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在经济活动中的可行性研究以南通市为例毕业论文.doc
《循环经济在经济活动中的可行性研究以南通市为例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经济在经济活动中的可行性研究以南通市为例毕业论文.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循环经济在经济活动中的可行性研究-以南通市为例摘 要“循环经济”这一概念传入我国是近十年的事。目前也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还存在许多适应之处。诸如思想现念、内外环境、经济条件、体制和政策等都需要调适,因此要提高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深刻了解循环经济在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促使生产力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关键词:循环经济;经济活动;影响;对策;措施AbstractThe concept of a circular economy was introduced to Chi
2、na in the last ten years. It has aroused great concern from peop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ircular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re are still many shortcomings. Such as ideas,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economic conditions, system and policy needs adjustment, therefore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
3、ng of circular economy, a profound understanding of circular economy in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econom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forming the mode of economic growth. Take effective measures, vigorously develop the circular economy,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
4、elopment of productivity is the last new step, realize the grand go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Keywords: circular economy; economic activity; influence; countermeasure; measures循环经济在经济活动中的可行性研究-以南通市为例 1 绪 论1.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是源于人类对工业革命以来出现的生态危机和资源问题的深刻认识和自我反省,其人文响应的重要表征就是在区域层面的发展实践。自20世
5、纪90年代循环经济理念被引入中国后其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政府、企业等也都积极采取有关措施以期望加快实践步伐推动循环经济在区域层面上的具体深入。但由于指导理论的单薄使得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实践面临着诸多问题。因此构建关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是目前区域循环经济研究面临的重要基本命题之一。循环经济模式作为一种更高级的发展模式,愈来愈受到世界的关注,对于我国一个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来讲,循环经济的发展更具必要性和紧迫性。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新的探索课题,所以出现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落后。企业工艺和技术装备落后是我国经济增长缓慢、效益不高、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目前
6、我国关键技术设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15%。我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比较落后,环保产业的总体水平只相当于国际上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循环经济发展投入不足。虽然国家在资源综合利用和节能方面有一些资金支持,但还未从循环经济的整体发展考虑建立完善的支持体系,在金融、税收等政策方面也还缺乏必要的支持。企业在短期内排污费的支出总体低于发展循环经济所需要的资金投入,因此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企业实践循环经济的积极性不高,投入力度小。全社会对循环经济的认识程度还不够,思想观念还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人们往往比较注重经济数量的增长,而忽视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这在一定程度
7、上成为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目前,由于宣传和教育的不足,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还没有广泛地深入人心。循环经济建设的应用技术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求。从我们调研的企业看,整体技术水平、装备等还比较落后,技术含量不高,如一些资源利用企业生产条件较差,极易产生环境的二次污染,而要增加投资、改善设备,势必增加企业生产成本,这些企业目前还缺乏投资能力,只能维持现状,这种种因素阻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发展尚处于萌芽状态,许多企业规模小,效益差,生存比较艰难。据2003年统计,全市268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中,全年生产总值仅有9.36亿元,仅占地区生产总值GDP的0.9%,规模以上企业仅有26家,占资
8、源综合利用企业总数的8.7%。因此,资源综合利用企业整体还未形成规模发展的格局和气候。1.1.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位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方式,其实质是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发展效益2。 (2)现实意义改善南通市的环境不仅是生态问题,也是关系到江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问题。以南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基本框架、运行机制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更为清晰的认识长江三角洲地带循环经济发展与承接产业转移之间的相
