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高校危机管理的对比研究.doc
《中外高校危机管理的对比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高校危机管理的对比研究.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外高校危机管理的对比研究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指导教师 张怡梅作 者 梁彬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校危机事件频发,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高校危机管理应运而生。但我国的高校危机管理仍处在初级阶段,存在很多不足,主要问题有相关专家与著作稀少、实践应用不足、危机管理运行机制不健全、领导危机意识欠缺、应对危机的综合能力较低等。相比之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对于高校危机的管理却处于领先地位,基于早期的危机管理理论基础,其文献资料远比我国要丰富和规范许多,且大都制定了行之有效的高校危机管理机制,其中不乏成功的案例,具有借鉴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外高校危机管理的对比研究,提出我国高校危机管理的对策。关键词:高校 危
2、机 危机管理 对比研究一、危机管理与高校危机管理含义的界定(一)危机及危机管理的含义1、危机的含义危机(Crisis)一词在新华词典中的含义指令人感到危险的时刻;严重困难亦或是十分紧要的危险关头。世界上最早系统的提出危机概念的人是凯普兰:每个人通过不断的努力来保持内心达到一种稳定的状态,从而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平衡与协调。但是,当发生重大问题或变化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的时候,平衡就会被打破,人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甚至思维和行为紊乱,即进入一种失衡状态,这也就是危机状态。简言之,危机意味着稳态的破坏。国内外的专家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危机进行了解释。国外的专家倾向于从危机
3、的特性来分析,有的注意到危机的突发性与紧迫性,如赫尔曼认为危机是指一种情景状态,在这种态势中,其对策主体的根本目的受到威胁,做出决策的反应时间很有限,形势的发生也出乎决策主体的意料;有的则强调了危机的威胁性,如罗森塔尔和皮恩伯格认为危机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实践性和不确定性很强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出决策的事件。而我国学者则从传播学的视角,注意到了危机的诱因及沟通的重要性,如胡百精认为危机是由组织外部环境变化或由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可能破坏正常秩序、规范和目标,要求组织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调动各种资源,加强合作管理的一种威胁形式或状态。我认为普遍意义下的危机应该理解
4、为对组织正常运行状态的一种破坏,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原来的平衡,需要人为的进行控制处理的一种情况。那么整个危机过程应该涵盖了危机的前、中、后三个时期,同时也可以看到危机所具有的几大特点:(1) 突发性危机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令人遗憾的是,其量变的过程总是不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一些细节也不会被纳入到警惕的范围,最终,由最初的隐患演变成危机,突发性是危机的主要属性。(2) 不确定性危机的发生无论从表现形式、波及范围、造成的影响等方面,还是从危机发展的方向、资源的要求来看都体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也是危机的主要属性。(3) 焦点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数字多媒体在对危机事件的跟进关注中起到了非
5、同寻常的作用,网络的空前发达,使人们对世界各地爆发的各种危机事件可以随时随地的通过媒体进行关注,危机的传播速度惊人。(4) 紧迫性危机爆发之后事态的发展速度惊人,危机传播及危机情绪的感染成几何倍数的增长,因此对于危机事件采取应急措施和有效控制显得十分紧迫,一旦对于危机事件的处理有所迟缓,所造成的损失将会无限扩大。(5) 破坏性危机事件对涉及的个人、群体、组织乃至社会将产生若干影响,包括物质、精神等层面,如果危机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那么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将进一步扩大,直到造成毁灭性的打击。2、 危机管理的含义为了更好地应对和把握危机,人们建立了危机管理,一直以来对于危机的研究不断进步。美国的专家从危
