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查及改进对策探讨.doc
《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查及改进对策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查及改进对策探讨.doc(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调查及改进对策探讨基于湘潭市的调查数据 一 、引言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又一个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然
2、而作为新时期中国广大农村迈进小康社会的蓝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却面临诸多挑战,尤其在村容整洁方面,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成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依据自身条件、创造性地探索出符合村情的垃圾处理新型模式,改善农村环境,提升村容村貌,全面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加快城镇化建设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这必须引起党和政府及广大村民的高度重视,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形成一整套的方法体系,以此来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向前。二、调查的意义及方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
3、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乡村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农村环境治理体系的建立明显滞后,农村的生活垃圾日益增多,造成的污染日趋严重,垃圾处理已成为目前建设新农村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广大村民的正常生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作为“十一五”期间中国广大农村迈进的蓝图。 村容整洁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影响农村容貌的垃圾处理的现实状况却不容乐观。为了解农村面貌发生的新变化,现在农村垃圾回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农村居
4、民近两年环保意识的变化,以进一步提出整改方案,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从而切实改善我们生活环境的状况,并且同时为了提高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情况分析能力。针对以上问题,我小组成员在湘潭市部分农村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先后走访了大新村、雅爱村、桐梓村、红星村、星沙村等等,与普通居民以及相关干部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并获得了大量的第一手数据。针对农村居民不容乐观的生活垃圾处理现状,我们特地走访了湘潭市的部分村镇,进行了多次实地调研,并与当地村民进行了交流与沟通,以了解当地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并就此发现的问题向当地决策部门提出一些合理性意见及建议,以此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实地调研的过程中,共发放问
5、卷(详见附录一)430份,回收43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397份,有效回收率92.33%,发放以湘潭市部分村镇村民为主,并参考其他村镇的一些相关信息,就其中的有效问卷运用统计学专业软件SPSS做了数据统计与分析,并得出了一些结论。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农村生活垃圾及其处理状况1.生活垃圾类型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垃圾主要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房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可回收垃圾包括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有害垃圾包
6、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通过走访调查,我们了解到湘潭市部分农村家庭的生活垃圾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厨房剩余垃圾、可回收物品、难再利用物品、严重污染物等。具体情况见图1。从下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湘潭农村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主要是各种可回收物品如:废纸、塑料瓶及金属等,比例占到了38.7%;再有就是厨房剩余垃圾,占到了35.9%;其次是难再利用的物品如碎玻璃、碎陶瓷等所占比例达到18.8%,最后是一些严重的污染物如废电池、农药瓶等占调查总数的6.7%。 图1 农村家庭生活垃圾构成从各种生活垃圾占调
7、查结果比例来看,湘潭市农村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主要还是一些日常使用的可回收的物品和厨房剩余垃圾。废纸、用过的各种塑料瓶、废旧的金属等,这些可回收物品是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会产生的,并且农村居民都相对来说比较节俭,在购物时会倾向于可回收利用或可以在利用完后作为废品卖出的物品,所以在农村中居民产生的生活垃圾里可回收物品占到的比例最大;此外,厨房剩余垃圾在农村生活垃圾中也占有较高比例,因为厨房剩余垃圾的产生是不可避免的,另外由于农村居民的做菜方式和城市居民存在差异如城里的居民一般会购买处理好的或经过加工的食材,而农村居民一般是购买或使用自家生产的未经过的加工的食材,由此会产生更多的厨余垃圾,还有我
8、们经过调查发现,农村还有很大一部分居民仍在使用蜂窝煤进行烹饪,由此也产生不少的煤灰,这也就进一步增大了厨房剩余垃圾在生活垃圾中所占的比例。至于不可回收的物品及具有严重污染性的垃圾,在农村居民生活垃圾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少。虽然像碎玻璃、碎陶瓷这些垃圾每家都可能会产生,但产生的频率相对来说比较小。另外,我们所调查的村庄中种地的家庭越来越少,还有农村居民现在大多使用的手电筒、录音机这些电子产品都是可充电的,很少使用电池,所以农村居民产生的污染性大的垃圾像农药瓶、废电池等这些垃圾的可能性较小。2.生活垃圾产生量相关资料表明,我国人均日生活垃圾量东部地区为0.96kg,中部0.88kg,西部0.77kg
