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doc
《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成人教育(函授)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与对策分析作者姓名 李昊 专 业 名 称 人力资源管理 准 考 证 号 Hc1306093066 指 导 教 师 二零一五年十月内容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显性存在,形成原因复杂,既受政治经济体制变革、社会文化、高等教育大众化、家庭观念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又受自身综合素质、就业价值理念、职业生涯规划的制约。本文紧紧围绕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现实问题,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归类对比等方法,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从大学生、家庭、高校、社会等四个层面,对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大学生个体找准职业定位的“点”、家
2、庭链接就业价值观培育的“线”、高校筑实立德树人的“块”、社会面拓展就业保障的“面”等四个方面的结论。关键词:高校毕业生 就业难 原因 对策目 录一、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既存问题5(一)社会保障功能难拓展5(二)用人单位录用难规范5(三)高等院校培养难深化6(四)大学生就业观难转变6二、产生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7(一)社会价值观念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无处不在7(二)各职业的经济地位变化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冲击较大8(三)职业活动本身的功利价值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深8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对策8(一)大学生个体层面,要找准职业定位的“点”81.找准就业期望与
3、目标单位的契合点82.把握素质训练和提高的关键点93.挖掘职业生涯规划的切入点10(二)家庭微观层面,要链接就业价值观培育的“线” 111.筑实教育链条112.增进动态了解113.营造和谐家风12(三)高校中观层面,要筑实立德树人的“块”121.塑造就业价值理念122.纠正就业认识偏123.搞好校企共建13(四)社会宏观层面,要拓展就业保障的“面”131.优化就业结构132.创业带动就业143.加强职业培训14结论15参考文献16正 文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从总量供求看,劳动力供给的增量大幅下降,和10年前甚至5年前相比,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就业的结构性矛
4、盾将更加突出24。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等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大学毕业生日益成为就业新成长劳动力,加之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对大学生就业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为此,认清分析既存问题及产生的原因,探讨有效的解决路径与办法,对进一步推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一、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既存问题(一)社会保障功能难拓展今年,我国出台并实施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5,各级政府加大了大学生就业的各项保障,调动其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虽然国家有了指导性政策、地方政府也有相关落实措施与办法,但与之相配套的就业运行路径、方式方法及手段仍需完善,尤其针对
5、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实际,出台与社会发展形势相吻合的大学生保障,规范与大众创业相契合的就业运行制度,却处于动态的规范进程。在社会保障体制建设新的起点上,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趋缓、大学生毕业数量逐步增多,在岗位少人员多的情况下,我国在保障大学生就业政策的制定上,往往落后问题的出现,比如在如何加大政策保障、经费保障、就业渠道保障、就业培训保障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社会保障体制还未完全形成,致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愈加突出。(二)用人单位录用难规范由于用人单位认为招录员工、招录什么样的员工是其权利,所以我们常常在招聘信息中看到一些不合理的条件,那就是用人单位违法设定用工“门槛”的表现。用人单位认为自己
6、基于用工自主权,有对劳动者的岗位单方进行调整的权利, 中国历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统计.大学生创业网. 201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R.新华网. 直接表现是将劳动者安排到非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岗位工作,或者直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对劳动者的岗位进行调整。比如,劳动合同约定岗位工作内容为A,而用人单位不仅要求劳动者从事A工作,而且要求劳动者从事B工作,但并不给付劳动者B工作相应的报酬。有的用人单位制定过于严苛的规章制度,动辄以劳动者“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也有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三)高等院校培养难深化当前,国内一些高校虽然建立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但
7、其行政管理职能比较突出,还未将就业指导工作列入教学计划,对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有的甚至狭隘地把就业指导工作理解为就是给学生找工作、落实具体单位,忽视了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育功能以及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影响。由于现代社会中所必需的成熟的自我导引能力没有被重视,涉及人的终身发展的各个相关领域没有得到应该有的关注,而这恰恰是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所要解决的问题1(P25)。当前,我国有些高等学校在教育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还不能适应时代发展与大学生思想变化的需要,存在着滞后的现象,这种情况也影响到了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教育,致使在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就业价值观教育方面方法陈
8、旧、手段单一,脱离实际,不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四)大学生就业观难转变当前,一些高校大学生不切合实际,将精力集中于职位好、工资高、环境优、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而对于条件相对艰苦、福利待遇稍低岗位却很省问津,导致就业工作“一头热、一头凉”的问题。有的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发生偏移,宁愿没事做,也不愿意选择低级的工作。多数大学生选择到沿海发达地区、一线城市发展,在工作岗位饱和的情况下,仍坚持自己的错误就业价值观,导致择业取向脱离了工作岗位及自身素质实际。根据社会调查,学生面临毕业时,尚未考虑就业一本生占8.6%;二本生占6.52%;三本生占16.67%。分析得知,当前大学生就
9、业观亟待扭转,尤其要改变停一停、坐等观望等问题。附图1:就业时间调查综合分析表 洪银兴,葛扬.资本论的现代解析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本图来源:根据调查情况自己制作)二、产生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一)社会价值观念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无处不在从5所本科类及3所专科类高校221名大学毕业调查情况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不仅取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而且受社会多元价值理念和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的影响。如,当前我国正在加快市场经济改革发展进程,潜在影响着经济利益和资源分配效率,一些大学生对社会发展形势认识不清、判断不准,形成了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一些大学生受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将个人本位主义扩
