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与美育》教学设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与美育》教学设计课件.ppt(10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美学与美育教学设计,马显辉电大临夏分校,1,课程概况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2,课程概况:,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2.课程的特点。3.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go,返回首页,3,1.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美学与美育是培养学员具备基本的美学与美育理论素养、较高的审美鉴美能力和审美塑造能力的课程。本课程重视美学、美育理论向审美实践与美育实践能力的转化,注意理论与时实践的结合。,over,4,2.课程的特点:,本课程的特点是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和辅成性,在知识内容上涉及了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内容。,over,5,3.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2、,理解和掌握美学与美育的基本理论知识。能运用美学与美育理论分析和鉴赏生活、自然以及艺术领域的审美现象。能运用美学与美育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提高审美塑造的自觉性和在教学中贯彻美育的能力。,over,6,第一章,什么是美学,7,考核要求:,了解西方美学发展的五个阶段:本质论美学、神学美学、认识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文化论美学。了解美学作为现代学科在中国发展的六个阶段及代表人物。识记五种美学研究方法:对话法、体验法、思辨法、实验法、阐释法。了解美学在现代人文学科中的地位和意义。理解美学学科的性质。理解美学的对象。识记并掌握美学的定义。了解美学的基本问题。理解美学的特点。掌握学习美学的基本方法。,8,重点
3、问题分析:,1.本质论美学。2.认识论美学。3.语言论美学。4.语言在现代中国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 代表人物。5.美学的性质。6.美学的对象。,go,返回首页,9,1本质论美学:,本质论美学是指在古希腊时期形成的以追问美的本质为中心的美学传统。其突出特征一是认定美的本质问题在美学中具有优先地位;二是主张本质问题存在于一切美学问题中,是美学的基础问题。本质论美学是西方美学的发生期形态,对于后世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代表人物是柏拉图。,over,10,2认识论美学:,认识论美学是欧洲17世纪发生“认识论转向”以来至19世纪的以理性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它不再沿袭上帝创造美的神学美学思路,而是突出了理性
4、思考的重要意义,为从理性上探讨美学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在认识论美学的五种形态中,德国古典美学最为重要。德国古典美学是同这些重要人物的名字联系在一起的:康德、席勒、黑格尔。在德国古典美学这里,美学研究虽然仍旧没有脱离“认识论转向”所开辟的理性主导轨道,但却大大提升了感性的地位。可以说,正是在对理性与感性的关系的新理解中,美学获得了空前绝后的大发展,使其成为古希腊以来西方美学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段。认识论美学代表着西方美学的活跃时段,尤其是其中的德国古典美学标志着西方美学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度。,over,11,3语言论美学:,语言论美学,是指西方19世纪末期发生“语言论转向”以来盛行于20世纪的以
5、语言问题为中心的美学,包括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心理分析美学、分析美学、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存在主义和新历史主义等美学流派。这种美学在今天影响很大,需要特别关注。,over,12,4美学在现代中国发展的几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美学在中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经历了清末民初美学、五四美学、20世纪3040年代美学、20世纪5070年代美学、20世纪80年代美学和90年代美学六个阶段。其中,王国维借鉴西方美学观念和术语撰写的一系列论文,使他在中国现代美学发展中占有创始人的地位;朱光潜在美学的学理化建设方面做出了开创性贡献;宗白华倡导并亲身实践体验美学,提出“艺术意境”、“节奏”等现代美学重
