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我国低碳体育旅游发展的走向.doc
《旅游管理论文我国低碳体育旅游发展的走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旅游管理论文我国低碳体育旅游发展的走向.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低碳体育旅游发展的走向 廖春海10(广东医学院体育部,广东湛江524023)摘要:低碳体育旅游(旅游论文)将成为体育旅游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低碳体育旅游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体育旅游整体产业链需要节能减排;传统体育旅游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传统体育旅游与低碳体育旅游要求相差甚远;低碳体育旅游理念还缺乏全社会足够认识4个方面。发展低碳体育旅游的对策主要有树立低碳经济的环保理念;建立低碳体育旅游的激励机制;完善低碳体育旅游的绿色运营模式;加强整个体育旅游产业链的联合互助机制;培养低碳体育旅游领域的专业管理人才。关键词:体育经济学;体育旅游;低碳经济体育旅游不同于以往的观光旅游,也不同于单一
2、的体育健身活动,是体育与旅游有机相结合的一种特殊的休闲旅游生活方式1。体育旅游是以体育作为内涵、以旅游作为载体,体育提供资源,旅游带动市场。所谓“低碳体育旅游”,就是在我国“十二五”规划将“发展绿色和低碳经济”作为重点内容,全社会提倡节能减排,应对全球环境恶化趋势,保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宏观背景下倡导的一种体育旅游理念。国务院办公厅2009年12月3日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在这个文件中,除了提出大力推进旅游与体育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体育旅游,大力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滑雪、潜水、露营、探险、高尔夫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及宾馆饭店专用产品
3、外,更尤为引人关注的是推出了倡导“低碳旅游方式”这一概念。与此同时,首次将旅游行业定性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2。国务院办公厅2010年5月5日颁发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指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节能提高能效的贡献率要达到85%以上,这也给节能减排工作带来巨大挑战3。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行业定性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产业和新兴产业,就是在减排的大背景下,国家为配合低碳经济发展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积极信号4。中国单位旅游业增加值能耗为,约为全国单
4、位GDP能耗的1/6和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的1/11,因此旅游业是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的优势产业,且有很大的减碳潜力。另外,在旅游业发展和旅游消费过程中许多奢侈消费环节也助长了碳排放,旅游业拥有很大的减碳空间。据测算,按碳成本来说,如果旅游一年减排1亿吨,就相当于创造30亿美元的财富5。以上分析表明,我国发展“低碳旅游”的趋势不可阻挡,那么作为“低碳旅游”重要分支的“低碳体育旅游”也必将迎来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是体育旅游产业中“调结构和保增长”的新生力量。1我国发展低碳体育旅游的必要性体育旅游整体产业链需要节能减排体育旅游产业主要以体育旅游资源为凭借,以体育旅游设施为基础,通过提供体育旅游服务
5、满足体育旅游消费者各种需求的综合性产业。体育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度极高。每一项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会带动许多相关产业的发展。与体育旅游产业相关的产业主要指为体育旅游产业提供原材料服务等方面的上游产业和辅助产业;也包括与体育旅游产业共享某些服务技术,共享某些运营渠道而联系在一起的产业,如交通业、餐饮住宿业、大众娱乐业、商品零售业、联系通讯业等。以上这些行业均与碳消耗紧密相连,有大量温室气体排出,有的行业甚至耗能非常大6。这些状况与我国“十二五”规划将“发展绿色和低碳经济”作为重点内容,全社会提倡节能减排,应对全球环境恶化趋势,保持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宏观背景严重背离。因此,低碳体
6、育旅游发展必需考虑到其整体产业链节能减排的需要。传统体育旅游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传统体育旅游的发展大多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体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过分注重体育旅游经济利益,忽视体育旅游的社会人文、低碳生态等效益;在开发经营体育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缺乏详尽严谨的评估与规划制度,急功近利、盲目地开发经营。由于重开发、轻保护,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宝贵体育旅游资源人为的破坏与浪费。由于缺乏市场调查研究和详尽严谨的评估与规划制度,使得体育旅游产品的品质很多达不到低碳要求,低碳体育旅游方面的专业管理人才极度匮乏,忽略了对游客环保意识和低碳生态意识的宣传和教育,这些已经成为低碳
7、经济社会我国传统体育旅游产业进一步健康可持续发展发展的严重障碍。传统体育旅游与低碳体育旅游要求相差甚远体育旅游的综合性、复杂性和强关联性体现出体育旅游的超强带动性,所以传统体育旅游向低碳体育旅游转型既要通过自身的改进,也必须得到体育旅游产业相关产业的支持。然而现实中,随着新的体育旅游模式的不断开发,餐饮住宿业、旅游交通业、联系通讯业、商品零售业等越来越多的融入到体育旅游产业中。以上这些产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谋求利益最大化,使用大量的非环保产品,有的产业本身就是高耗能的高碳行业。因此,必须构建低碳体育旅游产业体系。从单一体育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到整个产业体系联动低碳发展,形成产业链条的有机联
8、动,做好体育旅游产业体系上每个环节的节能减排工作,实现体育旅游产业体系的低碳生态化路径,整体推动低碳体育旅游的实现。低碳体育旅游理念还缺乏全社会足够认识低碳生活理念从理论到实践需要广大人民的共同努力,最终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生活”7。传统体育旅游向低碳体育旅游转型的最大障碍首先是游客的观念,是游客对低碳体育旅游的接受程度。“低碳体育旅游观念”与“传统体育旅游享受”存在一定的冲突性,体育旅游在很多游客眼里是一种优越的体验享受,是一种随心所欲的消费和放松,而低碳体育旅游要求节约、要求环保、要求自律、要求低碳生活。很多游客会感觉低碳体育旅游是一种压力,是一种束缚;再有就是一些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旅游 管理 论文 我国 体育 发展 走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3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