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doc
《发展特色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特色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展特色农业 是增加农民收入 全面实现小康目标的有效途径 郑云平 (东平县农广校 0538-2827130) 增加农民收入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它不仅关系农村的发展、稳定,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近年来,东平县委县政府积极适应农村新形势的需要,紧紧把握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着眼点,咬定调整不放松,立足优势抓调整,始终把调整结构、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不断强化措施,狠抓工作落实,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通过实践证明,发展特色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比较优势是前提,只有找准当地
2、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才能在发展中形成特色 自然条件、地域特点、生产习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决定了各地农业发展方向必然不同。这就要求各地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从本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发挥资源、市场、经济、技术等方面的比较优势,扬长避短,科学取舍农产品发展方向,逐步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主导产业和支柱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营造自己的比较优势,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东平县山丘、平原、湖洼三分天下,资源多样化,是一个传统农业县,劳动力资源丰富。山丘宜林宜牧,南部平原区生产条件优越,适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西部湖洼区水源充沛,特别是境内的东
3、平湖水面面积25万亩,且水质肥沃,发展水产生产得天独厚。近年来,东平县委、县政府在认真分析和把握县情的基础上,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和“单项成规模、整体成系列、强项上档次、优势变特色”的思路,确定了“南菜北果、西渔共收”的结构调整总体框架。种植业规划建设了八大生产基地,即:30万亩优质小麦基地10万亩优质花生基地,10万亩大蒜基地,50万亩瓜菜基地,5万亩桑蚕基地,5000亩出口毛芋头基地。林果业规划了四大经济林基地,即:10万亩优质核桃基地,10万亩优质苹果基地,10万亩石榴基地和1万亩冬枣、冬桃等珍稀果品基地。畜牧业规划了四大畜禽基地,即100万只小尾寒羊基地,20万
4、头鲁西黄牛基地110万只特种动物养殖基地和100万只东平湖麻鸭基地。水产业规划了三大特种养殖基地,即2万亩河蟹养殖基地,1万亩乌鲤养殖基地和5000亩大青虾、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由于规划是在找准优势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比较论证制定的,符合实际,积极可行,为卓有成效地开展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础。目前,接山乡的西瓜、东平镇的洋香瓜、大羊乡的核桃、斑鸠店镇的大蒜、彭集镇的花生、州城镇和沙河站镇的桑蚕、梯门乡和戴庙乡的小尾寒羊、旧县乡的甘薯淀粉、新湖乡和商老庄乡的水产、老湖镇的特种动物养殖等,都己具备一定规模,形成了各自的产业和产品特色。 二、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结构调整是基础,只有坚持不懈地抓调整
5、,才能调出特色 特色农业不是自然形成的,必须通过结构调整来培育和发展,只有坚持不懈地抓调整,才能充分挖掘发展潜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近年来,东平县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咬定调整不放松,持之以恒抓调整全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首先,从教育引导人手,加大了宣传发动的力度。结构调整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对调整工作的认识和参与程度,直接关系到调整的成败。为提高广大农民的思想认识,东平县广泛开展了大参观、大学习活动,在组织县、乡、村干部外出参观学习的基础上,先后多次组织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典型户外出参观学习,开阔视野,让农民感受外面的调整气氛。同时,县电视台制作了专题节目,专门介绍外地及本县好的调整
6、经验、做法,报社开辟了“确保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年度目标”专栏,及时报道县内外结构调整的典型,刊登有关农业结构调整的产品、技术和市场信息,为广大群众树样板、搞服务。通过一系列宣传活动,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结构调整的认识,增强了调整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其次,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积极培植调整典型。近年来县里选择了一批调整基础较好的典型村户,对他们在资金、技术、信息、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促其快速发展。以他们实实在在的成功经验让广大群众亲身感受调整的效益,进-步坚定了广大群众调整的信心,启发了群众调整的思路,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结构调整的开展。第三是落实目标责任,加大政府推动力度。根据全县调整规划,县委、
7、县政府制定了每年度调整的目标任务,年初下达到各乡镇,并由乡镇落实到村户地块,年终进行考核验收,兑现奖惩,使各级干部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调动广大农村干部抓调整、促调整的积极性。到目前,全县各类大棚已发展到4万个,中小拱棚5万个,经济作物面积达到50万亩,其中瓜菜面积达到38万亩,以甲鱼、乌鳢、河蟹、大虾等名特优水产品为主的水产养殖面积8.2万亩,各类规模畜牧饲养场240个,畜禽饲养大户1.7万个,小尾寒羊饲养量达到74万只,经济林果面积10.2万亩,其中优质核桃、冬桃、冬枣、石榴等名优干鲜林果面积6万亩。农产品基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形成了以接山乡为主的万亩早春西瓜基地,
8、以东平镇为主的3000亩洋香瓜主地,以彭集镇、东平镇为主的30万亩优质小麦基地,以斑鸠店镇为主的8万亩大蒜基地,以彭集镇、沙河站为主的10万亩花生基地,以旧县乡为主的年加工8亿元鲜甘薯的淀粉基地,以州城镇、新湖乡、沙河站镇为主的2万亩蚕桑基地,以戴庙乡、梯门乡为主的74万只小尾寒羊生产基地和商老庄乡、老湖镇为主的1.7万亩河蟹基地,初步形成了具有东平特色的主导产业。 三、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产业化经营是关键,只有不断拉长农业产业化链条,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才能保持特色农业的旺盛生命力 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近年来,东平县围绕发展特色农业,在完善机制、理顺产业链条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特色农业 是增加农民收入 发展 特色 农业 增加 农民收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2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