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研究.doc
《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研究.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研究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摘要 通过对远安红色文化遗产资源状况、特点及保护与开发的现状和问题分析,探讨远安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对策,即坚持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正确定位,确立适合的发展方向和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构建红色旅游精品体系、加快红色旅游配套建设;着力构建红色旅游发展新模式。 关键词 红色文化遗产;遗产保护;遗产开发;*县 一、远安主要的红色文化遗产资源及特点 遗产是指自然演进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历史积淀的精华。红色文化遗产是指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解放前夕28年的
2、历史阶段内,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革命纪念地、纪念馆、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 *是一块红色土地,是土地革命时期*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贺龙、何基沣、刘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经在这里浴血奋战,留下了许多战斗足迹。五县乡俗改良运动是一场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的改革运动,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在远安的继承和发展,乡俗改良会的建立及其活动的倡导者和支持者乃是中国共产党的著名活动家肖楚女;贺龙率领红三军先后三次进驻远安境内,打击国民党发动势力协助地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建立地方农民武装,成立地方政权机构,开辟革命根据地;震惊鄂西的瓦仓
3、起义在鄂西地区树立起了第一面武装反抗反革命武装的旗帜,创建了鄂西地区第一块红色根据地和第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革命政权瓦仓区工农革命政府,诞生了鄂西第一支脱产的工农武装鄂西挺进大队;解放战争时期鄂西北区党委召开的党政军紧急会议(即老观窝会议)在鄂西北地区的解放战争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在这片厚重的热土上,红色文化遗产较为丰富,*镇等七个乡镇均有分布。截止*年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调查和全国革命遗址普查发现并登录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重要历史事件纪念地或纪念设施、名人故(旧)居、烈士墓及纪念设施、其他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革命旧址、遗址类文物点39处。其中,鸣凤镇5处,占全县登录红色文
4、化资源总数的12.82%,*镇数量最多,共15处,占38.46%被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3处。 这些丰富而珍贵的革命遗迹、旧址和纪念物(馆)可分两大类: (一)物质类。又分四种: 1、墓地、纪念碑(塔)。共10处,即革命烈士纪念碑、瓦仓起义纪念碑、吴永德纪念碑、李时鲜烈士墓、*烈士墓、*千烈士墓、陈海涛烈士墓、周武谟烈士墓、叶发秀烈士墓、鄂西抗日烈士纪念塔。全县现有各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处。 2、遗址(遗迹)、旧址。即*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月畈溪农民协会旧址、竹马沟红军驻地旧址、南远县民主政府旧址、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十七军军部旧址、
5、南襄城乡苏维埃政府旧址、远安县特别区委旧址。荞麦寨战斗遗址、解放洋坪战斗遗址、赤卫队队长周诒芬等同志被害遗址、中共鄂西北区委员会紧急会议旧址、中共鄂西北区委员会紧急会议旧址、*烈士纪念碑、紫山工委旧址、*县特别区委旧址、南襄城乡苏维埃政府旧址等,都成为远安红色旅游的重要内容。 3、馆藏革命文物。全县馆藏红色文物较为丰富,共*件,其中二级20件、三级58件、资料品218件。 (二)非物质类。红三方面军先后在*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三次攻克*县城,留下了大量的红军轶事、革命歌谣和宣传标语等。 *作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三个较为显著的特点: 第一,资源较为丰富。一是类型多样
6、,既有重要的革命遗址,又有将帅旧居和活动地,还有重要战役、战斗遗迹。二是分布较为广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全国革命历史遗址遗迹普查数据显示,我县现有重要的红色文化遗产39个,分布在全县7乡镇。 第二,特色较为鲜明。拥有“嫘祖故里”、“鄂西苏区”红色旅游品牌。何基沣、刘真等几十名高级将领曾在此战斗过,在远安留下了许多战斗足迹。早在1927年,*就领导和发动了震撼全省的瓦仓起义。 第三,开发潜力较大。集中表现在红色文化与历史文化、绿色生态与自然风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有一定影响力、吸引力和开发潜力的综合旅游景区,这既是远安旅游资源构成的一大特色,又是远安旅游资源开发的一大优势。远安地处山区,交
7、通不便,也使远安一些大山深处的村落保留了淳朴的民风民俗,一些民间古建筑、少见的自然风光等,都成为吸引广大游客的重要景点。素有“鄂西武当”1 2 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对策研究第2页之称的*地貌景区、龙潭河溶洞等优美的自然风光,也使远安旅游资源体系更加丰富多彩。 二、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现状及问题 (一) *红色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根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资料显示,远安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保护良好,保护一般,保护差。良好的17处,所占比例为43.59%,保存一般的12处,所占比例为30.77%,保存差的12处,所占比例为*%。 近年来,我县委、政府对红色旅游的发展高度重视
8、,全力打造红色旅游,在项目、资金上重点倾斜,让红色文化遗产已成为宣传远安革命史、弘扬革命传统、振奋民众精神的重要载体。逐步开发了部分富有教育和革命纪念意义的优秀红色旅游景点。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编撰出版了中国共产党远安历史第一、二卷、瓦仓风云录、临沮风流颂等作品,拍摄了红色热土电视专题片,组织了远安“走进鸣凤山红色远安游”活动,制作了以“嫘祖故里、红色土地、生态家园”为主题的宣传专栏,在世纪广场展览。目前,我县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已明确十二五期间将狠抓红色旅游重大建设项目。 (三) 红色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尽管*县旅游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从发展条件、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红色 文化遗产 保护 旅游 开发 对策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1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