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城市供水水质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论文:城市供水水质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城市供水水质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供水水质监管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万 锋作者简介万锋(1965-),男,山东郯城人,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城市供水管理工作和水资源与水利经济研究。 ,张庆华2(1.泰安市自来水公司,山东泰安市,271000;2.山东农业大学水利土木工程学院,山东泰安市,271018) 摘 要:为了保障城市供水水质安全卫生,分析多层面水质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具体对策:构建职责明确的企业自检、行业监测、行政监督制度,实现监管独立;打破信息孤岛,建立跨部门的水源水质监测防治委员会;实行水质产权化管理;建立纵向和横向信息沟通网络平台;建立饮用水断面水质指标评价体系和面向公众的水质指标综合评价体系
2、;优化自备井和二次供水监管主体;建立社区用水协会,形成供水部门、公众和监管主体三位一体的信息渠道。关键字:城市供水;水质安全;监管机制;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 TU991Researches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upervisory Mechanism of City Water Supply QualityWAN Feng1 , ZHANG Qing-hua2(1. Taian City Water Supply Company, Taian 271000,China; 2.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
3、ivil Engineering,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271018,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ecurity and sanitation of water quality of city water supply,the status in qu.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multilayer supervision of water quality were analyzed.The countermeasures are as follows: t
4、o establish enterprise test, industry monitor and government supervision system, achieve independence supervision;to break the single island of information and establish council of water resource quality monitor and govern based on horizontal departments;to implemente water quality right management;
5、 to found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net;to establish water quality index system on drinking water interface section, and water quality integrated index face public;to optimize supervisory main body on the self-using well and secondary water supply;to set up using water associ
6、ation of community, form trinitarian information channel about enterprise public and supervisory main body. Key words: city water supply; water quality security;supervisory mechanism ;countermeasure and suggestion.饮用水安全问题是我国面临的突出环境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1。生活饮用水安全保障是供水发展中各方关注的重大问题2。近年来,水源水质日益恶化,短期内难有根本好转
7、3,而我国饮用水水质标准越来越严,公众对水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5749-2006的实施,规定“本标准全文强制”,因此,对供水质量的监管特别重要。城市供水水质督察是一项以政府为主导的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4。目前,对水质监管的职责分布在多个部门,缺少多重屏障的水质安全理念5,存在生产与监管内外检测不清、职能交叉重叠、监管缺位、信息孤岛严重、监管与社会监督不力等,有待理顺关系,保障饮用水持续安全卫生。1 城市供水生产供应质量保证环节生活饮用水是商品,其质量应符合法定的质量标准。供水企业要建立以水质为核心的生产管理体系6,通过实施水厂改造、更换供水管网、采用新型管材、加强生产质量管理等方
8、面提高供水水质。水质标准提高后,制水工艺技术改造具有滞后性。针对各地实际,根据各种深度处理单元的技术特点以及可去除污染物与去除机理3,不同原水水质及出厂水要求,合理选择深度处理工艺。供水水质的优劣既取决于水源水质状况,又取决于水厂的制水工艺、供水设施条件、管网输配系统管理。水质监管必须针对城市供水生产供应服务各环节展开。出厂水送入供水管网,输送过程是不可逆的,终端合格的饮用水,需要各环节质量保证。质量保证环节包括原水及制水原材料环节、水处理工艺环节、输配送供应环节,因此,保障饮用水安全需要保护水源地、修复水环境7,加强各环节监测,建立合理的监管机制。2 现行多层面水质监管机制分析我国的水法规以
