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毕业论文浅析外资非正常退出.doc
《中国经济毕业论文浅析外资非正常退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毕业论文浅析外资非正常退出.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浅析外资非正常退出 摘要:鉴于近年来出现的大量外资撤逃现象,本文拟在此环境下分析外资的非正常退出行为。通过对外资及外资非正常退出的界定,分析外资非正常退出的原因,进而探析对外资非正常退出的法律规制及预防措施。我们应正视我国外资退出法律规制方面存在的缺陷,完善法律制度,引导外资的正常退出,避免外资的非正常退出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关键词:外资;外资非正常退出;法律规制 截止2008年底,中国实有外商投资企业43.49万户,投资总额2.32万亿美元,外商投资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起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12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3435家,同比下降14.8
2、3%;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00.33亿美元,同比下降2.56%。可以看出,自经济危机发生以来,新增外商投资企业的数目出现明显下滑。另外,近年来也出现了外资企业撤离中国市场的情况,其中以青岛的韩资企业“半夜逃跑”以及广东东莞企业港商欠薪逃匿事件最为严重,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7年,共有8344家韩国企业在青岛投资,其中2.5%的企业(206家)已经非正常撤离。2003年之前没有出现过非正常撤离现象,2003年则发生了21起撤离,此后开始逐年增加,2004年有25家,2005年有30家,2006年有43家,尤以2007年的情况最为严重,非正常撤离的企业多达87家,占撤离企业总数的42.2%。涉
3、及工人2.6万人,拖欠工资1.6亿元人民币,拖欠银行贷款近7亿元。广东东莞市2008年1-10月发生企业欠薪逃匿事件561宗,仅10月份就达107宗2009年12月也有271家外商投资企业关停和搬迁,其中关闭企业200家,搬迁企业22家、转型企业29家、停产企业20家。 我国现在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高峰阶段,外资的进入与退出都会或多或少的影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对外资投资下降和外资撤离的现象予以高度重视。鉴于外资的非正常撤离所带来的消极影响较大,本文章着重对外资的非正常退出进行分析。 一、对外资及外资非正常退出的界定 (一)外资的概念 虽然我国法律没有给外资下一个明确的定义,但结合我国的中外合
4、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外商投资企业法这三部法律可以得出,外资即外商投资企业,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中国投资者和外国投资者共同投资或者仅由外国投资者投资的企业。其所称的中国投资者包括中国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外国投资者包括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 (二)对外资非正常退出的界定 从理论上讲,整个外资法律制度可以分为准入、经营、退出三大部分。1外资准入制度是指外国投资能进入一国哪些领域,具备什么条件以什么方式进入这些领域,以及在什么程度上进入这些领域的一系列具体制度。外资准入体现了国家对特定市场领域(项目、部门、行业、产业)是否对外
5、国投资者开放、开放的限制和条件等的管制。2外资经营制度是指外资企业在东道国境内的设立、投资和生产经营管理以及变更和终止等相关事项都要依照东道国的相关法律制度进行。外资退出是指境外投资者(境外的法人、自然人或其他组织)由于某些原因,通过一定的方式,撤出在东道国的全部或部分资本,终止或减少其在东道国境内的生产经营活动。 外资进入东道国(即资本输入国)并运营一段时间后,投资者可能出于商业性的考虑而主动将投资(包括投资收益等)部分或者全部转移出东道国;也可能因为东道国采取征收(expropriation)、国有化(nationalization)或相当于征收和国有化的措施,致使在东道国的投资无法经营或
6、者投资利益受到实质性的减损,而被动地将投资(包括投资收益)部分或者全部转移出东道国。前者可视为外资主动性退出;而后者可视为外资被动性退出。3 笔者认为,根据外资企业是否履行在我国的纳税和清算义务,可以将主动性外资退出行为分为“正常撤离”的外资退出行为和“非正常撤离”的外资退出行为。外资企业基于种种原因,在履行了债权人的债权、支付了工人工资、完成了纳税义务等东道国的相关义务后,将投资部分或全部转移出东道国,如东莞和深圳成为了外资正常退出的“重灾区”。2008年12月20日商务部网站公布由商务部、外交部、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外资非正常撤离中方跨国追究与诉讼工作指引中未对“非正常撤离”的外资退出做
