉作为担保,团体内任何一个成员不能履约还款其他成员承担连带责任;第二,保证性:整个联保小组成员需共同与农村信用社签订联保协议后,农村信用社才授予联保小组单个借款人的贷款限额,借款人才能与农村信用社签订借款合同。信用村(户)和信用乡(镇)评定制度信用户和信用村是小额农户信贷方式的群体扩展和区位延伸,是向建立农民信用体系迈出的重要的一步。对部分普遍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整体信用度较高的农户、乡镇,可以评
16、定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在信用村(户)、乡(镇)中,应当具备农户普遍信用意识强、无逃废债、同级党政组织重视信用环境建设等条件。农村信用社在同等条件下,对它们实行贷款优先、额度放宽、手续简便和服务优先。支农信息员制度为解决多年积习在农村信用社形成的不良风气,在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等方面满足农村发展的需求,农村信用社在原有的客户经理制度上创新了支农信息员制度。支农信息员各村的两委及群众代表选举产生,并张榜公布。支农信息员沟通农村信用社和广大农民的信息桥梁,可以帮助农村信用社全面了解农民的资金需求情况,监管支农贷款的流向,保证贷款的安全收回。支农信息员制度有利于完善农村基层信用组织的支农服务
17、休系,拉近农村信用与农民的距离,让农民真切的感受到农村信用社的金融服务就在身边,有利于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同时也有助于帮助农村信用社防范信贷风险。 农信社信贷联保贷款业务简介在我国,农户联保贷款可以说是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功用不足的一种弥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基于农户的信用程度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这里所指的农户是指具有当地农业户口,主要从事农村土地耕作或者其他与农村经济发展有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民、个体经营户等。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一般是用于满足农户从事简单种植和养殖业等的小额资金需求。而对一些农户从事较大规模生产经营活动,需要的资金量超过小额信用贷款
18、额度的情况,小额信用贷款不能满足这些需要。借鉴国际上小额信贷的先进模式,中国人民银行于 2000 年制定了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提出开展农户联保贷款的业务。 农户联保贷款是指没有直系亲属关系的 310 户农户自愿组成相互担保的联保小组,农村信用社向联保小组的农户发放的贷款。农户联保贷款采取“自愿联合、多户联保、依约还款、风险共担”的办法。联保小组的成员相互之间承担连带责任,在部分借款人不能按照约定归还贷款本息时,联保小组其他成员应当代为还款。同时,联保小组成员有责任协助小组其他成员的贷款申请、使用及管理。在贷款本息未还清前,联保小组成员不得随意处置用贷款购买的资产。在还清所有贷款
19、的条件下,联保小组成员可以自愿退出联保小组。经联保小组成员一致决定,可以开除违反联保协议的成员,但在开除前应要求借款人还清所欠贷款。联保小组一致同意承担被开除成员所欠贷款的,可以在该成员末还清贷款前开除违反联保协议的成员。 农户联保贷款的贷款期限依据借款人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周期及其偿债能力合理确定,一般为一年,最长不得超过三年。农村信用社可以对农户联保小组成员的活期储蓄存款利率予以适当优惠,其利率标准不高于中国人民银行公告的法定活期储蓄存款利率加一个百分点,具体由农村信用社县(市)联社确定,并报人民银行地(市)中心支行备案。满足下列条件的农户都可以申请办理农户联保贷款:单独立户、经济独立、在农
20、村信用社的营业区域内有固定住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资信良好且从事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有合法、稳定的经济来源;有与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贷款需求并提出借款申请;自愿签订并遵守农户联保协议。 一般来讲,凡是农户较大额度的生产经营活动,如果生产有保障、产品有市场、风险可控制,都可采取农户联保贷款的方式。农户联保贷款主要用途有: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贷款;农机具贷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贷款;围绕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贷款;加工、手工、运输、商业等个体工商户贷款以及其他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可以一次授信、周转使用,也可以采取逐笔核贷的办法。 3.3农信社信贷联保贷款运行机制第五章农