6、要概念及理论,这些思想在20世纪8090年代甚至时至今日产生着广泛而重要的影响。,over,13,5美学的性质:,第一,把握形象。第二,突出具体。第三,强调体验。美学的性质在于,它是一门突出形象、具体、体验方式的人文学科。,over,14,6美学的对象:,美学的对象在于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这可以从如下四方面理解:第一,美学研究富于生命活力的形象。第二,美学研究人的丰富与完整特性。第三,美学研究人的整体形象。第四,美学研究具体审美活动。,over,15,第二章,美及其形态,16,考核要求:,了解历史上根据不同探索途径所提出的关于美的本质的几种代表性观点。掌握关于美的含义的基本概括。掌握美
7、的基本特征。理解自然美的特征。了解自然美的界定和实质。理解社会美的特征。了解社会美的界定和实质。了解人的美在各种形式中的表现。识记界定艺术美的要素。掌握艺术美的界定。理解艺术美的主要特征。掌握艺术中“化丑为美”的原则和基本途径。了解科学美的界定和科学美的种类。了解技术美的界定。理解西方文化中的几个基本美学范畴:优美与壮美,崇高与滑稽,悲剧与喜剧,荒诞。理解中国文化中的美学范畴:阳刚与阴柔,典雅,自然。,17,重点问题分析:,1几种关于美的本质的代表性观点。2美的含义与特征。3自然美的特征和实质。4社会美的特征和实质。5艺术美的含义及主要特征。6科技美的含义。7美学范畴。,go,返回首页,18,
8、1几种关于美的本质的代表性观点。,英国艺术批评家贝尔提出“有意味的形式”说。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趣味无可争辩”、意大利哲学家克罗齐车提出的美就是直觉。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认为关系产生美的效果。俄国的尔尼雪夫斯基提出了著名的“美是生活”的美学观点。,over,19,2美的含义与特征。,美是人类符号实践中显现的具有无功利性和感染力的活的形象,具有符号性、感染性、无功利性、形象性四个基本特征。,over,20,美的符号性特征:,美的符号性是指美所具有的物质化形态的特性。,第一,美以符号形式向人类传达其内在意义.,第二,人类通过符号表达人生的美;,第三,人类还通过符号构建相互沟通的美的世界。,over
9、,21,美的感染性特征,美的感染性特征指指美具有一种使人感动的特性,,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交感;,人与物之间的动感;,主体的精神性快感。,over,22,美的无功利性特征,美的无功利性特征指美的无功利性是指美的事物具有与人的直接的实际利益考虑相脱离的特性。,客观对象不直接唤起主体的实际利益考虑;,主体也不对客体进行实际功利的评价。,over,23,美的形象性:,美的形象性是指美通过符号形式而创造具体可感画面的特性。,从客体方面理解,美总是在符号形式中呈现为具体可感、丰富活泼的生动形象;,从主体方面来说,美依赖于主体对形象的直觉。这主客体的交互作用造就了生动感人的美。,over,24,3自然美的特征
10、和实质。,自然美,是指人所生存于其中的自然界事物的美。它具有自然性、形式性和变易性的审美特征。,自然美的实质在于自然在人类符号实践中成为体现人的自由的生命活动的符号。,25,自然美的变易性特征,从如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认识:自然美是一种最活跃多变的天然符号,具有易于变动的特性。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自然事物引起人的不确定联想;自然事物本身就是气韵生动、变动不居的活的形象;人赋予自然事物不同的意义。,over,26,4社会美的特征和实质。,社会美是指社会事物的美,它是社会事物在人类符号实践中显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活的形象。其特征表现为具有社会性、意蕴性、稳定性。,社会美的实质是社会事物在人类符号实践中成
11、为体现人的自由本性和创造力的形象。,over,27,5艺术美的含义及主要特征,艺术美是一种美的形态,是指人类创造的艺术的美,它是艺术符号系统所显现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活的形象。,艺术美的特征在于艺术符号中形式和意蕴的统一;艺术创造中创造和规范的统一;艺术接受中个体和社会的统一。,28,艺术的“化丑为美”,在艺术中,“丑”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要素。艺术运用符号把现实生活中的“丑”变为审美对象,赋予它审美的价值。这就是“化丑为美”。艺术“化丑为美”的基本途径是批判、对照和形式创造。但是,我们还要认识到,艺术的“化丑为美”只是赋予了丑的事物以一定的审美价值,并不意味着丑的事物的本质也改变。,over,29,
