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玉树灾后重建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的思考.doc
《对玉树灾后重建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玉树灾后重建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的思考.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玉树灾后重建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的思考2010年第4期No.4,2010青海社会科学QinghaiSocialSciences2010年7月July,2010对玉树灾后重建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的思考王建军姚冰浞【摘要】玉树灾后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产业重建是关键.本文考察了玉树灾后重建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的背景,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玉树灾后重建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的战略环境,认为高原特色旅游业有理由成为玉树灾后重建的主导产业,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关键词】玉树灾后重建;高原特色旅游业;战略环境【中图分类号】F592.7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lo012338(20l0)040o90
2、04一,玉树灾后重建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的背景青海玉树地震后,青海省政府在玉树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用五年时间,把玉树州首府建成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三江源地区的中心城市和青藏高原城乡一体发展的先行地区,实现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新玉树的宏伟目标.玉树灾后重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经济重建是基础,产业选择是关键.围绕将玉树州首府建成高原生态型商贸旅游城市的目标,有必要对玉树灾后重建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进行研究.近些年来,特别是汶川大地震后,地震等突发事件对旅游业的影响研究,受到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例如,马丽君等(2009,2010)以四JlI及其周边省
3、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汶川地震对旅游业影响的生命周期,范围和大小程度,为灾后旅游业的恢复提供了依据;魏小安,曾博伟(2oo8)围绕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市场的结构特征和影响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汶川地震后中国入境旅游和国内旅游面l临的形势.目前,有关玉树地震所造成的影响及其灾后重建方面的研究刚刚展开,玉树灾后重建的产业选择及发展还需要引起关注.本文将主要围绕玉树灾后重建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的战略环境展开研究,为玉树灾后重建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提供参考.二,玉树灾后重建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的战略环境分析(一)发展优势分析玉树具有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的独特区位,文化优势.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青海省”三江源”地
4、区,有着雄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以藏传佛教为代表的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例如,结古镇的结古寺,文成公主庙,新寨玛尼石堆;称多县的竹节寺,当卡寺,多干寺;囊谦县的尕尔寺等,各自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些旅游资源保持了自然资源的原始风貌和人文资源的原生态,符合现代旅游推崇自然,生态的趋势.(二)发展劣势分析第一,旅游业管理水平低,人才缺乏.目前,玉树从事高原特色旅游业管理和服务的人才缺乏,从业人员业务素质总体不高,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应对市场的能力较低.90第二,玉树地处三江源腹地,远离省会西宁,州内旅游景点景区分散,路况不佳,可进入程度差;景区内现有的配套设施,旅游服务品
5、种还不配套,有些还处于未开发状态,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医疗,购物,餐饮,住宿等配套功能严重不足.第三,玉树旅游开发,宣传等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旅游品牌建设落后,美誉度不高.许多人对青海的认识还停留在遥远,荒凉,落后等层面上,甚至只知道青海有个青海湖,不知道玉树,不了解青海.(三)发展机遇分析第一,灾后重建机遇.玉树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高度重视玉树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2010年5月24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做好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发201014号)中指出,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快修复旅游景区景点和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这为玉
6、树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第二,国家支持青海藏区发展的机遇.2008年l0月1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提出要重点抓好青海三江源地区,青海湖流域等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和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旅游业和商贸服务业等工作.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对加快青海等省藏区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为青海省委,省政府落实中央政策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理清了思路,为玉树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提供了政策依据.第三,青海省现代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选择.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是玉树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近些
7、年来玉树的旅游业发展态势较好,2009年游客人数达12.5万人(次),比2008年增长39.16%,旅游总收入6498.75万元,比2008年增长39.13%.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业,符合玉树所在三江源区的功能定位,也符合青海省委提出的”以建设高原旅游名省为目标,大力发展高原旅游业,带动现代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要求.(四)发展挑战分析第一,西部省份竞相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竞争挑战.我国西部拥有丰富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旅游业已成为西部着力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目前,青海,甘肃,陕西,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贵州,重庆,西藏,云南,四川等西部12省区无一例外地把旅游业列为优先扶植的支柱产业或龙
8、头产业.在整个西部,西南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整体水平要高于西北地区.在西北地区,拥有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等众多着名景点的陕西省早已是蜚声海内外的旅游圣地;新疆地大物博,物产丰富,风景独特,拥有优质的旅游资源,近期又逢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新疆的旅游业也获得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甘肃拥有敦煌莫高窟,丝绸之路等世界级的旅游品牌,旅游底蕴深厚;宁夏在打造旅游品牌,塑造旅游形象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与上述兄弟省份相比,青海的旅游业竞争力处于劣势.在把玉树州的高原特色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旅游竞争力优势的过程中,还需要积极正视来自兄弟省份的挑战.第二,来自传统产业路径依赖的影响.从产
9、业结构看,以草原畜牧业为主导的第一产业是玉树藏族自治州经济的主体,2009年该州地区生产总值达254787万元,其中:三次产业所占GDP的比重分别62.1%,15.2%和22.7%.按照三江源生态保护总体规划的要求,包括玉树在内的三江源区草地畜牧业要向有机畜牧业转型.受路径依赖性的影响,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畜牧业仍将会是玉树州的重要产业.这对玉树发展高原特色旅游产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第三,生态环境保护压力.玉树地处三江源,生态地位重要,但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和恢复三江源区的生态功能,重塑青藏高原的”绿色屏障”,2005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的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正式启动.目
10、前,包括玉树在内的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已初见成效,生态退化趋势明显缓解,水源涵养功能初步恢复,向长江,黄河以及澜沧江中下游输出的水资源水质优良.从2005年至2010年,玉树州共有2万多名藏族牧民告别世代以放牧为生的大草原,实施了退牧搬迁.但在此次地震中,”生态移民”损失非常严重,玉树计划开展的黑土滩治理,圈舍养畜,游牧民定居,退牧还草四大生态保护工程受到了地震很大破坏.如果不能顺利解决好牧民的生产生活问题,这些生态移民很可能会重返原来的保护区,从事传统畜牧业,重新造成对三江源生态的破坏.91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把”强化生态保护和建设”作为重点工作的首要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玉树 重建 发展 高原 特色 旅游业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3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