9、,东北0.81kg。然而,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人均日生活垃圾量远远超过全国人均水平,已经成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对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生产生活和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和潜在威胁。在湘潭市的广大农村地区,农户家庭每周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不容小觑,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得到了如下数据: 图2 农村家庭每周生活垃圾产生量从上图可以看出,农村居民生活垃圾量不可小觑,超过一半的家庭生活垃圾量超过二十公斤,成为农村污染面源的主要来源之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居民收入增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消费品随之进入广大农户家庭,生活垃圾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农村没有形成相应的垃圾处理机制,导致农村生
10、活垃圾处理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对村民的身心健康构成严重威胁。3.生活垃圾处理方式 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农村居民以前普遍没有处理生活垃圾的意识和习惯,大家对生活垃圾的危害都没有清晰的认识,对于垃圾一般都是随意丢弃,采用自然消失法,完全靠环境的自净能力来处理垃圾。爱干净一点的居民会将垃圾堆放在指定位置,然后定期焚烧。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下,农村居民的生活垃圾处理意识明显增强,在包含以前那种放任垃圾自行降解的处理方式下新增了一些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居民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也逐渐认识到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解决垃圾问题的目标是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及无害化处理。目前,我国农村居民生活垃圾
11、主要有以下的几种处理方式。(1)乱丢乱扔,对于一些比较落后偏僻的农村地区,居民的环保意识依旧非常薄弱,垃圾产生后就是随意丢弃,没有集中处理的概念。(2)集中焚烧,对于一些难以回收利用的垃圾,如塑料袋、破旧衣服、生活用纸等进行定期焚烧,以达到腾出空间,处理垃圾的目的。(3)统一堆放,有的农村是政府统一修筑了垃圾池,一般是2-3户家庭共用一个大垃圾池,然后派专人转车定期拖走。有的农村是村民自行组织,自费修建垃圾池。(4)回收再利用,对于塑料瓶、金属制品等易回收物品,村民是统一回收到垃圾回收站,并且赚取一定的花销。对于炉灰、日常灰屑等是统一堆放到一定程度后作为农业肥料。对于厨房剩饭剩菜等是用来喂养牲
12、畜。(5)建筑填埋,对于玻璃、陶瓷等难以再利用的物品一般是用作建筑填埋,抬高地基或者是建坝等等。 类似于我国其他地区,在湘潭市广大农村地区,农户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对家庭生活垃圾进行处理:表1 农村家庭通常处理生活垃圾的方式 频率表百分比您的家庭通常是怎样处理生活垃圾的自己再利用或卖到回收站38.2%就地焚烧23.5%随意乱倒15.5%堆放在指定地点22.7%从上表中可以明显看出有38.2%的农村居民是自己再利用或者卖到回收站,23.5%的农村居民选择就地焚烧,15.5%的农村居民是随意乱倒,另外22.7%的居民是堆放在指定地点。数据同时还表明农村生活垃圾回收率还很低,这说明农村居民的环保意识还有
13、待提高,大部分居民还没有清晰地认识到生活垃圾对健康和环境的危害。同时还反映出农村处理垃圾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由于没有足够的基础设施让农村居民来集中统一置放生活垃圾,所以一部分居民选择就地焚烧,一部分选择随意乱倒。图3 家庭生活垃圾的处理方式上图显示,被调查地区所在村里主要是采取统一焚烧的方式来处理村民的生活垃圾,集中掩埋和分类回收占据比重较少,用于沼气开发的最少。这说明:村里面处理垃圾的方式很多,会多环境产生污染的方式占据第一位,可见,当地农村的生活环境不容乐观,空气、水、土壤污染都比较严重。而且其他处理方式比重占据第二,据调查,主要是随意乱弃,致使分散,没法集中处理,让自然进化降解,还有就是
14、当作有机肥,倒入田地。经过分析农村家庭及其所在村里处理生活垃圾方式的异同,我们觉得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政府对垃圾处理不够重视,对垃圾处理的资金投入不够,导致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缺乏。另外,政府对环保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使村民的环保意识普遍低下。同时不同农村间,以及同一农村的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村民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差异。同时,经过分析对比研究,针对农村居民以前和现在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不同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当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有了一定的改进,相较于以前,农村居民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并且很多地方已经逐步养成了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再利用的习惯,但由于多方面
15、的原因,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农村面貌并没有得到更大的改观,仍需要加大整改力度,切实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滞后的原因分析以上分析表明,当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还存在严重滞后的倾向。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农村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及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居民不再以单一的种地为生,更多的人走出了田地,投入到家庭经营销售领域,人均纯收入较之以前有了较大增长,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随之,大量化学品、工业品等也进入了农村家庭,逐渐成为其生活必需品。这样也就增加了生活垃圾的构成种类,这些物品在使用过程中和使
