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2129肖招娣南昌市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张晓平.doc
《04042129肖招娣南昌市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张晓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4042129肖招娣南昌市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张晓平.doc(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南昌市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研究Title: The research on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in Nanchang City and its solution学生姓名: 肖招娣班 级: 040421指导教师: 张晓平老师专 业: 土地资源管理二八年六月摘 要在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发展畜禽、水产养殖等农业项目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些工程的建设和项目的实施,在促进农村经
2、济发展的同时,也给环境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本文系统分析了当前南昌市农村环境的严峻形势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即农业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村镇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和乡镇企业对环境的污染等环境问题。文章分析认为,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的环境待遇不公平、现代生态农业及科技力量薄弱,缺乏有效的环境监管、以及农民环境意识淡薄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主要原因。当前,农村环境保护要放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坚持以因地制宜、“三同步、三统一”、符合环境承载力等原则,通过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科普宣传、发展生态农业和技术创新等对策,才能促进新农村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关键词:新农村;生态环境;对策 ABSTRACTIn
3、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countryside,infrastruetural factors,such as residential area for the country people,road building,water conservancy etc,are the key points of it:raising drove and marine lives etc,and agricultural projects become the impetus that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4、 ,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pojects,on one hand , accelerate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n the other hand brings great pressure on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The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the serious situation of the country environment in Nanchang City and fou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at ex
5、isted in the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the pollution caused by the less-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infrastructure;and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brought on by the country on the systematic analysis,this paper pointed out that the unfair environmental treatment under the dual social structure,the sci
6、entific and technical strength, the lacking of the effective environmental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as well as the lack of the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mong farmes are the deep-seated reasons that lead to the country environmental , the countr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n im
7、portant part of the new countryside construction, and should be based on some principles like treating farmers as the principal part, “Three simultaneous, three unity”,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environment, etc. By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 rural popular science promotion and deve
8、lopment of ecological agricultur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o promote the new countryside to develop in a healthy and sustainable way.Key words: new countrysid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lution目 录绪论11 南昌市区域环境概况2 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2 区域社会经济特点22 南昌市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及问题分析3 土地生态环境状况3耕地面积减少3土壤肥力水平差异大,土壤污染重3水土流失严重4抗灾能
