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新常态探索新思路 努力开创服务业发展乘势而上新局面.doc
《适应新常态探索新思路 努力开创服务业发展乘势而上新局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应新常态探索新思路 努力开创服务业发展乘势而上新局面.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适应新常态 探索新思路 努力开创服务业发展乘势而上新局面随着现代科技与服务经济的加速融合,服务业越来越呈现出领域更宽、模式更新、附加值更高、智力要素集聚效应更强的特征,成为当今经济生活中最为活跃、最富价值的部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三期叠加”阶段,渐入增速换挡、转型发展的新常态。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战略举措和重要取向,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国家、省、市各层级出台措施之密、涉及领域之广、推进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鼓励和支持服务业发展的导向十分鲜明,信号十分强烈。近两年来,高新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把发
2、展现代服务业作为调结构、促转型的主攻方向,坚持规划引导、创新驱动、突出重点、集聚发展,以全力培育和推进七大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为抓手,全区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比重持续提高,结构逐步优化,活力显著增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初步形成。一、全区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近年来,全区不断加大服务业招商力度,加快服务业项目推进,加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加速服务业融合发展,培育新的增长点,服务业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进入提速增效发展新阶段。2013年,全区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48.2亿元,占GDP比重的28.2%,较上一年度提高2.2个百分点,增幅为全市最高。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完成服务业增加值201.2亿元,同比
3、增长12.7%,占GDP比重的29.3%,比2013年底提高1.1个百分点,增幅列全市第一;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6.1亿元,同比增长14.3%;实现服务业税收45.1亿元,同比增长9.7%;实现旅游总收入72.6亿元,同比增长18%,景区接待人数达到993.4万人次,同比增长14.4%;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同比增长7.69%,增幅均列全市前茅,服务业在经济社会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为全区经济转型升级和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规划定位清晰,集聚效应初显。据统计,目前我区七大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建设,已建成载体面积327.2万平方米,在建291.5
4、万平方米。狮山商务商贸集聚区8个总投资230亿元的重大服务业项目全面开工,龙湖时代天街、狮山广场二期、信汇达城市综合体、绿宝广场二期、高嘉国际中心等重点项目积极推进。“金条计划”首个专业载体金诚集团苏南总部大楼开工建设,金融保险服务集聚区获批全国首家“保险与科技结合”综合创新试点。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审查江苏中心一期启用、二期封顶,知识产权服务集聚区进驻服务机构近50家。镇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成功通过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验收评定,西京湾农场、太湖湿地公园二期等休闲旅游项目加速推进,西部生态旅游度假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跨境电子商务项目加快启动,“苏满欧”班列实现常态化运行,现代物流及国际贸易服务集聚区
5、获批全省首家大批量鲜奶进口二类口岸。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成为首家省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并获批中国苏州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之“核心区”。(二)招商提质增效,发展潜力巨大。据统计,近两年我区七大服务业集聚区内已引进服务业项目达122个,在谈项目45个。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完成服务业投资247.8亿元。农银人寿省级分公司、龙湖苏州采购中心、美思佰乐江苏总部等一批总部经济型项目相继落户。江苏省平板显示设备检测中心、徽联支付中心挂牌运行。正大集团、洲际集团、裸心集团等重量级服务业项目同时落户。仁恒置业、路劲建设、佳兆业等一线房地产企业首次入驻高新区。苏钢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推进,全国股转系统路演分中心正式启
6、用。中科院地理信息与文化科技产业中心、永旺梦乐城、客运西站综合体等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狮山广场一期(日航酒店)竣工验收,中通速递投入运营。苏州中国移动全国研发中心列入省服务业重点项目,中润苏州艺展中心等13个项目列入市服务业重点项目。(三)扶持力度加大,品牌特色彰显。近年来,我区充分依托雄厚的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和独特的真山真水的生态环境优势,大力打造“科技”和“生态”两大品牌,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围绕两大品牌,一大批现代服务业企业加快发展步伐。2014年全区共有23个服务业、旅游、文化项目获国家、省、市级专项扶持资金2025万元。仕德伟、柯利达装饰、金游数码等3个企业列入省
7、现代服务业重点培育企业。蓝海彤翔鲁永泉团队荣获省创新团队称号。有轨电车科技体验基地获批省级工业旅游示范点。策划组织的“旅游新去处、生态高新区”系列宣传活动和“苏州乐园啤酒节走进西部”等12大主题活动,有效提升了高新区旅游品牌和人气。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设立了全市最大规模的县(区)级文化产业担保基金,中国传媒大学苏州研究院与中国动漫集团成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二、当前全区服务业发展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客观分析,虽然近两年我区服务业发展迅速,服务业增加值占比提升幅度和增速均名列全市前茅,但我区服务业发展相对起步较晚,一批服务业重大项目尚处建设投入期,一大批服务业重点企业还在培育发展过程中,目前总量和占
8、比处于全市落后位置的局面尚未得到彻底改观,结构不尽合理、地域发展不平衡仍十分明显。我们在迈进全国高新区“第一方阵”的过程中,如何借鉴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加强管理引导、创新发展模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仍存在诸多亟待突破的瓶颈和制约。深刻认识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一)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育有待进一步加强。统计资料显示,2013年全区共有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968家,占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数的8%,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仅13家,5到10亿元的也仅2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户均营业收入7544万元,远低于全市12956万元的平均水平,表明我区服务业企业中小型企业居多。从总部经济数量
9、来看,虽然我区拥有一批具有总部型经济特征、税收贡献较大的优质企业,通过苏州市级认定的总部企业也有10家(含东吴人寿等3家预认定),但我区企业单体规模普遍较小,总部型、龙头型企业较少的问题依然突出。(二)东部片区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中心城区狮山、枫桥、横塘3个板块的服务业增加值总和占到全区总量的近70%,但这几个板块服务业总量中贸易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和房地产业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且批发零售企业中钢材、汽车、建材贸易居多,这些行业普遍利润率较低、增加值率不高,加上钢贸行业的不景气,对全区服务业发展贡献和未来增长的空间十分有限。传统服务业仍居主体地位,新兴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相对规模偏小,水平不
10、高。统计显示,2013年全区规模以上批发零售业企业的营业收入达到376.4亿元,占规上企业的51.5%,但服务业增加值仅占15%左右,税收也仅占服务业税收的14.2%左右。目前,东部片区大量项目载体在建或即将投入使用,如何抓住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要特征的楼宇经济,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任务依然艰巨。(三)西部片区优势有待进一步挖掘。在生产性服务业方面,中科苏州地理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中国移动研究院等一大批科研院所相继入驻,全国股转系统路演分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相继落户,为我区服务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文化与旅游方面,有轨电车一号线串联起的高新区“旅游新去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适应新常态 探索新思路 努力开创服务业发展乘势而上新局面 适应 常态 探索 新思路 努力 开创 服务业 发展 乘势 新局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