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资源保护概况浅析.doc
《我国水资源保护概况浅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水资源保护概况浅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水资源保护概况浅析 周艳妮(甘肃名族师范学院 历史文化系 甘肃 合作 74700) 【摘 要】 广义上的水资源保护包括水量保护和水质保护两方面的内容。本文从水资源的特点,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开发利用状况及其开发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提出保护水资源的相关措施,即,通过行政,法律,科技,经济等手段合理开发,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的质量和水量供应,防治水污染,水源枯竭,水流阻塞等,满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从而要求我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水资源贡献力量。【关键词】 水污染 水质恶化 节约用水 废水回用 水资源水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源,分布于由江,河,湖,海和地下水,大气
2、水分及冰川共同构成的地球圈层中。据统计,地球上存在的总水量约为1.37 Km3 , 其中海水约占97.3,淡水仅占2.7。水除供饮用外,更大量的用于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将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回流水及其他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造成江,河,湖,地下水等水源的污染,引起水质恶化,同时在一些落后的地区存在着这样的现象,规定自来水用户每个月必须使用规定的用水量,即使在未用够所规定用水量的情况下,继续按规定水量收费,这使民众有意无意的多用以完成规定的用水量,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使水资源显得更加紧张,水危机加重,这些种种行为和现象表明,水资源保护非常重要。迫在眉睫。1.
3、水资源的特点1.1 循环再生的特点在地壳表层和围绕地球的大气层中,生物体以及岩石体内部都分布有不同程度,不同形态的水,形成地球上的水圈,并同地球上的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共同组成自然圈。其中水圈是联系其他圈层的中间枢纽,也是最活跃的圈层。在太阳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断变为水气上升到大气圈中,然后遇到成雨条件,在空中凝结成固态或液态的水,受地心引力的作用回到陆地或海洋。这种循环有局部性和全球性两种。前者在水文学上称为小循环,即水从海洋或陆地蒸发,有以降水的方式直接回到海洋或陆地上。后者则称为大循环,即海洋上的水蒸气飘移到大陆上空,并以降水方式落到地面,这些水除了就地蒸发,产生新一轮的小循环,还
4、产生径流回归海洋,这种循环是无限的。1.2分布不均的特点 我国水资源在丰水年,枯水年;地区分布,时间分配上存在差异性。我国丰水年年径流量为29010亿m3,枯水年年径流量为23590亿m3,两者相差5420亿m3,我国沿海东南诸河丰水年年径流量为3609亿m3,枯水年年径流量只有1611亿m3,年内分配又极不均匀,6080的径流量集中在汛期半年,其中50左右集中在78月,甚至有的地区或有的年份一个月的流量是全年径流量的1/3。我国径流地区分布不均的现象亦非常显著。黄河流域以北广大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60以上,而径流量仅为占全国土地面积19的长江流域的一半。成为全国人水,地水矛盾的重点地区。我
5、国径流还存在垂直变化的规律,即在山地的迎风坡径流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我国水资源比较丰富,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少。中国北方黄,淮,海三个流域人均水资源为全国人均的1/5,淡水资源短缺的形势更加严重。1.3多功能的特点 水资源在自然界中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功能特性,在人类社会活动,自然环境中具有城乡生活供水,农业用水,水力发电,水上航运,生态环境用水以及水生养殖等多功能的作用。在各个方面都具有重大作用,因此,它成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不可缺少的基本资源。1.4水质受人类活动和自然条件变迁的影响 水资源包括数量和质量两方面的含义。质量不好的水,非但失去经济价值,还会酿成后患,水质不是一成不变的。人类产生的生活
6、污水,工业废水等都适应期水质变差的因素。如果没有防护措施,人类活动和自然变迁都可能随时随地改变其质量,使符合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需要的水变成有害的物质,失去其利用价值;反之会朝好的方面发展。1.5 利害的两重性和不可替代性 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指的就是水利和水害的两重性,即,他对人类活动和自然有着不可估摸的作用,但也对其有破坏性,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是水资源有别于其他自然资源的又一特征;同时,它又是不可替代的,我们可以用人造金刚石代替天然金刚石,可以用核燃料代替煤用于发电,但我们却无法制造替代品或利用其他自然物质代替水。2.我国水资源状况2.1地区分布不均与水土资源组合不相适应我国水资源南
7、多北少,东多西少,与人口,耕地,矿产等资源分配极不匹配。长江及以南水系的流域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及其以北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3.5,其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19.2.2洪涝灾害威胁国家安全 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损失巨大,1993年至1998年,全国主要江河发生的六次洪水导致经济损失1.15万元,占同期国家财政收入的1/5。国家加大对水害的整治,投入大量的资本,同时,水害对人类和自然产生的巨大破环性也是不可估摸的。2.3 用水浪费严重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只有0.4左右,发达国家为0.70.8。我国万元工业产值用水量为100m
8、3左右,发达国家为10 m3左右。对水资源的浪费,不仅仅是因为我国对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更深是因为我们的人民对节水,保护水资源没有意识。因此加强科技投入和人民素质的教育对节水保水具有重大作用。2.4 生产力布局不考虑水资源条件 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加快经济的发展,在部分缺水地区盲目发展耗水量大的作物和工业,盲目开荒,造成土地沙化。这些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矛盾。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我们不能用破坏生态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解决人类与经济生态问题的要求。3. 我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 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总的来说,人类在古代努力适应水环境的变化,力图达到趋
9、利避害,增利减灾的目的。而在近代社会则为兴利除害,在适应水环境基础上努力改造自然,改造水环境,注重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和生态平衡。在我国的用水中,农业用水占88.2,工业用水占1.5与世界上先进国家相比,工业和城市用水所占的比例较低,农业用水所占比例过大。总用水水平较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及用水结构的调整,我国用水的水平将进一步提高。3.1 农业用水 农业是我国用水的大户,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80以上。北方农业用水的比例高达86.7.在北方农业用水中,地下用水量占农业总用水量的24.2。在农业用水中,通常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这样即对水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也易造成土地的盐
10、碱化,是非常不合理的方法,而南方的农业用水与北方相比则少得多。3.2 生活和工业用水 目前,我国生活和工业用水所占比例较小,仅占全国总用水量的12左右,不足世界工业用水总用水比例的1/2,我国城镇生活人均日用水量为117升,与国外相比较低,国外一般大城市人均日用水量在200-300升,最高达600升,地下水在我国城镇生活用水中占据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由于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平衡,我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程度,在不同地区差异较大,极不平衡。3.3 地下水开发利用状况 我国地下水资源,在开发利用程度上个地区极不平衡,差异较大。总的来说,我国北方的地下水资源的开利用程度要高于南方。尤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水资源保护 概况 浅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3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