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静乐县迎新大桥防洪影响评价报告报告.doc
《山西静乐县迎新大桥防洪影响评价报告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静乐县迎新大桥防洪影响评价报告报告.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西省静乐县迎新大桥防 洪 影 响 评 价 报 告设计证书号: 040101-sj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号02703Q10211R2M 水利部山西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二四年九月山西省静乐县迎新大桥防 洪 评 价 报 告院长:郭建新总工程师:孙万功主管副院长:张向东主管副总工程师:薛金平项目设总:李杜元报告编写:樊建峰李淑玲王丽丽设计人员:李燕红白 丽郭 伟席志斌王艳军曹慧芳目 录1概述11.1项目背景11.2评价依据11.3技术路线以及工作内容22基本情况32.1迎新大桥工程概况32.1.1大桥总体布置32.1.2大桥技术指标及标准42.2河道基本情况42.2.1流域概况42.2.2河道概况
2、52.2.3水文、气象72.2.4地形、地貌82.2.5河道现有防洪概况82.3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92.3.1现有堤防工程概况92.3.2沙会滚水坝工程概况92.4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103河道演变113.1河道历史演变概况113.2河道演变分析113.2.1河道平面变形分析123.2.3河道纵向变形分析124防洪评价计算134.1设计洪水134.1.1水文基本资料134.1.2暴雨、洪水特性144.1.3调查洪水及其重现期的确定144.1.4水文站设计洪水154.1.5 成果合理性分析194.1.6静乐县城段河道设计洪水204.1.7非汛期设计洪水214.1.8综合分析224.2壅水分
3、析计算224.2.1基本资料224.2.2桥位壅水分析234.3河势影响分析265防洪综合评价275.1大桥建设与现有水利规划的关系与影响分析275.2大桥建设与防洪标准和水利管理要求的适应性分析275.3大桥建设与行洪安全的影响分析275.4大桥建设对河势稳定的影响分析275.5大桥建设对已建堤防工程、滚水坝的影响分析285.6大桥建设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285.7大桥建设对第三人合法水事权益的影响分析286大桥建设防洪影响防治措施296.1大桥壅水防治措施296.2对河道防护林和占用和滩地影响的防治措施297结论和建议30附:一、 业主委托函二、 河道横断面图三、 静乐县迎新大桥平面布置图
4、四、 静乐县迎新大桥设计图五、 大桥段河道河势变化图1概述1.1项目背景静乐县迎新大桥工程位于汾河上游静乐县城迎新街西段的汾河干流上,大桥全长189.5m,桥宽18m,其中车行道宽15m,两侧人行道各宽1.5m。由于该大桥位于汾河干流上,且紧邻静乐县城,根据水利部、国家计委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文)“对于重要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编制防洪评价报告”,并且以水建管2001618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的通知要求“严格进行防洪与河势影响论证”。为此,2004年7月,受静乐县迎新大桥建设项目部的委托,我院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在对工程设计资料研
5、究和现场查勘后,开展了静乐县迎新大桥防洪评价工作。1.2评价依据静乐县迎新大桥防洪评价的依据是业主的委托要求、国家的规程规范以及地方法律法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 业主的委托函;(2) 防洪标准(GB56201-9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5) 水利部、国家计委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水政19927号文);(6) 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的通知(水建管2001618号文);(7) 山西省河道管理条例;(8)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规范(SL44-93);(9)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GJ021-89);(
6、10)静乐县迎新大桥施工图设计(太原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11)静乐县迎新大桥施工组织设计报告(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12)汾河流域修订规划;(13)山西省汾河上游干流河道治理工程。1.3技术路线以及工作内容本次评价的技术路线是现场勘察、河道测量、基础资料收集整理、防洪影响分析计算等。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河道演变分析、设计洪水分析、桥位处建桥前后的洪水位分析、大桥壅水影响范围以及防洪影响范围内应采取的防治措施等。本次评价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在设计洪水情况下,大桥对洪水位的影响、大桥对河势影响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提出了防洪影响评价成果以及采取的防治措施。2基本情况2.1