9、力下降4农用化学污染状况4水资源环境状况6农村生活环境状况73 南昌市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9 传统农业产生的生态后果9 新兴种植养殖业造成的生态影响10 工程建设带来的生态影响11 村镇建设中影响生态环境的问题11 乡镇企业对农村环境造成的污染13 农村环境问题的成因14二元社会结构下的环境待遇不公平14农村生态环境未受重视,环境监督管理主体缺位14农村环境缺少现代生态农业和科技的支撑14农民环境意识淡薄使环境保护缺乏动力144 南昌市新农村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16 新农村环境保护的原则16 新农村环境保护的措施16总 结19致 谢20参考文献21绪 论2005年,党的十六
10、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规划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该目标从统筹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角度,对建设和谐新农村进行了高度概括,既是总体要求,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着眼点和工作的切入点。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全面把握这个总体要求,全面系统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铺开,农村居民点、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大范围兴建,乡镇企业、集约化畜禽养殖项目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食用菌、水产养殖业也发展迅速。这些
11、工程和项目的实施,较快地发展了地方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但由于工程建设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项目实施缺乏应有论证与监督管理,给农村环境带来较为沉重的负荷。许多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发展落后,急于招商引资,不经严格审批,引进兴建一批生产工艺落后的重污染企业;一些地方把新农村建设理解为大拆大建,注重居民点、公路、水利等设施的建设,而缺乏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与论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很多农业项目在立项前,缺乏科学规划和具体指导,导致选址、布局和相关措施不合理或不配套,这些都直接导致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农村环境的严峻形势如不能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不但直接影响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影响农村
12、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推进和最终成效,还将对环境安全乃至社会安全产生负面影响。论文试图通过对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探讨了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深层次原因,找寻农村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平衡点,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健康、持续地发展。1 南昌市区域环境概况 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南昌市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赣江、抚河下游,鄱阳湖西南岸,东经115。27116。35,北纬28。0929。11。北邻九江市,东毗上饶市,南接抚州市,西连宜春市。全市南北长约112.1千米,东西宽约107.6千米,总面积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面积622平方千米。全境以平原为主,东南平坦,西北丘陵
13、起伏,平原面积占%,水域面积占%,岗地、低丘面积占%。全市平均海拔25米,城区地势偏低平均海拔22米。西部是西山山脉,最高点为梅岭主峰洗药坞,海拔米。主要河流有赣江、抚河、锦江、潦河等,主要湖泊有军山湖、金溪湖、青岚湖、艾溪湖、青山湖、贤士湖、象湖、黄家湖(含礼步湖、蝶子湖)、东湖、西湖和北湖等。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湿润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长。年平均气温17.5,日照率为43%。年降雨量16001700毫米,年日照时间17231820小时,年无霜期251272天。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1。 区域社会经济特点南昌市,下辖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4个县,东湖区、西湖区、青
14、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5个区,以及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北区)、南昌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红谷滩新区、桑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英雄经济技术区。共有29个街道、47个镇、33个乡,499个居委会、1141个村委会;其中市辖区共有29个街道、10个镇、2个乡,389个居委会、167个村委会,市政府驻东湖区。南昌市辖区土地面积617平方公里,有29个街道办事处,14个乡镇,人口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万人,占全市人口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占全市%。市辖县土地面积6785平方公里,有66个乡镇,2005年人口万人,占全市人口的%;农业人口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2005年生产总值亿元,占全市%