12、6科技美的含义,科学美是一种美的形态,它是指科学活动中的美,是科学活动中那种能体现人的探索本性和认识能力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活的形象。它包括科学对象的美,科学过程的美,科学理论的美。,技术美是美的形态的一种,指技术活动的美。它是技术活动中那种能体现人的开拓和创造本性并具有生命活力的活的形象。技术美有三层主要含义:一是指技术对象的直观形式使人类得到感官愉悦,二是指技术对象是对人的自由活动的肯定,三是指技术创造了更为广阔的审美世界。,over,30,7美学范畴,优美与壮美。悲剧。荒诞。典雅。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的特征及相互关系。,over,31,优美与壮美,over,32,悲剧,over,33,典雅,o
13、ver,34,荒诞,over,35,阴柔之美与阳刚之美,over,36,第三章,美感,37,考核要求,理解美感与快感的关系。了解审美心理、日常心理、审美态度的含义与相互关系。理解美感的含义。了解美感活动主体与对象的互动关系。了解美感的要素。掌握美感的特征。理解审美直觉的含义、界定、基本类型及作用。了解审美情感的含义与特征。了解审美情感的呈现方式。了解审美情感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审美想象的含义与特征。了解审美想象的基本类型。了解审美理解的含义与特征。了解审美理解的基本表现形式。理解审美体验的含义与特征。了解审美体验的过程。了解审美体验与艺术的关系。了解美感培养与美育的关系。,38,重点问题分析:,
14、1美感的含义与特征。2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的关系。3美感的心理要素。4审美体验与艺术创造的关系。,go,返回首页,39,1美感的含义与特征。,美感是一种特殊的快感,是人类性的自由的精神感受。美感来自于人类的符号实践。它是主体与对象互动中产生的、由感性力量超越心理结构所带来的精神愉悦,它是人的自由的象征性实现。美感有三个主要特征:第一,直觉中蕴涵着理性;第二,无功利的目的合乎人类的目的性;第三,个体的感受具有普遍可传达性。,over,40,2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的关系。,日常心理与审美心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区别:日常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做出的实用功利和逻辑认知的反应,审美心理是人对客观对象作出的美感的
15、反应。联系:审美心理是日常心理的超越和升华,是主体从功利态度、认知态度向审美态度的转化。,over,41,3美感的心理要素,美感的四个基本要素是审美直觉、审美情感、审美想象、审美理解。,over,42,审美直觉:,审美直觉是美感心理活动中最显著也最基本的一种现象。它是一种特殊的感受方式,是主体对事物感性形式的直接的、整体的、动情的观照。审美直觉可相对分为审美感觉、审美知觉、审美统觉(联觉、通感)三种。,over,43,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美感心理关键的、决定性的要素。是一种蕴涵着理解、经过想象创造和升华了的情感。它具有理解性、想象性、人类性。在审美活动中,审美情感大致有三种呈现方式:触景生情
16、,移情于物,普遍同情。其中移情又可分为四种类型:统觉移情、经验移情、气氛移情和表现移情。,over,44,审美想象:,审美想象是美感心理活动的要素,是一种自由地把握感知表象和创造感性形式的能力,是具有感性活跃性、情感渗透性和自由超越性的精神活动。它有三个基本类型:感知想象、再现想象和创造想象。,over,45,审美理解:,审美理解是人在审美中以感性直觉的方式、以情感为逻辑把握事物的本质意义。,over,46,4审美体验与艺术创造的关系。,艺术创造过程一般分为三个主要环节:兴发阶段、构思阶段和物化阶段,它们互相关联、渐层推进。审美体验既是艺术创造活动的起点,又是贯穿整个过程的创造性动力因素。可以
17、说,没有什么体验,就没有艺术创造。,第一,审美体验是艺术兴发的根本动力。第二,审美体验是艺术构思的内在逻辑。第三,审美体验是艺术物化的终极根据。,over,47,第四章,什么是美育?,48,考核要求:,了解西方美育关的演变和基本特点。了解中国美育观的演变和基本特点。理解美育的含义。理解美育的特征。了解现代中国的美育问题的提出和使命定位。了解美育同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理解美育的功能。了解美育的基本层面。掌握美育的典型方法:感兴、协调、激励、启悟。,49,重点问题分析:,1西方美育观的演变2中国美育观的演变3美育的含义与特征 4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5美育的层面和方法,go,返回首页,5