21、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存在的问题1、农信社内部存在的问题(一)人情贷款“人情贷款”(包括条子贷款、跨地区贷款、违纪贷款等)加大信贷资金风险,严重地影响了金融部门正常活动。在手法上具有交换性。当事人利用手中掌握的权力,以变通的办法钻金融法规、制度的空子,你在贷款上给我帮助,我便在其他方面为你效劳;你在物质上给我实惠,我便在贷款上给你提供方便。一句话,你给我半斤,我给你八两。这种行为不但影响了信贷资金的质量,而且败坏社会风气。在范围上具有普遍性。现在不论是集体的,还是个体的;是固定资产,还是流动资金;是小额,还是政策允许的大额的贷款,本来是正常渠道或政策规定的贷款,有些人也要动用“人情”这个媒介
22、来拉关系,尤其是在紧缩信贷资金的情况下,资金越困难,“人情贷款”就越严重。在形式上具有多样化。有的为达到贷款目的,抱着“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心理,一而再、再而三,采取甜言蜜语,向经办人员说情,取得同情心,从而得到贷款;也有的采取人情与金钱双管齐下的方法获取贷款;还有的利用其亲戚的亲戚,朋友的朋友,同事的同事的关系进行说情等等,使交情纽带与供贷者之间的关系网越织越大,关系户越来越多,利益因素越来越重。在性质上具有腐蚀性。“人情贷款”的实质是以权钱为资本,以钻机制空子为条件,以人情关系为媒介,以谋取私利为最终目的,它对金融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具有很强的腐蚀性。一些人在“人情贷款”面前丢掉了党性原则,忘记
23、了金融职业道德,搞乱了金融法规法制,“三查”制度被废除,担保程序被简化,抵押被取消。由此可见,“人情贷款”不仅会导致国家信贷资金遭到损失,而且还会使一些干部职工思想蜕化变质,坠入犯罪深渊。沦为人民的罪人。(二) 管理风险 有贷无回3.1.1 信誉风险 声誉风险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社会流传的农村信用社不好的声音,导致农信社缺乏公众信任的风险。近年来,银行揽储成为热点话题,不管是国有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了完成自身的储蓄任务,在广告宣传中存在夸大自己,中伤他人等不正当行为,误导了公众,特别对于农村地区的人们。使得农村信用社面临着严峻的信誉风险,如何树立起信用社良好的公众形象十分重要。 3.1.
24、2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指的是借款人因自身缺少信用或者信用意识模糊,拖欠贷款不还或是不全额还款,造成信用社资产损失的风险。有以下几点原因: (1)农户不具备按时还款的意识 目前,很多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都属于贷款家庭的恶意逃债。这些不良贷款绝大部分的贷款人不是因为家庭困难不能偿还贷款。而是,有些人从一开始就已经做了骗取社用社贷款的打算。贷款者相关的信用调查和了解贷款者家庭收入是农村信用社的一个软肋,根本原因是法律不健全,这也是一直困扰着农村信用社的问题。这导致了农村信用社的资产质量偏低,不良资产比率始终处于较高水平,这种现象长期以来出现在缺乏管理的农信社中。 (2)缺少贷款的抵押手段 首先,信用
25、社贷款的抵押品在价值上很难做到具体评估,一旦发生损失,抵押物的变现很困难,达不到抵押的目的。其次,抵押行为法律手续是不完全的,如抵押登记,公证,所有权的转移,留置权等执行起来是困难的。三是没有办法落实责任,确保贷款。因为贷款多为相互的,甚至是环保,超过自身担保能力范围的过度担保,农村信用社又缺乏有效的调查方法来确保业务是否正常,所以很难找出企业到底有多少能力担保,因此在收贷方面难保证责任。第四,贷款企业的负债率往往过高,由于缺乏原始资本积累,再加上经营方式粗放,许多乡镇企业、民营企业拥有80以上的负债率,可见其自有资本是最小的。因个人原因造成保证失效。 3.1.3 支付风险 支付风险指的是由于
26、农村信用社缺少流动性资金,造成的不能及时支付客户资金的风险。由于资金实力薄弱,缺乏强大资产作后盾和同业业务差,不能及时调配资金,农村信用社对流动性要求比其他金融机构显著较高。虽然大多数的农村信用社存款准备金率是比央行的比例要高得多,但仍难以消除支付风险。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存款受季节影响大。存款主要来自于农村,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受自然灾害等因素影响存款的波动性是非常强的。而总存款有很大一部分是一年期存款,一旦遭遇大面积自然灾害,很容易导致支付风险。 (2)资产负债存款依赖过大。信用社的负债来自存款,存款户可以随时提出提前取回存款。另一方面,信用社的盈利来自贷款的息差,可是贷款一
27、旦未收回,社用社就将面临着无法支付的风险。由于长期缺乏资本的农村信用社,再加上普遍亏损,实际上大部分的所有者权益一直是负数,几乎全部依靠资产负债,存款负债及存款绝对比重的形成略有下降,直接导致挤兑的出现。 3.1.4 内控风险 内控风险,即农村信用社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违规所产生的风险。主要是因为缺乏内控机制,管理体制落后。我国有很多地方的农村落后,使得农村信用社只能靠业务员人工操作业务,有的业务甚至需要业务员挨家挨户去敲门。这样一来人为操纵空间就大了,讲关系,论权力的现象屡有出现。内部员工为了得到好处,进行违规操作,给信用社造成很大的经营风险。内部控制存在缺陷,水平落后。第一,缺乏监督和制约的
