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师生交往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
《普通高校师生交往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校师生交往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普通高校师生交往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易 丽摘要:师生交往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高校改革的深入,当前我国高校师生交往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新问题,因此研究高校师生交往具有典型意义,同时它也是高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对当前我国高校师生交往现状的研究,形成对师生交往的合理认识,并希望对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关键词:交往;师生交往;高校师生交往;现状;策略Abstract:The intercours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s important for the
2、study of thoeries and prac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s well as the reform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and issues arise from the intercours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refore, it seems very significant to conduct this stud
3、y. 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is an urgent call for the resolvement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al issue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Through this study, the author wants to have a better comprehension of the intercourse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as well as to provide
4、 the experience for the reforms of higher education.Key words:intercourse; present situations; strategies1、绪言师生交往是我国高校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在目前的高校教育教学中,人们更多地关注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对师生交往的研究还不深入。 王欢著.试论在高校如何建立互动的新型的师生关系,载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当前我国高校师生交往出现了许多新特点、新问题,因此,研究高校师生交往具有典型意义,同时它
5、也是高校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我们提出的迫切要求。2、高校师生交往的现状2.1师生交往机会少,关系疏远淡化当前,我国高校师生交往呈现出交往时间、机会少,内容单一的现状。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除了学习方面以外,他们没有共同的话题。这种交往状况自然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疏远淡化。情感性是师生交往关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情感融洽是师生交往的理想状态,衡量它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师生间的情感距离。师生间情感距离加大,师生感情有疏远的倾向。2.2 师生交往渠道狭小,交往辐射面过窄高校师生交往的渠道狭小表现为交往仅局限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正广泛地运用于高校课
6、堂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忙于操作电脑,很少让学生见到教师的体态,从而把师生距离拉开。高校师生交往的辐射面过窄体现在师生人际交往圈子的狭小,交往主要局限于辅导员、任课教师与少数学生干部当中。2.3 师生关系不平等,教师的影响力下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把自己的欢乐与痛苦告诉老师,不愿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都终归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的。教师必须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但是在高校中,有些教师认为教师与学生之间只能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他们把自己高高地凌驾于学生之上,这就使学生丧失了同教师平等交往的机会。师生关系的不平等降低了高校教师在学生中的影响力,此外,网络的广
7、泛普及使教师的权威受到挑战,也造成了高校教师影响力的下降。3、高校师生交往现状的原因分析3.1教育系统外部的影响因素3.1.1传统文化、观念对师生交往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深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上都强调向内求索,而不向外求索。这种我本固有的人生发展定位观,滋长了中国人的封闭心理,表现在高校课堂教学中就是:老师一提问,学生们都一律低下头。长期的等级观念、权威化价值取向,反映在高校中就是强调教师的绝对权威和师道尊严。在师生交往中,教师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是真理的化身,学生不能更不应对教师提出怀疑和否定。在师生交往中缺乏平等,尤其是人格上的平
8、等意识。3.1.2 社会人际关系的变化影响师生交往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相互交往功利意识日益加强,重视交往中利益与效率的实惠,而感情因素、伦理观念则由维系人际关系主要纽带的地位逐渐被取代,人际交往也渗透了等价交换原则。人际关系的这些新变化也使师生交往关系中情感因素趋向淡薄,师生之间交往的情感成分减少了,非情感性成分增加了。3.1.3 网络社会影响师生交往网络的开放性,使得师生交往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网络在给师生交往带来开放性的同时,也使师生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减少,使得师生交往具有了封闭性的特点。它使师生人际交往的意识更趋淡漠。另一方面,在今天的网络社会中,高校教师不再成为唯一的知识来源,教
9、师对教学信息的垄断地位受到威胁。由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发布的2004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中看到:中国大学生上网率为84;56.4的大学生以互联网为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3.2 教育系统内部的影响因素3.2.1 高校教育价值观念阻碍了师生交往我国高校教育观存在明显的局限,其表现为“无论是对时代的认识,还是对学生的认识,学校教育的认识都侧重于认知,在一定意义上依然是乐观的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所以,这在理性上放大了知识、智能、科学、技术在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实践上则缺乏对人的精神力量的培养的重视。”叶澜著.时代精神与教育理想的建构,载教育研究1994年第10期在这种观念指导下,师生之间富有
10、生命意义的交往关系被知识教学挤到了边缘地位。偏重于认知结果的教育评价观使教师更加忽视学生的个性与需求,忽视对学生的理解和帮助,忽视与他们的交往。3.2.2 辅导员制度阻碍了师生交往辅导员在日常生活、纪律、学习等方面部对学生负责,这对学生的全面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但另一方面,这种辅导员制度也容易使广大教师和学生产生一种错误认识。许多教师认为与学生交往、联系应是辅导员的事,与自己无甚关系。相应地学生也认为辅导员是专门与自己打交道的,一切事情应与辅导员联系。辅导员制度的设立干扰师生交往在高校师生心理上是显著的。3.2.3 高校教学组织形式制约师生交往班级授课,特别是大班授课,主要采用的是讲授法。
11、这种教学方法容易使教师陷入满堂灌的情境,忽视学生的接受,忽视师生交往。德国交往教学论流派认为,“交往成份的双重性,任何交往都始终离不开以一定内容进行交往,也离不开以一定关系进行交往,这就是说,任何交往都必须包含内容与关系两个成份。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交往的内容,而且要重视交往关系。”李其龙译.德国教学论流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但在当前的高校课堂中,大部分教师上课时只重视交往的内容,即知识,而忽视交往的关系。3.2.4 高校扩招制约师生交往12001年到2004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人数年均增长186。2005年,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已经达到475万人。短短几年间,高校招生人数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高校 师生 交往 问题 对策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1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