18、0,1西方美育观的演变,西方美育观念大多是围绕对人、尤其是对理想人看法而展开的。了解亚里士多德的“净化”说;席勒的审美书简及“游戏说”。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是西方历史上第一部系统论述美育理论的专著。在书中席勒主张以“游戏”去统合现代文明的分裂了的人类感性与理性,从而提出了一条新的美育途径。席勒的美育观念的出现,标志着西方美育进入系统理论自觉期。,over,51,2中国美育观的演变,在中国美育观的演变中,孔子的美育观是一个重点。孔子的人格理想是“尽善尽美”的“君子”,这需要一个审美塑造的过程。“仁心君子”成为孔子建构其美育观的出发点,他要求“发乎情止乎礼义”,“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强调以理节情,注
19、重情感教育,尤其突出诗歌的感发作用,由此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以诗歌为美育途径的“诗教”传统。另外,应该了解蔡元培的美育主张及其在中国现代美育中的地位.,over,52,3美育的含义与特征,美育又可称为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是运用审美形象的感染作用塑造人的知、情、意等符号实践能力的教育形式,美育的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美育的具体特征是趣味性、感染性和多样性。,over,53,4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的关系,美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美育与智育。美育与体育。关于美育同艺术教育的关系。,over,54,美育和德育之间的关系:,美育与德育二者既有差别,又有联系。二者的联系体现在:两者都是教育的基本形式,
20、在人的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一方面,美育是基于一定道德理念的教育,包含了德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德育要化入人心,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该引入美育机制。,over,55,美育与智育。,两者都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但在内容上和实施上具有明显的差异。相对而言,美育偏于情而智育偏于知。,over,56,美育与体育。,美育属于精神意识教育,体育属于生理体质的教育。二者的紧密联系在于一个铸造精神,一个塑造身体,身心相互协调,才能培养完整人格。,over,57,美育同艺术教育的关系。,在传统美育理论中,艺术教育常常与美育等同看待,因为那时普遍认为“美”与纯粹的艺术紧密相连。而在当今泛审美时代,审美已与日常生活密
21、不可分,美育不能仅仅局限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应该是美育的一种重要类型,包含在美育范畴之中,二者不能完全等同。,over,58,5美育的层面和方法,美育作用于人有多重层面,包括审美能力的培养、审美理想的建构、创造性智力的开发、健康人格的塑造。培养审美能力是美育作用于人的基本层面。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指的是在审美活动中个体对活的形象的感知力和理解力,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创造力等。简言之,审美能力就是个体审美地把握世界的能力。,典型的美育方法有感兴、协调、激励、启悟。,over,59,第五章,形式美与美育,60,考核要求:,理解形式美的含义。了解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的关系。掌握形式美的特性。了解形式美的普
22、遍基础。了解形式美的社会历史根源。掌握形式美构成的自然物质因素:色彩、形体、声音及这些要素的基本特性。熟练掌握和应用形式美的组合规律:整齐一律、对称均衡、比例匀称、节奏韵律、整体关系的多样统一。掌握几种文化的形式美选择。理解古典艺术和现代派艺术的形式美形态。了解形式美教育的意义。理解形式美教育的特征。了解形式美教育的方法。,61,重点问题分析:,1形式美与美的形式。2形式美的自然因素。3形式美的组合规则。4形式美的艺术形态。5形式美教育的特征。,go,返回首页,62,1形式美与美的形式。,形式美的含义、特征。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的关系。,over,63,形式美的含义、特征。,形式美是人类符号实践的
