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doc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本科段)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学生姓名准考证号: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内容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的农业国向现代工业国转变的必然之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不仅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乃至国民经济发展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并对于我国社会的稳定有着直接影响。因此,要彻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需要大量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产生原因、存在问题等的研究,提出解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一
2、些合适途径和有效办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就业 对策建议 经济影响Abstract: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to shift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country to a modern industrial country road to the inevitable. A large numb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n
3、ot only fundamentally restricted the agricultural labor productivity, to a certain extent also restricted the increase of farmers income, has become the rural economy and even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 important factor of the lagged, and for the stability of the society in our country has a d
4、irect impact. Therefore, to thoroughly solve the problem of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the transfer of rural surplus labor force is the key to need a lot. Cause of the rural surplus labor transfer in China, problems such as study, put forward some suitable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our coun
5、try agriculture surplus labor transfer way and effective way to realize the agricultur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ut also for social stability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chieve the goal of building a moderately prosperous society in an all-round way. Keywords: The-countryside-surplus-labor-fo
6、rce transfer-of-employment countermeasures-and-suggestions the-economic-impact目 录前言1正文2一、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分析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背景三、相关概念界定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影响的分析六、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存在的各类问题七、促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一)深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 (二)逐步提高农村素质(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保障(四)实行有利于农村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农村土地政策(五)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增加
7、组织、宣传、服务的力度八、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不利因素九、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十、对我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想法十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前景预测结论参考文献前 言 由于历史的原因,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农业经济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农村经济停滞。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日趋严重。改革开放,尤其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推广,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人民公社制度的接替使农民得以自由支配劳动时间,自由选择生产和经营方式。在农业和非农产业比较利益相差悬殊的情况下,农业剩余劳动力开始自发地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在没有城市
8、户口的情况下自由地出入城市,并长期留住在城市。一、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原因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原因:1、积累性剩余建国后,由于我们实行了错误的人口政策,导致人口出生处于很高的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增长速度和总量远远大于同期经济发展和就业的需求,其中尤以农村为甚。人多地少是我国最大的国情,也是造成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的最主要的原因。2、替代性剩余在我国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由此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导致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其结果,大批农业劳动力就会从农业中释放出来,成为剩余劳动力。3
9、、波动性剩余我国现在约有一亿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但他们中绝大多数是流动性的,并未真正城市化。一遇大的经济波动或其他风吹草动,就会被迫回乡。这种波动性剩余不是每年都发生的,但其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对社会秩序的冲击,对稳定的影响,给各级政府带来的压力,却比还未进城打工、隐性失业于农业的剩余劳动力大得多。4、消费性剩余恩格尔定律认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比例将会不断下降。其中包括消费者从重视食品和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向重视工业品和劳务的消费转化,这种转化带来了消费结构的变化。这种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主要以提供食品为主第一产业的发展受到了限制,而以提供工业品和劳务为主的第二、三产业的发
10、展有了巨大的空间,这就引发了大量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冲动和农业劳动力的过剩。二、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发展背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转型过程中,劳动力市场处于非均衡状态,农村及农业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隐性失业”问题日益严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
11、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转移的趋势明显。三、相关概念界定1、农村剩余劳动力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发达国家大批城市工人为避免失业而被迫积累了一些知识、技能和经验,但这些知识和技能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从而使工人的生产率远远低于潜在的生产率。针对这一状况,1939年,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提出隐蔽的劳动潜力,即隐性失业
12、(disguised or concealed unemployment)的概念。1954年,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进一步用隐性失业来描述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部门中那些边际生产率为零的过剩劳动力。之后,罗森斯坦罗丹把这一概念引入发展经济学,从此隐性失业就成了发展经济学的一个术语,指工业化过程中从农业部门中转移出去而不会减少农业总产量的那一部分劳动边际产量等于或小于零的农业劳动力。关于发展中国家传统农业中是否存在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经济学界一直存在分歧。舒尔茨等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农业中资源配置是完全有效的,不能说其中有剩余劳动力。然而刘易斯等却认为,发展中国
