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类论文精品]对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探讨.doc
《[工商管理类论文精品]对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商管理类论文精品]对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探讨.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科生毕业论文对于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探讨姓名学号专业财务管理指导教师 讲师2008年4月25日摘 要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个人所得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会产生个人收入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使得个人所得税在我国社会调节的分配不是很公平。个人所得税既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影响到国家的税收,建立合理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从税收制度、税收征管和纳税环境、起征点等方面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就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问题及其改革措施进行探讨。个人所得税自开征以来,其收入逐年增长
2、.但在迅速发展背后,也暴露出不少弊端,我国现行个人所得税已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脱节,在我国个人所得税虽几经改革,但从税收制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角度来看,我国个人所得税依然存在制度落后和实施乏力的状况,因而要尽快完善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使其顺应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关键词:个人所得税;税制模式;监控机制 AbstractWith the reform deepening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ing, Chinas economic structure has had a great change. Personal income tax have also
3、played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Economic development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the gap between different personal incomes, which makes the adjustment of personal income tax in the distribution of our society is not very fair. Personal income tax is not only re
4、lated to the most of the peoples fundamental interests, but also affects the countrys revenue.Through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as personal income tax, on the basis of studying others researching results,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
5、easures in tax system, tax collection, tax environment and other aspects. Since the introduction of personal income tax, the revenue is growing year by year. But behind this, there are many shortcomings. Chinas current income tax has been out of touch with the social economy. Although income tax has
6、 several reforms, from the views of the tax syste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ncome tax still exists problems such as backwardness of tax system and weakness in implementation. So it must perfect our countrys tax system as soon as possible to conform to the developing demands of market
7、economy and economic globalization.Key word: Personal Income tax; Tax model; Monitoring mechanism目 录引 言1一、个人所得税概述2(一)个人所得税法的概念2(二)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1.个人所得税法律体系不完善32.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不健全3二、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思想与措施5(一)完善个人所得税制模式51.从严控制减免税,净化税基62.改革现行的税率结构63.通过科学测算,健全个人所得税的费用扣除制度64.建立有效的个人收入监控机制,加强税收征管6(二)进一步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的改
8、革思路71.适时采用综合课税模式72.健全费用扣除制度73.减少税收优惠84.强化税收征管8三、我国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浅析与探讨9(一)调高起征点后,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的主要问题101.个人所得税制不完善102.税率结构设计不合理103.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不充分10(二)起征点是否需要进一步提高10(三)下一步改革应采取的措施111.完善个人所得税制模式112.调整税率级距,提高边际税率113.提高所得税起征点11参考文献13致 谢14引 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成功地加入WTO后,个人所得税在我国所占地位越来越显著。虽然几经改革,但从我国贫富状况和经济发展来看,改革还是不甚理想,这其中就包括多种方面
