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doc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表1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题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立题依据(包括研究背景、理论依据及立题意义) 研究背景: 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许多公共资源都倾向于城市,导致占全国总人口半数以上的农村人口一直被排拆在医疗保障范围之外。广大农村人民由于收入的不稳定、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以及农村卫生设施的不健全,形成了小痛小病扛一下,生了大病迫不得已才进医院的现象。在这种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下,在我国农村中,由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也屡有发生。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
2、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全符合我国国情,也完全适合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如果没有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广大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就得不到可靠的保证,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败。理论依据: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针对的是城镇企业的职工和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作为社会医疗保障的组成部分医疗保险制度,更是将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仍然被排除在制度安排之外。因此可以说,在我国的广大农村,社会医疗保险基本上是一个空白。立题意义: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关系农民到健康保障问题。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从很大程度上分担农村因生病而造成的重大经济
3、负担,能使广大农民不再因为医疗费的问题而不敢去医院治疗,从而错过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只有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才能让农村真正看得起病,不再有后顾之忧,才能使农村的建设得到稳定有序地开展。2.研究内容及方案(包括研究目标、论文提纲、预期达到的研究结果和创新点、完成论文需具备的条件以及参考文献等)研究目标:在我国农村,实行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势在必搞。这是一个带有方向性的问题,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全符合我国国情,也完全适合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如果没有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广大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就得不到可靠的保证。作为农村居民的主要医疗保障形式,长期以来合作
4、医疗制度在保障农民基本医疗、减轻农民医疗负担、缓解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提纲:1、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2、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中面临的问题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今后发展的对策研究结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我国在经过实践和总结后推出的,适应广大农村人民需求的一种社会医疗保障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村目前看病贵和看病难的问题,符合我国国情,也完全适合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但是任何制度的推出,总要接受实践之后,才能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推行的过程,由于宣传的不到位,监督机制的不健全以及医疗三方的矛盾等原因,致使现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通
5、过研究分析,提出了今后应建立长效机制,加大政府力度,探索新兴格局等,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发展的注入新内容,真正实现利于民,惠于民。参考文献:1候文若,孔泾源.社会保险.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235-2372李华.中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3丁少群,尹中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该向何处去.中国卫生经济,2005年4宋晓梧.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20年.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5岳颂东.呼唤新的社会保障.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 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网.7杨燕绥、赵建国、韩军平.建立农村养老保障的战略意义.战略与管理,第2期8朱俊生.论建立多
6、层次农村医疗保障体系民.人口与经济,2002年9蔡昉、孟昕.人口转变、体制转轨与养老保障模式的可持续性.比较,第1期10田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问题研究.中国乡镇企业,2008年11孟翠莲.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筹资机制研究.宏观经济管理,2008年12赵耀辉、徐建国.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制转轨问题.改革,2000年3期13李立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4朱俊生.论建立多层次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人口与经济,2002年15武珍.政策性农村保险:政府、保险公司与农村的博弈.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3.进度安排(完成时间及撰写阶段计划,要求与学院毕业论文(设计)进度安排
7、相一致) 1、2011.12.82012.2.25 开题报告 2、2012.1.152012.2.29 初稿 3、2012.3.42012.3.24 二稿 4、2012.4.12012.5.1 终稿 5、2011.12.82012.5.1 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对论文选题评议:对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可行性分析等方面做出评议,并提出是否通过的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正处于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的身体素质提高,有利于加快新农村的建设,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受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许多公共资源都倾向于城市,农村的医疗保障资源匮乏,导致农民看
8、病难,看病贵的现象十分严重。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如何解决广大农村人口的就医问题,日益突出。为完善农村医疗保障,2003年起,在全国试点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该制度总结了传统的合作医疗保险的经验,因此推出后,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卫生需求的增长,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又面临了一系列的新问题和困难。本文通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发展的对策。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特点 面临问题 对策目 录1 前言11.1研究背景11.2国内外研究现状11.3研究目的与意义22 我国
