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本文描述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分析了当前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如融资方式单一,客流预测结果与实际运营客流量误差偏大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和土地利用的不协调。并对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提出了建议,指出应拓宽融资渠道,寻求合适的客流预测方法及深化城市轨道与土地的互动。进一步推动城市轨道的发展。 关键字: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对策 1.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 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经历了40多年的发展历程。从19651976年建设了北京地铁一期工程(54km)开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城市客运量大幅增长,在一些特大城市,单纯采用常规公共
2、交通系统已不能适应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需求,运输效率更高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入快速发展阶段, 1999年以后,国家先后审批了深圳、上海、广州、重庆、武汉等10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并投入40亿元国债资金予以支持,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在内,全国已建和在建轨道交通项目的城市有10个,新申请立项准备建设的城市有8个,建设速度大大超过前3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教授指出:“目前,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已达1000多公里。预计到2016年,在建轨道交通的城市将近30个,运营里程将突破2400公里,总投资近1万亿元”。“未来我国的城市圈将逐渐形成城市中心区采用地铁、轻轨,城区
3、与郊区及卫星城间采用市域铁路,即内轨外铁布局模式,构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基本骨架”。 2. 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的问题 目前,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起步较晚,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仍比较缺乏,我国当前城市轨道交通面临着诸多问题。 2.1 投资和运营成本巨大, 融资方式较为单一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建设规模大、技术要求高、项目投资大及建设周期长的特点。一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网一般有百余公里至数百公里 ,每公里造价达34亿元人民币,涉及现代土木工程、机电设备工程的许多高新技术领域,单线建设周期要45年,线网建设一般要3050年。巨额的前期投入往往给当地政府带来过大的财政负担。 运营过程收支难
4、以平衡,投资回收慢,贷款压力大。目前世界上除香港地铁外,绝大多数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亏损需靠政府财政补贴。以北京为例,由于实行地铁月票及相关的福利政策,市政府每年需拿出上亿元资金对地铁公司进行补贴。在我国,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的融资方式是“政府出资+贷款”的模式,基本是政府以注册资金的形式投资,沿线各区以建设项目的动拆迁工程折算出资,资金缺口以银行贷款解决。这种资金筹措方式限于政府财政的能力。除上海的地铁1号线、2号线以外,项目公司的资本结构中股权资金和债务资金的比例一般为46,如上海地铁1号线北延伸项目、M7线项目,实际资产负债率达60%以上。这一资本结构形成我国现有城市轨道交通高
5、负债经营的基本特点。 2.2 客流预测结果与实际运营客流量误差偏大 客流预测的可信度是困扰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的一大难题,人们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偏见也大都源于客流预测结果与实际客流偏差较大的现实。我国早期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采用客流转移法,现在普遍采用“四阶段法”,但每个城市对于“四阶段法”的理解不同,按照该方法建立的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模型都有一定的不同。其中,交通分配模型大部分采用国外的些参数,与我国城市的发展状态和交通出行特征具有较大的不同,造成了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结果与现实相差较大。如2010 年的客流预测表明,广州新城和黄阁以北的早高峰区间客流断面不大,均在每小时9
6、000人次以下,说明沿线客流增长仍需要一定时间培育,否则会有客流少、运营效益不佳的风险。没有客流会造成资源浪费,有客流而缺少运营车辆,同样也是一种资源浪费。许多城市的地铁站十分拥挤,尤其是在上下班的高峰时段,其主要原因是缺少足够的运营车辆,致使行车间隔时间过长。 2.3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和土地利用的不协调 土地利用和交通是一个互动的单向循环系统,城市轨道交通对此体现得更加明确。城市轨道交通的“诞生”刺激沿线土地的高密度开发,而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和站点分布特征的不同又影响土地开发的强度和利用模式。事实上,以往由于对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的关系规律缺乏认识,未能很好地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和土地利用的良
7、性发展,有的线路为降低造价,选择了城市部分原有国铁线路,但沿线用地性质多为工厂,保证不了充足的客流,造成更大的资源浪费。 3. 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建议 3.1 积极探讨多渠道和多元化投融资方式 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可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一是建立专项基金,喂轨道交通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二是制定法规,适当扩大外资渠道,可以利用项目融资、融资租赁、资产融资等各种方式进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三是积极鼓励项目业主多渠道筹资,项目业主应有较强的融资手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条件下,通过股票、债券等融资手段也是可以筹措资金的。同时,利用沿线权益增加资金来源,如对轨道交通项目沿线土地进行综
8、合开发和经营,通过土地升值以获得一定的利润。另外,通过招标转让地铁站等市政设施发展权,可以将项目的重要工程如车站等设施交由发展商建设;用拍卖站名、地名等方式也可以募集海内外的资金;沿线广告也有不少的收入,等等。 3.2 寻求适合城市特征的客流预测方法 客流预测的本质是把握城市的出行特征,每个城市的出行特征各不相同。这个特征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出行模式,在一定的历史、经济和社会环境下,城市的出行特征也会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寻求适合我国城市特征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方法,就是要寻求我国不同城市内在的出行特征;把握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成长的规律及影响因素;强化对出行链方式及个体出行特征的预测分析;加强
9、基础数据的收集,建立不同城市的交通数据库;针对不同城市类型,建立预测模型并开发预测软件系统。 3.3 深化城市轨道交通与土地的互动 应挖掘城市轨道交通与城市用地的深层规律,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形态对城市用地的影响、线路及车站周边的用地开发模式及规模、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在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时,不仅要考虑其交通功能的实现,也应注重其作为城市重要的功能建筑和节点的考虑,强化城市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的规划控制及综合开发利用。 4. 结论 总之,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还是一项新兴事业,在其建设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笔者在研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几个问题,提出加快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发展的几个建议如拓宽融资渠道,寻求合适的客流预测方法及深化城市轨道与土地的互动等。希望能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起到一点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董焰,单连龙.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十年发展趋势及政策导向 J .城市轨道交通研 究,2004 (3) :6 2 刘泳,周玉斌. 交通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共生机制研究 J . 城市规划汇刊, 1995 (5) : 24-28. 3 周千峙. 发展我国大城市交通的研究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3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