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贵州生态旅游的思考.doc
《对发展贵州生态旅游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发展贵州生态旅游的思考.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发展贵州生态旅游的思考2006年第4期(总第98期)贵州民族学院(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ofGuizhouUniversityforEthnicMinorities(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N0.4Aug.2006对发展贵州生态旅游的思考赵俊,穆彪(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贵州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贵州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极不相称.针对贵州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本文介绍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贵州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开发贵州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贵州生态旅游发展的开发建议.关键词:贵州;生态
2、旅游;生态旅游资源;存在问题;开发建议中图分类号:F5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644(2006)04002504上个世纪后半叶以来,旅游发展成为了经济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以占世界GDP4.4%的产值和提供2亿就业岗位的骄人业绩,成为新型的朝阳产业,被誉为经济王国里的皇冠,而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它在旅游业中增长最快,年增长率达30%,是旅游业这个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我国开展生态旅游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全国建立起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达1700多个,每年去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旅游的人次近5000千万.生态旅游呈现出一派蓬勃发展的态势.相对而言,贵州旅游总体上还停留
3、在传统旅游的阶段上.介绍贵州的生态旅游资源及探讨如何发展贵州生态旅游意义重大.一,生态旅游兴起的背景生态旅游的兴起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主要有:(1)人类文明进步的需要.工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使生态环境,特别是城市生活中的工作环境日益恶化,使得回归大自然,返璞归真的生态旅游应运而生.(2)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当地居民为了维持生计而乱伐滥猎,过度放牧,这些活动使保护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开展生态旅游是解决环境保护与当地发展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3)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旅游资源被过度开发,旅游环境质量下降,旅游业已不再是所谓的无污染产业,开展生态
4、旅游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要求.(4)生态学本身的发展为生态旅游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二,生态旅游的科学内涵旅游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生态旅游作为其分支学科,则更是如此,处于一个刚刚起步的初始阶段.198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生态旅游特别顾问墨西哥专家,尉贝洛斯.拉斯喀瑞(H.CeballosLascurain)首先在文献中使用生态旅游一词.生态旅游一词在1986年墨西哥召开的国际性环境保护会议上得到式确认并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1990年出版了生态旅游:潜能陷阱研究报告,从而使生态旅游的概念被广泛应用,更多学者开始涉足这一领域的深层次研究.尽管众多学者对生态旅游的概念进行
5、了广泛探讨,仍未取得令各方完全满意的表达,但经过20年探索,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生态应包括对区域的积极反馈作用,即生态旅游是推进旅游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光行为,包括对区域环境保护,当地居民福利状况改善,低影响,负责任等多方面内容.因此,世界生态旅游学会(TheInternationalEcotourismSociety,IES)将生态旅游定义为:在自然区里进行的,保护环境的同时维持当地人福利的负责任的旅游.目前,国内外的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生态旅游是指旅游者到大自然中去,在欣赏自然景观和了解生态现象的同时受到环境教育,使自然资源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三,贵州生态旅游资源概况贵州位于中
6、国西南部,介于东经103.36109.35,北纬24.3729.l3之间,平均海拔在l100米左右.是一个收稿日期:20060429作者简介:1.赵俊(1976一),男,贵州省纳雍县人,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4级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穆彪(1953一),男,贵州仁怀人,贵州大学林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贵州民族学院2006.4一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赵俊,穆彪:对发展贵州生态旅游的思考山川秀丽,气候宜人,资源富集,民族众多的内陆喀斯特山区省份.贵州高原山地独特的地质地理环境,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自然景观及奇山异水,构成了风韵独特的地域性喀斯特旅游单元.在全省17.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旅游