23、一种特殊形态,是从具体美的形式中抽象出来、由自然因素及其组合规律构成的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符号体系。,形式美具有抽象性、相对独立性、装饰性和符号性的特征。,over,64,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的关系:,形式美与美的形式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一方面,形式美总是从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概括出来的共同法则;另一方面,形式美又总是渗透在各个具体的美的形式之中,通过它们体现出来。,over,65,2形式美的自然因素。,构成形式美的自然物质因素是色彩、形体、声音。色彩具有如下基本特性:表情性,即色彩具有表达一定情感的特性;象征性,指色彩具有的观念蕴涵特性;审美意味的复杂性,指色彩所具
24、有的审美意味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线条是形体构成的基本符号。声音是表情性最强的情感性符号。,over,66,3形式美的组合规则。,整齐一律,对成均衡,比例匀称,节奏韵律,多样统一。比例匀称是形式美常见的组合规律之一。比例指事物形式因素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恰当的数量关系,匀称则指一个事物之间各个部分比例恰当的状态。对于西方人来说,黄金分割是最美的比例关系。黄金分割是线段被分割的一种比例,即短:长=长:(短+长),比例值为1:1.618(大致为2:3,3:5,5:8)。黄金分割由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又于1854年得到德国数学家蔡辛的几何学证明。黄金分割具有相当的普遍性,是一种在艺术和生活
25、中经常被采用的比例关系,多样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之一,是具有差异的各个部分形成彼此协调关系的状况,其最完美表现形式是和谐。其基本形态是对比与调和。从具有形式美的事物的整体关系来看,其组合规则主要是多样统一。,over,67,4形式美的艺术形态。,形式美最典型的形态呈现在艺术美之中。而且随着人类艺术实践活动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形式美也在突破传统法则而发展,在古典艺术和现代派艺术中呈现出不同形态。古典艺术的基本美学原则是强调“再现”,注重忠实于生活、追求真实,大多严格按照形式美法则并运用形式美的组合规律进行创作,所以其艺术作品的形态大多完整、典雅、和谐,最突出地体现在造型艺术作品中。现代派艺术的基
26、本美学原则是强调“表现”,即采用抽象手法,把客观世界的物象加以变形和主观加工,来表现艺术家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社会生活的主观认识和理解。现代派艺术在形式上完全背离了古典艺术的基本原则,完成了从再现到表现的突破和转变,否定了传统的形式和形式美法则,使形式美的形态从和谐统一而日趋多样化,带给人新奇、多样的审美体验。,over,68,5形式美教育的特征。,形式美教育的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普遍宜人性,符号直觉性和形式仿效性。,over,69,普遍宜人性,符号直觉性和形式仿效性。,普遍宜人性,是指形式美教育具有普遍适用和乐于接受的特性。,符号直觉性,是指形式美教育具有借助符号形式而获得当下直接领悟的
27、特性。,形式仿效性,是指形式美教育可使人通过对经典形式美的仿效而达到对形式美的创造性运用。,over,70,第六章,艺术美与美育,71,考核要求:,了解艺术分类的历史。理解艺术分类标准理解艺术分类的相对性。掌握艺术门类的符号形态及共同特性。了解造型艺术的含义与种类 掌握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理解造型艺术的美育功能。了解实施造型艺术美育的主要途径。了解表演艺术的含义与种类。掌握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理解表演艺术的美育功能。了解实施表演艺术美育的主要途径。了解语言艺术的含义与种类。掌握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理解语言艺术的美育功能。了解实施语言艺术美育的主要途径。了解综合艺术的含义与种类。掌握综合艺术的审
