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定稿试论修建伊利运河在形成美国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影响.doc
《928定稿试论修建伊利运河在形成美国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28定稿试论修建伊利运河在形成美国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影响.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 开 大 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中文题目: 试论修建伊利运河在形成美国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影响 外文题目: On the role and influence of the building of the Erie Canal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American economic system 学 号:_1212284_姓 名:_许凯文_年 级:_大四_专 业:_世界历史_系 别:_世界历史_学 院:_历史学院_指导教师:_付成双_完成日期:_目 录摘 要 3绪 论 4第一章 伊利运河修建的国内外时代背景与战略构想11(一)修建伊利运河是沟通区域经济与国际贸易的需要8
2、(二)修建伊利运河成为西进拓殖与东部经济发展战略的关键11第二章 伊利运河修建的艰巨性成就了其独特影响17(一)纽约通过发行债券投资修建伊利运河17(二)跨越山脉修建伊利运河,地势险要工程量巨大18(三)伊利运河引领了美国交通革命,兴起了运河建设热潮19(四)伊利运河对以后美国内战的政治经济格局的战略影响22第三章 伊利运河对美国东部城市经济发展繁荣的重大影响24(一)伊利运河推动了纽约城市的繁荣腾飞24(二)伊利运河成就了入境美国的移民潮26(三)伊利运河促进东部城市群的工商业发展繁荣27(四)伊利运河的成功引发投资债券热 31第四章 伊利运河推动西进运动并促进中西部经济大发展34(一)伊利
3、运河贯通之前中西部经济落后与困境 35(二)伊利运河促进向中西部移民并推动美国中西部地区城市化 36(三)伊利运河促进了西部地区农业扩张和新的农业产业带的形成 41(四)伊利运河传递经济龙头辐射并带动中西部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45第五章 伊利运河对美国三角区域经济体系形成的先导作用和战略影响50(一)美国山脉水系走向是造成三角区域经济联系障碍 50(二)伊利运河推动中西部大开发,标志了美国的三角区域经济体系形成52(三)伊利运河的战略影响是开发五大湖经济带并催生其成为五大湖工业区55第六章 运河时代和铁路时代的关系及运河水运的历史地位58第七章 结论60参考文献 62摘 要 在19世纪上半叶,
4、在殖民霸主英国主导的国际经贸体系中美国的主要贸易对象仍是英国。对外贸易是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纽约市是美国重要的工农业产品外贸港口城市。由于伊利运河的开辟突破了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隔,从而使纽约及东部工业区的经济辐射到中西部农业区。因此著名的黑球航线作为英美主要贸易线能够通过伊利运河从纽约向西深入美国中西部内陆地区。由此可见,伊利运河是英国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向美国纵深进行经济辐射的重要一环。伊利运河的修建不仅使东部区域经济辐射到中西部区域,同时带动南部区域经济,而且催生了今后五大湖工业区的形成。毫无疑问,伊利运河修建是形成美国初期三角区域经济体系的最关键一环。伊利运河使纽约一跃成为美国的
5、经济和金融中心,成为全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一条运河改变了纽约的命运,也创造了一个国家的历史。因而伊利运河在形成美国经济体系中具有先导作用与战略影响。关键词:19世纪上半叶,伊利运河, 区域经济体系, 纽约, 中西部,五大湖经济带, 绪 论一、 选题缘由: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为适应这种形势,我国政府积极推动“西部开发”、“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的战略。对此,我们应广泛借鉴国外在区域经济方面的成功经验及教训,这对当我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而伊利运河对美国初期三角区域经济的形成就是一个较为成功的