9、,比如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不理想,对工资薪金外个人收入难以监控,对偷税处罚不力、部门协调工作不够等等,促成个人所得税征管不力的现状。个人所得税不但存在征收不公的现象,而且在税制模式,起征点等方面存在问题,若此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减少财税收入,扩大贫富差距,贯彻公平税负、缓解社会分配,影响社会安定,阻碍经济发展等不良现象的发生。国内外文献中对于个人所得税改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如何加强税收征管,以及是否需要进一步起征点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我国目前采用分类个人所得税制,这种模式是对个所得税的不同来源进行分类,每类分别计税。杨惠芳(2006)认为其优点是一方面可按
10、所得的不同来源性质进行差别征收;另一方面采用源泉控制的代扣代缴方式,纳税人无需自行申报,简便易行,减小了纳税人和税务部门的工作量。个人所得税法是从1994年开始实施的。施行10年多来,税种收入增长很快,对组织财政收入,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孟红(2005)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现行个人所得税制不符合公平和效率的基本原则等一些问题越来越突出,目前它在税制模式、征管权归属、税收征管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应该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使其更加规范,更符合国际惯例,这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中国税制改革的内容之一。靳东升(2007)认为现行的起征点较低,个税起征点涉及到广大工
11、薪阶层的切身利益,尤其在今年物价总体水平维持高位的情况下,应该进一步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Haige-Simons(2005)认为个人所得税的税源零星分散,因此近期内应加强源泉扣缴制度,同时为了促进代扣代缴向个人申报方向转变,可在高收入阶层中选择一部分纳税意识好、条件好、素质高的对象实行自行申报,以积累经验,扩大社会影响。在我国成功地加入WTO后,个人所得税制存在的弊端,应怎样完善和强化个人所得税,调节社会分配不公,促进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成为当务之急。本论文的主要通过对我过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分析以及存在的问题,从完善个人所得税制模式,改革思路,调高起征点后个人所得税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改革应采
12、取的措施等方面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就我国个人所得税存在问题及其改革措施进行探讨。方法上本文主要采用规范研究,调查研究和现状研究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一、个人所得税概述(一)个人所得税法的概念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是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体现的是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是国家运用税收这一经济杠杆调节收入分配的有力工具。它有利于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保障社会安定团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发展,以自然人为核心的社会财富流动和分配占整个社会财富流动和分配的比例必然会越来越大,形式会越来越多样化,个人所得税将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个人所得税是自1
13、799年在英国创立以来,目前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适用的一个税种,历经两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完善,已成为现代政府组织财政收入、公平社会财富分配和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并成为许多国家的主体税种之一。目前,世界上已有140多个国家开征了个人所得税。2006年11月,国家税务总局颁发了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其中规定:“个人年度所得在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的3个月内,必须自行办理纳税申报。”此举被一些学者评价为“在全社会弘扬现代税法意识的积极契机”,也被视为税务机关强化征管的重要信号之一。2007年是这个法规实施的第一年。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07年4月2日,全国
14、各地税务机关受理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人自行纳税申报人数达到162,9万人,申报年所得总额5150亿元,已缴税额791亿元,补缴税额19亿元,人均申报年所得额316227元,人均缴税额49733元。从地区构成看,广东、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省市申报人数是主体,占总申报人数的81%、申报年所得额的84%、申报税额的85%。这与中国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不平衡,大部分高收入者集中在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和重点城市的状况是相符的。从行业构成看,主要集中在银行、保险、证券、烟草、电力、电信、石油、石化、航空、房地产、制造业、医院、高校等较高收入行业。从人员构成看,主要是收入较高行业和单位的管理
15、人员及职工、个人投资者、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文体工作者、中介机构从业人员、外籍人员等。从所得项目构成看,主要是工资薪金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这五个项目的申报人数占总申报人数的89%。从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自行申报的总人数与估计的高收入人数有很大差距,并没有达到预期数目。(二)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个人所得税法律体系不完善税收执法受地方政府机关影响。税收法律是行政执法为主的法律,有的地方以发展地方经济和吸引人才为借口,擅自越权颁行一些违反国家统一税法精神的优惠政策,如私自提高工资、薪金所得的费用扣除额或擅自扩大免税项目;一
