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信息产业发展研究3.doc
《日韩信息产业发展研究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韩信息产业发展研究3.doc(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一 e-Japan重点计划一2004)一、e-Japan重点计划-2004)施政方针(一)两项计划为了早日达到2005年的IT施政目标,并为2006年以后的政策奠定基础,eJapan重点计划一2004)下设两项计划:后期计划(Last Program)和前置计划(Pre Program)。前者是为实现2005年目标而制定的,被纳入“加速eJapan战略II的战略措施”中,以推动eJapan战略II,并在七个先导领域促进IT的进一步应用;后者是为奠定2006年以后的政策基础拟定的,日本希望在实现“2005年成为世界最先进的IT国家”的目标后,能够继续保持世界领先。 109 (二)五项重点政策
2、为实现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eJapan重点计划一2004以IT基本法第35条第2项第26号为基础,确定了五项重点政策,包括:建设全球最高水平的信息通信网络、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相关教育并培育人才、促进电子商务交易发展、推动信息技术在行政机关与公共领域中的进一步应用、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及可信赖性。该计划有利于重新分配政策资源、创造新的产业价值,使人们可借助高速互联网获取多样化的网络内容,享受新的服务与价值等。 (三)横跨性议题 除上述重点政策外,实现高度信息通信网络社会过程中遇到的横跨性议题有:促进研究开发、以IT为轴心发展新的国际关系、缩小数字鸿沟、伴随社会经济结构变化衍生的新课题以及增进国民了解
3、等,以IT基本法第35条第2项第7号为基础,政府积极采取相关措施。二、eJapan重点计划一2004中的策略与措施 (一)实现2005年目标的步骤 1加速推动五大领域 (1)亚洲IT领域战略(A;Asia):以国际政策为基础,与亚洲各国在IT领域携手合作。 (2)强化安全政策(B;Block and Backup:Security):构建安全的网络环境,实施府、省、厅共通性的信息安全标准。 (3)内容政策(C;Coments):强化内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活化各种形式的内容产业并促进流通,完善日本特许商标法、培养内容人才。 (4)IT制度改革(D;Deregulation):制定e一文件法案等。
4、 (5)推动友好型电子政府、电子地方政府(E;Friendly egovernment and elocal government):强化二站式(one stop)服务、优化业务及系统、扩大政府对企业的融资等。 2七个先导领域 (1)医疗:促进医疗信息的使用、流通,普及电子履历,在线医疗费用结算,推动远程医疗。 (2)饮食:促进牛肉、蔬果等食品电子履历追踪系统的普及、食品交易电子化、农林渔业经营信息化等。 (3)生活:完善应对紧急情况的各种措施、构建家庭健康管理系统、住宅导入信息通信系统、提升有线电视使用率等,以此提高人民生活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4)中小企业金融:整顿中小企业融资和降低周转风
5、险的环境,促进信用保证申办手续电子化。 110 (5)知识:通过信息技术推进远程教育、强化内容产业国际竞争力、活化内容产业并有效利用。 (6)劳动就业:提供多样化的劳动形态,使人才发挥所长,扩大就业机会。 (7)行政服务:建置行政入口网站并改善其行政信息系统。 3基础建设 目标:提供高速(144kbps30Mbps)及超高速(30Mbps以上)网络环境,以达到4000万及1000万家用户数的使用目标。 (二)构建2006年以后的政策基础 1国际政策:与各国共同积极推进各项计划,如亚洲地区Ic护照导入计划、亚洲宽带计划等。 2信息安全:政府统一施行信息安全对策。 3人才和教育:创建利用IT授课的
6、环境。 4电子商务:健全电子商务市场环境。 5内容:扩大日本内容产业市场。 6行政电子化:推动单一窗口服务。 7研究开发:为维持国际竞争力,开发不可或缺的技术。 8基础建设:实现任何人都能使用的网络环境。 (三)五项重点政策 1建立全球最高水平的信息通信网络 (1)整合高速及超高速网络利用环境。 (2)确立世界最先进的无线网络设备及准确的卫星定位系统。 (3)建设数字广播及数字信息交换共有的环境。 2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相关教育并培育人才 (1)培养IT领域专家。 (2)学校教育信息化。 (3)提升国民IT应用能力。 (4)通过IT推进远程教育。 (5)确立人才培养措施的相关目标。 3促进电子商务
7、交易发展 (1)利用IT改造商务流程。 111 (2)利用IT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3)整顿安全和安心的电子商务环境。 4推进信息技术在行政机关与公共领域的进一步应用 (1)行政信息化。 (2)公共领域信息化。 5确保信息安全性及可信赖性 (1)确保政府信息安全。 (2)制订反网络攻击对策。 (3)推动民间部门的信息安全对策及普及。 (4)信息安全相关的制度、基础整合。 (5)信息安全相关的研究开发。 (6)信息安全相关的人才培养。 (7)信息安全相关的国际合作。 (8)个人信息保护。 (四)横跨性议题 1促进研究开发 (1)开发领先全球的先进基础技术。 (2)开发足以实现安全、安心、便利、感
