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办职业学校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doc
《公办职业学校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办职业学校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办职业学校体制改革问题的思考摘 要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试从公办职业学校发展现状、改革的必要性等方面出发,深入探讨职业学校体制改革的形式、方向和思路,对公办职业学校体制改革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思考。关键词公办职业学校;体制改革;多种形式;多元发展当前,中等职业教育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如何深化公办中职学校体制改革,盘活教育资源,增加中等职业教育容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职教新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一、公办职业学校体制改革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呼唤公办中职学校体制改革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制是在计
2、划经济体制下,按政府管企业、统招统分制建立起来的。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职业教育的推动力来自国家各级政府,同时又来自行业、企业和受教育者。学校没有自筹办学经费的责任,没有承担招生就业的风险,所以,就没有争取扩大学校自主权的要求。在过去,政府可通过行政命令要求企业以社会效益为主要目的办学。现就不行了。一是行业、企业办的中等职业学校,随着企业体制改革,企业、行业对中职教育办学的推动力大为不足,学校在脱离与原行业、企业的所属关系后,面临着更加窘迫情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学校为了生存和发展,迫切要求冲破旧体制,寻找新的发展道路。二是政府部门办的中等职业学校,因其僵化的办学体制而缺乏应有的办学
3、活力,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由于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不足,薄弱学校大量存在,这部分学校同样面临资金困难、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迫切要求改变旧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二)深化公办职业学校体制改革,是满足人民群众对职业教育资源需要的必由之路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中等职业教育遇到一个能得的发展机遇,进入一个历史性发展的新阶段。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在2005年扩招100万的基础上再扩招100万,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到2010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00万人,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中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大部分公办优质中职学校的潜力已经充分发挥,容量已
4、接近饱和,甚至有的处于超负荷运作状态。如湛江财贸学校根据目前发展规模和校舍容量,要解决明年学生住宿已成问题。可见,政府给了我们职业教育发展的权利,却没有考虑职业学校发展的能力。有不少公办中职学校为了完成扩招任务,通过借贷等办法筹集资金来解决学校资源短缺问题,从而造成大批公办学校负债办学,债务高达上千万元。我国是人口大国,穷国办大教育的现实使国家财政承受着沉重的负担。国家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政府近年加大对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投入,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严重滞后于规模发展。政府公共财政的严重不足,优质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不能满足老百姓选择教育的需求,这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基本现实,并在短
5、时间内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因而面对教育需求的旺盛和政府财政紧张局面,改革创新公办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参照企业多元所有制形式,建立和完善以政府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中职教育投入机制,是实现中职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二、公办中职学校办学体制多种形式的改革探索公办职业学校体制应该怎样改,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中等职业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应以市场引导为主,产业化运作成分可以更大。但也有人认为,中职教育是就业教育,是面向社会的教育,它的存在与发展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应坚持政府办学为主,政府必须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和支持。近年来,各地对公办职业学校办学体制改革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革探
6、索,改革不仅触及学校产仅、责权的调整,而且涉及政府与学校的责权变革。我们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多种形式,多元发展。(一)名校办民校名校办民校,是指名牌公办学校和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独立民办学校(分校)。独立的二级学校不靠政府投入,其办学经费主要是由合作方承担或者以民办机制共同筹措,收费标准按照民办学校招生收费政策制度。这种办学体制形式,可以发挥名校优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职业教育的要求。实行投资方与管理方分离,投资方负责投资建设,合作方的公办学校负责管理,独立学校(分校)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拥有独立的校园,财务实行独立核算。民校(分校)的教学直接纳入公办学
7、校的整体教学计划中,借助公办学校的优势,大大提升了办学水平,为民校(分校)发展提供短平快的巨大空间。高等教育试办独立学院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富有发展活力,能较好地适应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教育体制创新模式。它在采用民办机制面向社会实际需求灵活办学方面,已形成明显的办学特色,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中职教育体制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二)公办学校转为民办学校公办学校通过资产评估,将学校产权、所有权整体有偿转让给有资质的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和公民个人。即采取公退民进的办法,引进社会资金,做到产权明晰,法人治理,管理自主,成为真正的民办学校。转制后,增强了承办者投资信心,加大了学校投资,它对盘活存
8、量资源,改造薄弱学校,扩大教育资源具有积极作用。其次,能打破传统公办学校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学校拥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面向社会谋求生存与竞争,从而提高学校的市场竞争力。(三)公办学校转民营在保持公办学校产权不变的前提下,引进民间资本投资,实行民营机制。它的特点是产权不变,学校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转制后,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依法按照国家法律办学;学校拥有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能方便地利用政府体制内外的各种资源使学校得到快速发展;收入分配与办学效益同步,能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责任心与积极性;学校能向市场办学,力求以低的成本高的质量求得生存和发展。对这类学校要完善年度考核评定制度,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办 职业学校 体制改革 问题 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0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