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战略毕业论文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设想.doc
《地方战略毕业论文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设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方战略毕业论文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设想.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 X 大学毕业论文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设想姓 名:_2014年6月25日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设想 摘要:南京市旅游经济快速发展、资源整合初见成效、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南京市旅游业存在的问题也在突现,如竞争力不强、新兴旅游产品发展不足,旅游资源开发用地受约束、郊区县旅游业相对落后,旅游购物、美食和娱乐发展滞后。 关键词:南京 旅游业 发展现状 发展战略 Abstract:In terms of tourism economy,resource intergration,industrial restructuring and installation upg
2、rading,the paper poinits out the limitations of Nanjing tourism. With the local tourism advantages, Nanjing need decide on its strategic position and develop the corresponding tourism products and resources through strategic integration. Key words:Nanjing;tourism;situation;strategy 一、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
3、)南京市旅游业发展现状 1.行业发展概况 “十五”期间,南京市的旅游产业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产业规模日益扩大。截止2005年底,全南京市共有旅游景区(点)75处,全年共接待游园游客5 061万人次,较上年增长15%。其中,A级景区16处,年游客接待量超过50万人次的景区(点)达17处,年接待量超过20万人次的景点(区)有32个,年接待量超过10万人次的景点有49个。星级饭店共122家,星级饭店客房总数1.5万间,其中,五星级8家,四星级14家,三星级53家,二星级以下47家。2005年,全市旅游星级饭店实现营业收入27.5亿元,其中客房收入11.5亿元,餐饮收入10.7亿元,其它收入5.3亿元
4、。旅行社395家,其中,国际社27家,中国公民出境游组团社13家。 2.产业总量规模 近几年来,尤其是“十五”期间,南京的旅游业得到快速发展,产业规模迅速扩大,以2005年为例,全市的旅游总收入达到了379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加18.4%,占全市GDP的比值为15.71%,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3.9%。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87.6万人次,实现旅游创汇5.76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者3220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33亿元人民币 。在2005年度全国重点旅游城市的排序中,南京市的旅游总收入仅次于上海、北京、广州、杭州、苏州、深圳,位居第七,在长三角十五个城市的排序中,位列第三,稍落后于杭州、苏
5、州,在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的排位中也名列前茅。 3.旅游产业结构 (1)客源结构 在入境游客方面,2005年,外国旅游者有51.4万人次,占全部入境旅游者的58.7%,香港同胞15.1万人次,澳门同胞0.4万人次,台湾同胞20.7万人次,其中,台湾游客数量增长最快,与2004年相比增速达58.2%。而在外国旅游者中,按洲别来分,亚洲游客最多,占所有外国人游客的54%,欧洲次之,占22%,美洲位居第三,占17%;按国别来分,马来西亚(8.3万人次)、日本(7.2万人次)、美国(6.9万人次)、韩国(5.3万人次)、新加坡(4万人次)分居前五。总体来说,港澳台地区、日韩及东南亚依旧是南京的主要国际
6、客源市场。 在国内游客方面,江苏本省游客依旧占较大比重,占到全部国内游客总数的22.28%,安徽、上海、浙江、山东、河南、广东、北京、湖北、河北分列二至十位,其中,长三角江浙沪二省一市及邻近的安徽省是南京主要国内游客的来源地,占到全部国内游客总数的45.35%,在远程市场中,北京和广东所占比重较大。 (2)支出结构 据2005年的抽样调查显示,来宁的国内游客的主要支出项目依次为:购物费、餐饮费、景点游览费、长途交通费、住宿费等。具体如图1。 (3)空间结构 南京旅游的重心一直在市中心六区,近年来,郊区县的旅游虽在全市旅游业中所占比例仍较小,但已有大步发展,2005年,七个郊区县共实现旅游总收入
7、27.1亿元,较上一年度增长了28%,约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7.15%,所占比重比04年的6.62%、03年的6.15%有明显提升。就各区县具体而言,2005年,处于旅游总收入的前三位是浦口区、六合区、雨花区,溧水县、高淳县、六合区则成为增幅最快三个区县。 (4)旅游产品结构 除传统的观光型旅游产品外,近些年来,南京的商务会展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专项旅游等新兴旅游产品也得到了较大发展。一批特色旅游产品被推出,如江心洲、傅家边、迎湖桃源、帅旗农庄、横溪陶吴农业旅游区等5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以及金箔集团、南京卷烟厂、南京云锦研究所3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的建成,南京梅园新村纪念馆、雨花台烈士