6、机预防的角度着手,史蒂文芬克认为危机管理是对于企业前途转折上的危机,有计划地消除风险与不确定性,使企业更能掌握自己前途的艺术。虽然说的是企业,但是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应用在高校危机管理当中。而日本学者泷泽正雄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将效用理论引入到危机管理中,认为在发现、确认、分析、评估、处理危机流程的每个阶段,必须以最小的费用获得最大的效用为目标,这样子便从成本上减少了危机造成的损失。我国的专家侧重将危机转化,苏伟伦认为危机管理是组织或个人通过危机检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目的。我国著名的危机公关专家游昌乔先生将危机管理总结为预防、控制、解
7、决危机,在危机中进步,实现社会责任。虽然国内外专家选择的切入点不同,但是他们的共同点在于把处理危机的过程划分为几个大致相同的步骤。我认为危机管理就是要预防危机、预判并准确发现危机、应对解决危机、危机的善后处理等。应该重视收集、分析危机信息的过程,同样也应该增强应对处理危机的能力,争取做到“甄别事实,深度分析,控制损失,加强沟通。”(二)高校危机及高校危机管理的含义1、 高校危机的含义高校危机从属于“危机”的大范围,但相对比较狭义。高校危机除去具有危机的基本特点之外,还有其独特之处,国内外的学者同样从不同的角度对高校危机进行了分析。我国学者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卢文慧和吕星等人,他们认为高校危机指在
8、不能预料的情况下爆发的事件,严重威胁正常的教学秩序,并带来严重后果,迫使学校领导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以将损失降到最小。而简敏认为除了上述事件之外还应该包括那些将要发生却未发生的隐患,也应该纳入到高校危机的范围之中,即凡是有可能对在校人员或者是与学校有关的人员造成危害的所有事件。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对于高校危机的看法与我国有很大差别。高校危机是近似等同于国家与社会危机的,因此国外将高校危机放在一个前所未有的角度进行应对,不惜采用强硬的手段、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综合上述观点,我认为高校危机首先的危害对象是所有与学校有关的人员,其次要发生在学校及所有外延场所,对以上对象造成名誉或
9、者是物质上的损害的危机事件,需要引起重视,认真对待。高校危机应该具备以下特点:(1)多元性高校危机事件不单单关乎在校人员的健康安危,还关系到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定,关系到当地政府工作效果,更关系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2)潜伏性学校属于社会出入人员较多的社会场所,如今大学校园越来越开放,除正常的教职工之外,物业管理人员、校方聘用的施工人员、学校后勤人员等都可能成为高校危机事件的引发体,其次教室、学生宿舍、师生活动中心也成为了危机事件的高发地带。(3)传播性网络媒体高度发达,各种多媒体的应用使得事件的报道传播迅速,我国社会人员高度密集,人际传播的力量不可小觑。(4)社会影响性由于对教育的重视使得学校成
10、为一个备受瞩目的地方,其特殊地位决定了高校危机事件所造成的影响涉及面广泛,涉及人群众多,社会影响较大。 2、高校危机管理的含义高校危机管理就是要建立一个统一的高校危机应对机构,这个机构主要负责危机管理工作的信息收集、预案制定、危机管理教育和演练、监督日常管理工作、协调政府与学校的配合等工作。可以在危机管理理论的基础上成立危机应对小组,由校方主要领导、师生代表以及其他相关人员组成,小组的任务包括高校危机管理计划制定、危机预警机制建立、危机应对人员设置、培养锻炼危机应对能力、健全事后恢复和评估反馈机制等。二、 我国高校危机事件的类型、原因及发展趋势(一)我国高校危机事件的类型目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
11、以来的关键转型时期,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矛盾凸显,加之自然灾害的发生,社会危机事件爆发率呈上升趋势,其中高校危机管理问题尤为突出。第一类属于由自然灾害引发的高校危机。虽然自然灾害看似无法预估和抵抗,但是当灾害来临时,如果能很好的进行自救和互救,是同样可以将损失降到最小的。可是我们恰恰缺少这种能力,在灾害面前,我们显得过于脆弱,我国的人口密度大是躲避自然灾害时一个非常不利的因素,但是灾害传播的速度过快,反映的是我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应急机制的脆弱。我们不能很好的对人群进行分散保护,没有合理的避难场所,造成了灾害面前大量的损失。涉及到自然灾害的高校危机事件有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
12、的8.0级特大地震灾害,地震造成众多高校地面设施损坏、人员伤亡惨重。第二类属于由社会问题引发的高校危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暴漏出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等不良思想与风气是另一个引发高校危机的诱因,“富二代”、“官二代”等在不能很好的对待自己的家庭背景等个人条件的情况下做出危害社会、危害高校的行为就显得在所难免。这类问题目前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涉及事件有2008年6月初,北京交通大学的一个教授在硕士研究生专业课试题出题中泄题,并以考研专业课试题为诱饵诱奸该校女生;2009年杭州胡斌飙车案;2010年10月16日晚9点多,河北保定市某单位实习生李启明在河北大学醉酒驾车
