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手机阅读研究现状述评.doc
《我国手机阅读研究现状述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手机阅读研究现状述评.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手机阅读研究现状述评A Review of Research on Mobile Phone Reading摘要 本文通过文献调研,从手机阅读基础理论研究、相关技术研究、手机阅读市场研究、图书馆手机阅读服务以及用户研究等5个方面对我国手机阅读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指出各学者对手机阅读的基础理论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而其他4个方面尚有不少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关键词 移动电子商务 移动阅读 手机阅读 中图分类号 G252Abstracts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survey and analysis, the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on
2、 the mobile phone reading from the aspects of basic theor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mobile phone reading market, library mobile information service and user. Then points out that the research on basic theory has gotten some achievements, but in-depth research should be carried out on the other theme
3、s.Keywords mobile electronic commerce mobile reading mobile phone reading1 引言2003年,日本3G业务大量推出之后,手机阅读市场得以出现,当年其手机图书出版额达到20多亿日元,从而开创了手机阅读的先河。随后日本手机阅读市场呈现爆炸式发展,至2010年已经接近1000亿日元。手机阅读在日本的成功给文化类似的中国移动通信运营商带来了遐想,尽管我国手机阅读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国内三大移动通信运营商已将手机阅读定位成继手机音乐之后最具潜力的增值业务。CNNIC(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
4、tion Cente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2年1月发布的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1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1。手机阅读的蓬勃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来自多个学科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手机阅读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探讨。为了解我国手机阅读的研究现状,本文从手机阅读基础理论研究、手机阅读相关技术研究、手机阅读市场研究、图书馆手机阅读服务以及手机阅读用户研究等5个方面展开述评。2 手机阅读基础理论研究手机阅读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不少学者对其定义、特征、出现背景、影响及意义等基础理论展开了研究。有学者指出,手机阅读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首先,手
5、机作为一种新媒体,存在着比电脑更普及、比报纸更互动、比电视更便携、比广播更丰富的优势;其次,手机的产生推动了碎片化在受众中的影响,碎片化时间引起了碎片阅读;最后,传统媒体的竞争已经趋向饱和,手机成为了媒介产业发展新的突破口。此外,拥有大量内容版权的网络原创文学供应商和传统出版业也成为了推动手机阅读出现的重要力量2。一般而言,手机阅读是用户以手机等移动设备为终端,通过无线/移动通信网络访问、接受、下载所需信息,并在移动终端上浏览、收看(听)的阅读活动。其技术实现方法随移动信息技术的进步而发展,从SMS(短信息)、MMS(多媒体信息)到WAP、Web直接上网等3;楼向英从比较的角度出发,认为手机阅
6、读是相对于传统纸质文献阅读的一种新的阅读形式,它不需要配备专用的手持式阅读器而以手机为阅读器,阅读的一般是以数字形式出版的多媒体信息或文本信息4。手机阅读最突出的特征是其方便性,另外还有目标用户以18-30岁的年轻人为主、内容讲究短小精悍以及个性化阅读等特征。当然,手机阅读也存在着屏幕相对较小、翻页频繁、容易引起眼睛疲劳而不利于长时间阅读等不足5。手机阅读的出现,对于读者和服务提供者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读者而言,手机阅读满足了人们在移动环境下的阅读需求,是传统移动阅读在新的技术条件下的发展。另一方面,手机阅读在满足人们移动信息需求的同时,将会激发、促进人们的移动阅读行为,形成新的阅读行为习惯