6、范例,本文试图为当前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具体实践提供一些借鉴。二、 概念界定:本课题所研究的起止时间是从1817年到1865 年美国的运河繁荣时代历史。在此需要解决论题中有关概念定义:1.“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2.“点轴开发”模式:“点”,即“增长极”,是指城市;“轴线”,即以交通信息干线为主的通道,之后发展成产业聚集带。在空间上,国民经济被看作是主要由点、轴构成的网络。这一模式是希望通过对区域有扩散作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所组成的点轴网络来构建地区经济开发的总体布局框架,利用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的辐射功能,由点及线、再到面进行开发。3.“中西部”一词起源于十九世纪,中西
7、部的中心区域被五大湖、俄亥俄河和密西西比河谷所包围,旧西北部(或称西部)指的则是原来的西北领地,所谓的中西部范围并不十分清楚。一般来说,只要是在以往被认为是“西部”的地区以东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地区,就会被认为是中西部地区。到了1898年,中西部这个名称正式开始使用。19世纪早期,西部地区指的是密西西比河以西,所以当时把阿帕拉契山与密西西比河之间的土地定义为中西部。三、 研究现状:国内对美国运河历史的研究并不多。史学界对美国交通史的研究侧重铁路,大多关注19世纪中叶铁路在美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中的作用。尤其是对伊利运河的历史研究,以及伊利运河在19世纪初美国“西进运动”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问题,个
8、别学者虽有涉及,但仅散见于一些关于美国经济史的通论性著作及美国西部开发的著作中,相对于国外尤其是美国学术界来说显得非常薄弱。在学术论著方面,张友伦在美国西进运动探要中略微提及了伊利运河对于西进运动的影响。作者认为伊利运河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使全美各地掀起了开凿运河的高潮,有助于西进运动的进一步开展。在呂畅的美国伊利运河的开凿及其影响研究一文中,呂畅曾以伊利运河开凿主体,梳理了伊利运河的开凿以及扩建的历史脉络。他论文的重点是伊利运河修建的政治背景和开凿的过程,分析了美国政界对于修建伊利运河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而对于伊利运河在形成美国经济体系中的作用与影响,至今没有专文或专著。本文通过借鉴发展经济
9、学、区域经济学的某些理论和方法,从历史的角度来论述伊利运河在形成美国经济体系中具有先导作用与战略影响,希望能有所创新。 四、 研究思路创新: 对于目前我所阅读过的大多硕博论文,总体感觉是:与其说是在阅读这些顶尖学子的大作,还不如说是在看史记史料,令人大失所望索然无味。一首好歌能催人奋进,一幅好画能陶冶情操,一篇佳作让人赏心阅目。我的论文是不是跳岀了这个怪圈?有没有在论点论证等关键位置也采用了故弄玄虚的障眼法?看了我的这初出茅庐的拙作您肯定会自有定论。 我的论文主题的论述思路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从国际贸易体系背景来看:从当时美国以国际贸易带动国内经济增长的策略来分析,伊利运河推动形成多边
10、经济架构的整个过程其实就是利用英国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向美国纵深经济辐射的重要一环。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与棉纺织业的兴起,世界工厂英国把棉花作为替代毛皮的进口原料。在殖民霸主英国主导的国际经贸体系中,美国因此逐渐取代了英属加拿大,成为英国在美洲的主要贸易对象。1812年美英战争以后,英国选择纽约作为向美国倾销工业产品的突破口,同时也为纽约乃至整个东部工商业经济区的发展带来契机。18世纪初期的技术条件决定了水运是大宗货物区际贸易的主要交通方式,同样也是纽约把握国际贸易机遇的关键。远洋航运的成功为东部工商业发展赢得了外部动力,而伊利运河对山脉阻隔的突破也为纽约代表的东部工商业经济区拓展了腹地区域经济支
11、持。黑球航线的开辟使纽约成为美国对外贸易的窗口,伊利运河的通航则使以纽约为代表的东部工业区与商贸城市实现了向西部农业区经济辐射的目标。修建伊利运河的纽约与工业革命强国英国紧密的经贸联系促进了国内三大区域经济体系的形成。便捷的远洋航运使东部工业区与商业都市的跨越式发展,形成三大区域经济分工互补的局面,最终推动19世纪末美国经济的腾飞。伊利运河跨越山脉的通航则使五大湖及中西部的区域经济在东部城市群的带动下兴起,从而最终形成美国初期区域经济的框架:东部工业区牵引五大湖及中西部经济兴起,并与南部农业区联动发展。伊利运河不仅为美国中西部和五湖地区的发展带来经济动力,也为美国经济体系的完善与经济网络的形成
12、提供了成功的点轴辐射开发范式。推动美国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伊利运河代表一种点轴辐射的经济发展模式。伊利运河把纽约从国际贸易中获得的经济动力沿大湖区向西辐射至俄亥俄地区,在横向跨区域辐射的同时也向两翼辐射,形成五大湖经济带。这种开发模式具有深刻的原理与广阔的应用价值。笔者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应该也是以点轴辐射理论为依据的。由伊利运河推动形成美国三角区域经济体现区域间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与优势因素的互补性,传递东部发达区域经济中心的经济辐射。通过经济辐射,五大湖经济带从落后地区吸收原料、资金、人才等因素,自主蜕变为经济增长极,并将技术、劳动力因素推向轴线的另一端美国西部这一彼此呼应的经济中心,最