28、美特征。理解综合艺术的美育功能。了解实施综合艺术美育的主要途径。应用艺术美的基本原则进行审美活动和美育实践。,72,重点问题分析:,1艺术符号及其特性.2造型艺术.3表演艺术.4语言艺术.5综合艺术.,go,返回首页,73,1艺术符号及其特性:,艺术符号是艺术形象的感性外观形态。构成各艺术门类的基本符号形态是语言符号、自然符号和人工符号,以及特殊的表情姿态符号。,艺术符号具有表意性、表情性、蕴藉性和交流性。,over,74,2造型艺术:,造型艺术的含义:造型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它是以自然符号为媒介创造具有空间实体的活的形象的艺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工艺、书法、摄影等具体门类。,其审美特征是
29、具有直观具象性、瞬间永恒性、空间表现的差异性和凝聚的形式美.,over,75,直观具象性,直观具象性是造型艺术重要的审美特征,指造型艺术具有运用物质媒介在空间展示具体艺术形象的特性,这种具体的艺术形象直接诉诸人们的视觉感官,并且这种直接具体的形象中又蕴涵着丰富的艺术意蕴。直观具象性是所有造型艺术都具备的特征。,over,76,瞬间永恒性,瞬间永恒性是指造型艺术具有选取特定瞬间以表现永恒意义的特性。造型艺术是一种静态艺术,难以再现事物的运动发展过程,但却可以选择、提炼、捕捉事物动态过程中最有意味的瞬间,用特定的艺术符号将其固定下来。“寓动于静”,以“瞬间”表现“永恒”。,over,77,3表演艺
30、术:,表演艺术是艺术门类之一,是以人工符号(乐音)和表情姿态符号(人体动作)通过表演来创造富于情感的活的形象的艺术。主要有音乐和舞蹈。表演艺术具有如下审美特征:抒情性和表演性、过程性和流动性、节奏感和韵律美。,over,78,4语言艺术:,语言艺术指以语言符号为媒介创造富有审美意蕴的活的形象的艺术。语言艺术作品的主要种类有诗歌、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和剧本。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是:语言修辞性、形象间接性和含蓄蕴藉性。,over,79,语言修辞性:,语言修辞性指语言修辞性,是指文学中的语言,通过语言中蕴含的审美因素如语音、文法、辞格等,不仅创造出文学作品,而且本身就构成其美的组成部分。语言艺术的语言
31、之美是通过语言修辞性体现出来的。语言修辞性包括语音美、文法美和辞格美。,over,80,形象间接性:,形象间接性是语言艺术重要的审美特征。它指语言艺术创造的形象,不能直接诉诸于欣赏者的感官,而需要通过联想和想象间接体味和把握语言符号传达的意义和情感,然后在读者头脑中转化为生动的形象。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为读者提供了进行想象和再创造的广阔天地,并且使文学作品扩大了意义表现空间,显示出文学形象的独特魅力。,over,81,语言艺术含蓄蕴藉性:,语言艺术含蓄蕴藉性有两种典范性形态含蓄和含混。含蓄指有限的语言中隐含似乎无限的意味,表达上“小”中蓄大,力求暗示。含混指看似单义而确定的语言蕴藏多重不确定的意味
32、,偏重阐释上的“一”中生多,同中含异。,over,82,5综合艺术:,综合艺术主要包括戏剧、戏曲、电视、电影等,其共同的审美特征是具有高度的综合性、情节的丰富性和表演的多样性。此外,电影的逼真性与假定性特征、蒙太奇也是应该了解的。,over,83,第七章,审美文化形态与美育,84,考核要求:,了解审美文化的含义和现代发展趋势。理解审美文化形态以及它的历史演变和民族演变。了解古典性文化的内涵,理解其基本特征和美育途径。了解现代性文化的内涵,理解其基本特征和美育途径。了解外来性文化的内涵,理解其基本特征和美育途径。了解高雅文化的内涵,理解其审美特征和美育途径。了解大众文化的定义,理解其审美特征和美
33、育途径。了解民间文化的内涵,理解其审美特征和美育途径。,85,重点问题分析:,1审美文化的含义。2古典性文化。3现代性文化。4高雅文化。5大众文化。6民间文化。,go,返回首页,86,1审美文化的含义:,审美文化指各种文化系统与审美相联系的状况。也就是指人们的各种文化生活与审美相互渗透或相互交融的状况,它既包括传统的纯审美形态,也包括当前日常泛审美形态。,over,87,2古典性文化:,古典性文化指的是建立在古代社会生活方式基础上并保留至今的审美文化遗产。它的审美特征是空灵、流转有韵、蕴藉。空灵是古典性审美文化的重要特征,它一方面指对空幻灵动的艺术境界的追求,一方面意味着表现手法的“以虚映实”
34、。,over,88,3现代性文化:,现代性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形态,是指与古典性文化相对的建立在现代社会生活方式基础上的审美文化。现代性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同古典性文化特征相对而呈现的,即:实存为本,蕴涵局部空灵;注重形象刻画,讲究毕形传神;以明晰为本,见出蕴藉韵味。,over,89,4高雅文化:,高雅文化指由文化活教育程度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群体创造的、蕴涵了他们的文化旨趣的经典性和代表性的审美文化。审美特征是:批判性意蕴,个性化创作,艺术形式的实验与独创,接受群体的高雅化和审美效果的启示性。,over,90,5大众文化:,大众文化指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
