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县域产业聚集的相关性分析.doc
《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县域产业聚集的相关性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县域产业聚集的相关性分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县域产业聚集的相关性分析摘要:城镇化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总结我国新型城镇化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县域产业聚集,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论证,可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县域产业聚集城镇化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迎来了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期,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工作、生活。
2、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大量投入,不仅提高了我国城镇化水平,而且促进了农村相关产业的发展,直接带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镇化发展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和科学的布局。以政府为主导的城镇化推进模式,可以有效地调集各方面资源,集中大量的资本、人力和物力,短时间内就能实现城镇化的发展目标(李强,2012)。城镇化发展的程度决定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城镇化发展初期,政府主导的城镇化推进模式具有很好的初始效应,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镇化持续发展后劲不足问题会逐渐显现。因此,如何在我国县域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合理规划城镇化发展途径、积极引导县域经济结构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是值得
3、深入研究的问题。为使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本文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着手,提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关键是县域产业聚集,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李冬晓,2012),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着眼于农民,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王婧翱,2013)。(一)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不同于过去的城镇化,它的“新”体现在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过去
4、的城镇化片面地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张和空间扩张,而新型城镇化突出的是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标志是要在本质上实现农民身份转变过程中伴随的文明化和现代化,而不是盖了多少住宅楼、有多少农业户口转变成了城市居民户口。否者,即使在城里打T-辈子,也达不到“人的城镇化”的要求。按照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科学理念,城镇化是以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的城镇化,而不是以房地产拉动城镇化。如果本末倒置,先造城后填人,这样的城镇化是一条歧路。传统的城镇化,是从“城里人”的角度看城镇化,其基本路径就是开发区、房地产,忽略“乡下人”,忽略了土地要素、提高效率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如果新型城镇化像过去一样演变成房地产化,不
5、仅不能驱动城镇经济增长,还会产生巨量的房地产泡沫,出现所谓的“鬼城”。因此,深入推进统筹城镇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引导人口向城镇聚集,才是广大农民想要的新型城镇化。(二)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农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带动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量主要来源于农业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以及现代服务业所涉及的各类主体。过去一提到城镇化,有一种观点是把城镇化与城市化联系在一起,认为城镇化就是城市化的一种延续。这种观点认为,城镇化的驱动力量是工业企业及房地产企业,要靠工业产业升级及房地产业的发展来拉动城镇化,这是一种将城镇化与城市化同质化的错误观点。从我国国情和已有国内外城镇化经验看来,我
6、国新型城镇化的定位应该是我国农业经济转型、产业全面升级和现代服务业所带动的城镇化。城镇化要遵循城镇化的科学发展思路,不能忽略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的农业人口,离开了农业人口的城镇化不是真正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一定是围绕农业经济产业升级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量是农业经济产业升级所涉及的各类主体,包括地方政府、现代农业企业及上下游产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等。(三)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农业振兴带动农业人口市民化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是以为进城的农业人口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居民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和基础的城镇化。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就业,就业就需要产业的支持。没有产业支撑的新型
7、城镇缺失活力和竞争力,不可能长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在未来20年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要完成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的历史任务,必须要发展新型城镇化,其实现途径就是要以现代农业振兴带动农业人口市民化,推进教育公平化、均衡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以现代农业振兴带动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新型城镇化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城镇化推进方式。即首先由国家在顶层设计、政策规定、发展方向等方面做出统一部署,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政策、法律方面的支撑;然后由地方政府在产业规划、城镇建设规划、招商引资、配套服务业等方面做出统一安排;第三是由农业及相关行业和企业在项目。
8、规划、资本运作、项目执行等方面付诸实施;最后是农民以土地、宅基地入股相关企业,并参与企业的生产运作。(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五化”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对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较长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定位必须建立在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上,这是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袁常青,2013)。新型城镇化的终极目标是农村土地集约化,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以及.农民生活市民化。而原有城镇化是定位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小城镇建设,其目标是力争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过去30多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 城镇 发展 产业 聚集 相关性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38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