13、肇事后口出狂言“有本事你告去,我爸是李刚。”第三类属于由心理道德问题引发的高校危机。这些危机案件中的当事人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和道德问题,归根到底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在培养他们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纠正他们的人格和价值观,以至于为危机的造成留下隐患。这些人的心理问题或许是由于不公正的社会待遇引起的,但是这显示出的是畸形的发展,后果十分严重,如果不能很好的处理此类问题,将会发展成更为严重的社会危机。涉及事件有2002年清华大学学生用硫酸泼熊事件;2004年轰动全国的马加爵事件,残忍的将4名室友杀害并分尸;2005年6月27日晚22时40分,山东某高校来自新疆自治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同体育学院的汉族学生
14、发生严重的暴力群殴事件;10月30日晚,北大信息科技学院的研究生成俊被发现将自己吊死在租住屋内;11月23日和24日晚上,贵阳市龙洞堡的贵阳学院内连续发生学生被暴力殴打事件;2007年5月中国矿业大学徐海学院一名学生从网上购得铊几百克,用来放入同学食物之中,造成3人严重中毒,引起社会极大关注;2013年复旦大学一名研究生突然死亡原因是中毒;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弑师案;2010年10月20日早上9时许,武汉科技大学青山校区图书馆5楼阅览室突发血案,该图书馆管理员突然持刀行凶,2名正在自习的学生被砍,其中一名大四女生被砍20多刀身亡;2010年南师大女生陪舞风波,这个事件后来在南师大校园平底涌起
15、轩然大波第四类属于由校园的管理漏洞引发的高校危机。我国的校园人数众多,如果不能做到科学的管理势必会为危机的产生留下隐患,尤其是采用寄宿制的中高等学校,校园相当于一个微缩的社会,校园内的设施和人员必须要有良好的管理才能井然有序,发挥应有的作用。当管理存在漏洞的时候,原本正常的秩序就会被打破,严重威胁在校师生的安全。诸如食物中毒、宿舍火灾、管理人员涉案等情况都是基于正常的管理环节出现差错的情况下发生的,即看似不起眼、习以为常的环节恰恰是危机高发区。涉及事件有2003年发生在中州大学北校区“大学生生活园区”食堂的集体食物中毒事件;2006年6月16日,郑州大学由于拒发应届大学毕业生毕业证书引发的学生
16、打砸抢烧事件;2008年11月14日早上6时许,上海商学院女生宿舍楼发生火灾,4名女大学生跳楼身亡;2010年清华大学学校标志性建筑清华学堂发生火灾事件。(二)我国高校危机发生的原因 通过对近10年来我国高校危机事件的观察与总结,发现引起我国高校危机的诸多原因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因素包括:外来文化的冲击、社会制度和心理道德问题、校园管理疏漏、领导危机意识欠缺这几个方面。1、文化的多元化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中国作为成员之一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来自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冲击,这些东西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国民生活。校园里的同学可以通过很多途径对这些外来的东西进行了解,同时外来文化是一把双刃
17、剑,在接受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我们的学生很容易被异化甚至接受扭曲的外来文化,不能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之近年来,反华势力、境外民族分裂势力频频活动,造成国内一定程度的混乱,这让大部分学生对少数民族同学抱有抵触心理,逐渐的产生矛盾隐患,此类原因可引发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矛盾以及各民族学生之间的矛盾暴力事件等。 2、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制度和法制建设、道德建设均存在一定的弊端。人均收入的差距导致贫富差距巨大,不光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在高校中同样是潜在的隐患,严重影响高校的和谐发展。在校师生拥有不同的家庭和社会背景,拥有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而当这些不同的元素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时常会引发大量的矛盾
18、,如果不能很好的解决,很容易引发大规模的危机事件。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直接的映射出道德与教育的问题,这些消极败坏的思想是问题发生的根源。虽然我国正在这方面进行改革,但是远远赶不上问题的危急程度,因此,需要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3、管理的滞后。随着教育工作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办学规模越来越大,各种民办、公办学校成立,各种形式的合作与兼并让我国的教育改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是事物的发展往往伴随着问题的产生,虽然高校之间合作、兼并的出发点是整合教育资源,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校园面积膨胀速度过快,配套设施不健全;经费不足导致必要的设施更新迟缓,部分硬件严重老化;校园管理人员