13、家一般有较为庞大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吸收了大量就业人口,过多的就业人口使得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极为低下,甚至几乎为零,在有些情况下甚至为负。他们将传统农业中这部分边际劳动生产力为零或为负的劳动力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因土地缺乏、生产技术提高及近几年乡镇企业吸收劳动力能力的下降,农村中有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因此传统农业中存在剩余劳动力的观点符合我国国情,但这并不意味着刘易斯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完全适用于我国。我们把农村剩余劳动力界定为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构成失衡,劳动力供给超过了由生产技术条件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对劳动力的需求而出现的低效用或负效用的劳动力
14、。这意味着存在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劳动力与生产资料不仅量上不合比例,而且在质上也不相适应,实质上没有有效结合。首先,这些劳动者表面上并没有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没有像公开失业人员那样处于“没有工作”的状态,但从利润最大化目标来看,他们是冗员;其次,从表面上看,这些过剩劳动力已经有工作,但实际上他们的劳动供给始终低于其供给愿望。2、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农村居民向城镇居民转换的过程。更多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走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由于生产力的提高,会出现农业劳动力过剩的现象,这部分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劳动力需要向非农产
15、业及城镇获得就业岗位,这个过程称之为“转移”。由此,农村劳动力转移包括就地转移(即就地的职业转移,也就是职业的转换)和异地转移(即从农村到城镇的转移,也就是身份的转换,包括职业的转换和就业地域的转换)。目前,国内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文献更多的是侧重于对农村劳动力的异地转移的研究,或者说人们常常没有将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加以区分,在使用劳动力转移概念时就自然的将其限定为农村劳动力的异地转移。本课题研究中,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概念的使用则包括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两个方面的内容。3、二元经济二元经济理论最早由美国发展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提出,目的是解释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转移过程。
16、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可划分为资本主义部门和非资本主义部门,资本主义部门是指使用可再生资本,并为此支付资本家报酬和为寻求利润而雇佣劳动者的城市现代工业部门;非资本主义部门是指不使用可再生资本,不雇佣劳动力以谋求利润的农村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业部门。这一理论经过拉尼斯、费景汉、乔根森等经济学家的进一步补充和阐述,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他们认为,不发达经济中既存在着大量落后的传统乡村农业和手工业,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相对先进的现代城市工业。乡村的农业和手工业属于前资本主义范畴,人口众多,生产力水平较低。新兴城市工业采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生产力水平较高,因而有较多剩余。这些剩余表现为资本家的利润并
17、成为资本积累的源泉;同时,工人的收入水平高于农民。4、城市化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它表现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转移,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逐渐演化为城市地域;城镇数目不断增加;城市人口膨胀,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居住条件发生由量变到质变的改善;城市文化和价值观念成为社会文化的主体,并在农村地区不断扩散和推广。城市化是一个动态发展和扩散的过程,是经济发展的空间聚集与分化的过程,是一种产业结构及空间分布结构的转化,是传统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向现代化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
18、化,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农业社会的新的文明层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发展的必经阶段。城市化进程不仅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且提高了人们的收入和素质。在产业集聚过程中,同类企业和上下游的关联企业聚集,逐步使生产、服务综合为一体。产业集聚使得经济活动成本得到降低,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口前往城市创业与就业,以达到节约交易成本的目的。同时,产业集聚不断促进着具有相应技能的人口群体向特定区域聚集,使教育、科技、金融保险、交通运输与之配套。在城市工作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享有较高的消费,这吸引农村人口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迁移。由于大多数居民从事先进的产业活动,有着较高的生活
19、质量,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摆脱了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追求文明进步,崇尚开拓进取,自尊、自强成为社会时尚。城市化是一个过程,它一方面使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运动,并在城市中从事非农工作,加大了城市的人口密度,强化了城市的经济职能;另一方面使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装便,表现在价值观、态度和行为等方面,这两方面实质上是互动的。所以,城市化不是简单的人口集聚问题,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内在表现。5、城乡关系城市化进程一般可分为起步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基本实现阶段和完全实现阶段四个阶段。与城市化进程的阶段划分相对应,城乡关系表现出以下不同的特征:在起步阶段,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发展水平低,城乡
20、差距大,在这一时期的城乡社会经济结构。主要表现为以限制劳动力流动的城乡对立为主的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水平提高缓慢。在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的快速增长主要表现为城市地域的扩大、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加。在基本实现阶段,城市化“量变”到一定程度(50%)后产生“质变”,是人类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城乡关系逐步转为城乡融合,既有农村劳动力的溢出又有城市人力资本的外溢,城市化和国民经济保持缓慢的稳步增长。在完全实现阶段,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城乡差别完全消失,城乡融合进一步加深,城市化朝着最高阶段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居民共同享受着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四、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我国农村剩余劳
21、动力的转移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总结起来,有以下方面的制约:1、农村劳动力素质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制约。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城市,农民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没有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教育经费与适龄人口的匹配不相适应,一方面是教育经费缺乏,教学条件落后;另一方面,农村适龄人口的入学率低,农村的教育状况与城镇还有很大的差距。此外,进城打工的农民子女的教育,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2、农村内部就业空间不大当农业朝着现代化发展时,劳动力的投入对增产的作用会大为减弱,农艺、机械和化工产品对劳动力的替代作用越发突出。当这种替代作用累积到一定量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研究 我国 农村 剩余劳动力 转移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2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