7、出明确的定义,但结合其规定的内容来看,“非正常撤离”的外资退出是指外资企业在没有按照东道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履行相关的法律程序、承担相应法律义务的基础上,擅自变更或抽回资金,结束其在东道国的生产经营行为。可以看出,“非正常撤离的”外资退出是主动性退出。 外资的退出特别是“非正常撤离”的外资退出给中国经济的稳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拖欠员工工资问题,失业人员的安置问题,银行贷款拖欠问题等都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安定性。 二、外资非正常退出的原因分析 (一)外资选择退出的原因 1、国际因素 (1)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 外资退出现象的出现由来已久,并不是在金融危机下才出现的,而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金融风暴对中国总
8、体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更影响了外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出现大批外资企业撤离中国市场的现象就不奇怪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全世界投资萎靡不振,消费者预期消费大幅下降和经济走势不好,一些外资无力承受就选择了外资的撤离。 (2)周边环境的变化 我国虽然一直致力于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资,但是周边国家也同样做着努力。周边发展中国家纷纷出台优惠引资条件,改善投资环境,竞争力逐步提高,吸引了一部分本来在我国投资的外商。资本天生就是逐利的,所以外商就会将资本撤出我国市场,而把它放到能带来更高利润的地方。 2、国内市场成本的变化 资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润,当如今中国市场的成本发生变动并进而侵蚀到外企的利润时,外资的最
9、先选择就是撤离。 (1)税收成本的增加 2006年9月中国调整了部分出口商品的出口退税率,增补了加工贸易禁止类商品目录;2007年1月1日起中国开始对外资企业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2008年1月开始实施的“两税合并”将内、外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统一调整为25%后,外资较以前的税率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些优惠政策的调整比较集中,而且此类调整仍将继续使得部分外资企业难以适应。4 (2)劳动力成本增加 从2008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劳动合同法,对企业的生产成本产生的很大影响。主要包括:(1)企业为职工解决了部分社保、医疗等保障性保险金的缴纳,对每名职工平均支出增加约120元,并且这部分资金并不是从原
10、有工资中扣除,而是企业新增支出;(2)按新法要求对节假日加班进行了经济补偿,这部分支出因企业生产安排和当月节假日的多少而不同。5这样就加大了企业合法用工的成本。由于在华外资企业大多是加工企业,其新增劳动力成本大约都在50左右。 (3)人民币升值 汇率对海外投资有重要影响。自2005年中国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屡创新高。人民币的升值使外资企业对华投资成本增大,导致其利润缩水。并且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的大趋势不会改变,这使得一些本来利润就很低的企业不能承受只能选择退出中国市场。 (4)环境成本上升 随着我国资源与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我国推出了各种环境保护措施和政策,环保要求、绿色
11、GDP成为考核企业的重要指标,这毫无疑问提升了企业在环境上的成本,原来在我国投资的一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被迫停产甚至关闭。 (二)外资选择非正常方式退出的原因 外资的正常退出是履行法律程序的合法的退出,外商之所以选择非正常的途径退出,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我国的制度问题和外国投资者自己的问题。 1、我国的制度问题 (1)外资退出法律程序复杂 我国一定程度上在吸引外资方面比较完善,但在外企撤资方面做的很不够,程序非常复杂。外资企业如果按照正常程序清算撤离,若资大于债,需65日到130日,若资小于债,则需135日到165日之间不等。6这对外资企业来说时间成本很高。并且,对于经营期限未满十年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经济 毕业论文 浅析 外资 正常 退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2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