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毕业论文试论化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路径探析——试论农村社会保障视角.doc
《中国经济毕业论文试论化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路径探析——试论农村社会保障视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毕业论文试论化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路径探析——试论农村社会保障视角.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试论化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路径探析试论农村社会保障视角 论文摘要:从城乡居民收入状况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状况简述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探讨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一是阻碍经济发展;二是不利于社会建设。分析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一是拓展了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制度环境;二是消除了影响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因素;三是提升了农民增加收入的能力;四是增进了农民的财富观念。探讨了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一是制度的碎片化更加明显;二是保障项目不全,覆盖范围更窄;三是城乡保障显失公平;四是管理体制更不健全;五是立法滞后。提出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
2、对策建议:一是整合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健全保障项目,加大保障力度;三是整合社会保障行政管理;四是加强法制建设。论文关键词收入分配;城乡收入差距:农村社会保障;城乡居民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居民收入大幅增长,但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的028上升到2007年的048,近2年不断上升,实际已超过了050”。收入差距是引发社会“断裂”及矛盾的重要原因,我国必须化解日益加剧的贫富分化,尤其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基于此,笔者基于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视角,探析了化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路径。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及其影响收入差距是指在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不同地区、不同行业或同
3、一地区、同一行业内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按照同一货币单位或实物指标所表示的人均收入的数量差别,包括收入的绝对差距和相对差距2种,是测度一国或地区分配公平的重要指标。人民基本生活是收入反应,一般而言,人民基本生活与收入状况正相关。1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状111城乡居民收入状况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总体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分配失衡的问题也日益凸显。1999、2000、2007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10、6280、13786、15781、17175元;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686、2253、4140、4761、5153元。经计算,1999
4、、2000、20072009年城乡收入2201:1、2787:1、3329:1、3315:1、3333:1。可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加大。如果考虑到供水供电、交通通讯、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配置上的差别,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更大。112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状况。恩格尔系数是食物支出金额在消费性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例,是一国或地区居民富裕程度的测度指标。恩格尔系数规律可表述为: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
5、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1999、2000、20072008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542、394、363、379;同期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585、491、431、4372J。数据显示,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明显,但城乡差距较大,19902008年城乡恩格尔系数差距由43上升到58,差距增大。12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无论是从城乡居民收入还是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来看,都存在较大的差距。城乡收入与生活质量差距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人差距会引发一系列的负效应。121阻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质量
6、的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显然背离这一要义。凯恩斯研究认为,消费和储蓄是收入的增函数,且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收人越高的阶层储蓄率越高,且收入分配不平等与储蓄率正相关,即导致消费需求减少,消费需求不足又制约了投资需求的增加,因此会引发有效需求不足,进一步影响经济增长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对经济的抑制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第一,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会降低社会边际消费倾向,而这必然使投资乘数降低,进一步抑制了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充分发挥;第二,我国中档消费品在农村出现明显断层,导致相关产业投资效率下降,进而引发产业结构失衡。122不利于社会建设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进入“社会
7、矛盾凸显期”:2008年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事件”、2009年湖北“石首事件”、“幼儿园血案”等相继爆发,引起社会舆论的高度关注。造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与社会建设不力有关。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加大,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社会结构失衡严重。城乡差距加大是社会结构失衡的反映,而社会结构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由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抑制了社会建设。2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化解是个社会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个主体利益的重新配置,由此会受到各方面的压力。然而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以民为本的社会氛围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保
8、障农民的权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同时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仅是再分配领域中调节贫富差距的关键因素之一,从更加长远的目标来看,人们更期望通过它来实现公平,切实维护个人自由、平等与尊严的福利社会目标。因此,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最佳改革切入点。具体而言,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对提高农民收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以下4点。21非农业收入拓展了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制度环境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新形势下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有重大举措,是解决农民最关心、最关注的养老问题的惠民政策,它对于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具有深远意义。
9、通过推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可以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摆脱土地的束缚,通过进城务工或自主创业提高非农业收人;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实现劳动力资源的转移,拓展提高农业经营效益的制度环境,进而增加农民收入。22消除影响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因素由于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竞争性、盲目性、滞后性,农民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必然要面临各种市场风险,而且农业与生俱来的就要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随时都可能遭受旱雨洪涝、蝗虫灾害等自然风险。所以,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化解各种风险,为农民收入增加提供制度保证,农村社会保障的实质就是应用一切制度形式规避各种风险,为农村居民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安定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在一
10、定程度上消除影响农民收入的不确定性因素。23提升了农民增加收入的能力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健康强壮的体魄,农民是无法从事农业与非农业生产,从而也就无法获取劳动收人。通过建立医疗保险制度,改善农村的卫生资源,实现小病进村卫生所,大病进乡镇、县级医院,提高农民的身体素质,从而也就提高了其获取收入的能力。同时,在实行社会福利时要对农民进行技能培训,提高其文化素质,也就可以使农民整体就业能力提高,进而使农民获取更多的农业与非农业收入。24增进农民的财富观念大多数农民的消费观念、投资理念都是停留在传统层面,不敢及时消费或超前消费,主要原因在于他们担心以后的生活没有保障,而有了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就可以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经济 毕业论文 化解 城乡居民 收入 差距 路径 探析 农村 社会保障 视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2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