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研究与探讨.doc
《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研究与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研究与探讨.doc(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研究与探讨 内 容 摘 要本论文以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背景,抓住改革中的热点学生评价问题,阐述了自己论点,即走出当前基础教育评价改革的误区,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方式 。本论文研究意义在于 ,“评价”在课程改革推进过程中始终像“瓶颈”一般,在很多方面会制约课程改革甚至影响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评价改革的成功会直接带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改革及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观,探索与研究顺应课改新要求的评价策略与方法,是课程改革进程中必须突破的难点之一。本论文通过对当前基础教育实施学生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诸如评价目的、评价观念、评价指
2、标、评价方法、评价技巧等方面的剖析与比较,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与策略,并指出评价要遵循多样化、多元化、全息性、发展性评价原则,在评价功能上改变以前评价甄别、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在评价主体上改变以往以教师为评价主体的局面,体现学生自主评价与反思;在评价目标上注重层次化,更关注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在评价时间中强调过程化,记录学生成长、成功的轨迹;在评价形式上讲究多元化,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本文的核心思想为评价要促进学生发展,注重评价过程,讲究评价技巧。本论文的独创性在于,在评价方法的改革中,能将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
3、注入本土化元素,并结合自己教学实践,例举了一些前瞻性、操作性较强评价方法,在一定范围内可作研究与推广。本论文主要以章节式写法为主,共分四章,每章为两小节。第一章为背景描述,是对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面的综述;第二章为透视现象,针对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评价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作一剖析与比较;第三章为思考层面,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模式的确立与遵循的原则;第四章为探索研究,主要是实施策略的制定与方法的例举。【关键词】:课程改革,学生评价,发展性,多元化,多样化Abstract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current education reform of basic
4、educ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ssue of student assessment and suggests correcting the mistakes in the basic education assessment and establishing the student-centered assessment approach.The significance of the paper is that the success of reform in education assessment will directly influenc
5、e the reform of course function, course structure and course content and change the way of learning and teaching. This is because assessment is like a bottleneck, which constrains the course reform and influences its result. Therefore,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course reform is to es
6、tablish the student-centered concept of assessment and to explore and study the strategies and approaches that are tuned to the new demands of the course reform.On the basis of the comparison of som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student assessment in the current basic education, such as the p
7、urpose, the concept, the standard and the techniques of assessment,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solutions and strategies to the corresponding problems. It maintains that assessment should conform to the principle of diversification, comprehensiveness, multimode and development. It should change the for
8、mer function of differentiation and selection to the function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 teacher and education practice. It should be the students who play the major role of making assessments rather than the teachers. The goal of assessment should manifest the multi-level assessment i
9、ncluding students non-intellectual aspects. The form of assessment should demonstrate the combination of the qualitative and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and that of the product and process assessment. Therefore the main idea of the paper is that assessment should be able to promote students develop
10、ment and should emphasize the processes and techniques of assessment.The originality of the paper is that the reform results in the assessment which takes the advanced education concept abroad into our domestic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some education practice, it cites some examples to show the pi
11、oneering and feasible assessment approaches, which can be popularized in a certain area.This paper consists of four chapters and each chapter contains two parts. Chapter One is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reform in basic education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Chapter Two is th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12、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education assessment reform in China. Chapter Three proposes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tudent-centered assessment mode and its principles. Chapter Four is an explorative study focusing on some examples of the measures taken.【Key words】: Course reform, student
13、assessment, development, multimode, diversification目 录摘要ABSTRACT 图表第一章 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扫描11.1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追溯21.2 国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新现象4第二章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中存在问题112.1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的十大基本理念112.2 当前教育评价中存在问题剖析20第三章 制定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模式与原则263.1 发展性评价模式的建立273.2 发展性评价原则的制定30第四章 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评价方法及策略314.1 发展性评价方法的具体实施策略314.2 实施过程