28、管理行政人员,目前的系统无法有效监控领导层。农村信用社高管的权力太大,滥用职权,而监事会和软弱的董事会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第二,出现问题后,责任不能落到具体人的头上,无人可查。第三,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执法不严,监管不力,导致了显著的风险。3.1.5 政策风险 政策风险的发生是因为当地的地方政府不当干预。造成信用社损失的风险。有些县甚至乡镇级行政部门经常干预农村信用社,要求贷款资金,以支持地方经济实施工作。然而,这些政府官员不懂得经济运行规律,有钱却办不了实事。一些项目存在明显漏洞,却偏要启动,很快出现问题。从农信社的贷款根本无法偿还,造成信用社的损失。(三) 服务落后3.2.3 信贷管理落后
29、的因素 (1)信用社制度自身的缺陷。由于农村信用社作为合作金融组织,直接受到国家银行的长期领导和管理,承担政策性任务。但以大众为基础的合作制,使自己的管理出现了较大的空档。首先,民主管理的组织形同虚设。作为理事会的一些成员缺乏金融专业知识,信用社不知道内部管理的具体内容,我们不能参与企业决策,他们不能行使有效的监督,民主管理没有更好的实行优惠政策,加之受行政干预的因素也会使农村信用社信用风险资产经营效率低下。其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没有有效的自律机制。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信用社,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有效规章制度,没有建立会计,财务,信贷,人事,工资,奖励,考核等制度。 (2)信贷操作
30、不科学。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脱钩以后,信用社行业管理和监管机构制定了一批贷款管理的内部控制系统,但这些系统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可操作性。首先,贷款调查,审查,批准,确认及其他贷款管理制度不系统。第二,贷款比例管理系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贷款比例的尺度监管的不严格,经常出现过度贷款的情况。第三,绩效考核和不良贷款及其他系统的实施问责追究不到位。大量分布在农村的集体所有制乡镇企业和个体民营企业作为农村信用社支持的主要对象,在其成立之初一般不会考虑自有资金的问题。一般采取“债务管理”战略,依靠贷款起家,用贷款进行经营,周转资金。很少关注自己的发展和扩大再生产的积累发展过程,经常出现无法偿还贷款本金和
31、利息的现象。第六章:解决农户联保贷款的对策探讨对策及建议1. 政府应采取的扶持措施(一)适度放松利率管制:目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所受的利率限制还是比较严格的,尽管人民银行允许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较其他商业银行有更灵活的浮动范围,但是信用社的竞争对手不是正规金融,而是民间金融民间金融享有的是资金供求决定的市场化利率,后者的利率往往远高于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面对目前日益强大的民间金融,农村信用社处于竞争中的不利地位。 农村信用社要持续发展,就应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以增加包括农户联保贷款业务在内的小额农户贷款的利润空间。国外成功经验表明:小额贷款利率应超出资金成本8-15左右。按目前我国农信社的资
32、金成本3.5左右的水平计算,小额贷款利率应在11.5-13.5之间。而目前我国农户小额贷款利率一般在6.9左右,大大低于国际上通行的小额贷款的利率区间。我国农信社要走向良性循环,关键是利率问题,只有放松利率管制,确保农户联保贷款等业务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农信社的发展才可以持续。(二)搞好个人征信建设:当前,农村个人征信体系建设的严重滞后甚至缺位不利于农村信用社调查及贷后回收工作,加大了农户联保贷款业务的交易成本及信贷风险。农村个人征信体系建设已经刻不容缓。以下从为改善建议: 第一,加强政府主导作用,规范征信市场秩序。 我国现在尚处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受发展阶段所限,市场发育状况和社
33、会信用环境都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单纯靠市场的力量来推动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政府应在借鉴各国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经验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在发展初期通过制定政策、协调有关部门开放数据、组织建立统一的数据检索平台等措施,积极推动个人信用体系的发展,争取在较短的时期内,以较低的成本初步建立起个人信用管理体系,并提供制度上的保障。二是制定相关的行政法规,规范信用资料的公开、合法、正当的收集与使用,在条件成熟时,作为个人信用立法的提案人,促进个人信用管理相关立法的出台,实现个人信用管理有法可依;三是加强信用行业管理,监督个人信用中介机构,使其合理、合法地利用和传播征信数据,严厉制裁各种违规行为;四是
