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体育经济类科研成果的回顾与展望.doc
《对我国体育经济类科研成果的回顾与展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我国体育经济类科研成果的回顾与展望.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我国体育经济类科研成果的回顾与展望杨铁黎、唐晋军、陈文倩(首都体育学院,100088)1.研究的目:回顾与总结我国体育经济领域研究的发展轨迹,找出不同阶段体育经济类研究成果与社会经济、体育发展的内在关系及其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展望我国体育经济类研究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发展趋势,以进一步提升我国体育经济类科研成果的质量与成果转化。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 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3. 研究结果与分析3.1 体育经济类研究成果的界定本研究把与体育经济问题相关的各类研究成果概括为体育经济类研究成果。将其界定为反映体育经济学科发展内在规律以及对体育产业实践活动有指导意义的相关学术研究成果的
2、总称。包括学术论文、学术专著、研究课题等。3.2 体育经济类研究成果的类型划分本文从体育经济学的母学科经济学的分类方法和一般性原则出发,将经济学学科分类的共性特征与体育经济领域研究对象的个性特征结合起来,试图找到相对合理的分类方法。本研究通过专家访谈,并查阅经济类学科的分类标准,结合体育经济学学科特征和体育经济研究的具体领域,按照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的框架将体育经济类研究成果类型进行如下划分:宏观研究领域,包括:体育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体育产业基本理论研究和体育市场营销理论研究;微观研究领域,包括:体育市场研究(体育竞赛表演市场、体育健身市场、体育用品市场)、国际体育
3、贸易(WTO)、奥运经济研究、职业体育研究、体育场馆经营研究、体育消费研究、体育赞助研究、体育彩票研究、体育中介研究、体育旅游研究、体育无形资产研究、体育保险研究、体育投资融资研究、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研究等18个类别。3. 对我国体育经济类研究成果的回顾 我国对体育经济领域的研究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后才开始的。改革开放以后,在体育产业实践的巨大推动下,国家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和在广大专家学者的辛勤努力下,二十多年来,我国体育经济类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详见表1)。根据我国社会经济和体育发展为基本特征,我国体育经济类研究成果的研究内容及其特点大概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表-1 体育经济类各阶段研究成
4、果分类统计表年 代1979-19921993-200120022008成果类别著作论文著作论文国家 总局社科 项目著作论文国家 总局社科 社科体育经济学基本理论研究3561813871510体育产业基本理论研究00543519101931337体育市场及营销理论研究0053141320122813体育竞赛表演市场研究020172116893体育健身市场研究000161215319体育用品市场研究000100107226国际体育贸易(WTO)研究00021102001奥运经济及影响研究00200083795职业体育研究05042216110044体育场馆经营研究030416245311体育消费研
5、究000231609933体育赞助研究00030232713体育彩票研究000140413912体育中介研究00050131420体育旅游研究00080409842体育无形资产研究00010402014体育保险研究00040203105体育投资融资研究00000605258体育产业人才培养研究00030411910合 计315182441895421180561273.1 第一阶段,1979年至1992年3.1.1背景分析这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到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在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79年以前,我国并不存在市场经济意义上的体育产业,无论从体
6、制和运行机制,还是观念上,体育的运行和管理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政府计划安排。体育在范畴上归属于国家的事业,体育组织和管理部门分别具有事业和行政的性质,体育活动基本上由国家财政拨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后,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思想指导下中国开始了市场化的改革与发展。随着计划体制的逐步改革和市场体制的逐步形成,体育系统在“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引下,涉及体育场馆租赁、体育旅游、体育广告、体育健身娱乐、体育技术咨询服务及培训等内容的体育经营活动和经济实体日益增多,在体育经营管理方面迈开了商业化的步伐。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
7、指引下,以及体育经营管理商业化的不断实践,我国体育理论工作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对体育领域经济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当时的国家体委有关职能部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先后多次组织召开了全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会、理论讨论会和论文报告会,这些会议均把体育经济问题作为讨论主题,对体育经济问题的研究起了倡导和推动作用。1984年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发表以及1987年中共十三大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都指引和推动了我国体育经济类的学术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经济学界的学者也开始关注体育的经济问题。此后,一些体育院校的专家学者在对体育与经济关系
8、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发表了一些研究成果。3.1.2 研究成果这一时期出版体育经济学专著、教材3本,发表在核心刊物的文章15篇。这些研究成果的价值主要表现在:第一,对体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论述研究体育经济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阐述创建体育经济学的必要性和条件,引起体育理论工作者及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第二,出现了体育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在体育科技刊物,报纸和其他社会科学刊物刊载,并得到科研管理部门和体育科研管理机构的承认。第三,体育经济学地位得到确认。80年代后期,体育经济学被列入高等体育院校的教学计划,规定为体育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和其他专业的选