19、配置不足,管理漏洞比比皆是;外来人员的进入,使得高校人员混杂,带来了安全隐患;部分私立学校存在重收入轻教育的现象。 4、我国的高校中领导和教师缺乏危机意识、危机管理经验不足、应对高校危机事件的能力不足,是我国教育工作的一个普遍现象。人们看到的往往是事后诸葛亮的态度,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目前,我国完整的危机管理体制还没有建成,高校危机的发生使得问题变得愈发严重。(三)我国高校危机的发展趋势有人以2003年非典事件作为分水岭,提出03年以后中国开始进入危机的高发期。其实,人们对于危机高发期的定义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同时对于多媒体的运用而提出的,21世纪以前,中国还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
20、社会民众对于社会事件的了解仅仅通过电视广播等老式媒体,但是随后的网络时代的到来,让以前一个很难传播的消息如今朝夕之间便可传遍全国,传至千家万户。无法想像,如果没有互联网,高校危机事件能够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在危机事件传播迅速的情况下,高校危机事件造成的损失呈现出越来越大的趋势,规模越来越大。因此,我国的高校危机事件也不能只停留在领导发表讲话、对相关人员给予一定的赔偿等这些表面工作上。高校危机是我国社会危机中一个很重要的构成因素,成为考验我国教育工作的一个试金石,那么就必须用专业的角度和办法解决办法,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逐渐摆脱高校危机高爆发率高危害的局面。三、 中外高校危机管理比较分析我国的
21、高校危机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存在很多不足,例如相关专家较少、领导不够重视、危机意识淡薄、管理机制不健全、预防演练不到位、避难设施不完善、法律法规缺失等。下面将针对上述问题把我国的高校危机管理与国外成功的国家对比,我们可以发现诸多值得借鉴之处。(一)领导危机意识及重视程度重大的校园危机事件,尤其是存在大量人员伤亡的时候,必须引起领导者的高度重视。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从学校、教育部到安全部门再到每一个学生教师,都应该行动起来,开展一场针对高校危机的行动,而不是坐以待毙。只有从领导层就足够重视,才能带动下层,发挥保护校园安全的作用,对于校园危机起到有效的遏制。危机事件发生后,往往需要领导者站出来表
22、明立场并下令采取有效措施,领导人对于稳定混乱的局面可以起到良好的作用。有必要成立领导专责小组,对高校危机事件直接负责。美国的高校危机管理直接由国土安全部负责,教育部根据指示进一步采取行动,可以说是将高校危机放在一个同对待恐怖袭击一样的高度。几乎每个州都有学校突发事件管理机构,负责该州所有学校日常的危机管理工作。而日本作为亚洲发达国家的代表在高校危机管理方面同样出色,高校危机管理是作为全民预防的等级在日本进行推广教育的,并且将每年的1月17日定位“防灾和志愿者日”,从1月15日到21日为“防灾和志愿者周”。澳大利亚早在2001年就由代表联邦、州、地区和澳大利亚地区政府协会的高级官员组成的组织对国
23、家自然灾害管理现行办法提出的改革意见对学校进行整改,配套的设施建设。可见以上的国家均将高校危机管理纳入全国防治的范畴,不只是领导层极为重视,在全国范围内的关注度更是前所未有。而我国的高校危机管理目前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领导危机意识淡薄,成为阻碍危机管理发展的因素,应该及时得到改善。在以往发生的高校危机事件中,领导没有及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应对危机中不能够起到很好的指挥作用,而能力决定意识,这是导致领导危机意识淡薄的直接原因。我国的高校领导多是出生在上个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没有接受足够的危机管理的培训,加之我国之前的危机管理研究匮乏,导致现阶段的高校领导危机意识淡薄,缺乏应对危机事件的能
24、力和经验。如果领导不能起到很好的指挥作用,那么在应对突发事件时,势必会从上到下无一例外的受到危机的打击。因此,及时的对我国高校的领导层进行危机管理的培训十分必要,只有加强领导的重视和培养领导足够的能力才能有所保证。我国目前针对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重视程度不及国外,工作的力度也不够,这在涉及危机管理的法律文件、危机管理机构的设置、新技术的开发应用等多方面都有所反映。(二)危机管理运行机制和研究机构的设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能掩盖和解决所有社会问题和矛盾,这就需要专门的危机管理运行机制来弥补。它们应该具有足够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否则如果某个环节处理不当,便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危机。而危机管理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外 高校 危机 管理 对比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02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