16、些地方政府“默许”足球俱乐部按“自定”税率征税,使国家税收流失,现行个人所得税法采用分项计征亟待改革。个人所得税的征管中表现为有的应征的税收不起来,只管住了工薪阶层,使之成为个人所得税纳税的主要群体(占个人所得税征收总额70%以上),这除工薪阶层和知识分子纳税意识较强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工薪收入较严格实行代扣代缴制,逃税可能性少。钱晟(2006)认为:“第一,新生贵族的分配渠道不规范,很多隐性收入、灰色收入不为人知,更谈不上纳税;第二,现金交易普遍,存款实名制提供了征税的前提条件,但是征税机关又无权查,这是银行法的规定;第三,权大于法的现象依然存在。”鉴于此,个税征收方式应综合与分类相结合,对工
17、资以外的收入加强个人申报,完善个人所得税的征管,加大个人所得税的执法力度,加强对高收入者个人所得税的管理,完善代扣代缴制度。个人所得税按月为计征不科学,有的人收入具有季节性,如有的本月收入较多但下月可能失业没有任何收入;有的上半年有收入但下半年收入少甚至没有收入。再如一本专著出版,可能耗费作者若干年甚至毕生精力,一旦出版则应在当月纳税,显然按取得收入月来计征个人所得税既不公平又不科学。加拿大国的做法可以借鉴:有固定收入的员工,从工薪支票中扣除个人所得税,年底向政府申报纳税并清算,多退少补;个体经营及经商的人士每年分四次向政府交纳个人所得税,年终清算多退少补。2.个人所得税征管制度不健全个人所得
18、税征管首要问题是明确纳税人的收入。当前什么是一个纳税人的真正全部收入是一件难事,至少有下列行为税务机关很难控制。一是收入渠道多元化。一个纳税人同一纳税期内取得哪些应税收入,在银行里没有一个统一的账号,银行方面不清楚,税务方面更不清楚。二是公民收入以现金取得较多(劳动法规定工资薪金按月以现金支付),与银行的个人账号不发生直接联系,收入难于控制。三是不合法收入往往不直接经银行发生。正因为有上述情况,工薪收入者就成了个人所得税的主要支撑。其次,个人所得税的税前扣除项目与扣除标准有待完善,这既是个人所得税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与其他相邻法律密切联系,如何使个人所得税更科学合理又不违背法律精神,是既难又重要的
19、事。可以参考企业所得税征管法,确定税前扣除项目,纳税人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必需品消费项目可扣除,根据我国国情确定扣除标准,以年度为一个计算纳税期间,计划预缴,年终后结算,多退少补。公民纳税意识淡薄。“纳税光荣”还仅停留在口头上。相当多的人,当自己的纯所得在免税范围内时高唱“纳税光荣”,一旦应缴纳税款时,心里总不高兴,于是就使出浑身解数逃税,越是高收入者逃税的越多。他们或利用权利自订纳税标准,或化整为零,以实物、债权、股权分配等方式逃税,或拉拢税官以吃小亏占大便宜等手段逃税。工薪收入者逃税几乎不可能(不是不想逃税),他们没有前述的权利和经济实力支付逃税费用,且工资薪金收入基本上是单位代扣代缴,逃税
20、无门(张永忠,2006)。个人所得税法的原则性、概括性过强,可操作性不足,给逃税者可乘之机。个人所得税是普遍税,以大税基,低税负为基本特征。个人所得税是收益税,所有收益者都是应纳税人。要鼓励公民致富,使绝大多数的公民都具有实际纳税条件。破除个人所得税是少数高收入者专有税的观念,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纳税意识和爱国觉悟。个人所得税法要充分注意中国地域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实际情况,国家控制统一税收法律、法规的制定权,防止富的地方有税不征,穷的地方横征暴敛。严格执行个人所得税法,对高收入者实行加成征税,逐步开征赠与税、遗产税。公民的纳税意识培养既要讲自觉,又要讲处罚,二者结合才能奏效。税收征管中,税务
21、征管人员应当树立人民公仆形象,增强为纳税人服务意识。应当相信纳税人的基本觉悟,相信纳税人自觉申报纳税、主动缴纳税款,充分尊重和保障纳税人国家主人身份;税务机关及其税务征管人员又是国家代表者,应当采取一定形式对纳税人进行抽查,接受群众举报,对那些偷逃税行为给予从重处罚,通过新闻媒体暴光,以教育广大公民依法纳税,保证国家税收不被流失。 地主阶级的统治需要。长期封建社会的影响,是公民纳税意识薄弱的历史原因,只知服从官管,不知遵守法律是法制意识薄弱的表现。法律是关于权利与义务的规定,权利义务是对称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享受权利者必履行义务,履行义务者就有权享有权利。现实社会中权利义
22、务不对等,履行纳税义务与否,并不影响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享有。既然能享受权利又不履行纳税义务,必然使“纳税光荣”只剩下空洞的口号,丧失了法律公平、正义之本。在税法宣传上更多的是宣扬纳税人的义务而淡漠纳税人的权利,弱化了纳税意识。可以相信,解决纳税义务者的权利后,其纳税积极性会大大增强。其佐证是,计划经济时国债发行量不大,但还得层层动员,分派任务,发动党团员干部带头才得以完成;而今国债发行量大增,然,仅按正常债券发行方式发行,即受到公民的积极认购。因此扩大纳税人的知情权,增加政府财政预算、财政开支的透明度,使纳税人真实感受到是国家的主人。纳税人不仅征税过程清楚,而且税款流向也明白,使纳税人的纳
23、税抵触情绪消除。政府职能的正常运转与纳税人的纳税行为密切相关,政府部门使用纳税人提供的资金,纳税人享有监督政府部门工作和接受政府部门服务的权利,纳税人的监督能有效防止诸多重复建设、浪费,也是遏制腐败的一剂良方。纳税,是作为国家主人的条件和应尽之责,只有国家主人才有资格对国家财政开支、预决算等国家事务进行有效监督。现行的分类所得税制导致税负不公。当今世界各国个人所得税主要采用三种税制模式:类所得税制、综合所得税制和混合所得税制。我国现个人所得税采用的是分类所得税制,这种模式是对个所得的不同来源进行分类,每类分别计税。如我国将人所得分为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
24、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所得等11类,每类分别规定项目必要费用扣除标准及其适用税率。杨惠芳(2006)总结出其优点是一方面可按所得的不同来源性质进行差别征收;另一方面采用源泉控制的代扣代缴方式,纳税人无需自行申报,简便易行,减小了纳税人和税务部门的工作量。但其缺点也非常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造成税负不公,在分类所得税制下,相同金额的收入,其来源渠道不同,应纳税额有很大不同。二是这种模式过于依赖税源扣缴的征收机制,但如果代扣代缴单位未能认真履行其代扣代缴职责,或者与纳税人相互串通逃避税款,税务部门很难进行有效监管,同时也不利于培养公民主动申报纳税的意识。三是这种模式容易引发通过转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商管理类论文精品 工商管理 论文 精品 对于 我国 个人所得税 改革 探讨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0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