7、迎新大桥工程概况2.1.1大桥总体布置静乐县迎新大桥工程位于汾河上游静乐县城迎新街西段的汾河干流上。大桥东连滨河东路与迎新街交叉口,向西接迎新街西段。大桥东西向分别与现状路平交,大桥中心线与迎新街中心线延长线一致。大桥中心线与滨河东路交点桩号为0+000,桥中心桩号0+101.05,纵断设计中在桥中心(0+101.05)设变坡点,两侧纵坡均为2.45%,在变坡点处设R=5000m的竖曲线。桥中心桥面设计高程1210.192m。大桥具体布置见附图1。大桥上部结构形式为变截面部分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桥跨布置为19.75m+530m+19.75m=189.5m,桥宽18m,其中车行道宽15m,两
8、侧人行道各宽1.5m。横断面采用单幅桥布置,箱梁横断面为一箱四室,箱梁底宽15m,顶宽18m,桥面悬臂板两侧各1.5m。边跨梁端为安装伸缩缝,在纵桥向1m范围内悬臂加厚,跨中及端支点梁高0.8m,桥墩支点处梁高1.6m。桥面铺装由上而下为4cm沥青混凝土、三涂YW-1改进型防水层、518.85cm钢筋混凝土铺装层。桥面横坡为1.5%(按中拱曲线形成),人行道设2%倒坡。桥面设铸铁泄水管。栏杆采用草白玉制作的石材栏杆。大桥具体设计见附图2。桥墩采用钢筋混凝土薄壁式桥墩配桩基,壁厚0.9m,桩直径1.2m,为嵌岩桩。重力式桥台,桥台两侧设伸缩缝。桥台支座采用橡胶支座,桥墩支座采用普通板式橡胶支座。
9、为防冲刷桥台基础,沿桥台前墙做5m铅丝笼抛片石护底。滨河东路在上下游各100m范围与现状接顺,大桥上、下游各15m堤坝与桥台接顺(堤坝按现状恢复),迎新街在120m范围内与现状接顺。该大桥的施工主要分为下部施工阶段和上部施工阶段。下部阶段施工又分为桩基施工、承台施工、墩台施工等;桩基施工采用冲击钻机开挖成孔,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对于主槽中的4#和5#号桩基施工时,采用土袋围筑岛施工。承台施工顺序同桩基施工顺序,基础采用挖掘机开挖,水泵抽水排水,然后进行承台的整体浇筑;墩台的为重力台配扩大浅基,扩大基础采用挖掘机开挖,人工清基到位,再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上部施工阶段包括箱梁体施工和桥面系施工;
10、箱梁现浇采用梁式支架施工;桥面系包括桥面铺装、泄水管及草白玉栏杆等。2.1.2大桥技术指标及标准(1)大桥总宽18m:15m机动车道、21.5m的人行道;(2)车辆荷载:城A级;(3)人群荷载:4kN/m2;(4)地震设防烈度:7度;(5)大桥防洪标准:10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2741.66m3/s;(6)引桥路基防洪标准:20年一遇。 2.2河道基本情况2.2.1流域概况(1)地理位置静乐县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的西北,忻州市的西南。东临忻府区,西至岚县,南与娄烦相接,北与宁武为邻。迎新大桥位于静乐县城的西侧的汾河干流上。(2)河流水系迎新大桥跨越汾河。汾河为山西省第一条大河,黄河的第二大支流
11、,发源于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管涔山,流经忻州、太原、晋中、吕梁、临汾和运城6个地市、27个县(市),在运城市万荣县庙前汇入黄河,全长716km,流域面积39471km2。迎新大桥位于汾河上游的静乐县城段河道上,该段河道支流汇入较多,较大的支流有东碾河、西碾河等。汾河上游水系见图2-1。(4)社会经济概况静乐县城是晋西北主要城镇,截至2001年年末全县总人口15.8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64万人,乡村人口13.17万人。静乐县城总人口为1.85万人,占全县城镇人口的70%。静乐县主要收入以工业为主,分别为采煤、水泥、化肥以及机械加工等,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2.31亿元,工业生产总值为0.64亿
12、元。2.2.2河道概况汾河上游河道从汾河源头雷鸣寺至静乐,全长58.04km,流域主要为土石山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北有管涔山,东有云中山,西有吕梁山、芦芽山,海拔高程由2783至1120m,地势高峻,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气候高寒,除个别林区外,大部分地区植被率较差,水土流失严重。静乐县城段汾河河谷宽度约1500m,河道纵坡约4,河床质以砂卵石、粗颗粒泥沙为主。在永安镇静乐县城段主要有一级支流双路河、万辉河、东碾河以及西碾河汇入。2.2.3水文、气象(1)气候特征汾河上游位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并具有山区气候之特点:春季回暖迅速,气温日变化较大,雨水稀少,蒸发量大,干旱多风沙;夏季气温高,雨
