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现代比较诗学课件.ppt
《LOGO现代比较诗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OGO现代比较诗学课件.ppt(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比较文学概论,四川大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主 讲: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比较文学概论教学团队,第八讲 比较诗学,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主讲人:王晓路教授,本讲纲要,第一节 诗学范畴的历史生成第二节 比较诗学的学科建构第三节 走向比较诗学的新疆域,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比较诗学是比较文学研究不断克服学科史上的实证主义关系研究的偏执和西方中心主义的局限,在全球性对话中走向研究深化和理论提升的必然,也是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重要特色之一。,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钱钟书曾经指出“文艺理论的比较研究即所谓比较诗学(comparative poetics)是一个重要而且大有可
2、为的领域。”法国学者艾田伯半个世纪前就预测:“历史的探寻和批评的或美学的沉思,这两种方式自视恰好相反,而事实上却应彼此补充如此,比较文学便会不可抗拒地引向比较诗学。”,第一节 诗学范畴的历史生成,一、诗学概念的古今差异二、诗学概念的中西区分三、理论跨界失效与比较研究需求,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一)诗学概念的古今差异,在中国古代以至近代,所谓诗学,首先是指一种比较专门化的研究领域,即所谓诗经之学,也就是研究诗经的学问。诗经自先秦以来便被称为“五经”之一,对他的研究属于所谓经学范畴,唐代专设所谓诗经博士为世立教,此后就习惯将诗学专指诗经研究之学。,不过,诗学在中国古代更广泛的涵义则主要是指以历
3、代诗歌作为讨论对象,论及关于诗歌创作、欣赏、批评,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文论、美学和思想文化问题的普遍研究领域。,(二)诗学概念的中西区分,亚里士多德诗学的内容具有典范性,是西方诗学的代表性著作。贺拉斯的诗艺,布瓦洛的诗的艺术等学者著述的发挥,以及鲍姆嘉通(Baumgarten,17141761)、康德和黑格尔等美学的创造性阐发和理论提升。,亚里士多德,贺拉斯,布瓦洛,鲍姆嘉通,康德,黑格尔,现代比较诗学 20世纪以来大规模的中外学术交汇,诗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诗学:在理论层面上所展开的关于文学问题的专门研究,譬如从本体论、认识论、语言论、审美论或者从范畴论和方法论等思路去展开
4、的学术性研讨,也包括理论之间相互交流关系和跨学科关系的研究等等。,一般讲,它不像文学批评那样去阐释具体作品,也不像文学史那样去对作品做历史评价,而是关注和研究文学存在的理由、价值和文学意义产生的范式、途径、方法,以及文学的语言性存在条件、文学的审美阐释模式等。,(三)理论跨界失效与比较研究需求,理论失效现象,譬如西方美学中的“崇高”概念、“悲剧”概念;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风骨”概念、“有”“无”概念;印度文论中“味”概念;日本文论中的“物哀”、“幽玄”概念等等。,自身文化的影响和制约,构建一种对话协调机制,搭建一个讨论问题的平台,共同来讨论不同文化、语言和族群之间的文学理论问题,这就是“比较诗学
5、”。,从理论运用的失效和困扰,进而走向理论的对话,再进一步走向比较诗学,这或许正是中西比较文学学科发展和深化的必由方向之一。,首先是近代以来中国诗学和文论传统在世界文学研究格局中的被矮化和被忽略;,其次是西方文学理论在中国的攻城掠地和话语霸权趋势;,再就是,现代中国文学研究追求自我突破和现代性发展的使命感和迫切愿望。,为了实现文学研究在21世纪的现代突围,中国学界可以说是情不自禁地走向了比较诗学。,现实学术需求:,第二节 比较诗学的学科建构,一、比较诗学的历史与现状二、比较诗学的基本方法与研究类型三、研究案例分析,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二、比较诗学的学科建构,从跨文化和全球化学术视野去展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LOGO 现代 比较 诗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08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