16、用后产生了大量废弃物,大大增加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复杂性,同时也加大了处理难度,严重困扰着农村居民的生活,给当地村民带来了严重影响,成为破坏农村原生态环境的最重要原因。2.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且持续增长 尽管很早以前就已经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国较大的人口基数导致每年新生儿比例逐步提高,人口数量较快增长。据悉,大约48.73%的人居住在农村地区,且近几年比例有所提高,快速增长的人口对农村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已经严重超过了农村环境的承载能力。随着农村人口的快速增长,各种有限资源人均占有量严重短缺,这势必会引起不同程度的环境恶化,将加大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成本。在调查中,我们也发
17、现了同样的问题,并得到了相关数据来佐证。具体情况见图4。图4 家庭人口数量与产生垃圾多少的关联分析图 从图中可知在3人以下的家庭当中,垃圾数量主要分布在11-20公斤之间,4-5人的家庭中,21-30公斤的占大多数,而6人以上的则主要分布在31-40公斤的这个区间。说明随着家庭人数的增加垃圾数量也在增加。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基数本来巨大,并且农村人口还在持续增长中,这就增加了生活垃圾的制造源,使农村生活垃圾数量不断增加。最终导致当前农村居民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异常严峻。3.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目前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仍处于散居状态,或是几户形成一个村庄等等,与城市相比,农村的人口密度远远低于城市,
18、这样就加大了农村生活垃圾分布的范围,从而加大了农村生活垃圾的处理难度。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看,这种地理上分散的人口、居住点等形式对生态和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严重的破坏。分散居住使得农村居民生活垃圾处理的基本设施难以健全,同时也不利于统一管理,这也是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难以改善的原因之一。在走访中,我们发现很多村庄生活垃圾相对来说治理的比较好,然而也有部分村庄生活环境并不太乐观,当地村民也对此见怪不怪,似乎习以为常。详见表2。 表2 垃圾是否经常随处可见统计表频率百分比是25865.0不是10025.2偶尔,但有人清理399.8合计397100.0由上表可知,认为村里垃圾随处可见的村民占绝大多数,
19、选择偶尔,但有人清理的人数则为少数,而认为不是的也有相当部分。此表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农村居民居住分散,才会导致生活垃圾的范围扩大,这也是垃圾随处可见的一个重要原因。4.环保意识薄弱 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文化水平偏低,缺乏环保意识。农民将可分解与不可分解、可回收与不可回收、有害与无害生活垃圾混为一体随意丢弃。另外,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文化和心理层次不尽相同。这些历史和社会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造成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度增大。下面就湘潭市为例,通过调查得来的数据说明当地村民对环境保护认识。图5 对乱倒垃圾的危害了解情况据上图可知,“对乱倒垃圾危害的了解情况”总共调查了397人次,其中“了
20、解一点”的有244人占总人数的61.461,“非常了解”的有108人占到了27.204,“完全不懂”的有45人占到了11.355。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农村百姓的环保意识在逐渐增强,但还是处于一个低水平的不自觉的阶段,“了解一点”占了总体的大多数,可以看出在社会不断发展,对环境保护认识更深刻,环保整体意识不断增强的情况下,人们都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对环境保护也更加重视,但农村人口大多数是被动接收这方面知识(如上级文件、电视新闻等),农村的教育水平远低于城市,经济发展更是落后,很少人会具有环境保护这方面素质,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指望过多的人会把更多精力放到环境保护方面来,对他们实际情况来说有点勉强。“完
21、全不懂”的只占到11.335,说明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起以前还是大大的提高了,呈现出一片光明的形势。“非常了解”占到27.204,一方面可以看到它比“完全不懂”的高了有将近16个百分点,说明环保意识的提高在两型社会重点建设区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在农村环境保护还是一个任重道远的课题。数据表明很大一部分农村居民对垃圾的危害没有全面清醒的认识,环保意识有待提高。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农村的教育水平普遍偏低,对于生活垃圾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这一点的教育力度不够,农村居民从小就没有对这个问题引起重视;村委对环保政策的宣传力度不够,同时村干部没有起好模范带头作用,以致在农村内没有形成良好的
22、环保理念和风气。 表3 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情况表 频率 百分比很有必要31479.1没有必要184.5可有可无6516.4合计397100.0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调查的397人次中,79.09的人认为垃圾分类处理很有必要,4.534的人认为垃圾分类处理没有必要,另外还有16.37的人认为垃圾分类处理可有可无。垃圾分类处理对环境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在农村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不太富裕,对于一些不可回收的垃圾通过扔掉或焚烧等方式处理,但对那些可以卖钱的可回收物品一般都会分类处理送至垃圾处理站赚取费用,所以这就造成了认为垃圾分类处理很有必要高达这一数据高达79.09的原因,同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居民 生活 垃圾处理 现状 调查 改进 对策 探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2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