7、资源十分丰富,有公园省之称.(一)独具特色的喀斯特生态旅游资源贵州是我国最大的喀斯特省,喀斯特面积约占全省土地面积的73%.发育了一套最典型,最显着的喀斯特峰丛,峰林,瀑布,峡谷,洞穴及地下河等景观,构建了以奇山,秀水,美石,异洞为特色的喀斯特旅游资源.全省现有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其中有7个都是美学意境迥异的喀斯特景区,贵州作为喀斯特旅游资源大省是名副其实的.随处可见奇峰,异石,山泉,飞瀑,湖泊池沼,溶洞峡谷,无不展现着贵州高原具有喀斯特特点的奇特,古朴,神秘的魅力.(二)丰富多样的生物生态旅游资源贵州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个(梵净山,荔波茂兰,威宁草海,赤水桫椤,习水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雷公
8、山和麻阳河等自然保护区),省级3个,地市级22个,县级96个.现有自然保护区中,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野生动物类型,野生植物类型的118个,内陆湿地类型的8个,古生物遗迹类型的1个,地质地貌类型的1个.我省生物多样性具有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等特点,类型复杂,组合多样.贵州是生物资源的宝库,品种多,价值高.全省有高等植物5000多种,蕨类植物700多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4种,二级重点保护的29种,三级重点保护的41种.全省已记录的脊椎动物921种,约占全国种数的18.3%,其中兽类132种,鸟类421种,爬行类103种,两栖类63种,鱼类202种.在种类繁多的
9、野生动物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动物15种,属二级重点保护的72种.此外,还有贵州省特有或稀有的动物种类19种.根据有关文献说明,贵州省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在中国各省中列第四位.(三)异常珍贵的革命遗址及古遗址建筑生态旅游资源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文化.贵州文化古迹类型较多,分布较广.全省具有一定价值的不可移动的文物有4000多处,特别是遵义会议会址,镇远青龙洞,息烽集中营旧址,普定穿洞遗址,大方奢香墓,毕节大屯土司庄园,盘县大洞遗址等充分体现了贵州源远流长和浓厚深沉的文化氛围.(四)绚丽多姿的民族风情文化生态旅游资源贵州是个多民族省份,民风质朴,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处处洋溢着浓
10、浓的高原豪放之气.在这个和睦的民族大家庭里,各族人民以无穷的智慧,创造了本民族的历史一贵州民族学院2006?4和灿烂的文化.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不同的民族心理,形成了各民族各自不同的乡土风俗.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全省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有400多个,集会地点1000多个;民族歌舞绚丽多姿;民族建筑特色鲜明;文物精华汇粹,古迹遍及全省;民间工艺美术精湛繁多,常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工艺美术产品有蜡染,刺绣,挑花,漆器,陶器械,箫笛等.(五)贵州优质的生态旅游气候资源贵州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平均气温在15.c左右,由于纬度较低,许多地区的气候冬无严寒,夏尤酷夏,最冷的1月份,平均温度在3
11、8.C之间,而最热的7月份,平均温度在1826.C之间.贵州的地势起伏较大,地形也较复杂,导致气温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差异十分普遍.这些特点使贵州不仅具有天然大空调的美誉,还是同一季节观赏气候垂直地带性差异的好去处.四,贵州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一)旅游业发展现状西部大开发给贵州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促进了旅游业的大发展.贵州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来发展始于1980年,起步较晚.20多年来,贵卅I的入境旅游业增长幅度较大,2005年1至7月全省国内旅游收入达56.85亿元,同比增长64.59%;同期国际旅游收入为3332万美元,同比增长121%.但在全国仍处于后进地位
12、.与贵州相邻省份相比,贵州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与其所拥有的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极不相称的,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而且在今天贵州旅游业蓬勃发展的表面现象之后,掩盖了一些被人们忽视的重要问题.(二)存在的问题1,生态旅游市场还不成熟我国开展生态旅游较晚,1993年9月,在北京召开第一届东亚地区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会议通过了东亚保护区行动计划概要的文件,才标志着生态旅游概念在中国第一次以文件形式得到确认.在贵州,生态旅游的开发则相对更晚,生态旅游市场不成熟.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定位于高收入,高教育背景和高环保意识,具有环境责任感的旅游者群.而从贵州目前的情况来看.首先,贵州的旅游市场需求还主要集中在观光,
13、度假旅游.虽然大多数旅游者都向往自然,希望回归自然,但自然保护意识却不强,而且追求娱乐是其主要的目的.生态旅游的开发经营者为了迎合这种需求从而在生态系统脆弱地区大力开发各种度假娱乐设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在所难免.其次,从旅游者的环保观念来看,旅游者的环保观念较差.在景区乱写乱画,践踏草坪,乱扔垃圾的恶习尚难以完全杜绝.还远未达到旅游者到大自然中去,在欣赏自然景观和了解生态现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赵俊,穆彪:对发展贵州生态旅游的思考象的同时受到环境教育,使自然资源能够达到可持续发展目的.2,旅游资源发生变异旅游资源变异是指原生的旅游资源在旅游开发中因自然与人为因素造成的资源质量退化,种类与数量减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 贵州 生态旅游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32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