13、终形成以点带面的三大区域经济带联动发展。 (二)、 从美国三大区域经济现状来看: 交通因素既是推动经济贸易发展的动力,也是影响区域经济不平衡的主要原因。由于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阻隔,穿越山脉的交通线将成为美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伊利运河的通航既促使了美国三角区域经济体系的形成,也逐步提升了中西部和五大湖在美国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伊利运河是交通革命中穿越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领航者,也是形成美国国内三角经济体系的关键纽带。美国东北部海岸因为最短航线的地理优势率先步入工业化进程,在三大区域中一路领先;伊利运河的修筑则实现了中西部地区与美国经济火车头纽约为代表的东部工业区的对接,搭上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东部
14、工业城市群辐射带动了美国中西部经济的迅速发展,沿伊利运河向西至五大湖一线的城市逐步兴起,推动形成五大湖新兴工业城市群。便捷的运河交通推动美国中西部商品农业的生产与初级加工制造业的发展,使中西部的经济地位逐渐赶超南部,并与南部、东部经济区共同构成以东部主导的三角区域经济体系。伊利运河的点轴辐射提升了美国中西部在三角区域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中西部地区逐渐取代南部成为以商品粮生产为依托的经贸基地。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使中西部的经济地位逐渐赶超南部是由梯度转移的速度不同所致。通过伊利运河相互联系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三个区域经济之间会形成以经济发达东部地区为主导的经济辐射。它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表现为五大湖
15、新兴产业从经济增长极向西部地区辐射转移。所以,在伊利运河建成以后,美国中西部地区因为落后的自给农业与东部先进的工商业产生巨大反差,为东部商业城市提供了潜力巨大的腹地市场。加之内陆航运的便捷,东部迅速将农业生产技术、工具以及商品化的生产方式传入中西部地区,使其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南部地区与东部的虽然沿海贸易由来已久,但经济方式的差异以及海上航运的不便反而使东部与南部间无法形成明显的经济辐射与梯度转移,因此中西部地区在美国经济区域中的地位逐渐赶超南部。 (三)、 从区域经济内部点轴辐射来看:交通区位条件的差异也是在区域内部引发集聚效应、导致经济不平衡的直接原因,但正是经济要素的集聚使区域内某个经济中
16、心成长为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交通便利程度的梯度分异使区域内部的经济发展程度呈现以经济增长极为中心的环状分布,这在美国东部与西部都有直接的例证。对于美国东部地区,当伊利运河使纽约成为北美最大的国际港口并建立起繁华的大都市时,巴尔的摩、费城与波士顿只能降级为一般的工业港口城市,由于伊利运河纽约几乎囊括了从南部与中西部运来的初级产品,也垄断了美国外贸市场。对于中西部地区,当伊利运河的通航与俄亥俄伊利湖运河的修筑成功使俄亥俄河畔的辛辛那提成为中西部地区的新经济中心时,俄亥俄地区的匹兹堡、克利夫兰亦不得不成为向辛辛那提运输当地农产品的中转站。经济的集聚效应引发各自区域内部的经济不平衡的同时跨区
17、域的经贸联系的桥梁也会实现区域间的经济因素的流动、交换与集聚,从而催生落后地区新经济中心的产生。如五大湖经济带原本是连接东部与西部地区的交通而形成的商业经济带,在木材与铁矿资源的开采加工中成长为著名的五大湖工业区,与美国东北部工业区相得益彰。在区域内部的经济不平衡与集聚效应促使经济中心成长的同时,伊利运河就是实现东部与西部经济因素跨区域流动的桥梁。以哈德逊河伊利运河伊利湖俄亥俄运河为主轴,在经济因素的流动与集聚效应的影响下,主轴两端的商业城市纽约与辛辛那提成为推动干线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在西部经济腹地向纽约提供的农林产品的支持下,纽约成为美国东部的经济中心与全国对外贸易的窗口。技术资金的进一步聚