9、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22.1社会医疗保险22.2商业医疗保险23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33.1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33.2以大病统筹为主,以“补大”为主、与“补小”结合33.3与医疗救助制度同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管理机构33.4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在国有商业银行设立专用账户34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行中面临的问题 44.1宣传不到位,农民参加积极性不高44.2医疗服务需求方的“逆选择”44.3资金的筹集困难44.4基层卫生人员学历偏低,医疗服务亟待提高54.5监管机制不健全55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今后发展的对策55.1增加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保意识55.2保障资
10、金来源,积极拓展筹资渠道55.3通过地方立法,加强监督力度65.4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65.5探索新途径,建立新的发展格局66 结束语 7后记 8参考文献 91 前言1.1研究背景医疗保险制度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地区间差异大,问题更为复杂。我国长期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许多公共资源都倾向于城市,导致占全国总人口半数以上的农村人口一直被排拆在医疗保障范围之外。广大农村人民由于收入的不稳定、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以及农村卫生设施的不健全,形成了小痛小病扛一下,生了大病迫不得已才进医院的现象。在这种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下,在我国农村中,由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也屡有发
11、生。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如何解决广大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1996年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江泽民同志曾在讲话中指出:“现在许多农村发展合作医疗,深得人心,人民群众把它称为民心工程和德政”。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全局性的根本问题。而不解决好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谈不上现代化社会的完全建立。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也已表明,在农村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势在必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完全符合我国国情,也完全适合广大农民群众的
12、利益。如果没有医疗保险制度的保障,广大农民的医疗保健问题就得不到可靠的保证,将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成败。1.2国内外研究现状1.2.1国内研究现状合作医疗作为一种农村居民的健康保障制度 ,在我国已几起几落。有专家人认为,中国新型农村医疗制度应采取的基本模式是建立社会医疗保险的主体地位,并辅之以针对贫困农民的医疗救助,共同构成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也有专家认为,在农村医疗保障模式的选择上必须以传统文化为根基,借鉴各国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现有条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和不同地区特点的新模式。同时还要着眼于长远发展,不断培植适合新制度发展所需的社会和人文环境。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实行社会医疗
13、保障多种模式相结合的发展形式。2003年7月,中央决定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十年来,各地把实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作为实事工程、民心工程来抓,通过加大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投入,健全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得以有序推进,真正惠及了广大农民群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经过试点试行到如今已基本覆盖。1.2.2国外研究现状在同样是农业大国的印度,他们的医疗保险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部门提出的健康保险计划,政府部门通过公立医院提供免费救治,免费项目除医药费自付外,主要包括挂号费、检查费、住院费、治疗费、急诊救治的一切费用。但是这种免费救治也存在着
14、一定缺陷,如医疗服务水平低,医疗设备质量差,工作效率不高等。另一种是由非政府部门提出非正式的健康保险计划,如互助组织、基金会、联合体等为非正规部门劳动者提供了多种保障项目和保障形式,从很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健康保障计划的不足。1.3研究目的与意义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中国的公共卫生体制建设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作为公共卫生体制的核心内容,医疗保障体制得到了各级政府的特别重视。但是,长期以来,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城乡差距的存在,公共资源都向城市倾斜,医疗保障服务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分配严重不公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日益突出,构建新型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重任已迫在眉睫。
15、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身体健康问题如果得不到保障,农村的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的社会,将无法实现。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关系农民到健康保障问题。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能从很大程度上分担农村因生病而造成的重大经济负担,能使广大农民不再因为医疗费的问题而不敢去医院治疗,从而错过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只有建立和完善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才能让农村真正看得起病,不再有后顾之忧,才能使农村的建设得到稳定有序地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任务繁重的社会系统工程。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一个健全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广到全国农村,将切实解决农村医疗卫生问题,并造福广大农民,为构建和谐社
16、会作出贡献。2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的现状2.1社会医疗保险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主要针对的是城镇企业的职工和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而作为人口大多数的农民仍然被排除在制度安排之外。因此可以说,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广大农村,社会医疗保险资源相当匮乏。 2.2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保险的缺失为商业医疗保险在农村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它为广大农民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了另一个保障途径。但是,商业医疗保险更多是以盈利为目的,以及自愿参加为原则的。为了保证利润的获得,商业医疗保险公司在选择投保人的时候往往会把那些年老体弱、身体状况不好的人排除在外,而这部分人对医疗保障的需求却是最迫切的。另外,由
17、于政府并没有以政策法规的形式强制农民必须参加商业医疗保险,并且由于商业医疗保险的投保费一般比较高,因此农民在做出选择的时候就会非常慎重,他需要考虑自己是否承担的起在医疗保险方面的花费。所以,尽管商业医疗保险在农村有发展的空间,但是这个空间也是很有限的。 3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特点为解决广大农民的看病问题,改善目前倾斜的医疗保障制度,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逐步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到2010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要基本覆盖农村居民”。这是一项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一项重大决策。从2003年起,本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农村 合作医疗 制度 面临 问题 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3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