34、建立必要的征信市场准入机制和数据模型认证机制,督促社会征信标准化建设。2.农信社应采取的优化措施(一)市场营销管理优化:我国农村信用社在研究和推行战略营销管理时,一方面要加强对本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树立主动的“战略适应”意识;另一方面,必须树立战略设计与战略执行并重的思想,形成战略营销管理的动态系统。具体来说,首先,应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在经营管理中坚持以CS战略和全方位质量管理的思想为指导。其次,在竞争战略选择上,农村信用社可根据自身的规模、技术、资源、实力等因素正确选择目标市场,找准正确的市场定位,并有针对性地采取低成本战略、差别战略、集聚战略等。(二)信贷风险管理优化:处于转轨期
35、的中国金融业,风险的主要性质是由传统计划金融制度与成长中的市场经济的矛盾产生的风险,起主要作用的因素还是制度。必须牢牢抓住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市场金融体制这个根本,决不能离开制度改革去单纯搞技术防范。农村信用社要积极稳妥地按合作制原则进行规范。农村信用社只有把金融体制完善好,实现规范化经营,才能在一个良好有序的环境中求得更好的发展。3.社会其他方面应给予的辅助措施(一)贷款担保方面予以辅助:目前,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信用担保公司,但多为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至于农业担保公司还很少见,而且为数不多的农业担保公司多为政府财政出资建立的,民营农业担保公司还很缺乏,考虑到农业担保的市场需求相当强烈,如果风险管
36、理控制得当的话,农业担保公司还是有相当大发展空间和盈利空间的。未来民营农业担保公司可在预防农户联保小组遇到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导致整体清偿力不足时发挥代偿作用。(二)信用调查方面予以辅助:由于当前农村个人征信系统还很落后及农村信用社农贷营销人员数量不足,再加上农户信用档案管理水平低下,包括农户联保贷款在内的农户贷款急需社会其他方面在农户信用调查方面予以辅助。在信用调查方面能给农村信用社予以辅助的人员或组织最好是与广大群众有经常性、广泛性联系的人员和组织。依此条件,能在信用调查方面给与辅助的一般而言最好还是村民自治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哈尔滨商业银行选择的农村信用信息员多为村委会有工作能力、责任心
37、强的村干部或农场财务科科长。这些信息员拥有较为完善的当地信息,了解农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信誉程度和社会关系,能有效降低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程度。第七章:结论由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及政府对利率的过严控制,农户联保贷款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农村信用社很难独自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问题的解决不仅仅要靠农村信用社自身苦练内功、优化管理,政府在政策层面也应出台相关配套措施扶持农户联保贷款业务的发展,至于社会其他方面,不论其出于盈利目的还是处于惠农目的,也可与农村信用社合作共同推进此项业务品种,以便更好服务“三农”,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本文研究的可能创新在于,首次用较大篇幅从金融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诸多角度全面深入地剖析了我国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的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大胆提出了农户联保贷款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并且不揣浅陋、有所创新的从农村信用社内外两个方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参考文献 何锦强.王众.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南京大学法学院J.时代金融,2011年14期冀婧.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J.农业经济,2013年12期 吴慧来.开展农户联保的必要性及实施建议J.上海金融,2001,(10) 刘蜂.何田.农户联保贷款的制度缺陷与行为扭曲:黑龙江个案J.金融研究,2006,(09)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3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