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初中化学课程课件.ppt
《(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初中化学课程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初中化学课程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章初中化学课程,课程的目标就是给孩子(1)一幅他们出生家园的完美图画,(2)一幅他们出生家园的正确图画,(3)一幅他们出生时代的精确图画,(4)一种在这个奇妙宇宙中他们的生命是重要的、个人的、奇迹般的感觉,以及他们在地球上的有生之年间促进人性进步所能够扮演的角色。穆勒,生活即教育”,是叫教育从书本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陶行知,一、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价值,化学课程学习对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有助于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使他们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
2、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化学课程学习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价值,提供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创设生动、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情景,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化学现象、化学理论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勇于怀疑、敢于批判和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积极向上、追求真理的人格品质。,使每一个学生以愉快的心情去学习生动有趣的化学,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体
3、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景,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理念,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义务教育化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突出化学课程的价值,体现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启蒙性、基础性。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坚持如下课程设计理念:,第二节 了解初中化学课程的设置,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公布中学校令。1922年,民国政府颁布实行“六三三”学制,化学在初中、高中二年级各开设一学年。教育部于1929年颁发中学暂行课程标准。1936年,把初中化学改在三年级开设的同时,初、高中化学每周课时略有减少。,1865年,京师同文馆增设算术馆,教授算术、天文、化学
4、等课程,这是我国最早开设的化学课程。1904年颁布的奏定中学堂章程,粗略地规定了化学的教学目的及其主要内容。,1950年印发化学精简纲要(草案)1956年颁发的中学化学教学大纲(修订草案)1978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试用)2000年,对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学大纲(试用)进行了修订,颁发了试用修订版,一、不同时期初中化学课程的设置,清末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二、初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形式,从课程内容的分化与综合的角度,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来看,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从课程研读要求来
5、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二、初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形式,从课程的作用方式,显形课程,隐性课程,从课程管理制度的角度,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二、初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形式,1、分科课程和综合理科 分科课程 概念:是指自成体系的学科课程。例如,物理课、化学课、生物课等。综合课程 概念:又称为广域课程,是一种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将学校课程以问题和观点为核心组织起来,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如由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组成的综合理科。,二、初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形式,2、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学科课程 概念:是由一系列不同类别的学科领域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种间接经验所组成的课程。基本特点:
6、分科设置;课程内容按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和探究方法选择和安排,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上强调教师讲授。优点:使相同或相近学科领域的基础知识连贯起来,形成逐步递进、内容连续的逻辑系列,有利于完成人类知识传递的任务;所授知识、技能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便于教师教学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二、初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形式,局限性:课程内容往往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脱离;易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能动作用;课程体系往往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传递和知识的系统性,导致教学评价中往往强调以各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为目的,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活动课程 特点:完全超越学科界限,以学生的兴
7、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优点: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课程编制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实践性,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学生在认识和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不足:缺乏系统性。,二、初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形式,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必修课程 概念:是课程计划规定为达到培养目标所必须开设的课程。综合课程 概念: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志向进行选择学习的一类课程。它们共同承担着对初中学生进行化学教育的任务。选修课的设置及其与必修课的比例关系,体现了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二、初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形式,4、显性
8、课程与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 概念:是指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如课程表中排定的化学等学科课程,或者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课外活动,如化学活动课等。这种课程一般有固定的教学时间,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较为稳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是学校课程的主要形式。隐性课程 概念:在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但在学校教育中却占有重要地位。如化学板报、化学晚会,化学家像等等,这些都在无形中对学生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二、初中化学课程的设置形式,5、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 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 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 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
9、和特色。这三类课程所具有的特定价值以及它们之间的价值互补,意味着它们在学校课程结构中都拥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即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三、初中化学课程为何开设在九年级,要进行化学学习,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形成化学学习准备,学习动机准备学习化学的动机产生于学习者的某种需要。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已学课程中进行一定的经验积累。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化学的兴趣和化学求知欲,知识技能基础准备学习化学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基础。始学化学者是以他们在先前生活中获得的跟化学有关的经验为化学学习基础的。学习化学还需要其他学科方面的有关知识技能做基础。,思维能力准备学
10、习化学需要进行观察、实验、想象、理解、记忆、思维等活动,要求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认识能力和思维能力。,第三节 解读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一、化学课程标准的组成,标准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组成。1、前言:阐述了课程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以及关于目标要求的说明;2、课程目标:设置了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3、内容标准:包含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内容主题,即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并规定了课程内容标准;4、实施建议: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
11、发建议。,一、化学课程标准的组成,图1-1.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结构,二、理解初中化学课程目标,初中化学课程目标是什么,初中化学课程目标的特点,初中化学课程目标是什么,标准确定的课程总目标:“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初中化学课程目标是什么,标准把课程目标划分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化学 课程 教学 第一章 初中化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4007536.html