13、量集中,空气湿润,风速较小;秋季降温迅速,雨量骤减,气候凉爽;冬季严寒干燥,雨雪稀少,多偏北风。(2)气象要素工程区设有静乐气象站。根据静乐气象站19712000年多年平均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工程区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69.4mm,多年平均气温6.8,多年平均蒸发量1564mm(20cm蒸发皿),最大冻土深149cm,平均无霜期146.4天,多年平均风速2.1m/s,历年最大风速为16m/s。逐月平均气象要素见下表2-1。静乐气象站地面气候要素表表2-1站名月份项目123456789101112全年静乐多年平均降水量(mm)2.24.510.723.332.561.6114.0115.564.02
14、9.19.92.0469.4多年平均气温-9.4-6.30.88.615.319.221.019.313.67.5-0.6-7.96.8多年平均风速(m/s)2.22.32.52.92.62.31.81.71.71.81.92.02.1大风日数(d)2.22.23.34.24.62.61.00.70.70.61.11.424.5多年平均蒸发量(mm)37.250.3106.1189.7263.0246.5195.0162.0124.499.055.235.51563.8最大冻土深度(cm)13314914612750003155198149无霜期(d)146.42.2.4地形、地貌该区域的地势
15、东南、西北与北部高,中部及南部低,海拔高程12122783m。地貌形态分为宁(武)静(乐)向斜剥蚀低中山区和侵蚀堆积河谷区,中山区主要为汾河两岸山地;侵蚀堆积河谷区分布于汾河及其支流河谷地段,包括河床、漫滩和河流阶地,河谷宽0.22.0km,呈“U”型河谷,河床高程12121490m。工作区内发育三级阶地,在汾河两岸呈不对称分布,一般左岸较右岸发育。一级阶地,高出河床0.57m,表层为粉土,其下为卵石混合土,阶面平缓,一般沿河凸岸分布,属堆积阶地;二级阶地,高出河床813m,岩性组成上部为粉土,下部为卵石混合土,为基座阶地,局部为堆积阶地;三级阶地,高出河床2043m,岩性组成上部为粘性土,下
16、部为卵石混合土,为基座阶地。2.2.5河道现有防洪概况汾河干流静乐段河道已于20012002年期间进行了系统治理,治理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山西省万家寨引黄工程南干线的供水安全以及保护两岸村镇和滩地免受洪水灾害。万家寨引黄工程是山西省西北部的大型引水工程,担负着向太原、大同和朔州三个城市的供水任务。总干设计流量48m3/s,向太原供水的南干线设计流量25.8m3/s。从头马营到汾河水库是南干线唯一一段利用天然河道输水线路,该河段是保证引黄水清洁安全高效输水到太原的重点河段。该段河道治理的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两岸堤防间宽度190m左右。堤防工程等别为等,右岸堤防主要以土堤为主,护岸采用重力式浆砌石防
17、护,堤防基础埋深一般在23m,基础防护采用铅丝石笼防护;左岸堤防与静乐县的滨河路结合,堤路一体,仍采用重力式浆砌石防护。2.3现有水利工程及其它设施情况2.3.1现有堤防工程概况静乐县城段河道已建堤防采用复式断面设计,土堤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浆砌石堤为5年一遇,20年一遇行洪能力为1828m3/s。土堤顶宽均为4.0m,内外边坡均为1:2;浆砌石堤顶宽均为0.4m,右岸浆砌石堤高3.3m,堤内边坡为1:0.357,基础高度为0.5m,基础宽度为1.9m;左岸为公路堤防。堤防断面型式见图2-1。图2-1右岸堤防断面图2.3.2沙会滚水坝工程概况沙会滚水坝也称南干渠渠首枢纽工程,位于静乐县沙会村
18、的汾河干流上,滚水坝上游距静乐县城2km,下游距沙会水文站700 m。沙会枢纽为有坝无调节引水枢纽,工程始建于1975年,控制流域面积2799km2,枢纽工程左右对称,包括左右两侧的冲沙闸和进水闸。原设计滚水坝坝长240 m,坝高4.3m,为浆砌石面溢流坝;下接砌石消力池长20m,深1 m;铅丝石笼海漫长10 m。冲沙闸、进水闸每侧为一孔,净宽分别为2.5 m、2.0 m。枢纽东岸的南干渠原设计引水流量1.5m3/s,控制面积1万亩,干渠长度8.6 km。该滚水坝在2002年也已完成修复施工,坝体采用折线型实用堰,高堰段堰顶高程为1200.34m。堰面上游取1:0.5的斜坡,堰宽3.0m,堰后
19、接1:1.861的斜坡与消力池相接。坝基宽度分别为9.0m。低堰段堰顶高程1200.04m,低堰段和高堰段堰面曲线是通过其下游斜坡调整后与消力池底板高程平顺连接。2.4水利规划及实施安排除现有的堤防工程和下游沙会滚水坝外,本段河道没有规划其它水利工程。3河道演变3.1河道历史演变概况汾河上游静乐段属山区河流,河道纵坡4.1,坡陡流急,河床主要以卵石和砾石为主,河谷宽度1500m。该段河道左岸受山体岩石控制,右岸有堤防和控导工程,河势基本稳定,河流冲积物以卵石、砾石和漂石等粗颗粒为主,且沿程有分选现象。根据静乐水文站19701985年实测大断面资料分析,见图3-1。该段河道相对比较稳定,主槽摆动
20、范围在100m左右。3.2河道演变分析该段河道在2002年修建堤防工程以后,河床形态主要受大洪水的影响,主槽摆动范围相对较小,中小水时主槽稳定在两岸堤防之内。受下游沙会滚水坝的控制,该段河道主要以淤积为主,在发生大洪水时,才会发生冲刷。3.2.1河道平面变形分析静乐县城段河道纵坡陡,水流流速大,促使河床向变形方向发展,由于该段河床组成基本为卵石或砾石,抗冲性能强,使冲刷受到一定限制。同时,受下游沙会滚水坝的控制,该段河道在县城附近水流流速有所减缓,因此,该段河道主要以淤积为主,在发生大洪水时,才会发生冲刷。另外,在支流汇入点,由于洪水期支流经常携带大量砾卵石和泥沙,逐渐形成洪积扇使干流主槽发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西 静乐县 迎新 大桥 防洪 影响 评价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07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