9、互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这对全省的循环经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可以保障“示范区”按要求建设,实现“示范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这具有很现实的意义。1.2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新的“循环式经济”代替旧的“单程式经济”是人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可以视为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在环境运动兴起的初期,鲍尔丁提出必须从经济过程思考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他认为,地球就像在太空中飞行的宇宙飞船,“飞船”靠不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资源而生存。如果人们像过去那样不合理地开发资源和破坏环境,超出了地球的超载能力,
10、就会像宇宙飞船那样走向毁灭。国际社会开始有组织地进行环境整治运动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并没有主动地沿着先行者的思路进行下去。当时,世界各国关心的问题仍然是污染物产生之后如何治理以减少其危害,即末端治理的方式。而80年代,人们已经意识到要用资源化的方式来处理废弃物,这一思想的进步是循环经济的发展有了初步的开始。但对于污染物的产生是否合理以及是否应该从生产和消费源头上防止污染的产生这一根本问题,各国仍然缺少洞见和举措。国外直接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文献并不多,但是循环经济的思想、理念在有关废物回收利用、清洁生产、产业共生、工业(企业)生态的研究中已有充分体现。下面将对有关文献的主要观点和研究结论
11、进行简单介绍和评述。早在1927年Cleme就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为了避免被其他行业或者同一行业其他公司的竞争击系统的基本区别是自然系统倾向于回收它们的废物,而经济系统却没有这种固定的倾向去回收废物。因此,为了尽可能的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减少废物的产生,必须在废物和资源之间建立一种有效的联接,使得在一个部门、企业、生产环节以及消费之后的废物成为另一生产过程的原料或半成品再次进入生产体系,进而达到循环利用的目标。当然这种联接能否自动实现,关键在于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是否有足够的动力去建立这种桥梁。经济活动的主体都是理性的,他们不可能因为考虑到资源环境的压力而主动放弃唾手可得的经济利益,除非减少资
12、源利用和减轻环境污染对他们本身来说也是有利的。实际上败,副产品商业化的发展是必须的。他的这一思想就包含了废物(或副产品)循环利用的理念。自然与经济,有效的废物回收利用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参与者的成本。Gertler(1995),Lwoe仁996);Sehwarzandsteininger(1997),PeekandASS,iates(1995)Korhonentlol(2999)等人的研究表明:用回收的废物代替原材料能够显著地降低接受公司的成本。因此,建立有效科学的循环经济系统不仅能够减少资源利用和环境污染,而且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循环经济的思想更多的体现在有关工业生态的研究文献之中。关于
13、工业生态的内涵,国外学者有不同的表述形式。FrSchar(1992)认为工业生态可以看作是工业新陈代谢相似物的自然拓展3。而AyreSRu(1997)则认为在一个短时期内,工业新陈代谢与工业生态这两个术语是同时存在的,并且可以互换使用的。在ScOlw(1994)看来,工业生态意指全球工业文明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以及单个产业用自然环境来变换它们之间联系的机会集Ernesta.LoweandLaureneekEvanS(1995)指出工业生态是环境管理的一个新兴框架,它旨在寻找工业系统的转变,以便使它的投入与产出和地球以及当地的承载力相匹配。工业生态的主要目标是在人类所有的生产、消费领域从线性系
14、统转向封闭回路系统。MICahdLowenthal,Willimae.Kastenberg(1998)对能源系统的工业生态分析进行了研究,并且检查了这些分析工具是怎样能够增强工业生态领域在其他方面的应用。通过考虑这一概念在工业生态中的明确内涵,进而讨论了原料和能源在工业过程中循环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研究给循环经济赋予了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内容。在循环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种对策也相继出现,比较著名的有罗马俱乐部的“零增长理论”、戴利的“稳态经济理论”、库普斯的“资源高价理论”和“消费限制理论”、柯尔姆的“环境使用税理论”,以及托宾等人的“福利经济指标体系理论”等。中国学者对循
15、环经济理论的研究起步于1998年。当年循环经济理念由同济大学的诸大建教授引入中国。仅仅几年的时间,循环经济理念在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引起了中国政府高层的重视。国内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循环经济的内涵、原则、发展层次以及国外发展循环经济实践经验等方面的介绍。而有关循环经济的内部运行机制,如何在不同层面发展循环经济,则缺乏必要的研究与关注。目前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比较权威的定义,是原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于2004年9月27日在“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给出的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