10、大化,不能正确处理个人、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主观上弱化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在当前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观的大形势下,有的大学生认为“中国梦”离自己太遥远,只有“个人梦”才贴近实际,也最务实,于是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的偏好决定就业价值观,从而导致社会价值观观念与个体就业价值观相脱离。附图2:当前大学生就业观中“服务社会”因素调查分析表(本图来源:根据调查情况自己制作)(二)各职业的经济地位变化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冲击较大经对5所本科类及3所专科类高校427人(男221人、女206人)分析,在社会发展新形势、用人单位岗位新需求、高校改革新发展的形势下,因各职业的经济地位变化,对当前大学
11、生就业价值观形成与发展带来了显性影响。如强调个性的发展,关注自我价值的实现;强调工资福利,关注职业功利性;强调就业岗位与自我发展同步发展,忽略对他人的态度;强调社会经济地位,无视从基层做起,从基础做起。尤其在当前我国就业结构不够完善,高校人才的供给与社会岗位需求的错配,一些大学生更加注重各职业经济地位的高低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此,各职业的经济地位变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既有正面的激励,也有负面的冲击,影响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三)职业活动本身的功利价值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影响越来越深在就业难形势的影响下,择业功利性、就业利已性已经潜存于少数大学生思想深处,他们倡导实效、关注利益、贴近事实,就业道
12、德理念日益复杂而功利2(P76)。一些大学生能够以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为重,但又不愿意丢弃自身利益,奉献与索取关系难以平衡;不计个人得失的大公无私理念少之又少,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在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要获得相应的利益。一些大学生在错误的就业价值理念驱使下,其思想上追求拜金、本位主义,行为上崇尚享乐、利己主义3(P106),尤其在职业规划中,以工作实惠、生活安逸、福利薪酬较高为标准,重职业的经济实效,轻就业的理想价值;追求时尚、攀比消费,忽略勤俭本人做人4(P37),不良价值行为潜然存在,非“高富帅”不嫁、非“白富美”不娶思想行为屡见不鲜。三、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有效对策(一)大学生个体层
13、面,要找准职业定位的“点”1找准就业期望与目标单位的契合点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每名学生都会考虑到要去什么单位工作的问题,比如要求目标单位在什么地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还是在中西部,是在大城市还是小 马克思著,王亚楠译.资本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英)约翰梅娜德凯恩斯著,徐毓枬译.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译林人民出版社,2007.麦可思研究院编.2015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城市,这是从地域上讲的5(P16)。另外,去事业单位还是企业,对于企业,有的人可能追求的是要去一些大型企业,有的人可能说要去国有企业,有的人可能说要去三资或者是合资企业。为此,大学生要
14、对自己和目标单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真正做到知己知彼,主动寻找个体与目标单位的匹配点6(P98)。由于目前我国经济结构正处于调整期,再加上巨大的人口压力,使得整个社会的就业形势严峻7(P24)。作为大学生既不能满足于有饭吃,也不能好高骛远,一步到位。同时,要正确认识自我,处理好专业、兴趣与能力各方面的关系。大学生有哪些优势?有哪些不足?出现不足的自身原因是什么?如固执、易冲动、惰性、缺乏恒心等就是造成这些不足的根本。我们发现了不足,就应该“对症下药”,改正缺点,不断进步。同时要立足于自己的优势,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兴趣,使自己成长为既“专”又“博”的人才。大学生可以与同学、朋友、老师交流学习
15、工作及对人生规划的心得体会,可以阅读相关书籍(如徐小平、俞敏洪等关于人生励志方面的著作),亦可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和已毕业的师哥师姐交流了解求职情况8(P40)。每个单位选择学生是很清楚的,学生也应该明白,单位一定不是选择最优秀的人,一定是选择对这个岗位最适合的人,人优秀不优秀用什么标准去评判?没有一成不变的或固定的标准,只能结合岗位的要求、特点,包括目标单位的文化、管理理念来衡量人才。每个单位都有相应的录用程序、录用标准,学生在选择单位的时候,要善于推销自己、营销自己,争取在双向选择中达到双赢,使自身与目标岗位的要求相符。2.把握素质训练和提高的关键点针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心态逆转,理想追求淡化;
16、自我意识膨胀,生活行为失范;就业价值观发生偏差,生活追求安逸享乐等问题,在社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就业引导、提供信息服务,为大学生提供有利的就业条件基础上,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政治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筑实个人的德行。无论是社会调查还是假期的打工,这都将是找工作的“财富”,因为用人单位需要那些有实践经验并吃苦耐劳的人员。通过这些实践,能够或多或少的知道 周爽.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D.中国市场,2011(35).王延中,元林君.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及对策D.劳动经济研究,2015(1).郑燊浩.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演
17、变与近期发展趋势D.企业导报,2015(19).刘小亚.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对策D.经营管理者,2015(23).作为一名职业人的基本要求,也具备了一定的吃苦的心理准备,这是一般大学生都欠缺的,有了这些,就拥有了比其他同学更强的竞争力。同时,要把握好学法、懂法、用法环节。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大学生要主动适应当前我国依法治国大形势,养成自我约束的良好习惯,争做一个学法、知法、懂法的合格公民9(P101)。 在大学生活中,学习是大学生的天职,大学生不仅要学习本专业和非专业现有知识,而且要学会“学习”。作为大学生只有学会学习,通晓获得知识的方法、具有创新精神,才能形成面向未来的适
18、应性和持续发展的后劲。大学生在大一、大二时应该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大学生在大三开始就可以试着参加各类招聘活动,积极了解学校提供的用人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这将对未来就业大有裨益。3.挖掘职业生涯规划的切入点针对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可能或将要发生的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事先进行教育,防止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发生,或者在思想问题与行为偏向刚冒头时,就能及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遏制其发展和蔓延,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做到“防微杜渐”和“防患于未然”,尤其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明确提出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结合大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高校毕业生 就业 原因 对策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19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