35、、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其审美特征体现在:信息和受众的大量性,形式的流行性和模式化,观赏的日常性和效果的愉悦性,商业性机制的制约作用。,over,91,6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指的是由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自发的民众通俗文化。它的审美特征是:自发性,传承性,通俗化和程式化,实用性和娱乐性。,over,92,第八章,青少年发展与美育,93,考核要求:,了解人的个体发展。了解青少年发展的地位与作用。理解青少年发展的共同特征。理解青少年美育的特殊意义。掌握儿童、青少年审美活动的特征。熟练掌握青少年美育的原则。应用青少年美育的原则分析美育活动。掌握
36、青春形象塑造的美育目标。掌握想象力激发的美育目标。掌握理性能力培养的美育目标。掌握健康人格生成的美育目标。了解体验自然的美育途径。了解欣赏艺术的美育途径。了解品味传统的美育途径。了解师法英雄的美育途径。,94,重点问题分析:,1青少年发展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2青少年审美活动的主要特征。3青少年美育的原则。4青少年美育的目标。5青少年美育的途径。,go,返回首页,95,1青少年发展在人的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青少年发展是个体自我认同的关键阶段。是个体消除认同性危机的过程中建立成熟的自我人格的决定性转折点。“自我认同”说是美国20世纪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埃里克森提出的著名理论。认同又译作身份认
37、同、同一或同一性,是个体在发展中对自我的身份或角色加以认知、识别或同化的过程。而自我认同,是指个体在发展中对自我身份或角色的持续不断的认知和同化过程。它回答诸如“我是什么”、“我能成为什么”和“我找到我自己了吗”之类问题。美育运用审美感染方式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将这种重要的转折导向感性的健全人格生成这一正确目标。,over,96,2青少年审美活动的主要特征。,青少年审美活动主要体现出情感性和差异性特征。,over,97,情感性和差异性特征:,情感性是指青少年的审美活动其发生和进行由情感推动,表现为强烈、多变、浪漫。差异性指青少年的审美态度、审美趣味变化很大,他们的审美活动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特征。这种
38、差异主要表现为个性人格的差异、性别差异和不同年龄段的差异。,over,98,3青少年美育的原则。,以活动为中心的原则。激发与传授相结合的原则。个性化原则。注重交流的原则。,over,99,4青少年美育的目标。,在青少年阶段,美育的目标具体落实在以下五个方面:青春形象的塑造;想象力的激发;理性能力的培养;价值取向的引导和健康人格的生成。,over,100,5青少年美育的途径。,艺术教育是青少年美育的基本手段与重要途径。,艺术教育可以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的艺术素质;艺术教育可以启迪和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艺术教育可以发展感性。,over,101,第九章,教师角色与美育,102,考核要求:,了解教师的角
39、色定位以及与美育的关系。理解教学艺术的含义,掌握教学艺术的特点,了解教学艺术的美育效能。理解教学活动的构成因素和特点。掌握教学活动的整体美学因素了解教师角色的美育功能。了解教师自我美育的原则和途径。,103,重点问题分析:,1教学活动的整体美学因素。2教学艺术的含义、构成及基本特点。3教师角色的美育功能。,返回首页,104,1教学活动的整体美学因素。,从美学角度来整体考察教学活动,可以从以下方面见出美学因素:愉悦的情绪美;积极的思维美;丰富的内容美;和谐的环境美;直观的形式美。,over,105,2教学艺术的含义、构成及基本特点。,教学艺术是运用具有审美价值的技能和方法而进行的富于独创性、针对性并能够收到理想效果的教学活动,是艺术化的教学。教学艺术的构成要素包括教学设计艺术、教学组织艺术、教学语言艺术、心灵关照艺术。教学艺术具有情感性、创造性、交互性、审美性等特点。,over,106,3教师角色的美育功能。,言传身教的心灵育化功能;春风化雨的情感滋养功能;启迪认识的求知激发功能;美好健康的形象示范功能。,over,107,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08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