7、。对于服务者而言,手机阅读的兴起与普及将带动手机阅读服务的崛起,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繁荣。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服务商、移动终端提供商、传统出版机构、数字出版技术供应商以及图书馆等各类信息服务机构纷纷进入了手机阅读服务领域6-7。简评:手机阅读基础理论研究是本领域中开展得比较早,成果比较多的主题之一。从现有研究来看,各学者对手机阅读的基础理论已经基本达成共识。相信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关于基础理论方面的探讨将会逐步减少。3 手机阅读相关技术研究手机阅读作为一种依托于无线网络的新型阅读模式,自然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因此相关技术的探讨也成为了手机阅读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如董瑞志等指出,手机阅读系统
8、分为基于SMS的阅读系统和基于WAP/WML的阅读系统两种类型,在此基础之上,对基于J2EE和J2ME手机阅读系统的系统需求、核心工作流、开发方法和技术选择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开发了相应的手机阅读原型系统8。在手机阅读相关技术研究中,最受关注的主题是手机图书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贺利娜等人则利用TD-SCDMA的数据通信优势以及现有的嵌入式平台及其成果,提出并构建了一种基于TD-SCDMA和CDMA 2000的手机图书馆设计方案9;方玮等人以清华大学图书馆提供移动读者服务为例,介绍了基于资源整合的手机图书馆WAP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0;朱雯晶等以上海图书馆推出的智能手机客户端程序为例,总
9、结了手机客户端研发的实践和经验,并探讨了智能手机如何利用其优势整合图书馆业务,在未来与移动计算实现更好的结合与发展11;丁夷与金永贤提出了一种与系统无关、平台无关、终端无关的通用手机图书馆服务系统的设计思想,并利用Struts、Spring和Hibernate等三种开源框架构建了手机图书馆服务系统12;此外,王泽贤实现了手机图书馆系统与ILASII的集成接口,以便于用户通过手机实现对ILASII系统的访问13;白如星等为了解决手机阅读时无法有效显示大量文献信息的局限性,尝试利用缩略语转换的方式来压缩在手机上展示的文献信息,并为此设计缩略语转换系统,通过系统运行时间和不同领域文章的压缩效果等实验
10、表明,系统压缩效果明显14。简评:从现有研究来看,手机阅读相关技术已经引起了学者的关注,并且也开发了若干手机阅读系统和手机图书馆系统。但总体而言,现有系统大都还难以充分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日新月异的现代信息技术则为手机阅读系统的完善提供了契机。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手机阅读的相关技术研究将会是持续受到关注的热点话题。4 手机阅读市场研究手机阅读的迅猛发展离不开移动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的大力推动,手机阅读市场相应地演变为多方逐利的重要阵地,与市场相关的问题随之成为了该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如王荣指出,手机报纸用一种21世纪的方式向渴望得到新闻又忙于行路的公众提供了一种快乐阅读的享受,纸质媒体应开通“
11、手机版”以开拓其新的阅读终端和广告创收盈利新模式15;杨金龙则认为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正在改变着人们的阅读习惯,而就在人们的手指灵动之间,一个全新的产业与消费链条正在形成,移动运营商、拥有内容资源的媒体、原创作者等都从手机阅读产业中获利不浅16。针对我国手机阅读市场现状,不少学者也展开了分析,如陶兰霞与吴迪指出,移动运营商应通过关联产品销售、为不同人群订阅手机阅读产品、建立知识资源自主平台等措施来实现更大的盈利17;王位斌与贾丹华则对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大运营商的手机阅读现状与发展策略进行了详细解读,建议中国移动采取提供优质的内容、社区化运营、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和建立自营销系统的发展策
12、略18。对于我国手机阅读市场存在的关键问题,李兵认为版权保护是手机阅读进一步发展的瓶颈19,吴勇毅认为瓶颈问题是同质化20;而赵经纬则认为标准统一问题首当其冲,如何针对不同的内容、终端和网络制定规范的标准和灵活的商业模式成为了手机阅读产业面临的一大挑战21。简评:近年来,我国的手机阅读市场受益于巨大的手机网络用户群体而飞速发展,市场前景广阔,但同时也问题多多。现有研究对这些问题展开了一定的探讨,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研究略显不够,也没有完全解决手机阅读市场中的主要问题。因此,如何发展、完善手机阅读市场应是科研人员继续关注的话题,当然更会是移动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等市场参与者关注的焦点。5 图书馆手机
13、阅读服务研究面对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服务提供者,自然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提供包括手机阅读服务在内的多项移动信息服务。从2000年开始,我国图书馆开始通过手机通信网络开展服务,但主要是通过短信息的方式为读者发送新书信息、无线查询等服务内容,手机阅读服务尚未得到重视22。2004年,吴志攀预测随着无线网络的深入发展,手机阅读时代即将到来23;2007年,陈素梅指出,在手机图书馆的各项业务中,手机阅读初露端倪,图书馆与手机阅读企业和语言企业联合,将可共同打造阅读新天地24;峁意宏也认为手机阅读正成为阅读的新潮流,图书馆有必要适时地为读者提供手机阅读服务,应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手机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手机 阅读 研究 现状 述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3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