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政府采购的发展与演变.doc
《2第二章政府采购的发展与演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第二章政府采购的发展与演变.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政府采购的发展与演变本章重点:政府采购思想演变与经济理论发展的关系、政府采购思想的演变、我国政府采购发展的方向。导语:政府采购思想的发展和成熟经历了一个很长的过程,最初亚当斯密及其后的萨伊对公共部门经济的分析中包含着政府采购思想的萌芽,提出进行政府采购的一些原则,认为政府采购公共物品也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边际革命之后,公共支出的效率问题受到经济学者的关注,政府采购理论日趋成熟,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一些财政学家或经济学家纷纷从不同的关注角度出发,提出自己的政府采购思想。政府采购理论及其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政府采购的功能定位和政府采购制度设计等方面得到了发展。凯恩斯主义兴起以后,政
2、府采购作为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而成功地运用。紧随其后的公共选择理论又提出通过宪政手段改革政府采购决策机制,提高政府采购效率。20世纪中后期,政府采购实践逐渐摆脱了区域的限制走向国际化,政府采购理论从深度和广度上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关键词:政府采购思想 古典经济 边际革命 凯恩斯主义 公共选择学派 制度经济学派 政府采购协议第一节 政府采购的思想演变一、古典经济时期的政府采购思想事实上,对政府部门经济行为研究的历史和经济学发展的历史一样久远,随着政府在经济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不断在发生变化,也出现相应不同的理论,按照不同的分析范式对政府行为的变化作出解释。政府采购理论也同样
3、经历了这个过程,从1776年到20世纪20年代以前是西方经济学的传统时期,也是政府采购理论发展的萌芽时期。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主张自由放任,反对国家干预,认为通用“看不见的手”引导人们的行为便能够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当时的西方国家正处于资产阶级限制封建专制权力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思想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经济思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当时政府支出的规模并不大,对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也只是整个经济学研究的一个特殊的部分。在古典经济学家的著述中,对政府作为一个消费者参与市场活动也作出了一些讨论,从中可以提炼出经济学家们最初关于政府采购的一些原则与看法。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
4、研究出版,这不仅标志着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产生,也为研究政府部门的经济行为构建了框架,(后来的公共选择理论关于政治“经济人”的讨论就与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有深刻的渊源)。亚当斯密在他的著作中积极倡导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他的经济理论和财政理论都是以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核心的。一方面,政府对经济的态度应该是“不干预”,政府行为应该“最小化”,政府充当“守夜人”,保卫财产安全,更深刻的说,维持司法,保护产权的政府就是好政府;另一方面,政府对经济的态度应该是“不影响”,斯密认为,政府活动本身不创造价值,是非生产性的,不仅如此,维持政府活动还必须征税,财政支出扩大必然要增加赋税,赋税的加重会削弱经济发展能力,
5、不利于经济的扩大再生产。可以看出,斯密并不主张大规模的政府支出,大量的政府消费或政府采购在斯密看来是不合时宜的。同时,斯密也对有限的政府支出的购买方式进行了讨论,他指出,公共部门的购买行为和私人的购买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平等的,都需要遵循公平的市场经济原则,由此才能够达到资源配置的“效率”目标。萨伊将“公共消费”看作政府支出或政府采购的基本形式,并提出政府是公共财富的托管人的思想。具体来说,政府采购可以看作是现代政府与纳税人之间的一种委托代理关系。在政府采购中,纳税人是委托人,委托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中用纳税人缴纳的税收采购所需要的公共物品;政府是受托方,政府在市场中购买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6、受到纳税人的委托。正是由于政府采购的主体政府履行托管人的职能,政府采购就必然要接受纳税人的监督,受到法规、条例、司法或行政决定的约束,以及政策和程序的限制和控制。这种思想为政府采购的制度建设和机构建设提供了理论前提。萨伊还继续指出,私人可以供应公共消费品,这就发展了斯密关于公共部门可以参与竞争的思想,萨伊把这些供应公共消费品的私人称为“对公共消费有实际贡献的人”,这一思想为政府向私人采购公共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萨伊还认为,公共土木工程可以刺激私人生产。他指出:“政府虽然没有可能成为成功的生产者,无论如何他却可通过计划周详、办理妥善和维修得当的公共土木工程,特别是公路、运河、港口等强有力地刺激私