9、宪法为统领8,分为不同的层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规范性文件、规章等。城市水法规体系对水资源的所有权、水的开发利用、供水、水的重复利用与节水、废污水的处理与排放、水环境保护等都作出了详细的规定,对水质的监管规定不同方式地分布其中。本文从水质层面,立足法规负责解释或制订实施细则的部门,分析主要关联部门监管机制。各监管主体行使法规对水质的监管职能,出现多层面的水质监管机制,见表1所示。表1 多层面水质监管机制Tab.1 multilayer water quality supervisory mechanism监管主体现行主要法规依据监管范围监管方式手段城建公用事业部门城
10、市规划法、城市供水条例、城市供水水质管理规定、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城市公共供水及自建设施供水(包括二次供水、深度净化处理水)水质监管;规划区水基础设施等。核发城市供水企业资质证书;特许经营;实行企业自检、行业检测和行政监测制度;水质监测网络水质预警和应急管理;水质监督检查和通报、公告制等。卫生监督管理部门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饮用水是“饮用的成品和原料”,是原料或者辅助材料,从食品卫生安全上监管水厂、管网、用水户;监管涉水产品;监管自备井、二次供水等。核发“卫生许可证”,控制不具备卫生条件
11、的单位生产经营;饮用水公共卫生监督、防止和控制疾病的发生与疫情的蔓延;审核供水部门水质资料等。产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产品质量法、全国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指南(2006年版)、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涉水产品质量监管;原辅材料使用水的食品水质监管;水质监测实验室计量认证认可与管理等。实验室计量认可认证;抽查方式监督检查水质等。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水法、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水文条例水源水量水质统一管理;饮用水功能区化与管理;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突发性水体污染事件处理;自备井管理等。取水许可证管理;水功能区化;水源水质动态监测等。环保国土地质矿产资源部门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
12、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污染排放源;饮用水水源水质监测;突发性水体污染事件处理等。监测污染排放;监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功能区化等。工商行政消费者协会及社会监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参与行政部门对水质的监督、检查;受理消费者投诉,对投诉调查、调解等。协商、调查、调解;大众传播媒介揭露、批评。3 水质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31水质监测机构与供水企业存在从属关系目前,城市供水监测机构基本是供水企业设立的,没有独立性。产品质量法要求,“从事产品质量检验、认证的社会中介机构必须依法设立,不得与行政机关和其他国家机关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水质监测机构存在三种形式:名义独立法人(即独立中介机构)
13、、隶属于供水企业、隶属于城建公用部门。从监测机构人事及运营资金来源看,后两种情况不是独立中介机构,检测的公正性受到质疑。供水企业水质检测是自检,如同企业出示产品合格证一样,不等于产品质量真的合格。供水企业垄断水质信息,从垄断者的利益出发,水质得不到保障。真正的独立法人水质监测机构,目前没有生存环境。济南市组建全国第一个隶属于政府的城市供水排水监测中心,受政府委托专门行使水质监督职能4,不是中介机构。特定利益集团与政府管制者的接触频率越高,关系越密切,管制者越容易接受其意见9,管制者存在政治、经济上的私利,使被管制者寻租活动成为现实。32 信息沟通机制欠缺,水质社会需求效应未体现(1) 水质监测
14、“信息孤岛”突出。水源水质监测包括:供水企业、环保、水利水文、地矿、城建等部门;出厂水、管网水检测包括:供水企业、卫生防疫、技术监督、城建等部门;涉水原材料产品由卫生防疫、技术监督、城建等部门负责。部门间缺乏有序的信息传递方法,没有统一的检测项目编码体系、评价体系。信息不共享,出现信息粘滞,不同的信息常常滞留于各自的信息源周围,严重时甚至引起信息传输通道受阻。制水企业是原水水质利益最相关者,水源水质污染程度直接影响饮用水质量,涉及水处理成本、社会效应,但对水源水检测范围不如水利水文、环保点多面广,信息又得不到共享。松花江污染事件的教训表明,在污染物未进入水体或未大面积扩散前进行控制处理,启动多
15、个部门信息共享的水质预警系统,可减少损失。(2) 饮用水的社会关联性决定水质信息的重要性,水质社会效应复杂,但没有统一的信息公布机制。原水上游污染排放口、原水、制水、配水等涉水环节污染,单项或综合检测项目超标,如何评估、信息该不该发布、水质严重到什么等级发布、谁来发布,引起社会问题如何应对,没有信息评估与发布机制。因此,必须多层次重视水质信息的重要性。33 主管、监管职责权限界定模糊(1) 源水水质监管。水资源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复杂,饮用水源水水质监管机构有水利、地质矿产、环境保护、城建公用、江河水源保护机构等部门,监管主体多元化,没有监管责权分界面,监管客体模糊,责任不清。水法规定水行政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 城市 供水 水质 监管 机制 存在 问题 对策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1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