14、中需应对的矛盾问题41参考文献44结 论45致 谢46第一章背景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扫描近两年,在国际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从中外课程改革的历史来看,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课程改革都不只是课程本身和相关知识体系的改革,而是一个国家及其课程制定者在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指导下对课程设置所做的系统性调整。在以精英教育为目的的传统教育中,课程设置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政治、宗教、哲学、语言、文学、伦理、法律和数学等一直占据重要地位,而与劳动者、与生产和社会生活相关的科学技术等内容,一直难以在正规学校教育系统和官定课程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20世纪中后期,学习成为
15、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在全球范围内,基础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全民教育转变,这种转变也必然反映到课程和教材的改革上来。各国对课程的难度、梯度、内容、系统等都做了科学和深入的研究,全民化、个性化、民族化、国际化、多元化、现代化、生活化、信息化、服务性、实验性的课程构成人们对课程要求的诸多方面。各国对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取舍、难度的设计、资源的安排、质量的标准等,都有了比较深入和成熟的思考,并有大量和长期的实验研究作参照。1.1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历程追溯20年来我国课程改革研究大致经历了起步、拓展、深化和发展四个阶段,研究内容主要涉及 课程改革的动因、条件、过程、内容、模式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
16、进展。但也存在着如何研究借鉴国外课程理论和我国课程改革理性缺失等问题。近几年在国际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从中外课程改革的历史来看,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课程改革都不只是课程本身和相关知识体系的改革,而是一个国家及其课程制定者在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指导下对课程设置所做的系统性调整。课程改革已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焦点,也是中外许多学者探讨的热点之一。考察20多年来课程改革研究的发展,不仅有益于我国课程理论的建设,而且有助于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11、起步阶段(19781985)这一阶段无论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是研究的层次和水平,都处于我国新时期课程改革
17、研究的起步阶段。翻译、评价国外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是本阶段我国学者研究课程改革的主要方面之一。美国学者布赖恩霍尔姆斯和日本学者扇谷尚的课程改革思想首先被翻译过来。不久,法国学者沙费尔的从信息手段的发展看其对普通教育内容的影响、原苏联学者卡斯思的苏联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英国学者J B英格拉姆的综合课程的作用、原西德学者 D瓦特卡姆泼的国际课程发展比较简述等相继被介绍过来。为了解国外课程改革实践的状况与走势,我国学者先后介绍了日本、英国、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并进行了苏、美、日三国课程改革的比较研究等。我国学者不仅介绍、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而且对我国课程改革问题也
18、进行了探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为尽快恢复教学秩序,课程计划的制定、教材的编写成为十分迫切的问题。当时一些学者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进行课程结构改革和教材内容更新,并探讨影响课程改革的因素、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及如何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正确处理课程改革中的各种关系等问题。改革开放后,教育部直属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率先翻译出版了我国第一套课程研究丛书,并于1981年创办我国第一家课程研究学术刊物-课程教材教法,1983年成立我国第一家课程研究学术机构-课程教材研究所,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合署办公。2、拓展阶段(19861993)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和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
19、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课程教材改革的步伐加快。1986年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同时制定了中小学教材审定标准,并鼓励作者集体和个人编撰教材,这为课程改革研究提供了良好契机。许多学者围绕课程教材改革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探讨。课程结构的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之一。课程教材的时代性、乡土性及农村课程改革等问题也得到初步探讨。2综合课程成为这一阶段课程改革研究的一个热点,研究围绕着综合课程开设的必要性、综合课程的类型以及如何进行课程综合化等问题。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育内部与外部的诸多因素和条件。因此,不少学者提出课程改革必须统盘规划,与教育整体改革同步进行。为保证课程改革的顺利推
20、进,课程管理体制改革和课程开发问题已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在国外课程改革理论和实践方面,我国课程学者不仅介绍了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也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课程改革予以一定关注,为我国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和启示。经过卓有成效的努力,义务教育新的课程计划、各科新的教学大钢正式颁布,教材多样化的格局开始形成。3、深化阶段(19941999)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一些问题仍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与义务教育课程衔接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关于课程教材的编制与设计,如何辩证地反映社会、知识和学生三因素的客观要求,正确处理和摆正课程的社会价值和育人价值之间的关系等,成为研究者探讨的话题。
21、高中课程结构的改革一直是这一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问题之一。1995年国家教委召开了全国高中教育工作会议。1997年起国家教委决定在两省一市试验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包括新课程计划、各科新教学大纲和各科新教材),并决定逐步推广。事实充分证明,这项试验是成功的。1997年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隶属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这也反映了群众性课程学术研究的迅猛发展和渐趋成熟。活动课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成为这一阶段课程改革的主题。活动课程的历史演变、新型活动课程的理论基础、新型活动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目标、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等问题得到深入研究。课程管理体制的研究和实践获得突破性进展,19
22、99年国家正式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级管理体制。在此背景下,课程开发和校本课程研究成为跨世纪课程改革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人们认识到课程观念的转变和教师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为此必须注重教师培训,加强师资建设,这已达成共识。3这一阶段,课程改革研究取得长足进展,理论的探讨也向纵深发展。这既是课程改革实践的客观需要,也是研究者自觉意识的反映。但是课程改革中的许多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研究,而这些问题也正是我们在理论上不断探究的动力。4、发展阶段(2000至今)1999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正式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由来自师范大学、省教研
23、室、教科院的课程、教育、心理方面的专家及中学的校长代表40多人组成。专家组在基础教育司的领导下,历时两年半开始调研工作,就课程目标、课程结构与设置、课程标准、考试、评价、实验区工作以及各门学科的课程标准、综合课程设计、农村课程改革、课程政策改革等,组织召开了100多次专题研讨会,起草并形成了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并于2001年6月正式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基础教育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课程改革时代。2000年1月,教育部基础教育司通过课题申报、评审、签合同等程序,确立了11个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大项目,包括从幼儿园、小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础教育 评价 改革 研究 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0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