7、人生产力。” 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495页,商务印书馆,1997萨伊这种“公共土木工程”可以刺激私人生产的思想可以说是凯恩斯财政政策的理论根源。二、边际革命时期的政府采购思想边际革命发生后,人们逐渐从追求经济效率的领域从私人部门拓展到公共部门,财政学不仅是一门研究分配活动的科学,也是一门研究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的科学,人们开始运用经济学的核心原理来分析和说明政府的财政行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引入,使得市场交换原则也适用于政府公共服务的成本和费用分析。这对斯密的关于政府活动是低效率,从而应该倡导政府行为最小化的思想是一种突破。政府采购理论得到进一步体系化、科学化。三、凯恩斯主义时期的政府采购思想1
8、9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危机后,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思想被资本主义各国所采纳,各国政府开始广泛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干预国民经济,以弥补市场的缺陷。重要手段之一就是政府通过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兴办公用事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政府采购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政府采购制度迅速地发展起来,其影响力不断扩大,各项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也因此应运而生。政府通过政府采购来调整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带动企业和国民经济发展。如当经济萧条时,政府应实行赤字预算与适度的通货膨胀政策,通过政府采购与政府投资,来拉动全社会的投资,增加全社会的就业。同时,国际金融组织的产生既为政府
9、采购提供并增加了资金来源,也强化了政府的投资主体作用,政府采购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政府采购制度内涵上体现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思想,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管理理论自建立之初起便将政府对总需求的控制财政政策放在重要位置。显然,政府采购制度是政府通过“国家购物”的方式,扩大政府支出,直接影响、拉动生产进而拉动经济增长。从这个意义上讲,政府采购制度是建立在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管理理论基础上的。四、公共选择学派的政府采购思想公共选择理论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提倡新自由主义。其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认为,政府公务员不仅是“政治人”,也是“经济人”,其行为也遵循私人利益最大化原则,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寻租行为,并导致
10、政府失灵。根据布坎南的定义,寻租是投票人,尤其是其中的利益集团,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的努力,如游说和行贿等,促使政府帮助自己建立垄断地位,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寻租者所得到的利润并非是生产的结果,而是对现有生产成果的一种再分配,寻租行为具有非生产性特征。同时,寻租的前提是政府权力对市场交易活动的介入,政府权力的介入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和分配格局的扭曲,产生大量的社会成本,这些成本包括:寻租活动中浪费的资源,经济寻租引起政治寻租所浪费的资源,寻租成功后损失的社会效率。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常见的寻租行为有四种:一是政府定价;二是政府的特许权;三是政府的关税和进口配额;四是政府订货。政府
11、订货行为存在于政府采购之中,也就是说政府采购中存在寻租的可能性。随着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日益扩大、采购任务越来越繁重,政府单独采购难以保证采购的质量、服务和效率,于是,关于政府采购制度规范的研究也逐渐得到经济学界的重视。在公共选择理论中,偏重研究制宪与修宪理论的,称之为宪制经济理论,它主要研究如何实现对政府的财政权力、货币权力与管制权力的约束。公共选择理论对于政府采购思想的贡献在于:让人们意识到政府采购人员是具有“经济人”特征的比较利益人;政府采购的模式应是委托代理的公私伙伴关系;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路径选择要以建立、健全政府采购法律体系为重心;对政府开支项目进行损益分析,杜绝过去政府项目不计成本的