16、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4关于循环经济的涵义,国内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下面对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简单介绍和评述。解振华(2004),徐高龄(2004)认为循环经济的实质是在原来的工业经济形态下,将“环境”由经济外部的制约因素提升为经济内部的生产要素,必须用经济规律而不是生态规律指导经济活动。与上述观点不同的是国内大多学者认为循环经济应该遵循生态规律,使社会经济系统融入自然生态循环系统之中,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冯之浚(2004)认为循环经济模式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17、,使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从而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5。他把循环经济看成是一种范式,不仅仅强调技术进步,而是将制度、体质、管理和文化因素全面加以考虑,注重观念创新和生产、消费方式的变革。与这一观点相似的是,齐建国(2004)认为循环经济的本质是技术范式的革命,是人类社会一种新的经济形态6。毛锋,孙勇(2004)认为循环经济是针对工业化以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线性经济而言的,必须遵循生态学规律,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重构经济系统,使人工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都能在“自然资源一产品和用品一再生资源”不断循环的反馈式流程中得到合理、高效的利用,并将对生态环境的负
18、面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7。张凯(2004)研究了循环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都追求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从根本上说,二者都符合经济发展规律,是经济发展观念和模式的不同反映,存在同一性。首先,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都遵循基于自然资源稀缺性的成本与效率原则。其次,循环经济能够从根本上消除环境外部不经济性,促进市场经济的规范有效。还有,循环经济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最佳经济运行方式8。黄英娜(2004)通过分析经济学的两大主题“稀缺”和“效率”在循环经济理念中的新内涵,阐述了循环经济理论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基础,即稀缺性要素的转移和效率目标的变革,从而论证了循环经济是一种适应现代社会的
19、经济发展模式9从以上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虽然他们各自从经济学和生态学的角度对循环经济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但是并没有深入研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利用市场经济规律来正确地引导、促进循环经济顺利的实施并取得预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这一点恰恰是我们当前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深入地研究。在循环经济的运行层次方面,冯之浚(2004)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有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区域等层次,这些层次是由小到大依次递进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平台。韩宝平(2003),包晓斌(2004)则认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层次有企业层面上的微观环,产业园区和区域层面上的中观循环以及社会层面上的宏观循
20、环。1.3研究方法 1.3.1取点分析法 从 2003 年开始,南通市经贸委会同环保部门,着手从工业、农业与养殖业、服务业三个层面开展了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全市有17家单位被列为试点单位,8家单位通过了循环经济建设试点验收,培育出了江苏海四达化学电源、南通海螺水泥有限公司、京海养鸡场、通州稻田养蟹、南通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等一批循环经济建设的典型。类型 名称 示范点和单位 成效第一产业水产、畜禽立体养殖工程海安隆政镇该镇许多水产养殖户利用塘埂建简易猪舍、鸡棚,发展畜禽养殖。用猪粪养虫,虫喂鸡,猪、鸡粪便直接冲入塘中,大量繁殖“鸡虱花”球藻类微生物,为鱼虾提供充足的食物。利用塘埂(膛)建猪舍、鸡鸭房
21、,一可节省耕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二可减轻劳动强度,猪粪冲洗入塘,节省了运粪的劳力;三可减少环境污染。肉鸡养殖、加工示范工程海门京海肉鸡集团公司该公司足一家集冈种鸡养殖、加工、例料生产十一体的农业产业化国家级龙头企业,年饲养祖代种鸡六万套,该企业以关注产品生命周期为抓手,通过产品深加工,努力实施以物质流、能量流闭环为目的的产品生产大循环。鸡蛋孵化一肉鸡养殖一鸡肉加工一鸡粪造粒制作高档有机肥一生产饲料一饲料喂鸡一鸡生蛋,既提高了鸡的附加值,又减轻了畜禽养殖污染。为了解决粪便和垫料等废弃物的污染,公司投资建设了一座占地4.67 hm=,生产能力为500 t/a的复合肥厂,将废弃物通过发酵、
22、除臭、干燥、制粒等过程制成复合肥,实现了废弃物的再利用;对于鸡厂的消毒水采用砂池过滤后循环利用。第二产业粉煤灰综合利用工程华能电厂、天生港电厂、华新水泥、海螺水泥华新水泥有限公司、海螺水泥有限公司利用华能电厂、天生港电厂排放的粉煤灰生产各种规格、标号的水泥,在南通市区形成了以粉煤灰综合利用为主的产业链。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南通醋酸纤维有限公司、南通醋酸化工有限公司等工业企业通过推行清洁生产,达到“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目标。南通市己累计实施清洁生产试点项目200个。据统计,这些清洁生产实施后,节约或少用能源2 Mt标煤,减少电耗350万kWh,削减COD 4 860 t,削减废水692万t,削减
23、固体废物14940t,每年创造经济效益近3亿元、第三产业资源交换信息平台南通市环保局固废交换处置中心南通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是一家集服务和管理于一体的专门从事固体废物交换处置的机构,该单位曾在全国首创了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被国家环保总局的称为“南通模式”。该单位利用自己对全市产生的各种固体废物产生量、性质等情况了解的优势,通过建立资源交换信息平台,将固体废弃物的交换处置进入集中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全年转移一般工业废物1.45万t,实现了废物的再利用、 1.3.2整体与部分的研究相结合 循环经济包含很多内容,在对南通市整体循环经济研究的同时侧重水循环方面的研究。从水资源用的情况来看,在工业方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循环 经济 活动 中的 可行性研究 南通市 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34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