8、动”社会的技术。 (3)开发能随时享受新服务价值环境的应用技术。 2以IT为轴心发展新的国际关系 (1)国际政策规划的基本考虑。 (2)推动亚洲IT计划。 (3)推动亚洲宽带计划。 (4)推动内容产业国际流通。 (5)伴随新社会基础建设的导入,整合国际电子商务环境。 (6)IT人才开发及国际人才流动基础的整合。 (7)推动IT相关技术的国际交流、国际标准化活动。 (8)推动信息安全领域的国际合作。 (9)IT政策、制度支持网络应用。 (10)振兴冲绳信息通信产业。1123缩小数字鸿沟 (1)缩减地理上的信息鸿沟。 (2)克服年龄、肢体障碍上的信息鸿沟。 4随着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产生的新课题 (1
9、)拟定就业、劳动问题的对策。 (2)拟定网络违法、有害信息的对策。 5增进国民理解的措施三、对e-Japan重点计划的修正 社会公众对于此前实行的e-Japan重点计划共提出449项建议,修正、追加数共29处,主要修正的部分有: (一)从先进国家的追随者到信息领航者:2006年以后,希望形成全新的IT社会,成为全球信息领航者。 (二)成果明确化:在数字内容方面,2005年市场规模可达1兆日元,海外规模为5千亿日元;信息安全方面,2005年之前实施信息安全对策后,可望将损失减至最小。 (三)强化信息社会品德教育:设立信息社会品德教育指导团,依指导团提出的意见予以实施。 113 附件二 日本发展R
10、FID的政策措施 , 在RFID的研发及产业化方面,日本政府不仅将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而且政府部门 (主要是总务省与经济产业省)在推动RFID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采取了许多切实 可行的措施。 一、RFID与e-Japan战略 日本eJapan战略II将RFID技术提到日程上,其宽带策略中规定使用的7项关键技术就包括RFID。该战略提出了研究在800MHz900MHz频段内重新分配频谱的政策。除此之外,950M1_Iz频段及其相邻频率也可在新的频谱分配中加以考虑。目前,总务省正在审查在950MHz 频段及其相邻频率上进行的验证测试和技术标准。NEC等大企业、研究所也正在致力于RFID
11、 的应用研发,包括在医疗、食品、居民身份证领域的应用。 此外,在eJapan战略指导下,日本成立了下述机构推进I心ID的研发和应用: (一)2003年3月成立无所不在的ID中心,旨在营造一个无所不在的计算环境。 (二)2003年7月成立“RFID在无所不在网络时代中的应用”研究组,对如何推进这一 技术进行了综合研究,并在2004年3月完成最终研究报告。 (三)2003年9月,日本“无所不在网络论坛”也成立了RFID标签先进应用研究组,在该研究组下设立了两个专门委员会:一是无线电通信专门委员会,主要对新的RFID标签频谱(950MHz频段及其相邻频率)的验证测试进行协调、评估和分析;二是应用验证
12、测试专门委员会,主要促进用户参与型的验证测试,研究、提议和验证商业模式。在应用验证测试专门委员会下还设立了用户接受、技术最优化使用、法律体制和商业模式四个工作小组。 二、经济产业省RFID战略 经济产业省提出的IRID战略主要包括标准化、降低价格、环境建设及隐私保护等方面的 内容。 (一)标准化的两个重要领域 1产品编码:日本将向ISO提交RFID标签的产品标准。 2技术标准:关键在于国际物品编码协会(EAN)与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LICC)标准 的统一。 (二)降低价格(“hibiki”项目) 1目标:两年内将IRID标签的价格从七十到几百日元降到五日元。 2拟发展的领域:生产低成本天线的技
13、术;低成本配置技术;减小符合国际标准的超高 114 频波段RFID芯片的尺寸。 3发展机构:成立“RFID技术发展核心团队”,由日立公司、NEC公司、日本印刷公司、 凸版印刷公司组成。 4建立信息共享系统。 (三)RFID应用的环境建设 除“标准化”与“降低价格”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1发展超高频波段频率的环境。 2制定有关RFID隐私保护的法律或规则。 3由产业界推进试验计划。 (四)与RFID标签有关的隐私保护的指导方针 2004年3月3日,总务省“RFID在无所不在网络时代中的应用研究组提交了“电子标签应用隐私保护指导方针”;3月26日,经济产业省根据该研究组的研究成果制定了与RFID
14、标签有关的隐私保护的指导方针(Guidelines for Privacy Protection with regard t。RFID tags),总务省与经济产业省经磋商,确定了各方均能接受的有关隐私保护的基本概念,最终颁布了该指导方针。主要内容如下: 1适用对象为使用RFID标签的企业。 2企业应告知消费者RFID标签的存在以及相关信息。 3消费者有权选择储存在RFID标签的个人信息是否可读。 4将个人信息储存在RFID标签中的种种限制。 总务省与经济产业省将与ISO和相关方继续对指导方针进行调整,以便于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三、总务省推进IUID应用的措施 RFID电子标签的应用产生了广泛
15、的社会经济影响,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技术开发和标准化、应用环境的营造、国民与社会的认同等。基于这种情况,日本总务省拟围绕以下六点,研究稳步推进PUID电子标签得以早日广泛应用的措施: (一)促进有关RFID电子标签应用的研究开发工作。 (二)通过用户参与型的验证测试形成社会共识。 (三)对950MHz频段及其相邻频率的新频谱分配的可行性进行验证。 (四)促进RFID电子标签应用的措施。 (五)建立安全使用RFID电子标签的规则。 (六)促进战略性的标准化活动。 101 四、多部门共同推进电子标签的应用 从2003年起,日本总务省组织在几个大百货店和超市中试用电子标签。在这次试用项目中,主