18、集使纽约从区域性的商业中心蜕变成国际化大都市。而随着劳动力与生产要素的聚集,国际性商业都市纽约向西部的经济辐射使辛辛那提成长为美国中西部的经济中心。辛辛那提作为新经济中心,在推动农业商品化、传播先进生产技术方面有重要作用。总之,伊利运河突破了阿巴拉契亚山脉阻隔,催生了五大湖经济带的形成,并向西辐射开拓了中西部区域经济。因而伊利运河修建通航是美国三角区域经济架构建立的标志,更是形成美国三角区域经济体系的关键一环。五、 研究意义:伊利运河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条贯穿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运河,沟通了美国东部经济龙头与美国中西部新兴开发区经贸联系,因此成为河运轴线的关键。伊利运河与哈德逊河、五大湖共同构成了一个
19、传递增长极经济辐射的交通轴线。辛辛那提成长为与纽约遥相呼应的经济增长极之后,在两个磁极的相互作用的影响下,伊利运河伊利湖沿线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在19世纪30年代,从奥尔巴尼到罗彻斯特,从布法罗到克利夫兰,城市人口的增长与规模的扩大反映了城市经济的发展,而特色加工业的形成则是这些新经济中心形成的标志。伊利运河的修建不仅标志运河交通主干网络的形成,也意味着跨区域的多边经贸联系的构建。它以点轴辐射的模式推动了五大湖经济带的兴起,建立起东部工业区与俄亥俄等美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运输的桥梁。因此,伊利运河不但是美国三角区域经济架构形成的标志,更是三角区域经济体系完善的关键一环。这种点轴辐射的开发方法也成
20、为各国经济区域开发的典范,笔者认为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应该也是符合点轴理论的范畴 。 试论修建伊利运河在形成美国经济体系中的作用和影响 伊利运河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条贯穿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运河,在全国交通网络与经济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具有独特的战略意义与关键的经济价值。它突破了阿巴拉契亚山脉的地形限制,开拓了美国的国内市场,并成为继续开发远西部的前哨。在水运交通方面,伊利运河联系了纽约与五大湖,并向西通过运河连接辛辛那提,从而沟通了密西西比水系,最终形成全国性的水运交通网络。在经济连通方面,它首次实现了美国东部经济中心与美国中西部新兴开发区的经济互动,使中西部地区加快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进而推动了
21、五大湖工业区的形成和中西部区域经济腾飞。在1852年第一条贯穿阿巴拉契亚山脉的铁路建立之前的27年中,伊利运河一直是沟通美国东西部经济贸易的唯一陆上经济动脉。同时1851 1852年水路运输是铁路运输的6倍。因此,伊利运河在推动农业扩张、城市不断兴起、工业发展和美国国内商业市场形成中具有先导作用和战略影响。因而伊利运河既是美国三角区域经济架构建立的标志,更是形成美国三角区域经济体系的关键。第一章 伊利运河修建的国内外时代背景与战略构想 一、 修建伊利运河是沟通区域经济与国际贸易的需要 1. 国际贸易与国内经济发展的关系 美国独立革命后在政治上摆脱了英国的统治,但在经济上却仍然依赖英国。它是英国
22、的农业原料附庸,英国不仅还想从政治上、军事上控制美国,而且在经济上限制美国的对外贸易以及工业、商业的发展。结果导致了1812年至1814年英美战争,美国人称之为第二次独立战争,或争取产业独立的战争。从此,美国才开始真正的产业革命。走上了独立发展经济的道路。这场战争充分暴露了大湖区的政治安全隐患,在战争结束后美国中西部五大湖区依然受到英国的威胁,加强东部的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大湖区的控制是伊利运河修建的政治动因。但英美战争结束后英国商人通过远洋轮渡聚集纽约市进行国际贸易,也为美国东部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纽约成为美国对外贸易中心,急需扩大经济腹地并扩大交易规模,发展区域经济是伊利运河修建的经济动因。伊
23、利运河的修建符合美国发展经济的国家利益。 2. 修建伊利运河是沟通区域经济与国际贸易需要英国是世界工厂,并主导国际贸易。英国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工业品和原材料主要靠纽约与利物浦之间的黑球航线作为北美的主要贸易航线。纽约是美 国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的重要一环。 1768-1772年北美殖民地贸易总额比例分布 19世纪初,纽约已成为英美国际贸易最主的港口城市之一,也是美国东海岸的外贸中心。第二次英美战争结束时,英国商人抢占纽约作为主要贸易据点,使纽约成为国际性的商贸大都市,增强了纽约的经济辐射影响力,为美国商品经济的西扩提供了动力与机遇。然而被阿巴拉契亚山脉阻隔的狭小东部区域已不能为纽约提供充分的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928 定稿 修建 运河 形成 美国经济 体系 中的 作用 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1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