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工学交替问题与对策.doc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问题与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工学交替问题与对策.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职院校工学交替问题与对策陈志雄陈志雄 (1972-)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电子商务及企业信息化(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株洲 412004)摘要:工学交替是职业院校各种办学模式的最佳模式,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上,却碰到了各种问题,甚至某些省份的教育管理机构公开叫停工学交替教学模式。问题出在哪里?该怎样应对这些问题,使工学交替更加完善?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与教学,对工学交替实施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关键词:工学交替 对策一、引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
2、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企业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工学交替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
3、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专业技能。从培养效果上看,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的体验更加深刻而生动,增加了学生与企业直接沟通并了解企业需求的机会。工学交替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如责任感、敬业精神、吃苦耐劳、抗压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等。因此,采用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让学生直接进入企业进行顶岗操作,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2、有利于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很多院校的专职教师大多是本科毕业后进入高职院校任教,缺乏企业工作经验,而高职院校却要求教师必须是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怎样让教师从本科毕业生成长为“双师型”教师?工学交替
4、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开展工学交替期间,学校的指导教师也深入企业,参与项目运行的整个过程,增加与企业的接触机会,更加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不仅可以积累更多的教学素材与案例,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丰富实践经验,增强业务能力。3、为合作企业拓展人力资源视野,进行人才储备提供有效渠道企业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也增加了以后的人才选拔与储备的机会。通过工学交替,企业可以从参加工学交替的学生中发现和选拔合适人才,并且由于对学生有更深的了解,不会选错人。学生也对企业有更多的了解,进入企业之后能马上投入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节省企业用工成本,避免用工风险。此外,学校的专业老师也会成为合作企业的另
5、一个宝贵的人力资源库,当企业需要进行员工培训、技术改造或者经营项目运作时,学校可以在专业教师中为其提供人力资源保障。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上,却碰到了各种问题,甚至某些省份的教育管理机构公开叫停工学交替教学模式。那么,问题出在哪儿?该怎样应对这些问题,使工学交替更加完善呢?二、工学交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通过长期考察工学交替过程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将其分析归纳,调研结果如下:1、来自学生方面的问题。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从学生入校教育开始,就应该确立以培养职业能力与专业技能为主这个学习目标。动手能力的培养是目标,了解企业、认识社会也是目标,最终毕业时能立即立即投入
6、工作更是目标。开展工学交替,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将学习环境与工作氛围进行融合,将学生身份与员工身份进行事例,在校期间就能体验“员工”的工作环境,以利于学生就业时更快地转换角色,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然而,在工学交替进入工作环节时,往往有一部分学生无法顺利完成身份转换,并产生一定的心理不适和心理冲突。有些学生仅以学生的身份来对待企业实习,对学校与企业安排的工作岗位任务有意见,出现怕苦怕累的思想,甚至有逃避工作的现象;有些学生仅从员工身份来理解岗位工作,把自己当作一名打工者,对工作报酬与工作时间及工作负荷的对应关系斤斤计较。学生的积极性与心理调适问题是工学交替过程不可回避的难题,这也给工学交替期
7、间的学生管理带来难度。2、来自学校的认识与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从学校方面来分析,工学交替主要有两个问题:一专业是否对口的问题。合作企业不可能一次性大批量的接收单一专业的学生进行实训与实习,企业也不可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在该专业的相关岗位上都进行锻炼。因此出现工作岗位与专业不完全对口,是工学交替过程碰到的又一个问题。二是工学交替时间与教学计划的适应问题。专业培养计划一般都是提前制订好的,而工学交替活动则是围绕企业需求和学生能力需求展开的,在内容上具有灵活性,在时间上具有不确定性。学生顶岗操作、工学交替在一定程度上必须服从于企业生产或企业活动,这必然导致工学交替与教学计划产生冲突。3、来自企业的问题企
8、业与学校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并不完全是承担社会责任这一个原因,作为企业,最重要是还是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作为企业来讲,为了保证项目的质量与效率,需要在学生中选拔出优秀的学生来工作,直至工作项目完成。而从学校方面来说,与企业合作进行工学交替,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且是培养每一个学生,绝不能只顾及优秀学生。从目标上看,企业要效益,学校要培养,这就难免会造成企业与学校之间目标不一致,给工学交替带来突出的困难与问题。三、工学交替存在问题的相应对策1、解决学生思想与认识的问题一项就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毕业后半年就业率比较稳定”时的就业状况的调查显示,实际就业专业“不对口”率超过1/3,即 “有工作与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职 院校 工学 交替 问题 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10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