9、修课程。1991年国家教育部将体育经济学正式列为体育学下的一门学科。3.1.3 成果的特点分析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研究成果数量少。这一时期对体育经济类的研究还没有全面展开,从事这一方面研究的人员基本局限于体育院校为数较少的几个专家;出版的专著和教材仅有3部,仅占总数的476%;发表在体育核心刊物上的文章仅有15篇,仅占总数的16%。第二, 研究对象比较宏观,主要着力于有关体育经济学理论问题的研究和体育经济学学科体系的框架建设,出版的著作全部以体育经济学命名,把已有的有关体育经济学的知识在专著里予以初步系统化。论文的内容也基本表现为对体育经济学基本理论的认识和初建。研究的对象主要
10、是计划经济条件下体育事业的经济活动以及对体育活动商业化的趋势研究,属于一种预测性的逻辑推理研究。第三、研究的问题主要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育经济问题。第四,研究的理论基础比较狭窄。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唯一的理论基础,对西方经济学以及现代经济学的理解尚受到限制,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体育学与政治经济学相交叉的学科,使体育经济研究带有较浓的政治经济学色彩。3.1.4 研究热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体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第二,经济与体育之间的关系。第三,如何认识体育产业属于第三产业。第四,如何扩大体育资金的来源。由于我国体育产业的实践才刚刚起步,这一时期的体育经济类的研究成果基本属于对体育经济
11、学学科范畴的初步探索和体育产业、体育经济的概念定义或者对一些体育经济现象进行具体的描述,还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形成对体育经济的广泛而深入的研究。3.2第二阶段:1993年至2001年 这一阶段从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开始,到我国申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加入WTO的成功。3.2.1背景分析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理论与实践上的这一历史性突破,对体育经济学研究带来重大的影响。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指导下,体育产业迅速崛起,引起了政府的高度关注,在1998年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把发展体育产
12、业作为拉动内需的手段考虑到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视野中。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后,原国家体委召开的“中山会议”把体育经济工作作为深化体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会议讨论。1993年初又组织起草了关于培育体育市场,加快体育产业化进程的意见。1994年底,国家体委计财司、政法司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联合召开了全国体育经济问题研究会,会上宣读的论文共34篇,内容涉及体育经济各方面的理论与实际问题。1995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把发展体育产业作为会议的主题,讨论并通过了体育产业发展纲要(19952010年)。1997年国务院研究室和国家体委共同主持体育经济政策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中
13、国体育科学学会及下属的体育社会科学分会也把体育经济学作为研究的重点。2000年底在武汉召开的第六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上,体育产业、体育市场与消费均被列入指南,入选的体育经济学方面的论文近100篇。1997年以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指南及所批准的研究课题中,每年均有体育经济领域的研究项目。由于体育经济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因而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研究。除原来从事体育经济学研究的人员外,体育社会科学队伍中一些从事其他学科研究的人员以及体育管理工作人员也投入体育经济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各级学校中一部分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由于种种原因也涉足体育经济问题的研究。这一阶段对体育经济类研究成果影响比较大
14、的事件有:体育竞赛管理体制的改革,1994年足球率先实行了职业化,随后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也开始了职业联赛;1995年6月,原国家体委制定颁发了体育产业发展纲要;1995年10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形成国家和社会共同兴办体育事业的格局,走社会化、产业化的道路。为我国体育社会化、产业化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制度保障。3.2.2 取得的成果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明显增多,出版的教材和专著达到18部之多,占总数的2857%;发表在体育核心刊物上的文章达到244篇,2618%;国家社科基金和体育总局开始对体育经济领域开始立项研究,其他行业
15、从事体育经济类研究的人数也不断增多,在很多报刊杂志上都能看到有关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文章。3.2.3研究成果特点由于我国体育产业在这一阶段得到了迅速发展,体育经济领域的专家对体育经济认识的逐渐深入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研究力量逐渐增加。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成果数量大幅度增加。著作与教材、论文分别比第一阶段多出15本和229篇,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和体育总局立项研究从无到有,分别为18项和95项。第二,研究对象范围的扩大,内容更加具体化。第三,宏观理论基础的完善。 第四,研究范围的拓宽。 第五,受到政府和国家科研机构的高度重视,国家体育总局及国家社科基金,在这一阶段开始了对体育经济领域研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体育 经济类 科研成果 回顾 展望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33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