12、做法;引进利润分享机制,允许官僚机构对节约成本所形成的财政节余拥有一定的自主处理权;加强对官僚机构的监督等等。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应转变职能,改革政府的经济管理方式,从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活动中退出来,把更多的事情交给“看不见的手”市场来调节。五、制度经济学派的政府采购思想政府采购中的政府作为一个经济实体和政府行为中的“经济人”假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市场经济理论表明,政府在市场中作为产品的购买方,需要遵循市场经济中的公平交易原则。这就决定了政府采购活动中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和公正性原则。公平性原则是指交易双方的权利与责任关系,政府采购的买卖双方必须是在自愿平等的原则上进行交易,分别履行买卖双方在商品
13、交易中发生的义务,不能够因为政府所掌握的公共权利就可以凌驾于其他市场行为者之上,进行不公平交易;同样地,其他市场行为人也不能够因为交易对方是公共部门,就可以任意提价或者提供价高质次的产品。1937年,科斯在他的论文论企业的性质中指出:“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通过价格机制组织生产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所有发现相对价格的工作。市场上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签约的费用必须考虑在内。”并使用交易成本这一工具分析了企业的性质和规模问题,这里的谈判签约的费用可以看作是总交易成本的一种概括。在1960年发表的论文社会成本问题中,科斯对交易成本的内容作出了进一步的界定,即“为了进行市场交易,有必要发现谁希望进行交
14、易,有必要告诉人们交易的愿望和方式,以及通过讨价还价的谈判缔结契约,督促契约条款的严格履行等。”这也是对交易成本的一个总的概述。施蒂格勒沿着科斯开创的研究思路,考察了“搜寻成本”,即买卖双方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价格所要耗费的资源。从交易、契约及与交易费用的孪生性出发,达尔曼认为,交易双方欲达成协议,必须相互了解,将可能提供的机会告诉对方,这种信息的获得和传递需要耗费时间和资源;如果交易的一方有多个经济代理人,在决定交易条件时,还会产生某些决策的成本;相互同意的条件确定后,还有执行所定协议的成本以及控制和监督他方以确定是否按照所签订协约条款履行其责任的成本。威廉姆森将交易费用分成事前和事后两部分,
15、事前费用包括起草、谈判和维护等费用,其中的“维护费用”尤其复杂,它与一般的所有权、可信承诺与诚实、契约争端的法律裁决有关;事后费用包括交易偏离一致性后所产生的不适应成本、双方矫正事后不一致所产生的讨价还价成本、与规制结构有关的设立与运行成本以及实现可信承诺的保证费用。科斯认为,市场交易的本质就是价格机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机制在生产要素竞争和促进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方面确实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交易成本的存在,遵循这种价格机制本身也是有成本的,很多情况下通过价格机制进行市场交易,“市场发生的每一笔交易的谈判和签约的费用都要考虑在内”由此产生的成本。按照科斯的想法,企业正是为了降低越来越高
16、的交易费用才产生的。在企业内部,市场被取消,某一个生产要素(或他的所有者)不必与企业内的其他一些合作的生产要素所有者签订一系列契约,这一系列契约被一个内部契约(如企业的组织形式和规章制度)所替代。因此,企业产生的原因是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企业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是对价格机制的一种替代。政府采购的交易成本,是指公共部门作为政府采购的主体,为完成市场交易,所发生的搜寻成本、谈判成本、决策成本、缔约成本、实施成本、监督成本、控制成本和矫正成本。政府所需要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购买方式,是各单位使用预算资金到市场上进行自发的、分散的采购,同一交易过程被各单位反复进行,同一交易成本被反复支出,造成了大量
17、的浪费。为降低采购中不必要的交易成本支出,建立政府采购制度成为一种新的替代方法。在政府采购制度下,通过集中采购,同一交易行为的反复进行可被一次性交易替代,反复签订的同一类契约可被一个契约替代,可以大大降低采购中的交易成本。科斯在分析企业规模时指出,企业通过减少契约的数量节省了交易成本,但并没有取消契约和企业内的交易。所以,政府采购有利于节省采购中的交易成本,并不意味着政府采购的范围越广、规模越大、集中程度越高就越好。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在企业内部组织追加交易的成本可能会上升,在组织的交易增加时,或许企业家不能成功地将生产要素用在它们价值最大的地方,不能导致生产要素的最佳使用,因此,企业规模受它
18、所节约的外部交易成本和随着规模扩大而增加的内部交易成本的制约,其规模决定于这样一点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额外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公开市场上完成这笔交易的成本。同样,随着政府采购范围、规模和集中程度的扩大,会增加组织协调的内部成本,使政府采购在交易成本方面变得不经济。最佳的交易成本取决于合适的政府采购范围、规模和集中程度,政府采购实施的范围过窄、规模过小、集中程度过低,就达不到节省外部交易成本的目的,反之,就会增加内部交易成本,其临界点在于通过政府采购实施的最后一项采购的交易成本等于原分散采购下完成这笔采购的成本。建立政府采购制度的目标之一是为了节约采购成本,限制政府采购的范围、规模和集中程度也是为了节
