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doc
《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摘要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对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提高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环节。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包括创新能力差、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中国制造业的实际情况,从中国制造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参考国外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中国制造业提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础,采取正确的产业发展战略为重点,降低税负水平和成本,打造中国制造国际品牌,使中国制造业又好又快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关键词:制造
2、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自主品牌The status,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manufacturing industryAbstractManufacturing is a national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not on
3、ly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Manufacturing in China at present stage compared with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cluding the poor innovation ability and irrati
4、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enterprise tax burden is overweight, and the cost increas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international brands.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starting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of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5、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erence of foreign successful experience, put forwar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bility as the foundation, take the right industry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the key point, red
6、uce the tax burden level and cost, create international brand made in China, make Chinas manufacturing industry, nice and fas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self-ownsdbrand目 录0引言11制造业概述11.1制造业基本概念11.2制作业的作用22我国制造业的发
7、展现状42.1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快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42.2工业体系齐全、产值相对高52.3中国制造走向世界53我国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63.1自主创新能力薄弱63.2产业结构不合理73.3企业税负过重、成本增加83.4缺乏中国制造品牌94我国制造业发展对策分析104.1全面加强自主创新104.2调整产业结构114.3减轻税负、降低成本124.4打造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品牌12结 论14致 谢15参考文献16我国制造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分析0引言纵观现代工业强国,制造业都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以上,70%-80%的经济财富来自制造业,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基础和主导作用,是国家经济最重要的物
8、质保障,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不断巩固,中国经济开始走向世界,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快速,在短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工业成就,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之一,并且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和工业化体系完整建设。但是随着经济的转型,世界制造业的不断转移,制造业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也逐渐表现出来,创新能力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税负过重和成本增加、制造业缺乏国际品牌等一系列问题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内外发展形势,中国制造业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既面临许多很难预见和可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同时,也处
9、于重要的发展历史机遇时期。中国制造业要敢于面对挑战并且抓住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有效化解制造业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中国制造业可持续快速发展和制造业强国的建设。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深入分析中国制造业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经验基础上,根据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实际环境,提出一些符合中国制造业情况的建议与发展对策,从而使中国制造业抓住发展机遇,打造制造业强国。1制造业概述1.1制造业基本概念制造业是指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
10、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1。根据最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4754-2011),制造业属于门类C,共分为31个大类(见表1),指经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后成为新的产品,不论是动力机械制造,还是手工制作;也不论产品是批发销售,还是零售,均视为制造2,本文主要从整个宏观上对制造业进行分析。表1 中国制造业31大类代码及名称代码名称代码名称13农副食品加工业2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14食品制造业3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31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6烟草制品业32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7纺织业33金属制品业18纺织服装、服饰业34通用设备制造业19皮革、毛
11、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35专用设备制造业2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36汽车制造业21家具制造业37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22造纸及纸制品业38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23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4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40仪器仪表制造业25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41其他制造业26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42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27医药制造业43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28化学纤维制造业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1.2制造业的作用1.2.1制造业是国家经济最重要的物质保障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整个国家经济
12、、政治、文化的运行与发展都离不开制造业。制造业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很重要,如果没有制造业,农业就没有了生产的工具设施,也就谈不上农业的发展和进步3,先进的制造业可以提高第一产业的生产效率和工业化程度,解放出更多的劳动力从事其他产业;同时,制造业产业链的延伸就是第三产业,比如手机制造后,就需要一系列的售后服务,创造出许多就业岗位,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推动作用。2009年到201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32.8%、32.5%、32.0%、31.1%、31.5%,另外,我国制造业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2.9%,制造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
13、度,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同时,制造业占我国出口总额的80以上,国家财政收入的40%以上,提供8000多万的就业工作岗位4,为中国工业现代化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重大贡献。图1 2009-2013年中国制造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从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的历史进程来看,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实现工业现代化的基础,例如美国、德国、日本,因为拥有强大的制造业作为基础,所以成功的步入现代工业化国家。但菲律宾、南非等一些国家,在一段历史时期经济出现快速的发展,由于缺乏制造业的支持,经济发展不能长久保持下去,只是简单的昙花一现。1.2
