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1.区域化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oc
《3291.区域化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91.区域化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区域化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的全面实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信息技术教师队伍显得尤为重要。为全面了解杭州市江干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现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研训工作,通过教学调研的形式对区属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研,比较全面地掌握了教师队伍的总体情况,发现了在教师基本功、课堂教学、教学研究、教师专职化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在后续工作中采取了相应的举措及时跟进,逐步解决。同时提出了进一步促进区域化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并从教师层、教学层面、学校层、教研层面分别进行了阐述。【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师
2、 专业发展 调研一、背景综述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从2004年3月8日开始,由区教研室组织开展的第五轮教学调研拉开帷幕。调研围绕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有效教学行为研究”这一区域课题展开,信息技术学科调研的内容为教师专业能力(上课、说课、反思)、学科建设以及教学常规落实情况,截止到2008年6月6日止,本次调研历时4年零3个月,涉及辖区内学校18所,信息技术教师28人,针对每所学校撰写了调研报告,比较全面地调查了我区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整体情况,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并在后续的学科研训工作中采取了相关举措,不断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 二、数据统计本轮
3、调研的重点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现状,我们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反思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根据“江干区有效教学课堂教学评价表”对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的评价则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的一般要求和本区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价。1教学设计。图1所示,A等占21.4%,B和B+占60.7%,B-和C占17.9%,无D等。说明多数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较强,但部分教师相对薄,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不明确,重视“教”的设计,忽视“学”的设计,部分教案内容较简单,也有直接使用他人教案的现象。2课堂教学。图2所示,课堂教学等级中,A和A-占28%,B+和B占53.6%, B-和C占21.4%,没有D等。A
4、、B、C呈正态分布。课堂教学等级分布与教学设计基本一致,说明教学设计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前提保障,准备越充分,教学效果越好。3教学反思。图3所示,A-占10.7%,B+和B占67.9%,B-和C占21.55%为。说明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较弱:偏重说课的多,深入反思的少;罗列现象的多,分析原因的少,提出改进措失的更是微乎其微,教学反思流于表面,没有体现出真正的思考。图1 教学设计调研结果统计图图2 课堂教学调研结果统计图图3 教学反思调研结果统计图(二)课堂教学情况课堂教学是本轮调研的重点内容,根据江干区有效教学课堂评价表从教学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氛围、教学效能五个方面进行分项评价。图4
5、 “教学目标”评价统计图图5 “教师活动”评价统计图图6 “学生活动”评价统计图1教学目标。39.3%的老师能够较好地做到“符合课标 切合实际”;有21.4%的教师为C等,说明有欠缺;“三维融合 注重生成”方面A等为10%左右,C等将近30%,并出现了D等,说明教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和整体把握不到位,忽略课堂中即时生成的信息。2教师活动。有超过70%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了“组织合理 节奏恰当“,有75%的教师能够做到“内容适切、方式科学”。可见,多数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组织能力,教学内容的选择比较得当,学习方式灵活多样。 “关注点面 调整灵活”和“评价适度 有利推进”这两项偏弱,A等少,C等较多
6、,出现了D等,说明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关注面不够,评价的促进作用体现不足。(见图5)3学生活动。从图6可以看出,学生的参与态度、参与广度和参与时间这三项的A等率均较高。但“参与深度 讲究质量”这一项则相对较弱。表现在:学生大多情况下是完成任务或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自身提出问题的情况较少,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创意不够,体验感恪出操作技巧或总结归纳操作方法的更是微乎其微。图7 “教学氛围与效能”评价统计图8“教学氛围与效能”评价统计图4教学氛围。图7显示,85%的信息技术课堂体现出“民主平等、和谐活跃”的教学气氛,说明新课程实施以来信息技术教师的学生观发生了转变,关注学生、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已成习
7、惯。欠缺之处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课堂气氛沉闷,交流较少等。5教学效能。教学目标达成度较高的占28.6%,达成度比较好的占46.4%,目标达成不理想的有25%。表现为:部分学生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或只达成知识技能目标。 三、现状分析1信息技术教师队伍逐步稳定教师队伍逐步稳定,向专职化、专业化发展,截止到2008年6月,已有市教坛新秀2人,区教坛新秀4人,占总人数的18.8% ;有小学高级教师3人,教师队伍结构比较合理,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见表一)。表一 2003年3月2008年6月我区信息技术教师人数统计表时间2003-20042004-20052005-20062006-20072007-200