19、省采购成本,有些产品到底是实施政府采购,还是继续沿用以前的分散采购,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就是看哪种采购方式更有利于节省交易成本。 第二节 国外政府采购实践发展一、政府采购的起源政府采购的起源可以从国家和政府的产生以及商品经济的产生两个不同的历史演变来分析。国家产生之后,统治者为了履行统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需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在商品经济产生之前,这种物质条件的满足只能依靠掠夺和产品交换。统治者的掠夺行为是单向的,即统治者利用暴力无偿地从公众手中获得产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统治者也可以生产一定供自己消费的产品;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统治者还可以将自己生产的产品与私人的产品进行交换。这几种方式都可
20、以满足政府对物质条件的需要和需求,但它们仍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政府采购。政府采购是一种交易行为,只能在商品和私有制产生之后才可能实现。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整个社会中出现一些过剩的产品可以用于交换,于是出现了各种形式的采购活动。采购活动的主体包括个人、家庭和部落,有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国家作为一个物质需求单位,也参与到采购活动中来。最早的一张政府采购单可以追溯到公元2800到2400年的叙利亚,它写在红色的陶制木板上,“用600升谷子换取50瓶润滑油。”公元前3世纪的雅典也有政府采购的记录,人们还发现了凯撒军团的采购订单。政府采购古已有之,只不过当时的政府采购是为了满足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
21、,大部分都是生活用品,为了满足统治者向外扩张的野心,也有很多军需用品。即使有一部分是关乎民众生产生活的政府采购或政府的公共工程,其目的也并非为了满足民众的需求,而是统治者发展生产、增强国力的需要,或者是用于维持政治统治的抚民措施。现代意义上的政府采购最早形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当时(即1782年)英国设立了政府文具公用局,作为采购政府部门所需办公用品的机构,其后发展为物资供应部,专门采购政府各部门所需物资。此后,西方各国都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或通过相关的法律,以确定政府采购管理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采购的适用范围逐步扩大,当今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采购的涵义已经同过
22、去大不相同了,可以说,真正完整意义上的政府采购,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二、政府采购制度的发展除英国外,美国也是较早采用政府采购的国家,联邦政府民用部门的采购历史可以追溯到1792年。当时,通过了有关政府采购的第一部法律,将为联邦政府采购供应品的责任赋予美国首任财政部长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之后,美国不断完善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和法规。1861年,美国制定的一项法案要求每一项政府采购至少要有3个投标人。1868年,美国国会又通过立法确定公共开标和公共授予合同的程序。在近代市场经济(自由市场经济)阶段,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市场经济国家信奉“看不见的手”,政府基本上不参与、不干预国民经济活动,政
23、府直接承担的公共工程和物资采购也十分有限。因此,政府采购市场并不发达和也远不完善。随着经济的发展,到了现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时期,特别是在19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大危机后,市场经济国家普遍认识到:市场经济并不是万能的,它也存在着失灵的领域。于是,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思想被广大资本主义国家采纳。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政府开始广泛使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干预国民经济。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政府通过扩大财政支出兴办公用事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条件。由于政府采购是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它的规模不断扩大,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兴利除弊,各项有关政府采购的法律、法规就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第二章 政府采购的发展与演变 第二 政府 采购 发展 演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2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