14、.2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表现上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沃麦科出的改变世界的机器曾经畅销全球,作者在开篇就说:“一个国家要生活的很好,首先必须生产做好。”这句活深刻的表达出,制造业对于一个国家的重要性,一个国家制造业发展的程度对这个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载体。根据国际惯例,制造业也是区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重要标志,一个国家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将受到严重威胁;只有拥有强大的制造业,中国才可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在发达国家,制造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的20%以上,70%-80%的财富来自制造业,国际上最大的跨国公司
15、100强中,80%集中在制造业当中2。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各国经济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导致世界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影响着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世界工业体系中的扮演角色位置和核心竞争力,美国、德国、日本是现在世界上最发达的制造业国家,他们也代表了世界最先进、最发达的制造业水平。因此,中国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必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使之达到世界最先进、最发达的水平。1.2.3制造业是先进科学技术的实践载体制造业是科学技术的实践载体,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制造业的发展。没有制造业,科学技术就无法存在与创新;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学技术
16、的支撑,不管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很难实现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一定要明确科学技术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科学技术的革新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的发展历史也是科学技术进步的标志。比如说,计算机的发明使人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推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并形成了以计算机为主体的相关产业。国际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发展先进的制造业与相关技术,如美国根据本国实际情况为发展先进制造业,提出了许多需要优先发展的科学技术,主要包括工艺集成开发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自适应信息化系统、柔性可重组制造系统、新材料加工技术、纳米制造技术、生物制造技术和无废弃物制造技术等5。科学技术一旦转化为生
17、产力将极大地提高制造业水平,中国必须重视发展先进科学技术,实施科技强国战略,使中国科技水平达到或超越发达国家,才能成为世界工业化强国。2我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2.1改革开放以来发展快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制造业发展速度是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制造业增长率快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使制造业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水平与规模不断扩大,提升了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从表2可知,198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只占到全球的1.4%,为美国的1/15,世界排名未进入前十名;200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32255亿元,占世界制造业比重的7.0% 排名在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位居
18、世界第四位6;2009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134265亿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15.6% ,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制造国5;到201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210689亿元,占世界制造业增加值的20.8%,超越美国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名不虚传的制造大国之一。中国制造业已经参与到国际制造业分工体系中,成为世界制造业不可分割的重要一部分。表2 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制造业比重和世界排名(单位:亿元)年份制造业增加值(亿元)占世界比重(%)世界排名198021921.4282000322557.04200911011815.62201321068920.81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2工业体
19、系齐全、产值相对高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候,尽管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清政府却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重视农业而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在之后的历史里因工业力量薄弱任各国列强欺负和宰割,经历了近百年的屈辱史,直到新中国成立,才真正重视和发展制造业,进行三大改造,举全国之力发展制造业。经过60多年的风雨征程,中国制造已经硕果累累,工业结构由门类单一到门类多样化、由低级制造向中高端制造开始发展,建立了具有一定技术水平、门类齐全的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特别是航天航空、生物制造、巨型计算机研发、海洋工程、先进铁路交通、新能源汽车等装备制造能力明显提高,产业发展出现迅速多元化局面。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按照
20、国际标准工业分类,在22个大类中,中国在7个大类中产量名列第一,钢铁、水泥、汽车、造船、服装、集成电路、手机等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例如,中国钢铁产量是美国、日本、俄罗斯和印度四个国家总和,水泥、煤炭产量也几乎达到全球产量的一半,还有家电产品等等。从制造业的地区分布来看,改革开放以后,沿海地区特别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受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大量引进外商投资,许多国际制造业转移到我国沿海地区,占到整个引进来制造业的70%以上,电子制造业、纺织业、汽车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迅速形成规模,制造业形成“阶梯式”空间分布。进入21世纪,伴随着我国进行产业升级改造,
21、国家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给予很大的扶持,大量的制造业向内地转移,在这一轮制造业空间分布的调整中,制造业开始多元化平衡分布,显著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合理化分布和工业体系的完整。2.3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从“引进来”到“走出去”,标志着中国制造不断强大并且走向世界,代表着中国企业与国际社会的深度接轨和融合。伴随着一大批制造企业开始走向世界,塑造了中国制造新形象。以中国高铁为代表,高铁从引进来到走向世界的时间短短不到5年,其技术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世界先进水平,高铁的走向世界,是中国制造迈向世界的重要一步。1995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制造企业仅有3家;2000年发展到了10家企业上榜;而在2014年
22、的时候,中国已经有100家企业榜上有名,仅排在美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制造企业已经积极的、广泛的融入世界制造业分工体系之中, 成为世界制造业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与强大,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进入21世纪,伴随着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加快与国际规则接轨的步伐,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出现快速增长趋势,其增长速度远远超过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为211.6亿美元,而同期的外商直接投资额为630.2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额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的3倍;到2013年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达1078.4亿美元,
23、同期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已经下降到100亿美元,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额是外商投资额的10倍以上。一系列的数据表明,中国制造业已经走向世界,对世界制造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我国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3.1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纵观世界制造强国历史,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目前,发达国家拥有全世界86%的研发费用投入、90%的科技发明专利10。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增加值虽然已经居世界首位,由于一直坚持“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策略,在制造技术的发展上存在着重引进轻创新的思想,许多行业只看到短期收益,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自主研发的努力7,直接依靠外国先进技术进口,造成中国制造业的制造业技术水平远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制造业 发展 现状 问题 对策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3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