8、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渡江胜利纪念馆等红色旅游经典景点的对外开放。同时,还举办了十运会、世界华商大会、名城博览会、国际梅花节等一系列重大节庆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还进一步促进了南京旅游业产品结构的升级换代。 (二)南京市旅游业发展良好形势 1.旅游经济快速发展,倍增计划顺利实现 近年来,特别是“十五”期间,南京市的旅游经济获得了全面、快速、健康地发展。在“十五”期间,全市旅游总收入以年均增长率19.45%的速度增长,2005年达379亿元,相当于当年南京市GDP的15.71%;全市国内游客人次数年均增长率为16.63%,国内旅游收
9、入年均增长率为19.33%;海外旅游者人数除2003年由于受“非典”影响呈负增长以外,其它年份增长率都超过10%,特别是2004年增长率高达59.8%;2005年全市旅游创汇5.76亿美元,“十五”期间年均增长率高达22.79%。各项指标均提前1年实现“十五”规划所提出的旅游倍增计划目标。 2.资源开发成绩显著,资源整合初见成效 十五期间,南京市的旅游资源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同时,旅游资源的整合也初见成效。五年来,新建成并开放了阅江楼、将军山、阳山碑材、八卦洲沙滩风情园、静海寺-天妃宫、郑和航海博物馆(宝船遗址公园)等一批景区(点);提档升级了一批景区(点),如明孝陵景区“申遗”成功,成为世界文
10、化遗产,中山陵、夫子庙、总统府、雨花台、阅江楼、朝天宫、玄武湖七个景区成功建成为国家4A级旅游区。钟山风景区、秦淮夫子庙风光带、石城旅游区等跨区县、多部门共管的知名景区的整合初见成效,各景区的整体保护开发和配套设施建设得到了加强。 3.旅游产业发展迅猛,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近些年来,南京市的旅游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产业结构也不断优化,精品景区、优质饭店、知名旅行社的比例逐渐提高。以十五期间为例,五年中,全市共新增旅游涉外饭店27家、星级饭店60家、旅行社203家。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有旅游景区(点)75处,其中,A级景区16处,年游客接待量超过50万人次的景区(点)达17处;星级饭店达122
11、家,其中,五星级8家,四星级14家,三星级53家;旅行社达395家,其中,国际社27家,中国公民出境游组团社13家;各项指标数量在全省旅游城市中位居第一,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也名列前茅。 4.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发展环境日趋改善 在旅游配套设施的建设和发展环境的改善方面,南京市近几年的工作也卓见成效。在对外及市内旅游交通方面,新开通了几条国际航线及旅游包机专线,宁扬、宁通铁路也建成通车,新建了宁杭、宁通、宁宿徐等高速公路,市内玄武湖隧道、号地铁线、南京火车站、长江三桥等陆续建成。同时,建成了长江路、湖南路、夫子庙美食街、高淳老街等旅游特色街;完善了阅江楼、朝天宫、南京博物馆等景区的配套建设,
12、提升了景区的环境;推动了各宾馆饭店的软硬件设施建设,接入了宽带网、POS机以及旅游信息触摸屏;成立了旅游咨询服务、旅游集散、旅游医疗急救、旅游购物、旅游信息、旅游培训等七大中心,开通了“黄金周”旅游绿色通道。这些旅游配套设施的建成对改善城市旅游发展环境,全面提升城市旅游竞争力和吸引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南京市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竞争力有待提高 与长三角和国内重点旅游城市相比,南京的旅游竞争力不足,尤其是在国际旅游方面,具体表现在2005年南京市旅游总收入虽排在各重点旅游城市的第七位,但与前几位城市相比,境外旅游者人数和外汇收入有明显不足,国际旅游市场所占份额偏少,究其原因,可
13、能是由于在国际上的宣传不够,知名度不高造成的。 2.旅游产品欠缺深度,新兴旅游产品发展不足 南京市的旅游产品仍旧以传统的观光型为主,对优质的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不够,造成一部分旅游资源的闲置,未能充分挖掘其中的潜力,同时,如休闲度假、生态旅游、商务节庆等新兴旅游产品虽有发展,但仍显不足,参与型产品稀缺,特色专项型产品种类不多,旅游供给不能很好地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3.旅游资源开发用地约束,资源整合缺乏力度 受历史、现实等因素的制约,目前不少旅游景区的现有用地不能很好的满足保护、开发、利用的需求,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因此受到影响,同时,现有旅游资源的整合缺乏力度,不少景区条块分割严重,管理
14、体制不顺,各类旅游资源分属十多个部门和各个区县,这不仅影响了全市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和综合利用,限制了资源“整体效用”的充分发挥,造成了旅游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削弱了旅游资源的整体竞争力,影响了旅游资源的提档升级,进而影响了全市旅游业的全面健康发展。这就要求在新的旅游规划中对旅游景区的用地做出合理安排,进行统一规划,理顺管理体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 4.城市旅游尚未形成品牌,郊区县旅游业相对落后 南京市内的各旅游景区虽在国内外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但缺少一个在旅游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旅游者心目中尚未形成一个关于南京旅游的统一的、清晰的形象。同时,郊县区旅游业发展相对滞后,农业游、生态游、民俗游等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方 战略 毕业论文 南京市 旅游业 发展 现状 发展战略 设想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3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