1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亿元,占全市%。2 南昌市农村生态环境状况及问题分析 土地生态环境状况 耕地面积减少2002年,南昌市共有耕地万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其中中低产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近17年来,南昌市耕地面积以每年万公顷的绝对量减少。从1998年到2002年,南昌市耕地数量的变化如表2-1所示。1998年至2002年,耕地面积由万公顷减少到万公顷,减少了万公顷,平均每年减少万公顷。表2-1 南昌市耕地面积随时间变化情况项目19981999200020012002一、当年增加耕地(公顷)441492011506575新开荒地35261581810其他894361473564二、当年减少
16、耕地(公顷)1179127719841010121051.国家基建11241732647445052.其他基建占地-21843.退耕造林391891081823244.退耕还原-63-395.其他减少耕地-3053三、年末实有耕地面积(万公顷)水田旱地水浇地注:数据来源于南昌社会经济统计年鉴1985-2002 土壤肥力水平差异大,土壤污染重据调查,南昌市受工业“三废和农药化肥污染的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其中不同程度遭受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比重最大。南昌农田土壤与50年代相比,有机质下降%,有机质含量低的面积达26%,缺K面积占30%左右;旱地土壤,有机质和N、P、K等养分均缺乏,部分土壤全
17、磷为%。2005年南昌市工业废气排放量为亿立方米,城市大气降尘平均km2,m3,氮氧化物为 mg/m3;2000年工业废气排放量为亿立方米,2005年比2000年增加了%。回收和处理能力仅占总排放量的15%,造成江河湖库水中出现不同程度的汞、镉、铬、铅、砷、氰化物和苯、酚污染;农田也出现镉、Al等的污染。80年代以来,本区酸沉降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所增加,目前受酸化的土壤面积已达到万公顷,南昌酸雨频率高达87%2。 水土流失严重南昌全市水土流失面积1456km2,已治理面积410km2,现仍有水土流失面积1046 km2,占全市水土流失面积的%。水土流失造成植被破坏、土方搬动,由于没有采取有效的水
18、土流失防治措施,造成下游地区河床抬高、航道堵塞、生态环境恶化。 抗灾能力下降 1983年至2004年间,由于人口增加,基本建设占用耕地,致使人均耕地减少,耕地单位面积产量低,为了满足生存需求,不得不扩大开垦,如毁林垦荒,围滩造田,陡坡种植等。山地丘陵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造成生态蓄水能力降低,洪枯比加大,径流强度大,大雨洪涝,无雨干旱,旱涝频繁交替。土壤侵蚀所形成的泥沙下泄,淤积下游塘库和河流,降低了调蓄洪水能力,增加了洪水压力和危害程度,土地砂(石)化现象严重,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水土流失严重。 农用化学污染状况(1)化肥污染表2-2 南昌耕地化肥使用量(折纯)变化农业化学化情况200120
19、022002年比上年增长(%)化肥使用量(万吨) 氮肥(万吨)磷肥(万吨)钾肥(万吨)复合肥(万吨) 每亩耕地用化肥(千克)35 注:数据来源于南昌市环保局江西省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初,直至七十年代初,都是以施氮肥为主,且量较少,七十年代中期化肥施用量开始增加。表2-2所示南昌市耕地化肥使用量(折纯)变化情况,2001年南昌化肥使用量为万吨(以折纯量计,下同),其中氮肥万吨,磷肥万吨,钾肥万吨,复合肥万吨,农田单位面积使用量为35千克;2002年南昌化肥使用量为万吨,其中氮肥万吨,磷肥万吨,钾肥万吨,复合肥万吨,农田单位面积使用量为35.98千克。图2-1 南昌市2001年与2
20、002年单位面积耕地化肥使用量变化2002年化肥的使用总量较2001年使用量总量减少,减少了万吨;但是从图2-1可以看出,2002年化肥单位面积施用量较2000年增长%。据统计,南昌县和安义县化肥施用强度最高分别达49和45千克/亩,远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千克/亩)3。而且在化肥使用中还存在各种化肥之间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化肥利用率低,流失率高,不仅导致农业土壤污染,还将通过农田径流造成水体有机物污染、富营养化甚至地下水污染和大气污染。(2)农药污染图2-2 南昌市2000年与2006年农药使用总量变化2006年南昌市农药使用量 8480吨,平均每公顷耕地施用量为千克,比2000年分别增加2611
21、吨和 千克 /公顷,分别比2000年南昌市农药使用总量(5869吨)和单位面积施用量千克/公顷)增加了%和%。南昌市2000年和2006年农药使用总量及单位耕地面积施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2-2和图2-3所示图2-3 南昌市200年与2006年单位面积农药使用量变化据统计,农药只有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水体、土壤和农产品中。全市有万公顷耕地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直接威胁到人们健康。2002年对4个县的蔬菜批发市场监测表明,农药检出率为20%60%,总超标率为20%45%,远远超出发达国家的相应检出率。(3)农膜残留由于大棚农业的普及,地膜污染也在加剧。2003年南昌市地膜使用量为 万吨
22、,平均每公顷耕地面积使农膜千克,比2000年分别增加 万吨和千克 /公顷。地膜残留在农田里 200年后才能分解,分解过程中会溶解出有害物质,对土质造成破坏。 水资源环境状况(1)南昌市水环境污染状况全年全市污水排放量61560万吨。其中城镇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11520万吨,第二产业47160万吨,第三产业2880万吨;火电厂直流式冷却排放量13400万吨;入河废污量 49248万吨,占污水排放总量的80%。南昌市下正街水厂是全市主要供水水源地之一。据统计,20022006年5年中,全年水质出现过不合格的供水水源地,该水厂共出现3年,即2000、2004 年及2006 年,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高
23、锰酸盐指数。南昌钢铁厂至洪都钢厂区域一线,因地下水超采,形成地下水位降落漏斗,这极易成地下水污染,恶化水环境。因此,必须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资源保护,改善环境质量,避免人为造成的“水质型缺水”,加剧水资源供需矛盾5。(2)南昌市水资源浪费现状南昌市地处降雨丰富的亚热带地区,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近十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城区人口由原来的100万,增加到现在的220万。人均占有水量只有1524m3,只有全省的2/5,全国的7/10。由于长期以来,人们节水意识淡薄,没有把通过工程取用的物化水当作商品来看待,因此,无论在工业企业或居民生活用水都存在一定的浪费现象,有的地方甚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04042129 肖招娣 南昌市 新农村 建设 中的 生态环境 问题 对策 研究 张晓平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1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