16、要目的是对防止信息泄露的加密技术和能够同时读取多个电子标签信息的先进技术进行测试。 2003年以前,日本各行业重复进行不同标准的RFID电子标签应用试验,费时费力而且浪费大量资金。目前,经济产业省成立了商品追踪管理研究会”,现已有50余家运输与物流企业参与,并对RFID的应用与技术标准进行研究。由经济产业省牵头,日本百货店协会、日本鞋业批发团体联合会、日本服装产业协会等共出资3亿日元形成委托事业费,从2004年秋天起,先在百货店等零售业和批发业进行应用电子标签的试验,由经济产业省所管辖的流通系统开发中心承担其管理和普及的工作。 此外,日本物流实施大纲的发展状况及今后的方针对策拟定的重点开发技术
17、中也涵盖了RFID技术。 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中,规定了对处理个人信息业者管理的内容,涵盖了使用RFID标签的企业。 116附件三 日本知识产权的现状及对策一、日本知识产权受侵权的现状近年来,日本认为其知识产权受到严重侵害。日本特许厅2003年假冒产品受害调查报告书认为:2001、2002年,假冒产品事件分别达到733起和580起。其中,中国、中国台湾、韩国的假冒产品最多。在假冒产品的种类上,2000年以前,商标假冒最为严重;根据日本财务省发布的数据,2000年后,发明和实用新型假冒产品超过商标成为假冒最为严重的领域,详细情况见表1表3。 117二、日本知识产权战略 20
18、02年,日本内阁官房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瞄准了知识经济这个大方向。日本知识产权立国战略目标的核心是:企业通过创造、保护和运用知识产权,提高企业的价值,以此维持和提高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力,政府和企业形成一体,各尽其职,实现知识产权立国。 (一)日本为实现知识产权立国采取的措施(2004年以前) 1召开知识产权战略会议 日本政府认识到知识产权在提高日本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经济振兴中的重要性,2002年2月25日,首相小泉纯一郎主持召开知识产权战略会议。至2003年1月短短的10个月期间,日本政府共召开了8次知识产权战略会议,确立了“知识产权战略”国策,制定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并制定了到2
19、005年的具体行动计划。 2确立知识产权战略大纲 在2002年7月第五次知识产权战略会议上,日本通过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知识产权战略大纲明确了“知识产权立国战略”的基本方向和至2005年为止的具体行动计划。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目标:一是推动创造知识产权;二是加强保护知识产权;三是促进运用知识产权;四是充实人才基础。 3通过知识产权基本法 为顺利实施知识产权立国战略,强有力的贯彻执行知识产权战略大纲制定的具体行动计划,2002年11月,日本国会通过了知识产权基本法。 4成立知识产权战略本部 为了更集中并有计划的推进知识产权立国战略的实施,根据知识产权基本法,日本政府于2003年3月在内阁成立了知识产
20、权战略本部。知识产权战略本部作为重大国策的实施部门,由首相小泉纯一郎亲自挂帅,成员由各国务大臣、社会及产业界有识人士担任。这也是日本官、产、学联合实施重大国策的具体体现。 5制定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应用的推进计划 知识产权战略本部经过4个月的讨论和研究,在2003年7月召开的第五次会议上推出了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应用的推进计划,在知识产权战略大纲的基础上提出了至2005年为止的具体政策措施。其中2003年知识产权推动计划共有270项内容,经济产业省16l项,特许厅90项。涉及的领域有: 1 1 8 (1)知识产权创造领域: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广大学的专利,修改职务发明的相关规定。 (2)
21、知识产权保护领域:加快专利审批速度,创设知识产权高等法院,聘用限期专利审查官,向国会提交加快专利审查速度法案。 (3)知识产权应用领域:扩大知识产权的运用、流通,在中小企业中运用知识产权。 (4)扩大内容业务。 (5)培养人才、提高国民意识。为了切实有效的推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应用的推进计划,知识产权战略本部设置了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应用的推进计划重要政策课题的专门调查会,对医疗相关的专利保护、信息商业及加强专利保护基础这三个重要政策课题成立了专门调查会,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6修改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立法 2003年,日本修改了一系列法律,如关税定率法、民事诉讼法、种苗法、著作权法、专利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信息产业 发展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3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