8、8兼职比例30.8%25.0%27.0%27.0%12.5%2多数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较扎实通过对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三项基本功的调研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根据当时调研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信息技术教师的三项基本功大多数达到了B档,还有一部分教师达到B+或A档,也有小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为C或D等,但基本都是兼职教师。总体来看,专职信息技术教师则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教学基本功。3教学中渗透了一定的新课程理念多数教师能根据课标和学生实际进行教学设计,考虑学生的兴趣与年龄特点,面向全体,体现了较好的学生观;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轮调研中的最大亮点,多数教师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方式,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
9、教学氛围和谐,体现了一定的师生互动,新课程理念已经渗透到了课堂教学之中。4校际间教师的教学质量趋向均衡通过区域评价了解各学校信息技术教学质量。两年举一次“三部抽测”。从抽测数据来看,校际之间虽然仍存在一些差异,但总体来看已趋于均衡,没有差距特别大的学校,部分原来较弱的学校进步明显。(图9、图10,略)5部分教师潜心教学研究成果初现我区信息技术学科研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做研究型教师”。立足日常教学、结合学科研训工作开展主题教研,部分教师积极参与实践研究,成果初现,各类教学评比中总计省级奖13人次,市级获奖30人次,区级56人次。四、问题与举措(一)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在本轮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
10、些问题,当时都以调研报告或口头反馈的形式及时向学校做了汇报,同时也从区域化角度进行了整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基本功方面(1)部分教师教学设计不够规范。调研中发现我区绝大多数信息技术教师撰写教案都非常简单,只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三个部分。教学的培养目标认识不清,大都局限于教学生如何操作,即只教技术。教案中的内容一般都将教材中的操作步骤和课堂中的教学环节简单地写到教案中。没有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缺少对教学评价的设计,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也很少涉及教学情境、各环节如何衔接、教学组织策略、学生活动设计、学法指导等方面的设计与意图。总之,当时信息技术教师对教学设计的理解还停留在传统的撰写教
11、案的层面,只是课堂教学的操作步骤。(2)多数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偏弱。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和教学反思这三项基本能力调研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总体较弱。具体表现在:在教学反思时偏重说课的较多,深入反思的较少;提出现象的居多,分析原因的较少,能够提出改进措失的很少,对于在反思时能够结合教育教学理念及新课程理念的则更是微乎其微。虽然从数据上看多数教师的教学反思都处于B等及以上,但是我们在调研中对教学反思的评价标准定得较低,而且一般都是针对调研时的那节课的,在平时的备课笔记中很少见到有教师写教学反思。总之,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与能力整体较弱。(3)部分教师教学语言烦琐随意。调研中发现,多数教
12、师语言表达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课堂上讲解偏多,通俗化的口头语泛滥,忽视专业术语;有的教师课堂上经常出现习惯性口头禅;一些教师语言贫乏,缺少激励性,语言发散,缺少指向性。结果是:教师费力地引导,学生还是没有到达教师期望的点上;还有很多教师习惯在学生操作时喋喋不休,学生示范时在一旁解说等。因此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语言素养不容忽视。信息技术课堂要精讲多练,教师的语言要规范,并体现出学科特性。2课堂教学方面(1)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不够到位从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的总体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都能够关注教学的三维目标,并在课堂教学中有所体现。说明我区信息技术教师已经从以往关注知识技能目标转变到关注新课程提倡的
13、三维目标,但对过程方法常被忽视。另外,出现了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够准确,目标表述不规范,重点难点定位不确切,对教学目标的落实与达成欠系统设计,缺少方法策略。部分教师过于关注技能学习忽视对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习惯的培养。在三维目标融合、课堂生成信息以及培养学生高级思维和技术综运用等方面关注不够。(2)教学方法上重视“教”法忽视“学”法信息技术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在课堂上教师一般会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实施教学,使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学习技术,掌握技能。在本轮调研中的反映出来的实际情况是,多数课堂都是由教师掌控,都是跟着教师预设的问题情境思考讨论,或者根据教师的要求完成任务,尝试实践、发现操作规律与技巧
14、,发表个人见解、总结出一般规律等方面涉及较少。 (3)课堂教学反馈与评价流于形式通过查阅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现场观察可知,多数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就忽视评价设计,课堂上的反馈与评价环节大多流于形式,如:评价语言简单随意,评价主体比较单一;评价内容狭窄,甚至只简单地用“我们今天学了什么”做为评价,不能体现教学评价的促进作用。究其原因,一是对教学评价的理解不够深刻,只是把评价当做必备的教学环节;二是对教学评价的设计不够重视,没有经过充分准备;三是在电子作品评价中缺少必备的审美素养。(4)对学生的关注“点面”结合不够几乎所有的信息技术教师都能够为学生达成学习目标而设计相关的活动与任务,课堂上也能注重引导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3291. 区域 信息技术 教师 专业 发展 现状 调查 对策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1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